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访谈节目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电视访谈节目是将人际间的谈话引入屏幕,并将这种交流直接作为节目内容和形式的节目形态,是新闻节目的延伸,是一种表现电视真实的手段。与西方访谈节目相比,我国访谈节目起步较晚,远远谈不上竞争力,在很多方面还需要借鉴学习西方成功经验。但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访谈节目在一步步趋于成熟。当年只是《实话实说》一枝独秀,今天的访谈节目可以说是姹紫嫣红、百家争艳。
继《实话实说》后,各电视台先后出现了很多有影响的访谈节目,包括《艺术人生》、《半边天》、《面对面》、《鲁豫有约》、《杨澜访谈录》以及后起之秀《人间》、《幸福魔方》等。我国访谈节目不仅种类越来越多,而且形式也越来越多样。随着信息多元化、受众不同需求的发展,电视访谈节目呈现出受众分化的趋势,观众可选择的范围随之变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视访谈节目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下获得了发展的大好机遇,整体上沿着健康道路前进,给我国电视节目带来了新活力。
在肯定我国访谈节目取得进步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存在的问题。
首先,某些电视访谈节目渐渐偏离了正确轨道,出现媚俗倾向。很多节目盲目地模仿西方“垃圾脱口秀”,把他人隐私当做娱乐的对象。收视率是上升了,但给当事人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困扰,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在港台“脱口秀”和内地一些综艺娱乐类谈话节目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猎奇、窥私、宣泄、搞笑,种种庸俗之风甚嚣尘上,这明显是对“通俗”的曲解。通俗易懂是电视传播的特点,但庸俗的电视谈话节目降低了受众的欣赏品位。市场竞争固然激烈,但电视传播思想文化的责任不能变质。
其次,越来越多的谈话节目不尊重嘉宾与观众的真实想法,遵循传统节目流程拟定发言提纲,操纵一切。访谈节目内容是要接受来自不同方向声音的,是各种观点与想法的沟通。现今“定规矩”的方式没有意识到谈话节目的灵魂所在,也失去了节目原有的宗旨。崔永元曾对谈话节目现状作出这样描述:“把人弄来,逼着人说他们节目组准备好的话,还得装得像掏心窝子,委屈得人们,回家路上直哭。”①
再次,我国访谈节目很少重视品牌,并且一种新形式的节目一旦出现并走俏,各频道便群起效之。在国际上,我国知名的节目少之又少,国内几乎没有像《拉里·金访谈》这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节目,精品栏目的知名度也仅限于国内。一拥而起的效仿更让品牌的创造难上加难。因此,我国访谈节目面临着创造品牌的压力可想而知。
追问在访谈类节目采访中的运用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访谈节目,新闻采访中最关键的是记者的提问。它要求记者既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把基本情况和事实真相了解清楚,又要抓住重点,深入挖掘,达到应有的深度。而追问作为一种深入挖掘的提问方式,如果在此时很好运用将有助于扩展采访对象的回答。尤其是对人物的采访,记者的追问尤为重要。
电视评论专家尹鸿说访谈节目应该做到“知、情、趣、意”相结合。在这个基础上,就要求访谈节目主持人“会说”。“会说”不只是能说和说的多少,而是要能审时度势,掌握与嘉宾沟通的技巧。适时追问是把问题步步引向深入,对有价值信息进行深度挖掘的关键。央视《面对面》作为人物访谈节目中的佼佼者,主持人睿智与犀利的追问成为整个节目的亮点。访谈类节目要想将采访深入进行,就必须学会如何运用追问。
精心准备,即兴设问。新闻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沟通的过程,而提问又是一个揣摩对方心理活动的过程。提问需要准备,并不都是即兴完成,访前准备是很重要的。闻名世界的意大利女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在每次采访前,总是用几个星期时间做准备,阅读与采访对象有关的材料和书刊,这些使她获得众多成功的采访。即兴追问是试探采访对象心理承受力的一个过程。采访前,记者只有做足功课,才能在采访中更好地完成即兴提问。准备充足,对采访对象及新闻事件有深刻了解,自然会抓住追问的最佳时机。
