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班主任为何要看性格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enqiu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选择合适的班主任是教育孩子成才的关键。班集体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努力塑造班级优秀的个性,把班级建设成为一个班风正、学风浓、讲文明、有自信、充满爱心、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关键词】 挑选;班主任;性格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208-01
  
  有人说:“选择一所学校,不如选一个好班,选好一个班不如选好一个好的班主任”。这足以道出了班主任工作重要性。因此班主任的成功与否关系的整个学校的发展及学生的前途,甚至也决定一个学校的兴衰,所以选拔合适的班主任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曾经有老师说过任何一个教师都可以当班主任,这句话初听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当你真正的随意地选一些老师担当这个任务时却发现很多问题,甚至是教学工作的致命问题。我不赞成这种做法,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说说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学生性格的形成中,班主任的性格对学生的影响特别大,因为学生在校和班主任接触的时间最多,班主任几乎成了这群孩子的“父母”。学生耳濡目染,长期受班主任的影响,更何况青少年的模仿能力强,辨别能力弱,对有些事情判断不出好与坏,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喜好习惯、思维方式、说话的语气等,都一股脑地模仿。事实上,我们的学生学习任务重,与社会接触的少,甚至有的地方没有社会实践活动,整天只单一地与教师接触,长期以来,受班主任的影响非常大。现如今每个家庭基本都是一个孩子,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成了每个家庭的终极目标。因此为了给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也为了给每个家庭都有个交代,在选择班主任时一定慎重更慎重。从个人角度来讲我认为有这样的一些老师是不适合做班主任工作的。一,脾气不好的老师绝对不能当老师,尤其是那种脾气暴躁爱吵吵,甚至是爱打人,这样的老师绝对不能当班主任。这样的班主任会让学生整天活在一种提心吊胆的日子里,心里非常压抑,唯恐犯一点错怕老师责罚。这对他以后的身心发展会起到很坏的作用。比如做事畏首畏尾,没有个性。如果你是领导,肯定不会知道,没人敢反映,等你知道的时候就出大事了,这种祸根绝对不能要。二,感情用事的老师。这种老师偏重自己的喜好,心情好的时候对学生很热情,很有亲切感,不好的时候的对学生的一点小错误就大发雷霆,甚至把工作中,家庭里的一些不如意的感情都带到学校来让学生无所适从。忽冷忽热的作风肯定会给学生带来不健康的心里影响。三,自私心较重的老师。这样的老师如果做了班主任那么他的心思多会用到社会关系上面去。谁的家长是什么职业能不能给他帮上忙成了他的注意重点,随之而来的是能力不强的学生就会受到冷遇。可想而至在这样的班主任带领下学生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四,没爱心的老师更不能做班主任。一个没爱心的人,一个不爱护学生的人别说做班主任,做个老师也不合格。而恰恰这样的老师可能因为人缘好可能会经常做班主任,结果呢这样班级就像堆放到一起的木头毫无爱心,没有集体意思。一个冷漠的人带给学生的只能是冷漠。五,思维太单纯的人,尤其是刚毕业的学生,不要急于让他们做班主任。因为一个价值观不是太成熟的人做班主任带给学生的都是模糊的社会认知。虽然年轻老师很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很受学生们的喜爱,但是班主任是一个全面负责学生身心发展的人,年轻教师很容易把他在大学生活的一些片面认识传输给思想不太成熟的中学生,从而造成这些孩子还没进入成年就在大脑里残留一些偏激情绪。
  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更适合做班主任呢,我也谈谈这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身教”可胜过“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着重强调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只有教师自己做的好,才有资格教育学生。教师只说的好,而做的不好,你说的话学生就不会相信。在学生心中教师是一座丰碑,包括人格、才能、学识,学生时时处处向教师学习,以教师为榜样。因此做班主任的老师应该具有下列优点:一,业务能力强.有魅力,有魄力。亲其师,信其道,搞教育的都明白这个道理。当班主任的老师如果具有很强的业务能力,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钦佩你的渊博知识,享受你的教学魅力。可以想象这样的班主任会不得到学生的认可。二,自信,幽默,能激起学生学习生活的潜力。作为班主任一定要让自己的学生充满自信,相信集体的力量,感受集体的温暖,人人都愿意为自己的班级付出自己的力量。在学习上告诉学生“任何人都可以被超越,除非他不是人!”在生活上关心学生的每个细节,和同学们一起同欢乐同进去,儼然一家人。三,善待学生,真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善待别人,别人才能善待你。作为班主任老师,尤其不能歧视任何学生。只有真正善待每一位学生,才能使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我们的职责就是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给予必要的扶持、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在长身体、长知识、增能力的过程中尽可能少走弯路,防止误入歧途。作为班主任,要尊重、理解、关注、帮助、支持、赏识学生,使学生感到被接纳、被信任,使其经历体谅和鼓励;使其潜能得到发展和发挥,让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中成长。由于每个学生的先天遗传、家庭教育、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不尽相同,所以性格、智力、能力、体力必然各异。但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有父母期待的目光,每个学生都是家庭和社会的希望,所以我们要善待每一位学生。
