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天路 进藏六大线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bajie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条大路去西藏
  1 川藏南线 浪漫在中国最美的公路
  2 川藏北线 2412公里,梦一样斑斓的苦旅
  3 青藏线 把所有美景串成项链的天路
  4 滇藏线 从柔软时光到“阳光和风的作品”
  5 新藏线 最波澜壮阔和神魂颠倒的旅程
  6 尼泊尔至拉萨 考验身体和心理的边境之旅
  在世界之巅遥望西藏
  2013年6月,又一年的进藏高峰季到来。其中,有六条线路最为火热。
  这是六条中国最美的景观大道。雪山、青草、美丽的喇嘛庙……这是六条探险家、背包客、自驾客最为向往的路线。走在上面,就像从现代走向原始,从文明走向神秘,从茫然走向虔诚。这是六条堪称“人类开创史之壮举”的道路,雪山冰谷里究竟躺着多少英灵已经不得而知,大家只知道他们来自安徽、江苏、河南、四川……为了一条“天路”,从此长眠在世界屋脊之上。
  这是《环球人文地理》杂志筹备了半年的大策划。本刊编辑部记者联合全国各大户外组织,分6个采访队伍,对六条主要线路进行全程探访。
  我们不一定见证了路上的每一处精彩,但我们的经验与攻略却一定是最为详实的。
  川藏路与青藏路
  十八军书写的高原铁血史
  在四川成都与西藏拉萨之间,汽车通行的第一条公路是川藏公路。在此路修通之前,中国西南部各民族千百年来的经济、文化交往枢纽,就是那逶迤在横断山区和西藏高原崇山峻岭之间的,一条世界上地势最高、路况最险峻的交通驿道:茶马古道。那时候,从四川雅安到西藏拉萨间2000多公里的距离,全靠牦牛运输,一年只能往返一次。即使骑马旅行,也需要半年多的时间。
  1950年4月,川藏公路开建。不过,当时的西藏暂时还没有和平解放。比筑路工人走得更快一步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军的将士们。
  现年80岁的十八军老战士祈忠,几乎一生都在与二郎山为伴。祈忠在山下落地生根,参军、工作、成家、退休……弹指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 “(修路)真苦啊,是这辈子最苦的日子。”祈忠在十八军服役8年,从头到尾都没有踏进西藏一步,在部队里是修路、护路,退伍转业了也是修路、护路,一辈子的心血都洒在这二郎山“九转十八盘”里了。每当回忆起当年,老泪纵横间,祈忠都要拿出当年解放军画报的照片——那些筑路士兵们穿着单薄的棉衣,身上捆绑着绳子吊在半山腰上,一个人扶着錾子,一个人挥着铁锤。那时候,除了这些简单的工具之外,根本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和现代筑路的方式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海拔将近6000米的丹达山,是十八军进军西藏途中翻越的最高山峰,号称“入藏第一险”。在当地藏族百姓口中,曾经流传着一首悲凉的民歌:“山顶雪地上脑海一片空白,我连慈爱的父母也忘记了。不要怪我不去拉萨朝圣,是丹达山让我无法插翅飞过。”在传说中,清代有一位云南参军押运饷银途径丹达山,谁知遇到雪崩,整队人马都被吞没,悲痛的参军也毅然跳入山岩中与士兵同去……从此,这位参军被当地人视为神人,也就是藏地最有名的汉族山神丹达山神。而在当年,十八军将士的翻山过程也刻骨铭心。据战士回忆:许多人几乎是爬行过山,部队非战斗性减员特别严重,“这是特别痛心的事情,前面打昌都,好多人那么激烈的战斗都挺过来了,却没走过这座山”……
  1954年12月25日,川藏公路与另一条同样伟大的、堪称“人类开创史之壮举”的“青藏公路”同时开通。那首著名的《歌唱二郎山》的战歌,一时流行全国。沿着川藏公路进西藏,须要翻高山、跨急流,路途艰辛而危险,然而,这一路的景色却无比壮丽:雪山、原始森林、草原、冰川和若干大江大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都是旅游探险爱好者和摄影师的极乐所在……在今天,川藏公路已经是国道318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南线和北线,分线点位于四川省甘孜州新都桥镇前的东俄洛乡。