探究疑点,有效追问。在采访中除了对新闻本身的核实,大部分谈话都是质疑性的。对采访对象抱怀疑态度,仔细分析他的回答,找出薄弱或不合理之处进行合理有效追问,以达到探究新闻事实、获取真相的目的。这一点在《面对面》前主持人王志的采访中有很好的体现。王志对陈爱莲的访谈中,对陈爱莲的年龄和是否动过手术抱怀疑态度,这种怀疑不只是他自己的质疑,也是广大观众可能有的疑问。“你这个头发和你的皮肤、你的打扮,像一个68岁的人吗?”“陈老师年龄是不是假的?”……这些顺其自然的追问,把观众想知道的展现出来,使节目访谈达到较好的效果。
细节追问,把握技巧。对细节追问在人物访谈中更为普遍,细节不怕多、不怕细,重在问到点上。主持人应当在理解当事人所表达话语的前提下追问出“正在发生事件”的重要信息。如《人间》播出的《失忆新郎》这期节目,叙述进行到新郎遭遇车祸头部受伤经医院救助苏醒时,主持人围绕着新郎头部受伤获救后的精神状态进行追问。这时的追问是出于叙事需要,更是出于受众对信息渴求的需要。追问是对于采访对象想掩饰内容的揭示,记者更要运用追问技巧,随机应变,追问出故事中的细节。王志采访杨振宁时,提出了采访提纲上没有列出的关于翁帆的问题。此时王志很了解杨振宁对此事既想公开又想掩饰的心理,随即把话题引向翁帆,让采访变得更加完善,使杨振宁的形象也更加完整。
在访谈中运用追问的禁忌
在访谈类节目中,追问的运用应注意以下问题:
追问应注意时机问题。追问忌讳妨碍对方谈话,它既要问得对方开动脑筋,又要让对方越谈越有兴趣。因此,记者追问的态度和语气都要同谈话气氛保持协调一致,否则追问很容易搞成逼问,甚至是“审问”,引起被采访者极度厌烦,从而导致采访失败。2008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时事杂志访问法国总统萨科齐时,因主持人针对萨科齐和塞西比亚婚姻出现裂痕这一天下皆知的旧闻不停追问,导致其当众发怒,中断了整个访问,拂袖而去。而这次采访目的无非是为美国观众介绍这位法国总统,只因记者不当追问引起萨科齐发怒,并令他在美国人心目中形象大打折扣。②这是一次效果极坏的访问。对于像这样采访对象不愿提及或无可奉告的话题,记者若仍不知趣地继续追问,搞成逼问,必然会导致采访失败。
追问不可过分琐碎,特别是对一些身居高位的采访对象。雅典奧运会央视某主持人采访举重运动员陈艳青的教练、朋友时问道:“陈艳青平时有什么爱好吗?”答:“读书和开车。”主持人突然追问了一句:“那她有驾照吗?”③这一追问实在滑稽可笑,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像这样太过琐碎却又毫无价值的追问似乎是画蛇添足,让人生厌。
追问忌揭人隐私。追问隐私的采访似乎缺少了一些人文关怀在里面。拉里·金以尖锐的追问风格而被大家所熟知,历届美国总统和第一夫人无一“漏网”,政府要员几乎都接受过他的“拷问”。但拉里·金不喜欢将探寻隐私当做采访动机和谈话的主要任务。当初在采访克林顿时,他没有刻意提及关于性丑闻的问题。以至于后来克林顿成了《拉里·金访谈》的常客,很多人猜测可能都是出于此原因。
另外,追问要有主题、有逻辑。多数情况下,被采访对象都对隐私的涉及表示反感。采访对象愿意说的,我们可以追问;对于对方不想公开的信息,我们不应一再去追问,否则会破坏整个采访氛围,从而达不到所要的采访效果。
访谈类节目需要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有一个很好的沟通桥梁,而这个桥梁来源于采访者对采访对象的深入了解。恰是这种了解,才能使“层层剥笋”式的追问挖掘出人物的内在情感,解开观众心中谜团。追问的运用要看场合、时机,它是对话双方在良好沟通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想获得成功的采访,追问这一技巧的运用不可缺少,并且如何正确使用,尤为关键。
注 释:
①苗棣、王怡琳:《脱口成“秀”:电视谈话节目的理念与技巧》,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②《萨科齐被触婚姻痛脚 大骂秘书低能白痴》,星岛环球网,http://www.stnn.cc,2007-10-29。
③唐晓童:《记者提问要领浅析》,《新闻传播》,2007(12)。
参考文献:
1.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2.戚鸣:《实用新闻采访》,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3.胡明川:《记者访谈的提问类型与技巧》,《新闻记者》,2007(1)。
4.王瑜:《解构电视谈话节目中的无效沟通问题》,人民网。
5.埃德温·埃默里[美]等,《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金桐为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屈秀飞为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
