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磁场扰动信号的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研究

来源 :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wer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选择2008年至2012年,行星际磁场北向期间15个太阳风动压突增事件,研究地面磁场扰动信号(初始脉冲(PI)和主要脉冲(MI))的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统计结果显示地磁场H分量脉冲信号极性分布规律在向阳侧(6:00-18:00MLT)与Araki模型预言的一致。
  关键词:初始脉冲;主要脉冲;空间分布;Araki模型
  1 绪论
  空间中太阳风扰动,会引起地球磁层和电离层的大规模扰动,当太阳风动压突增作用于地球磁层时,磁层顶首先被压缩,随后在向阳侧磁层顶地向传播的快模磁流体波被激发,当磁流体波传播到地面时,中低纬度区域地磁台站一般会观测到地磁场水平分量(H分量)响应增强,即触发地磁场 SI(Sudden Impulse),而在高纬地区的地磁台站则观测到地磁场H分量呈双极性变化,即地磁场H分量先突然降低(增加)并快速恢复(平均持续2~3min),然后突然增加(降低)并持续一段时间,分布在不同磁地方时的地磁台站观测到的地磁场极性变化不同[1]。通常,地磁场H分量的响应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中前者称为初始脉冲响应(The Preliminary Impulse,PI),后者则称为主脉冲响应(The Main Impulse,MI)。针对这种地磁响应现象,Araki提出了著名的磁暴急始(SC)模型来试图解释这种全球的现象,称为Araki SC模型[2],解释了PI和MI在不同磁地方时的分布变化规律。本文的目就是通过对2008-2012年间所有同时在磁层有THEMIS卫星观测的太阳风动压突增事件中地磁响应的特征统计分析来检验Araki物理模型。
  1.1 太阳风动压脉冲简介
  太阳上的活动过程,如耀斑爆发、日冕物质抛射、冕洞(Coronal Hole)等不停地扰动着平静的背景太阳风,在行星际空间形成了很多扰动结构,如动压脉冲(Dynamic Pressure Pulse),行星际激波(Shock),磁云(Magnetic Cloud,MC)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ICME),磁流体力学波动(MHD Wave),以及各种间断面结构[3]。其中最受人们关注的就是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Dynamic Pressure Pulse),即太阳风动压会在很短时间内(小于1min) 突然大幅的增强,即发生我们所谓的太阳动压突增事件,突增的太阳风动压会引起地球磁层-电离层大范围的扰动,该扰动的影响是遍布全球的,它能影响包括磁层以及电离层在内几乎所有的等离子区域和电流体系。
  1.2 Araki 物理模型简介
  由行星际激波和各间断面结构所造成的太阳风动压突增,会引起全球的地磁急始脉冲事件(geomagnetic sudden commencement,SC),Araki[1994]曾对这种现象提出了最简单并且最全面的解释,他通过总结大量的观测结果与对别人的理论研究,提出太阳风动压突增所引起的SC事件中在高纬度地区磁场的H分量即水平分量,由两个连续的、方向相反的脉冲组成。其中如果PI出现的是上升趋势,则记为正,简称PPI(the positive preliminary impulse),如果PI出现的是下降的趋势,则记为负,简称PRI(the reverse preliminary impulse)。在极区较低纬度,晨侧地磁响应特征为先正后负,但是在昏侧则为先负后正。在更高纬度,地磁响应特征又不一样,在晨侧的时候则是先负后正,在昏侧的时候是先正再负。中低纬度,地磁响应呈现一个类似斜坡的增长,但是仍叠加两个双极脉冲结构,只是随纬度的降低,脉冲结构的振幅也降低。在赤道地区,两个脉冲结构只出现在日侧,夜侧则很不明显。
  Araki将地磁突增事件中的地磁变化的特征响应分解为两部分[2]
  公式中DL表示地磁場对太阳风动压的突增时的一个类似于直流信号的阶跃响应,DP表示的是两个脉冲信号响应,这两个脉冲信号就指的是前文所提到的初始脉冲和主要脉冲响应:
  角的值表示的是图的刻度值(nT),较细的实线和虚线分别代表的是DP和DL,粗线代表的是总的叠加场,水平虚线表示H=0。
  2 数据与处理
  2.1 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事件选择
  2.2 地磁场数据处理
  研究使用了来自加拿大的地磁台站(CARISMA)[5]、THEMIS地磁台站[6]、阿拉斯加和国际极光地磁效应监测(IMAGE)的地磁台站阵列、格林兰地磁台站阵列、Magnetometer Array for Cusp and Cleft Studies(MACCS)[7]的地磁数据。本文选择的90个地磁台站全球分布情况见图2。