  滇藏线
  最舒服的进藏线路
  继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之后,1973年10月,进入青藏高原地区的又一条重要公路——滇藏公路竣工通车。
  在我们的策划中,由滇进藏线路的起点是在大理古城,经过丽江、香格里拉、德钦等地之后,在西藏芒康与川藏南线汇合在一起。这条线路全程起落不算太大,但处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仍有几十公里,这些路段不仅有雪山峡岩、隧道大桥,而且空气稀薄,气候严寒——由此也可见当年工程的艰巨。因此,滇藏线也被今天的越野探险者誉为“世界级越野线路”。
  大理与丽江,应该是所有进藏线路中最舒服的两个准备地。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这两座古城商业氛围极为浓郁,以前宁静、祥和的街道已经被各处琳琅满目的店铺以及形形色色的客栈所肢解、破坏。不过,即使放眼全国,能同时拥有清流、雪山、蓝天、白云以及温暖阳光的古城已实在不多。沐浴在古城的晨曦里,还是能体会到那份稍纵即逝的宁静。
  沿金沙江河谷平缓的江水前行,横跨金沙江后,就是虎跳峡——虎跳峡位于中甸东南部,分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3段,共18处险滩,江水被玉龙、哈巴两大雪山所挟峙,海拔高差3900多米,峡谷之深,世界罕见。
  顺着如刀削斧劈而成的玉龙雪山而下,就是传说中的香格里拉。詹姆斯·希尔顿在《消失的地平线》中描述香格里拉时说:“那稀薄的空气中泛起一层淡淡的云烟,仿佛是梦中的纱帐,与瓷青色的天空相映成趣。随着每一日呼吸,每一次凝望,他渐渐沉入一种深深的近乎迷醉的平静……”这里有纳帕草原,有茶马古道重镇奔子栏。
  藏区八大神山之首的梅里雪山,是滇藏线上最壮观的风景。它处于世界闻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高山雪峰和峡谷险滩、林海雪原并存。当然,壮观之中也令人感叹而伤感:这是一座处女峰,1991年1月,中日联合登山队向山顶发起冲击,却遭遇雪崩,登山队17人全部葬身雪山。直至7年后,他们的遗物才被“雪山之神”归还人间……   盐井是滇藏公路上从云南进入西藏的第一个乡,也是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门户。盐井位于横断山区澜沧江东岸芒康县和德钦县之间,平均海拔2400米左右,气候相对炎热。历史上是吐蕃通往南诏的要道,也是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经之路。这里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老制盐术,还有藏式的天主教堂、纳西民族风光……
  新藏线
  最危险的进藏路
  相比前面三条线,另一条新藏线则要危险得多。
  新藏线从新疆叶城开始,途经大名鼎鼎却人迹罕至的阿里地区,最后抵达西藏拉孜的国道219路段,全程共2138公里。途中会翻越9座海拔4900米以上的垭口,其中最高的红土达坂海拔为5400米。
  这是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恶劣的一条进藏路线。作为出发点的叶城海拔1300米,但行至200公里后,海拔就会陡然上升到近5000米,之后高度还会随着行进路线一路攀升。对于初次尝试的人来说,久居不下的海拔、复杂多变的气候以及破烂颠簸的路况是对生理承受力的极大挑战。
  不过,这也是一次风景最为波澜壮阔、最令人们神魂颠倒的旅程:翻越昆仑山、冈底斯山,沿喜马拉雅山北麓南下,穿越茫茫西部荒原,全线多为一望无垠的戈壁、沙漠和常年积雪的崇山峻岭,常常是数百公里不见人烟。也正是因为这样,你才能看到成群的藏野驴、黄羊等野生动物,场面十分壮观。沿途还可以欣赏到天气多变的喀喇昆仑山、盛极一时的古格王国遗址、神山冈仁波齐峰、圣湖玛旁雍错和黄教发源地——萨迦寺……