编校:郑艳
电视访谈节目是将人际间的谈话引入屏幕,并将这种交流直接作为节目内容和形式的节目形态,是新闻节目的延伸,是一种表现电视真实的手段。与西方访谈节目相比,我国访谈节目起步较晚,远远谈不上竞争力,在很多方面还需要借鉴学习西方成功经验。但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访谈节目在一步步趋于成熟。当年只是《实话实说》一枝独秀,今天的访谈节目可以说是姹紫嫣红、百家争艳。
继《实话实说》后,各电视台先后出现了很多有影响的访谈节目,包括《艺术人生》、《半边天》、《面对面》、《鲁豫有约》、《杨澜访谈录》以及后起之秀《人间》、《幸福魔方》等。我国访谈节目不仅种类越来越多,而且形式也越来越多样。随着信息多元化、受众不同需求的发展,电视访谈节目呈现出受众分化的趋势,观众可选择的范围随之变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视访谈节目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下获得了发展的大好机遇,整体上沿着健康道路前进,给我国电视节目带来了新活力。
在肯定我国访谈节目取得进步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存在的问题。
首先,某些电视访谈节目渐渐偏离了正确轨道,出现媚俗倾向。很多节目盲目地模仿西方“垃圾脱口秀”,把他人隐私当做娱乐的对象。收视率是上升了,但给当事人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困扰,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在港台“脱口秀”和内地一些综艺娱乐类谈话节目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猎奇、窥私、宣泄、搞笑,种种庸俗之风甚嚣尘上,这明显是对“通俗”的曲解。通俗易懂是电视传播的特点,但庸俗的电视谈话节目降低了受众的欣赏品位。市场竞争固然激烈,但电视传播思想文化的责任不能变质。
其次,越来越多的谈话节目不尊重嘉宾与观众的真实想法,遵循传统节目流程拟定发言提纲,操纵一切。访谈节目内容是要接受来自不同方向声音的,是各种观点与想法的沟通。现今“定规矩”的方式没有意识到谈话节目的灵魂所在,也失去了节目原有的宗旨。崔永元曾对谈话节目现状作出这样描述:“把人弄来,逼着人说他们节目组准备好的话,还得装得像掏心窝子,委屈得人们,回家路上直哭。”①
再次,我国访谈节目很少重视品牌,并且一种新形式的节目一旦出现并走俏,各频道便群起效之。在国际上,我国知名的节目少之又少,国内几乎没有像《拉里·金访谈》这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节目,精品栏目的知名度也仅限于国内。一拥而起的效仿更让品牌的创造难上加难。因此,我国访谈节目面临着创造品牌的压力可想而知。
追问在访谈类节目采访中的运用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访谈节目,新闻采访中最关键的是记者的提问。它要求记者既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把基本情况和事实真相了解清楚,又要抓住重点,深入挖掘,达到应有的深度。而追问作为一种深入挖掘的提问方式,如果在此时很好运用将有助于扩展采访对象的回答。尤其是对人物的采访,记者的追问尤为重要。
电视评论专家尹鸿说访谈节目应该做到“知、情、趣、意”相结合。在这个基础上,就要求访谈节目主持人“会说”。“会说”不只是能说和说的多少,而是要能审时度势,掌握与嘉宾沟通的技巧。适时追问是把问题步步引向深入,对有价值信息进行深度挖掘的关键。央视《面对面》作为人物访谈节目中的佼佼者,主持人睿智与犀利的追问成为整个节目的亮点。访谈类节目要想将采访深入进行,就必须学会如何运用追问。
精心准备,即兴设问。新闻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沟通的过程,而提问又是一个揣摩对方心理活动的过程。提问需要准备,并不都是即兴完成,访前准备是很重要的。闻名世界的意大利女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在每次采访前,总是用几个星期时间做准备,阅读与采访对象有关的材料和书刊,这些使她获得众多成功的采访。即兴追问是试探采访对象心理承受力的一个过程。采访前,记者只有做足功课,才能在采访中更好地完成即兴提问。准备充足,对采访对象及新闻事件有深刻了解,自然会抓住追问的最佳时机。
