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我们追求写诗的“职业化”,为了写诗,我们挖空心思,殚精竭虑。在绝大多数写作者的诗歌写作实践中,存在着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倾向,这种倾向使得写作者在不知不觉中被某种技艺或情感上的潜流所裹挟,一方面将最终成就某位写作者的“诗歌标签”或“诗歌品牌”,给诗歌写作带来可怕的“成功”;另一方面也成为一种惯性写作的动力,一种“总是走在老路上”固步自封的美丽借口。这是每一位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业障”。《短歌》的出现部分改变这一状况——至少在作者本人那里。相对于冯娜的其他作品,这组《短歌》显得更为随意自由,它们不是“为了写诗而写诗”的产物。这些作品有些“率性而为”却浑然天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作为艺术,诗人写作也必然地把“事物从常规习俗的沉重而无意义的各种关系里,提升到其本质的巨大联系之中”。
写作必然是某种冒险,而不是为了墨守成规的“成功”。在险峻的碎石山谷,诗人将踏上一条迥异于一马平川的道路。在与这个尘世万物的磨砺之中,在与这个世界的巨大碰撞之时,新的摩擦力悄然产生,新异的张力也得以清晰地呈现出来。在写作中,障碍的出现将推动写作者走向更为陌生更为广阔的天地。《短歌》是一次激荡人心的冒险,它带领写作者进人到一个诗歌的奇异国度。
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说:“你的生活直到它最寻常、最细琐的时刻都必须是这个创造冲动的标志和证明,然后你接近自然。”到生活的深处,去探索它们的发源,把那些最为寻常的世俗生活、最细琐的时刻铭刻到自己的生命中,炼铸成某种形象、凝固成某种气息,然后才可以完成自然而然的创造。冯娜聆听的召唤即是事物自身的诉求,他们的存在与诗人的愿望相互交融,从而为表达打开一扇澄明的通道。在这条自行流淌的河流中,智力因素和技巧完全被忽视(这甚至是诗人有意为之的),它所遵从的是“自然”的法则。但并不是说,这组诗不讲究“智力”和“技术”,而是把它们置于一个可有可无的境地——忘记它们存在的必然性。它们作为臣仆,完全服从于诗人内心的意志——最高的自然法则。迪兰·托马斯言:“优良的技术总是在诗的构件中留有空隙,以便诗外的什么能够爬进来、溜进来、闪进来或闯进来。”对于一名训练有素的诗人而言,“优良的技术”是自身的物质储备,而并不需要过分计较。我相信,《短歌》的写作印证了托马斯的话。
这些《短歌》往往不长,短小简洁,生动鲜活,语言质地清澈明亮,醇厚却不失轻逸,以一种恰当的密度展示语言的美与力量。既有大河深沉的流动,又有小溪欢快的低吟。
即便寻求自然的表达方式,《短歌》依然是面向困难的写作。这种难度不再是语言的密度、真理的声音或沉重的思考,而是确定琐细事物与诗人自身之间的“巨大联系”。这种“巨大联系”正是诗歌的秘密,诗人将终其一生寻觅、编织这种“联系”。例如,诗人在《蝴蝶》中写道:
我不呼吸,仿佛他就是空气/我忘记了一个梦,仿佛他就是梦/我醒时,他在白昼/我不振翅,仿佛他就是蝴蝶(《蝴蝶》)