  新藏线是目前西藏阿里地区物资和人员进出的主要通道,随着2012年新藏公路全线改造工程的完工,西藏阿里至拉孜段的柏油路已全线贯通。本刊采访团在阿里行政公署所在地狮泉河镇时了解到,交通条件的改善,使阿里的城区面积已经扩大到8平方公里多。去年7月23日,阿里甚至还开通了历史上首条公交车,对自驾客与骑行客来说,这里将成为重要的补给点……
  亚东沟
  西藏的粮仓
  亚东沟是目前许多骑行者选择的进藏之路——他们往往在尼泊尔游玩之后,从这里返回祖国。
  亚东沟是一个富饶之地——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从亚东沟进入西藏,加上年楚河一带冰川融水的浇灌,这条神奇的河谷因此成为了“西藏的粮仓”,历史上它有着一个歌声般优美的名字:红河谷。
  125年前的一个冬季,英军士兵突袭亚东沟,发动了首次入侵西藏的战争,在获取极大利益后,在一个名叫荣赫鹏的英国地理学家引导下,偷越则列拉山,再次发动了对西藏的第二次入侵。在西藏人民“战至男尽女绝,决无反悔”的抵抗下,曲美雄谷、杂昌、萨马达河谷……从亚东至拉萨的路途上,一个个神圣的名字就这样被鲜血染红。
  一名侵略军士兵在《拉萨真面目》中回忆道:“他们几十个人会奋起猛攻你,拼死命地战斗到最后一个倒下去。农民会为保卫一个村庄全体战死,像古罗马的爱国者那样……”至今,人们路经那见证当年“曲美雄谷大屠杀”的纪念碑旁,往往会为那些付出生命的铁血硬汉献上洁白的哈达与青稞酒,而那满目疮痍的宗山堡,则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随时向接近他的人讲述英军的血腥与残酷。
  现在,从边境的通商口岸樟木一路东行,恰好是一个海拔急速增加的过程,有些路段海拔甚至超过了5000米,而且会途经大片的荒漠区,这无论对于人的身体还是心理而言,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当然,虽然这条进藏的线路充满了艰难,可同样也充满了美景,不管是珠穆朗玛峰和卓木拉日峰的雪山胜景,还是羊卓雍错像镜子一般翠蓝平静的湖面,抑或是扎什伦布寺、萨迦寺、白居寺的古老幽深,都足以深深地震撼心灵……
其他文献
▲Wat Sampran龙庙,位于泰国,它的存在颠覆了我们以往对寺庙的认知。整栋建筑为圆柱型,通体被刷成粉红,一条青色巨龙盘绕在它的外墙上,威风凛凛,霸气十足。  作为全球著名的佛教寺庙集中地,泰国寺庙众多,其中以卧佛寺、玉佛寺、大王宫、云石寺、集拉达宫和阿南达宫六大佛教寺庙最为知名,每日往来参拜的人络绎不绝。这些寺庙大多朴实无华,但在泰国Nakorn Pathom省的Sampran区,距离曼谷以
摄影师荣昕和裴爽同是自然爱好者,2015年10月,他们结伴来到向往已久的自然天堂新西兰。在这里,他们不仅拍摄到了呆萌的新西兰国鸟几维鸟,目睹了壮观的澳洲鲣鸟繁殖盛会,邂逅了濒危的新西兰南秧鸡,还与世界上最大的齿鲸抹香鲸幸运相遇,并记录了上百只海豚与船同行的场面……这次自然探索之旅充满了惊喜与乐趣,让他们永远难忘。  作为自然摄影师,一直以来我们都非常钟爱观察与拍摄自然界里各种各样的生物,也热衷于前
如果要选择一两个词语来概括雅安,我认为它们是:茶马古道和后花园。茶马古道,代表了雅安的历史;后花园,则是对今日雅安最形象的概括。图为雅安名山万亩茶园。  在城市的家族中,有这样一种类型:它们曾经因为得地利之便辉煌一时,从而有着深厚的历史遗产,等到今天地利的优势不再,便慢慢地化蛹为蝶,以另一种闲散的表情展露芳容。  茶马古道沿线的城市,便是如此。  在茶马古道的三条大道中,川藏线具有最悠久的历史、最
素有“软黄金”之称的海产鲍鱼早已闻名大江南北,但在植物界,有一种酷似鲍鱼的水果——鲍鱼果却鲜为人知。鲍鱼果属于坚果,顾名思义,它因果实内的种子形似鲍鱼而得名。在坚果中,鲍鱼果的饱和脂肪含量最高,且营养丰富,因此享有“坚果之王”的美誉。  关于鲍鱼果的来源,多年来众说纷纭。有人说鲍鱼果是我国新疆沙漠地区的特产,被叫做“沙漠果”。而更为可信的一种说法认为,鲍鱼果别称“巴西栗”,产自巴西的热带雨林,常年