  利用程序下载上述各地磁台站阵列中各台站的地磁数据,时间分辨率为0.5至1min。同时为了更加清晰的辨别地磁响应中PI和MI的极性,我们对所有地磁数据都进行了高通滤波,截止周期为1200s。
  由于受环境或其他条件的影响,并不是所有地磁台站的地磁场H、D分量对于太阳风动压突增的响应都有明显的结构,为了避免人为错判所带来的误差,我们对于波动较大,或者结构特征不够明显的地磁响应,均予以排除。在这里列举了7个典型的地磁场H分量响应作为例子说明,如图3所示,台站PINA、PTRS的地磁响应从12:00UT开始,表现为突然的下降,然后再上升并持续一段时间,根据前文所描述,第一个突然下降的脉冲即为初始脉冲,第二个上升的脉冲即为主要脉冲,而台站NAQ、SCO的响应则是刚刚相反,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在制作PI和MI的极性响应记录表时,我们将上升脉冲信号记为“+”,下降脉冲信号则记为“-”,而对于类似与KAR、FYKN、GJOA台站这样响应波动较大或地磁响应结构不明显,无法通过肉眼直接辨别。   3结果与讨论
  我们选择发生在2012年5月21日19點37分的太阳风动压突增事件进行分析。此次事件中向日面部分台站的地磁响应列于图4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台站所在地磁纬度增高,地磁场H分量的PI/MI的极性逐渐发生反转。晨侧,纬度较低的地区,地磁场H分量的响应特征为先正后负,而纬度较高的地区,地磁场H分量的响应特征为先负后正。昏侧,地磁场H分量的PI和MI的极性变化与晨侧刚好相反,即在纬度较低的区域,地磁场H分量的响应特征为先负后正,纬度较高的地区,H分量的响应特征为先正后负。为了对PI/MI的分布规律,有更直观的了解,我们将本次事件中,地磁场H分量的PI极性展示在地磁坐标系中(图5),并将台站GAKO、KIAN、GILL等10个台站在地磁坐标系中的具体位置标注在其中。其中X轴和Y轴的分别代表磁当地时和地磁纬度,图中黑点表示极性响应为负,加号表示极性响应为正。
  图5 左图是2012年5月21日19:37的太阳风动压突增事件地磁场H分量的PI极性在地磁坐标系中的分布。
  右图为模拟结果,引自Lam et al.[2001][4]
  为便于比较,将Lam et al.[2001]给出的地磁场H分量的PI极性的模拟计算结果列在图5中右图。可以看出,该事件与模拟计算结果在向日侧(06:00-12:00 MLT、12:00-18:00 MLT)呈现相同的分布规律,而在夜侧(00:00-06:00 MLT和18:00-24:00 MLT)两者并不一致。此外,该事件晨侧的PI极性发生反转的分界线的位置~67°N(AACGM),低于模型所给的~75°N,因此可能位于闭合磁力线区。
  4 结论
  本文首先给出典型事例2012年5月21日19:37地磁场H分量的PI正负极性在地磁坐标系中的分布规律,并与Lam et al.[2001]的模拟结果作了对比。发现在向阳侧(06:00-12:00 MLT、12:00-18:00 MLT),极性分布和模型的结果一致,但是晨侧正负极性的分界线(~67°N)低于模拟值(75°N),因此可能位于闭合磁力线区。
  参考文献
  [1]姚丽,左平兵,刘振兴,陈化然,地球磁层对太阳风动压脉冲结构响应的研究进展天文学进展,2012.28(4)
  [2]Araki,T.(1994),A physical model of the geomagnetic sudden commencement,in Solar Wind Sources of Magnetospheric Ultra-Low-Frequency Waves,Geophys. Monogr. Ser.,vol. 81,edited by M. J Engebretson,K. Takahashi,and M. Scholer,pp. 183– 200,AGU,Washington,D.C
  [3]李晖,行星际扰动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响研究,博士论文,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1
  [4]Lam,M. M.,and A. S. Rodger(2001),A case study test of Araki’s physical model of geomagnetic sudden commencement,J .Geophys. Res.,106,13,135.
  [5]Mann,I. R.,et al.(2008),The Upgraded CARISMA Magnetometer Array In the THEMIS Era,Space Sci. Rev.,141,413–451,doi:10.1007/s 11214-008-9457-6.
  [6]Russell,C. T.,et al.(2008),THEMIS ground-based magnetometers,Space Sci. Rev.,141,389–412,doi:10.1007/s11214-008-9337-0.
