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μ-δ异源二聚体在大鼠吗啡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复燃致海马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3(EAAT3)表达下调中的作用。
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00~24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消退组(E组)、复燃组(R组)和复燃+干扰质粒组(RI组)。采用吗啡诱导法建立大鼠CPP模型,停止给药使CPP逐渐消退;再次腹腔注射小剂量吗啡5 mg/kg诱导已消退的CPP复燃,记录伴药箱停留时间。CPP模型建立成功后RI组大鼠侧脑室注射μ-δ异源二聚体干扰质粒5 μ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马谷氨酸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CA1区和CA3区EAAT3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C组比较,E组伴药箱停留时间和海马谷氨酸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CA1区和CA3区EAAT3表达上调,R组伴药箱停留时间延长,海马谷氨酸含量升高(P<0.05),海马CA1和CA3区EAAT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组比较,R组伴药箱停留时间延长,海马谷氨酸含量升高,海马CA1区和CA3区EAAT3表达下调(P<0.05);与R组比较,RI组伴药箱停留时间缩短,海马谷氨酸含量降低,海马CA1区和CA3区EAAT3表达上调(P<0.05)。
结论μ-δ异源二聚体参与了大鼠吗啡诱导CPP复燃致海马EAAT3表达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