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骨嵴脑膜瘤在眼部临床表现及MRI成像特征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dyc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蝶骨嵴脑膜瘤在眼部的临床表现、MRI成像特征及术后视功能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后诊断明确的蝶骨嵴脑膜瘤患者的眼部临床表现,病灶在MRI中的形态、大小、及与临近组织的关系,以及术后的视力、眼球突出及视野的恢复情况。

结果

11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临床表现中患侧视力下降9例,眼球突出7例,视野缺损6例;MRI示7例为眶颅沟通肿瘤,4例为颅内单发肿瘤,肿瘤最大径为2.3~8.2 cm;T1WI均呈中等及偏低信号,T2WI均呈中等及偏高信号,所有肿瘤均呈均匀强化;肿瘤与周边脑组织边界清晰者9例,边界模糊者2例;侵犯视神经引起视神经密度、位置改变者7例。手术入路包括颅眶颧入路和翼点入路,术中尽量切除肿物,术后随访中,视力损伤者术后视力提高2例;眼球突出者中术后有3例恢复正常,此外4例眼球突出度减少;视野缺损者术后视野好转者3例。

结论

蝶骨嵴脑膜瘤可发生于各年龄段的人群,眼科症状以视力下降、眼球突出、视野缺损为主,MRI成像中T1WI多呈中等及偏低信号、T2WI呈中等及偏高信号,均匀强化,瘤体内密度较一致。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依赖于术前残存视力,视力越好预后越佳,眼球突出及视野缺损预后较好。

其他文献
Leber先天性黑矇(LCA)是一种临床及遗传上高度异质性的视网膜病变。它是最早出现的视网膜变性类疾病,也是人类第一次尝试基因治疗的眼科疾病。其主要特征为严重的视力受损,视网膜电图波形平坦。目前已经报道了有23个相关致病基因,新的基因还在不断发现中。它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并且还具有种族和地域的差异。它的遗传方式复杂,挑战着传统的孟德尔遗传学定律,加大了检测的难度。本文对其分子遗传研究
目的目前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DSC)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中表达水平和功能还未被证实。本研究通过检测JIA外周血中MDSC的表达量,分析其与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为研究JIA中MDSC的生成和功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JIA和对照组外周血中MDSC的表达量,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IL-17A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和RT-qPCR检测;血浆中IL-1β、IL-6、I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olour doppler flow lmaging,CDFI)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患者进行颈部血管及眼部血管检查,以探讨RVO与颈动脉血管相关病变及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RVO)
目的探讨Ⅰ、Ⅲ型胶原蛋白在结膜松弛症患者结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基础实验研究。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结膜组织中胶原蛋白的形态表现及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人结膜组织和结膜松弛症患者结膜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Image-Pro-Plus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阳性染色结果的光密度值,半定量比较各组间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含量变化。结果Ⅰ型胶原蛋白含量、Ⅲ型胶原蛋白含量与Ⅰ/
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线粒体遗传病,由线粒体基因的点突变导致氧化呼吸链NADH的功能障碍(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在临床上常见于年轻男性,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无痛性视力下降、色觉障碍、中心视力丧失,视野上表现为中心暗点。LHON在组织学上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失为特征,其机制可能与神经节细胞的高代谢和解剖特点相关。LH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手术复发率高。近年来,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治疗方法的探索上,其效果不一,均存在一定的复发率。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如何防治复发是眼科临床较为棘手的问题。以往已有大量的基础研究关注翼状胬肉发病的分子机制及更好的治疗方法,然而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成为研究中的一大障碍。现有的翼状胬肉动物模型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工具,但是不同的动物模型各有利弊,病变发生的过程也不尽相
目的观察角膜浅基质穿刺联合羊膜遮盖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等角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唐山市眼科医院住院39例40只眼行角膜浅基质穿刺联合羊膜遮盖术患者。其中,大泡性角膜病变26例26只眼包括青光眼白内障术后7只眼,青光眼绝对期3只眼,玻璃体切除术后5只眼,眼外伤6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只眼;持续性角膜
期刊
目的探讨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煤炭总医院眼科门诊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结膜炎的128例患者进行临床分型,总结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共收集过敏性结膜炎患者128例,92.97%(119/128)为双眼发病。患者年龄为3~71岁,平均(19±16)岁。男性患者69例(53.9%,69/128),女性患者59例(46.1%,59/128
目的分析严重眼外伤患者中瞳孔成形手术的应用现状,并探讨其在防止发生硅油前房异位中的作用。方法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13年12月31日在眼外伤玻璃体手术研究(eye injury vitrectomy study,EIVS)数据库中选取伴虹膜缺损的严重眼外伤病例(245例),分析瞳孔成形手术构成比,并比较未瞳孔成形组与瞳孔成形组硅油前房异位发生率的差异。采用χ2检验。结果在EIVS数据库137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