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数学学生自主评析试卷是一项新型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 通过学生独立评卷、学生合作评卷、师生互助评卷,能有效推进学生自主评析试卷.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自主;试卷评析
试卷评析是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评析试卷可以帮助学生高效梳理知识结构,发现学习的薄弱环节,及时查缺补漏. 但在以往的试卷评析课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往往是教师,教师评析试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答卷的卷面信息,而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卷面信息是无法十分准确反映的. 加强学生学习自主性,培养其独立分析、积极探究的能力,是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 实践亦证明,学生通过自主参与、思考、实践、总结后得到的知识比传统直接灌输教学法记忆更牢、效果更好. 因此,倡导推行学生自主评析试卷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数学素质的良好途径之一. 笔者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针对如何优化初中数学学生自主评析试卷,作简要分析.
抓问归错,指导学生独立分析试卷
锻炼学生的自主评析试卷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认识问题靠自己、分析问题不求人的习惯. 因此在试卷发放下去之后,教师不应急于分析考试情况、评讲试卷内容,而应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试卷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卷面成绩高低并不单纯由其认知水平所决定. 考试期间,有许多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学生的最终得分. 因此,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完成对这些问题因素科学分类、高效整理. 笔者在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将影响其成绩的因素分为两大类——主观意识影响因素和客观不可抗拒影响因素. 主观因素一般包括:审题错误、看错条件、记错公式、运算错误、粗心遗漏等等. 客观因素则主要指因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偏差而产生的知识运用错误,这类错误一般带有直接必然性,不以主观意志转移而发生改变. 这里必须特别提出,客观因素还包含学生依靠运气蒙对答案的情况,这种时候,尽管卷面成绩不受影响,但教师仍应提醒学生将其归纳整理出来.
在归纳整理问题的时候,有些错误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并进行分类. 而有些问题学生一时无法找出造成错误的原因,这时笔者就会指导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发现问题. 比如,有一名学生在应用计算时答案失误,他重新计算数遍之后仍不得其解,笔者便让其以答案为线索,画思维导图,一步一步进行倒推,逐步验证运算、公式、式子……最后该学生发现出错原因是条件句子理解错误,造成了后面的一系列错误. 通过画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大部分主观因素造成的错误,并解决它. 而剩下的部分客观因素造成的错误,学生个人一般无法独立解决,这时我们将进行学生自主评析试卷的第二个环节.
首尾共济,引导小组互助优化问题
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启发,总不乏令人眼前一亮的惊喜. 因此,在学生完成第一个环节——独立分析试卷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的形式,将自身无法解决的题目统一汇总,共同讨论. 因为不同学生的解题思路亦不尽相同,对于知识的理解也更有千秋,因此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小组讨论的优势,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集体力量就同一问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思考,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对问题进行由表及里的剖析,提倡不拘一格,发散解题. 为了充分诱导学生参与组内讨论,笔者主要以“叠积木”和“问题卡”两种形式作为载体.
所谓的“叠积木”并不难理解,我们每一道数学题都是由各种知识点按照不同的思路,像叠积木一样一块一块垒起来的,在小组讨论中,学生正是这里面的一块块积木,可能他们单独一块,并没有办法叠出想要的形状,但是如果大家合力,问题自然能够迎刃而解了. 笔者通常是让其拿一张纸,在纸的顶端画个屋顶并将答案填进去,随后学生齐心协作,每想出一个解题步骤便是一块完美的积木,落在屋顶下方,大家一来一往,积木越堆越多,题目最终解出来的时候,房子也完成了. “叠积木”的方法其实就是以一个比较有趣的形式,激发学生合力破题的动机,效果颇佳.
同时,笔者会为每一个小组发放一张卡片,这张卡片便是“问题卡”. 卡片上面绘有“新思路”和“老问题”两栏,“新思路”是用于记录各小组通过头脑风暴想出的新的解题思路,“老问题”是为了方便学生补充其仍旧无法解决的难题. 通过“问题卡”的形式,可以更好地汇总学生小组讨论的成果,也便于教师对学生的新思路进行验证,对老问题进行协助解决.