探究疑点,有效追问。在采访中除了对新闻本身的核实,大部分谈话都是质疑性的。对采访对象抱怀疑态度,仔细分析他的回答,找出薄弱或不合理之处进行合理有效追问,以达到探究新闻事实、获取真相的目的。这一点在《面对面》前主持人王志的采访中有很好的体现。王志对陈爱莲的访谈中,对陈爱莲的年龄和是否动过手术抱怀疑态度,这种怀疑不只是他自己的质疑,也是广大观众可能有的疑问。“你这个头发和你的皮肤、你的打扮,像一个68岁的人吗?”“陈老师年龄是不是假的?”……这些顺其自然的追问,把观众想知道的展现出来,使节目访谈达到较好的效果。
细节追问,把握技巧。对细节追问在人物访谈中更为普遍,细节不怕多、不怕细,重在问到点上。主持人应当在理解当事人所表达话语的前提下追问出“正在发生事件”的重要信息。如《人间》播出的《失忆新郎》这期节目,叙述进行到新郎遭遇车祸头部受伤经医院救助苏醒时,主持人围绕着新郎头部受伤获救后的精神状态进行追问。这时的追问是出于叙事需要,更是出于受众对信息渴求的需要。追问是对于采访对象想掩饰内容的揭示,记者更要运用追问技巧,随机应变,追问出故事中的细节。王志采访杨振宁时,提出了采访提纲上没有列出的关于翁帆的问题。此时王志很了解杨振宁对此事既想公开又想掩饰的心理,随即把话题引向翁帆,让采访变得更加完善,使杨振宁的形象也更加完整。
在访谈中运用追问的禁忌
在访谈类节目中,追问的运用应注意以下问题:
追问应注意时机问题。追问忌讳妨碍对方谈话,它既要问得对方开动脑筋,又要让对方越谈越有兴趣。因此,记者追问的态度和语气都要同谈话气氛保持协调一致,否则追问很容易搞成逼问,甚至是“审问”,引起被采访者极度厌烦,从而导致采访失败。2008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时事杂志访问法国总统萨科齐时,因主持人针对萨科齐和塞西比亚婚姻出现裂痕这一天下皆知的旧闻不停追问,导致其当众发怒,中断了整个访问,拂袖而去。而这次采访目的无非是为美国观众介绍这位法国总统,只因记者不当追问引起萨科齐发怒,并令他在美国人心目中形象大打折扣。②这是一次效果极坏的访问。对于像这样采访对象不愿提及或无可奉告的话题,记者若仍不知趣地继续追问,搞成逼问,必然会导致采访失败。
追问不可过分琐碎,特别是对一些身居高位的采访对象。雅典奧运会央视某主持人采访举重运动员陈艳青的教练、朋友时问道:“陈艳青平时有什么爱好吗?”答:“读书和开车。”主持人突然追问了一句:“那她有驾照吗?”③这一追问实在滑稽可笑,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像这样太过琐碎却又毫无价值的追问似乎是画蛇添足,让人生厌。
追问忌揭人隐私。追问隐私的采访似乎缺少了一些人文关怀在里面。拉里·金以尖锐的追问风格而被大家所熟知,历届美国总统和第一夫人无一“漏网”,政府要员几乎都接受过他的“拷问”。但拉里·金不喜欢将探寻隐私当做采访动机和谈话的主要任务。当初在采访克林顿时,他没有刻意提及关于性丑闻的问题。以至于后来克林顿成了《拉里·金访谈》的常客,很多人猜测可能都是出于此原因。
另外,追问要有主题、有逻辑。多数情况下,被采访对象都对隐私的涉及表示反感。采访对象愿意说的,我们可以追问;对于对方不想公开的信息,我们不应一再去追问,否则会破坏整个采访氛围,从而达不到所要的采访效果。
访谈类节目需要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有一个很好的沟通桥梁,而这个桥梁来源于采访者对采访对象的深入了解。恰是这种了解,才能使“层层剥笋”式的追问挖掘出人物的内在情感,解开观众心中谜团。追问的运用要看场合、时机,它是对话双方在良好沟通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想获得成功的采访,追问这一技巧的运用不可缺少,并且如何正确使用,尤为关键。
注 释:
①苗棣、王怡琳:《脱口成“秀”:电视谈话节目的理念与技巧》,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②《萨科齐被触婚姻痛脚 大骂秘书低能白痴》,星岛环球网,http://www.stnn.cc,2007-10-29。
③唐晓童:《记者提问要领浅析》,《新闻传播》,2007(12)。
参考文献:
1.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2.戚鸣:《实用新闻采访》,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3.胡明川:《记者访谈的提问类型与技巧》,《新闻记者》,2007(1)。
4.王瑜:《解构电视谈话节目中的无效沟通问题》,人民网。
5.埃德温·埃默里[美]等,《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金桐为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屈秀飞为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
编校: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