它不事雕饰。就是一个人在说话,说出一个隐藏在自己体内的“蝴蝶”,它是真实的,又是虚构的。这里的“他”同样真实而虚幻,“他”成为梦的一部分,然后这个梦又是被遗忘的。‘他”的存在被放置于现实与虚拟的双重空间中,这也为诗歌开拓了巨大的张力空间。
《隐居》中写道:这是我所能想到的 最好的隐居——/活在你的爱里 却从不现身
这是片羽吉光,这是雪泥鸿爪。它来得迅疾,像灵巧而急速飞翔的雨燕,姿态优雅,恰当地抵达了表达的核心巢穴。
《橙子》是机灵的,它全诗如下:我舍不得切开你艳丽的心痛/粒粒都藏着向阳时零星的甜蜜/我提着刀来/自然是不再爱你了
生活是庸俗而卑微的,而诗歌的妙处恰恰可以与它对抗。从形而下出发,走到形而上处,获取某种慰藉与自在。《橙子》即如是。突然到来的顿悟也成为诗人写作中的驱动器,看似草率,却又智慧。
又如,《短歌八》这样说起了女人:她先失去朝代,再失去了自己的国度/一个人的梦溢出疆域/拥有河水,要将自己变成河床还是汪洋/她分解着自己的谜题,忘记了流亡
诗人看到一个“平坦的早晨”:我有某颗小行星的转动/我看见了平坦的早晨——多么的年轻(《短歌一》)
诗人的腾挪与飞翔只在极端的节俭下实现,语言在此时也获得了最大的半径,诗歌在此时是果敢的,并充分彰显力量的。勒内·夏尔在诗作中说,“诗人不能在语言的平流层中长久逗留。他必须在新的泪水中,盘绕并在自身的律令中继续前行。”他打破他自己,平流层是安全的,一成不变的,但也是平庸的,他必须果敢地站在自身平庸的对立面,进人风云激荡的对流层,站在颤栗和阵痛之中,在行进中建立自己隐秘的“自身律令”,开拓仅仅属于他自己的新的航线。
诗人在多首同题《短歌》的诗中这样写道:我睡着,比另一个时代的女人动用了更多的羽毛/她们去过的地方,大多不需要导航仪/很难访问她们的梦境,我只能着迷于自己的迷失/人们当然不可以分享痛苦(《短歌三》)
只有灵魂信赖了水,肉体才能学会游泳/它穿过我耳朵上的细洞,懒得体谅我的体温(《短歌四》)
作为读者,我们被某种“神秘的感动”带到生命的深处,返回到那一静穆的时刻。那个时刻充盈着伤感的美与生命的真实。当我们敏感的心智触及羽毛、导航仪、水、体温与迷失、痛苦、灵魂之间巨大的联系之时,我们就会轻而易举地领略其中的美、领取诗人生命中的“晶体”。它们是象征的,它们也是隐喻的,在这纯粹的嗓音之中,诗人的迟疑和暖昧唤起我们内心最为脆弱的“幼兽”——恻然动容,为之心碎。此时,诗歌不再需要见识、雄辩或真理,它只需开口,轻轻吐纳出藏匿在诗人精神世界里的“凝固的空气”,彩虹就会显现。诗人不再沉湎于生动的描述或精巧的比喻,她以“平常心”创造一个自性自给的星球。诗人在少数族裔的神秘仪式中、生活的无限深山中探微烛隐,洞察世界的真相。淬火的匠人运用水的奥秘与炼金术创世界,收获属于她灵魂也属于诗歌的果实。
我把《短歌》理解为抒情作品,诗人的姿态是倾向于抒情,但并不止于抒情。在诗人看似即兴写作的背后,我们看到恰是诗人最为艰苦卓绝的攀爬。当你抛弃写作的规定性之后,你面对的将是巨大的虚无,大而无当的生活……诗人必须有勇气萃取生命中最为“脆弱”最为边缘的部分,把生活的边角料视为生命的精华,而不仅仅是改造已有的机器构建或陈旧的厂域,需要他奋力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将把生活中“隐匿处”客观地呈现,如诗人威廉·华兹华斯所言:“我要尽文字之可能,/赋予/我所感受以实质和生命;/我将珍藏往昔的灵魂/为了将来的复活。”从这些《短歌》中,那些灵魂的复活,会在若干年后……那时节,它们“还是那么整洁动人”……诗人沉默地攫取生活中闪电的寓言,在有限的词语空间中赋予事物以生命,赋予他们飞翔的动力,在与广袤世界的交互之中如此热烈而动人,闪烁着沉郁質朴的光芒。这就是冯娜诗歌的力量,这就是《短歌》的秘密