通过这样的小组讨论形式,学生对于知识运用有了更直观且深刻的理解,一些难度不大的问题将得到消化解决. 最后剩下的较少数问题,我们将通过第三个环节进行解决.
说题答问,师生参与共解难题
在学生完成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应将各小组上交的问题进行汇总分类,对于大部分小组均存在的问题,由教师进行统一分析讲解;对于仅有个别小组存在的问题,则不由教师进行讲评,而是让其他小组成员到讲台上进行试卷评析,说题答问. 在学生进行评卷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说题的课程中介绍清楚知识基础,分析透彻整体思路. 如这道题目:如图1,P是正方形内一点,AP=PD,∠PCD=30°,求证:△PBC是正三角形.
图1
学生首先要说清楚这道题目运用到的知识点:①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边角边”;②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③正方形边相等且每个内角均是90°;④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60°,则这个三角形是正三角形;然后说清楚解题思路:由AP=PD得∠PAD=∠PDA,进而得出∠PAB=∠PDC,又由AP=PD,AB=DC,得出△APB≌△DCP,所以PB=PC. 又由∠DCP=30°,得出∠PCB=60°,最终证明△PBC是等边三角形. 待到学生说完题目之后,再由其他学生提问、补充,最后教师进行分析总结,完成试卷评析.
通过这样的说题答问的形式,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梳理,匡正知识结构框架. 在一说一问一答之间,学生对于整个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既理顺了解题思路,又优化了解题方法,还节省了教学时间. 而且通过说课形式,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为日后的教学工作服务.
总之,初中数学学生自主评析试卷是在新形势下的一种极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方式,值得我们长期坚持. 但因为长期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教师评讲试卷已经形成依赖心理,在开展学生自主评析试卷工作的初期,可能会遇到学生不愿主动思考,配合度不高,实践效果不好的情况. 遇到这类情况,教师应该加强引导,积极运用多种手段,保证学生自主评析试卷教学方法成功有效地开展起来.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自主;试卷评析
试卷评析是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评析试卷可以帮助学生高效梳理知识结构,发现学习的薄弱环节,及时查缺补漏. 但在以往的试卷评析课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往往是教师,教师评析试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答卷的卷面信息,而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卷面信息是无法十分准确反映的. 加强学生学习自主性,培养其独立分析、积极探究的能力,是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 实践亦证明,学生通过自主参与、思考、实践、总结后得到的知识比传统直接灌输教学法记忆更牢、效果更好. 因此,倡导推行学生自主评析试卷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数学素质的良好途径之一. 笔者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针对如何优化初中数学学生自主评析试卷,作简要分析.
抓问归错,指导学生独立分析试卷
锻炼学生的自主评析试卷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认识问题靠自己、分析问题不求人的习惯. 因此在试卷发放下去之后,教师不应急于分析考试情况、评讲试卷内容,而应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试卷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卷面成绩高低并不单纯由其认知水平所决定. 考试期间,有许多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学生的最终得分. 因此,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完成对这些问题因素科学分类、高效整理. 笔者在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将影响其成绩的因素分为两大类——主观意识影响因素和客观不可抗拒影响因素. 主观因素一般包括:审题错误、看错条件、记错公式、运算错误、粗心遗漏等等. 客观因素则主要指因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偏差而产生的知识运用错误,这类错误一般带有直接必然性,不以主观意志转移而发生改变. 这里必须特别提出,客观因素还包含学生依靠运气蒙对答案的情况,这种时候,尽管卷面成绩不受影响,但教师仍应提醒学生将其归纳整理出来.