  [7]Hughes,W. J.,and M. J. Engebretson(1997),Spatial,MACCS:Magnetometer array for cusp and cleft studies,in Satellite-Ground Based Coordination Sourcebook,edited by M. Lockwood,M. N. Wild,and H. J. Opgenoorth,Rep. ESA SP-1198,p. 119.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经过调查了解发现当前油田集输管线运输过程中,管线较容易出现聚垢现象,这种现象影响了油气的运输。而且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当前油田集输管线的防垢措施有限,因此笔者以某油田为例来进行实验和研究,笔者与实验人员在地面模拟了管线结垢的环境,并且发现这种结垢物质能够在特定的工艺技术下快速分解,从而实现快速除垢。这种快速除垢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油田的传送速度具有明显的效果,本文就结合某油田来探讨油田集输管线
期刊
摘要:隧道照明在公路能耗方面占有相当的比重。隧道照明直接影响驾驶员视觉效应特点导致视觉功效的改变,延迟或缩短驾驶员应急反应时间,我今天带来的是我们研发的一种技术方案,称为一种把大量阳光导入到隧道用于照明的技术。  我们都知道,隧道照明不同于普通室内或夜间照明,它最显著的特点是要调整隧道内外照度差。由于隧道外的照度主要由阳光提供,那么由阳光来提供隧道的加强照明部分就是最合理的选择。  基于阳光照明只
期刊
摘要:随我国的经济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日益丰富的物质资源导致企业内部的分配不均,从而加剧了内部矛盾,给企业乃至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巨大阻碍。而企业的政工队伍作为在企业内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部门,其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针对企业的政工队伍现状,论述了政工队伍的重要性,提出政工队伍的强化建设应该在青年员工的身上,并对于政工队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创新而有效的建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逐渐出现了电源监控系统,这一系统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也正在逐渐被相关通信行业所使用,这一系统的建立以及发展过程对我国传统的维护机制的转变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这也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升的监控维护体系,本文主要就这一系统在我们日常的通信生产中的应用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表明了一些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监控技术;通信电源维护;应用  引言  自二十一世纪以
期刊
摘要:进入到当前阶段,我国现代社会事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全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电气工程建设研究也已经从传统电磁学发展到了现代阶段。并形成了电气自动化科学。本文基于对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建设的充分概述,并对实际操作阶段形成的主要问题展开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更快促进我国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自动估计数;铁路电气;工程;应用;分析  1导
期刊
摘要:目的建立热脱附-GC-MS同时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20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Tenax-TA采样管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组分,用氦气吹扫采样管后经二级脱附进入GC-MS进行分析。结果20种目标物在20~1000μg/ml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1.00;检出限为0.2~0.3μg/m3,定量限为0.7~0.9μg/m3(以采集4L空气计);R
期刊
摘要:随时经济时代的来临,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提高,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问题十分严重,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正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这样的情况下,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要想保住家园,人们就应重视环境监测的重要性,本文主要探讨了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的重要性、环境监测在环境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也根据具体情况
期刊
摘要:新时期,气象卫星的遥感技术在日常生活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搜集的气象资料可以更加全面直观地反映我国气象的变换状况。我国各种不同的氣象灾祸频发,每年因为自然灾害以及人为因素带来的损失形成了更加严重的人员以及财务损失。特别是洪涝灾害对我国的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快速提升天气卫星遥感技术在我国暴雨预警中的质量以及水平,对我国的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气象卫星;遥感技术;暴雨预告
期刊
摘要:本文从当前环保现状出发,从技术性及经济性两方面分析了烧结烟气的脱硝工艺。在烧结脱硝的开始阶段希望能给企业一些建议,希望与各位同仁交流,提高技术水平,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关键词:烧结;脱硝;臭氧;SCR;NOx  钢铁行业作为国家工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国家对其环保要求也日益严格。研究表明,钢铁厂中各种设备放出的NOx 总量在固定发生源中占第二位,仅次于SO2的排放量。据欧盟IPPC 调查显示
期刊
摘要: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想要赢得优势,必须全面提升钢铁质量及产量。目前人们对钢材的要求不再满足于基本功能,更倾向于钢材为建筑物后期带来的效益。本文梳理了轧钢技术的分类,并探讨了在生产中轧钢技术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轧钢技术;分类;生产中;应用  1轧钢生产工艺  所谓的轧钢技术通常是指运用机械设备把钢材原料原本的形态特征完全改变,然而改变钢材原料原有特征的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