育邦,1976年生。从事诗歌、小说、文论的写作。著有小说集(再见,甲壳虫》,有诗入选《大学语文》及多种诗歌选本,著有诗集《体内的战争》《忆故人》,文学随笔集《潜行者》《附庸风雅》。为当代中国70后代表诗人之一。
写作必然是某种冒险,而不是为了墨守成规的“成功”。在险峻的碎石山谷,诗人将踏上一条迥异于一马平川的道路。在与这个尘世万物的磨砺之中,在与这个世界的巨大碰撞之时,新的摩擦力悄然产生,新异的张力也得以清晰地呈现出来。在写作中,障碍的出现将推动写作者走向更为陌生更为广阔的天地。《短歌》是一次激荡人心的冒险,它带领写作者进人到一个诗歌的奇异国度。
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说:“你的生活直到它最寻常、最细琐的时刻都必须是这个创造冲动的标志和证明,然后你接近自然。”到生活的深处,去探索它们的发源,把那些最为寻常的世俗生活、最细琐的时刻铭刻到自己的生命中,炼铸成某种形象、凝固成某种气息,然后才可以完成自然而然的创造。冯娜聆听的召唤即是事物自身的诉求,他们的存在与诗人的愿望相互交融,从而为表达打开一扇澄明的通道。在这条自行流淌的河流中,智力因素和技巧完全被忽视(这甚至是诗人有意为之的),它所遵从的是“自然”的法则。但并不是说,这组诗不讲究“智力”和“技术”,而是把它们置于一个可有可无的境地——忘记它们存在的必然性。它们作为臣仆,完全服从于诗人内心的意志——最高的自然法则。迪兰·托马斯言:“优良的技术总是在诗的构件中留有空隙,以便诗外的什么能够爬进来、溜进来、闪进来或闯进来。”对于一名训练有素的诗人而言,“优良的技术”是自身的物质储备,而并不需要过分计较。我相信,《短歌》的写作印证了托马斯的话。
这些《短歌》往往不长,短小简洁,生动鲜活,语言质地清澈明亮,醇厚却不失轻逸,以一种恰当的密度展示语言的美与力量。既有大河深沉的流动,又有小溪欢快的低吟。
即便寻求自然的表达方式,《短歌》依然是面向困难的写作。这种难度不再是语言的密度、真理的声音或沉重的思考,而是确定琐细事物与诗人自身之间的“巨大联系”。这种“巨大联系”正是诗歌的秘密,诗人将终其一生寻觅、编织这种“联系”。例如,诗人在《蝴蝶》中写道:
我不呼吸,仿佛他就是空气/我忘记了一个梦,仿佛他就是梦/我醒时,他在白昼/我不振翅,仿佛他就是蝴蝶(《蝴蝶》)
它不事雕饰。就是一个人在说话,说出一个隐藏在自己体内的“蝴蝶”,它是真实的,又是虚构的。这里的“他”同样真实而虚幻,“他”成为梦的一部分,然后这个梦又是被遗忘的。‘他”的存在被放置于现实与虚拟的双重空间中,这也为诗歌开拓了巨大的张力空间。
《隐居》中写道:这是我所能想到的 最好的隐居——/活在你的爱里 却从不现身
这是片羽吉光,这是雪泥鸿爪。它来得迅疾,像灵巧而急速飞翔的雨燕,姿态优雅,恰当地抵达了表达的核心巢穴。
《橙子》是机灵的,它全诗如下:我舍不得切开你艳丽的心痛/粒粒都藏着向阳时零星的甜蜜/我提着刀来/自然是不再爱你了
生活是庸俗而卑微的,而诗歌的妙处恰恰可以与它对抗。从形而下出发,走到形而上处,获取某种慰藉与自在。《橙子》即如是。突然到来的顿悟也成为诗人写作中的驱动器,看似草率,却又智慧。