在归纳整理问题的时候,有些错误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并进行分类. 而有些问题学生一时无法找出造成错误的原因,这时笔者就会指导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发现问题. 比如,有一名学生在应用计算时答案失误,他重新计算数遍之后仍不得其解,笔者便让其以答案为线索,画思维导图,一步一步进行倒推,逐步验证运算、公式、式子……最后该学生发现出错原因是条件句子理解错误,造成了后面的一系列错误. 通过画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大部分主观因素造成的错误,并解决它. 而剩下的部分客观因素造成的错误,学生个人一般无法独立解决,这时我们将进行学生自主评析试卷的第二个环节.
首尾共济,引导小组互助优化问题
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启发,总不乏令人眼前一亮的惊喜. 因此,在学生完成第一个环节——独立分析试卷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的形式,将自身无法解决的题目统一汇总,共同讨论. 因为不同学生的解题思路亦不尽相同,对于知识的理解也更有千秋,因此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小组讨论的优势,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集体力量就同一问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思考,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对问题进行由表及里的剖析,提倡不拘一格,发散解题. 为了充分诱导学生参与组内讨论,笔者主要以“叠积木”和“问题卡”两种形式作为载体.
所谓的“叠积木”并不难理解,我们每一道数学题都是由各种知识点按照不同的思路,像叠积木一样一块一块垒起来的,在小组讨论中,学生正是这里面的一块块积木,可能他们单独一块,并没有办法叠出想要的形状,但是如果大家合力,问题自然能够迎刃而解了. 笔者通常是让其拿一张纸,在纸的顶端画个屋顶并将答案填进去,随后学生齐心协作,每想出一个解题步骤便是一块完美的积木,落在屋顶下方,大家一来一往,积木越堆越多,题目最终解出来的时候,房子也完成了. “叠积木”的方法其实就是以一个比较有趣的形式,激发学生合力破题的动机,效果颇佳.
同时,笔者会为每一个小组发放一张卡片,这张卡片便是“问题卡”. 卡片上面绘有“新思路”和“老问题”两栏,“新思路”是用于记录各小组通过头脑风暴想出的新的解题思路,“老问题”是为了方便学生补充其仍旧无法解决的难题. 通过“问题卡”的形式,可以更好地汇总学生小组讨论的成果,也便于教师对学生的新思路进行验证,对老问题进行协助解决.
通过这样的小组讨论形式,学生对于知识运用有了更直观且深刻的理解,一些难度不大的问题将得到消化解决. 最后剩下的较少数问题,我们将通过第三个环节进行解决.
说题答问,师生参与共解难题
在学生完成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应将各小组上交的问题进行汇总分类,对于大部分小组均存在的问题,由教师进行统一分析讲解;对于仅有个别小组存在的问题,则不由教师进行讲评,而是让其他小组成员到讲台上进行试卷评析,说题答问. 在学生进行评卷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说题的课程中介绍清楚知识基础,分析透彻整体思路. 如这道题目:如图1,P是正方形内一点,AP=PD,∠PCD=30°,求证:△PBC是正三角形.
图1
学生首先要说清楚这道题目运用到的知识点:①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边角边”;②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③正方形边相等且每个内角均是90°;④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60°,则这个三角形是正三角形;然后说清楚解题思路:由AP=PD得∠PAD=∠PDA,进而得出∠PAB=∠PDC,又由AP=PD,AB=DC,得出△APB≌△DCP,所以PB=PC. 又由∠DCP=30°,得出∠PCB=60°,最终证明△PBC是等边三角形. 待到学生说完题目之后,再由其他学生提问、补充,最后教师进行分析总结,完成试卷评析.
通过这样的说题答问的形式,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梳理,匡正知识结构框架. 在一说一问一答之间,学生对于整个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既理顺了解题思路,又优化了解题方法,还节省了教学时间. 而且通过说课形式,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为日后的教学工作服务.
总之,初中数学学生自主评析试卷是在新形势下的一种极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方式,值得我们长期坚持. 但因为长期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教师评讲试卷已经形成依赖心理,在开展学生自主评析试卷工作的初期,可能会遇到学生不愿主动思考,配合度不高,实践效果不好的情况. 遇到这类情况,教师应该加强引导,积极运用多种手段,保证学生自主评析试卷教学方法成功有效地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