像古典西画一样,古典西园也是讲究写实的,追求形似。如果他们愿意将植物修剪成一种动物的形状,或者将雕塑做得和真人一样,他们就一定会做得惟妙惟肖。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一切都必须听任创作者意志的摆布。他们以征服者的姿态对大自然加以改造,并最终获得预想的效果。法国造园家勒诺特尔就曾经强调,要“强迫自然接受均衡的法则”。所谓“均衡”,就是对称的和谐。所以,在他所主持设计的凡尔赛宫苑中,完全看不到自然形态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饮食大国,在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进程中,饮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古代社会,人们不仅十分重视烹饪的技法、食材的选择,对食器也同样讲究。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着一件古代食器珍品——天亡簋。  簋(guǐ)是一种流行于商周时期的食器,类似于现在的大碗,主要用来盛放煮熟的饭食。之所以说天亡簋是食器中的珍品,是因为它是流传至今的青铜簋的代表。天亡簋通体高24.2厘米,
乘坐抹茶色的JR电车从日本京都出发,短短半个多小时就可到达宇治。宇治位于京都府南部,自古以来就是繁忙的交通要塞,城中一条奔流不息的宇治川作为渡河中转站,连接着京都和奈良两座古都。京都和奈良闻名遐迩,隐于其中的宇治,并没有因此减损自身的光芒,反而始终保留着从容悠闲的风雅。  漫步在宇治古朴干净的小道,两旁绿树掩映的日式砖房、日式庭院简素清幽,现代的繁华与嘈杂没有在这里留下太多痕迹。在宇治这片宁静的土
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的瓷房子,是一幢举世无双的建筑,它由历经百年风雨的法式老洋楼,摇身一变为一座价值连城的“中国古瓷博物馆”,以“瓷美楼奇”之誉吸引无数人前来一睹真容。  瓷房子的前身是一座砖木结构、独门独院的法式洋楼,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有意大利式外廊,为折衷主义风格的欧洲公馆式建筑。民国时期,这里曾居住过各系军阀的十五位督军,系近代外交家黄荣良的故居,还居住过外
【摘要】学生阅读英文原版小说,能培养阅读习惯有效提高语言能力,且在阅读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培养思维习惯和提高思维能力,同时也了解了异国的文化,培养了文化意识。在解决原版小说中的语言知识障碍和非语言知识障碍的过程中,还培养了学习能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原版小说;核心素养;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 蔺海滨,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英语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
【摘要】近年来,虽然混合式学习法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实际上,混合式学习法的实践,常常因对学习者的情感体验,知识构建和学习动机激发等了解不够,且缺乏教学活动设计,所以无法发挥其自身的作用,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混合式学习法缺少理论方法的指导。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产出导向法”为混合式学习法的发展在理论和方法上提供了相关指导。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混合式学习;在线学习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