  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出现这样一个规律,性格内向的班主任带出来的学生一般来说比较“稳重”,性格活泼的班主任带出来的学生大都很活跃,善于敢于表现自己充满自信;善于思考的班主任带出来的学生都会思考问题,粗心的班主任带出来的学生做起事来都很马虎;品德高尚的班主任带出来的学生素质在各方面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缺乏上进心的班主任带出来的学生都不思进取,懒散成性;自私的班主任带给学生的都是阴影…… 因此,选择合适的班主任是教育孩子成才的关键。班集体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努力塑造班级优秀的个性,把班级建设成为一个班风正、学风浓、讲文明、有自信、充满爱心、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其他文献
【摘要】班会课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它的课程目标在于开发学生的心智,使学生的思想认识、行为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全面发展,它不像我们其他具体的某门学科,学习某门具体的知识,它是为我们能够学到更多的具体的知识而调整好我们的思想状态,“磨刀不误砍柴功”,若说“砍柴”就是学知识的话,那么班会课就是所谓的“磨刀”。上好一节班会课,它不但能够教育学生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人,而且还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好学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197-01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在此我谈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不是说过:“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吗?  自学能力是指——个人不依赖或较少依赖他人的指导和帮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206-01    那是2003年深秋的一个晚上,象往常一样,我在教室里指导学生画素描。当我清点人数的时候,发现其中的一位往届生没有来。正当我想向其他学生了解情况(这位往届生为何没有请假而无故缺席)时,教室的门却被突然撞开,空气中顿时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酒味,随即,一个身影便瘫倒在地上——有人喝醉了。此人不是别人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216-0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二小节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要点:使学生理解表面积的概念,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能力方面:  A.在探索学习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B.培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213-02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你一定想在第一堂课,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都吸引到自己所教的科目上。也许你也读到了许多关于如何做自我介绍的文章,也进行了一些尝试。不过本文作者将向你推荐一种自己尝试过、又具有特色的自我介绍,特别适合高一年级的英语老师。感兴趣的话,大家不妨试一试
期刊
【摘要】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固定态度和行为。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良好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良好的习惯。要想在学习上取得成功,那就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社会课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养成。本文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
期刊
【摘要】问题情境,指的是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数学问题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教学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益。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遵循层次性、直观性、丰富性、延展性、启发诱导性、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  【关键词】 数学教学;问题情境
期刊
【摘要】 當代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集体动向和个别差异,制定相应的班级心理辅导计划,采用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团体、小组、和个别心理辅导,排除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障碍,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 心理健康; 辅导; 团体; 个别; 快乐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215-02    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学习和工作的这门基础工具,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它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语言材料的积累,主要是指汉字和词语的积
期刊
【摘要】语文与生活融合,就是要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壁垒,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语文教师作为新课程新理念的践行者,把语文与生活融合在一起,需要注意构建课文与生活的桥梁,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创造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  【关键词】 语文;生活;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221-01    1 语文与生活融合的涵义  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