又如,《短歌八》这样说起了女人:她先失去朝代,再失去了自己的国度/一个人的梦溢出疆域/拥有河水,要将自己变成河床还是汪洋/她分解着自己的谜题,忘记了流亡
诗人看到一个“平坦的早晨”:我有某颗小行星的转动/我看见了平坦的早晨——多么的年轻(《短歌一》)
诗人的腾挪与飞翔只在极端的节俭下实现,语言在此时也获得了最大的半径,诗歌在此时是果敢的,并充分彰显力量的。勒内·夏尔在诗作中说,“诗人不能在语言的平流层中长久逗留。他必须在新的泪水中,盘绕并在自身的律令中继续前行。”他打破他自己,平流层是安全的,一成不变的,但也是平庸的,他必须果敢地站在自身平庸的对立面,进人风云激荡的对流层,站在颤栗和阵痛之中,在行进中建立自己隐秘的“自身律令”,开拓仅仅属于他自己的新的航线。
诗人在多首同题《短歌》的诗中这样写道:我睡着,比另一个时代的女人动用了更多的羽毛/她们去过的地方,大多不需要导航仪/很难访问她们的梦境,我只能着迷于自己的迷失/人们当然不可以分享痛苦(《短歌三》)
只有灵魂信赖了水,肉体才能学会游泳/它穿过我耳朵上的细洞,懒得体谅我的体温(《短歌四》)
作为读者,我们被某种“神秘的感动”带到生命的深处,返回到那一静穆的时刻。那个时刻充盈着伤感的美与生命的真实。当我们敏感的心智触及羽毛、导航仪、水、体温与迷失、痛苦、灵魂之间巨大的联系之时,我们就会轻而易举地领略其中的美、领取诗人生命中的“晶体”。它们是象征的,它们也是隐喻的,在这纯粹的嗓音之中,诗人的迟疑和暖昧唤起我们内心最为脆弱的“幼兽”——恻然动容,为之心碎。此时,诗歌不再需要见识、雄辩或真理,它只需开口,轻轻吐纳出藏匿在诗人精神世界里的“凝固的空气”,彩虹就会显现。诗人不再沉湎于生动的描述或精巧的比喻,她以“平常心”创造一个自性自给的星球。诗人在少数族裔的神秘仪式中、生活的无限深山中探微烛隐,洞察世界的真相。淬火的匠人运用水的奥秘与炼金术创世界,收获属于她灵魂也属于诗歌的果实。
我把《短歌》理解为抒情作品,诗人的姿态是倾向于抒情,但并不止于抒情。在诗人看似即兴写作的背后,我们看到恰是诗人最为艰苦卓绝的攀爬。当你抛弃写作的规定性之后,你面对的将是巨大的虚无,大而无当的生活……诗人必须有勇气萃取生命中最为“脆弱”最为边缘的部分,把生活的边角料视为生命的精华,而不仅仅是改造已有的机器构建或陈旧的厂域,需要他奋力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将把生活中“隐匿处”客观地呈现,如诗人威廉·华兹华斯所言:“我要尽文字之可能,/赋予/我所感受以实质和生命;/我将珍藏往昔的灵魂/为了将来的复活。”从这些《短歌》中,那些灵魂的复活,会在若干年后……那时节,它们“还是那么整洁动人”……诗人沉默地攫取生活中闪电的寓言,在有限的词语空间中赋予事物以生命,赋予他们飞翔的动力,在与广袤世界的交互之中如此热烈而动人,闪烁着沉郁質朴的光芒。这就是冯娜诗歌的力量,这就是《短歌》的秘密
育邦,1976年生。从事诗歌、小说、文论的写作。著有小说集(再见,甲壳虫》,有诗入选《大学语文》及多种诗歌选本,著有诗集《体内的战争》《忆故人》,文学随笔集《潜行者》《附庸风雅》。为当代中国70后代表诗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