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的自我意识与就业核心竞争力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che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市场经济社会,竞争乃其特性之一。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尤其激烈,影响竞争的因素也很多,诸如家庭背景、物质财富、社会关系等,而且这些因素在某种场合下,对于求职者能否就业、就好业可能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我们更应该看到,“在制度化建设日益加快、法治进程日益推进、社会监督日益加强的当代中国社会,人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是人自身的综合素质。无论哪一层次、哪一类、哪一所学校,出类拔萃的学生总是受社会欢迎的;无论哪一个单位,担当重要角色的大多数都是综合素质高的人。”[1]
  高校贫困生就业是一个多层级、多极化的重大话题。虽然实行就业“双向选择”已有好多年,但在对待贫困生就业这个问题上的观念似乎还徘徊不前,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适时转换视角,从就业的主体———大学生这个视角来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呢?鉴于此,本文仅就“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就业核心竞争力关系”这一维度略作探究。
  一自我意识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它包括个体对自身的意识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大部分。[2]从结构上分析,自我意识一般包含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层含义。
  据此,我们认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对自我及其与周围关系的意识,包括大学生个体对自身的意识和对其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从结构上分析,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也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自我认识,其中包括对自己体态与外表容貌、自己所学专业以及自己对生活中来自“重要他人”的感觉的评价等,亦即“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二是自我体验:对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社会交往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是否满意,能否悦纳,“满意”则是表示自我肯定,反之则是自我否定;三是自我控制:即自制力,“它包括了两层含义,其一是自己对自己的设计,即‘我应该做什么、我不应该做什么’,其二是自己对自己的指导,即‘我可以怎样做’。”[3]高校贫困生在进入大学前对自己的大学生涯是否做出合理规划?进校后,当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规划的路径发生偏差或者与现实脱节时,能否及时纠偏?这些都能考验和体现着其自我控制力。
  二核心竞争力与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提出应该说起源于对企业竞争优势特别是持续竞争优势源泉的分析。哈默与普拉哈拉德1990年于《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首先提出了“核心竞争力”这个慨念,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共有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4]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了管理学界、社会学界的热议,其核心理念也得到进一步的阐述和移植。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连生存都困难,何谈发展和壮大。那么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高校贫困生想赢得自身的机会,同样必须要具备核心竞争力,否则,连就业都成问题,更别说就好业,那何为就业核心竞争力?有研究者认为:“就业核心竞争力是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的竞争能力,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能使高校毕业生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核心能力。”[5]
  与此同时,学界对于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也进行了系统探究和分析,有学者在2011年做的调查中发现:“工作能力强”、“有相关实习和工作经历”、“目标的执行能力”、“了解职业要求及特点”、“目标选取的恰当与适时调整”和“了解自己,扬长避短”等7个因素在整个22个影响因子里排第1~7名。[6]从上述定义和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现的是大学生的内在的“质”的优越,而非外在因素的优势。
  如果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这7个影响因子和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状况有着高度的关联性。“了解自己,扬长避短”、“了解职业要求及特点”要求大学生对自我认识能进行合理的评价;“目标的执行能力”、“工作能力强”、“有相关实习和工作经历”说明大学生能够悦纳自己,自信心强;“目标选取的恰当与适时调整”则要求大学生要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当就业遭遇挫折时,能够自我设计和指导。为此,我们是否可以作出这样的推论:如果一个高校贫困生有完善的自我意识,那他(她)就具备较强的核心就业竞争力,反之,则无从谈核心就业竞争力。
  三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就业状况关系的理论分析
  1自我认识的错估可能导致就不成业
  自我认识是自己对自己的身心特征、心理活动状态及社会特征(人缘、地位价值等)的认识与评价。[7]自我认识主要表现为高估自我和低估自我。有部分贫困大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校期间可能取得一点成绩,自我评价较高,往往会夸大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在就业过程中对用人单位挑肥拣瘦,而当求职碰壁时,又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而更多的贫困生在校期间表现平平,既无成绩,亦无特长,对自己评价较低。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这些贫困大学生往往感到无所适从,最终选择逃避。他们的这种低估自我的做法会导致对自己各种能力的怀疑,从而引起严重的情感挫伤和内心冲突,就不了业似乎成为一种必然。
  2自我体验的偏差可能导致就不了业
  自我体验的实质即是对主体我的需要与客体我的表现之间的现实状态的自我感受。其主要表现就是过分的自尊与过度的自卑。过分的自尊会导致眼高手低,目空一切,理想与现实完全脱节,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这些学生往往都在“等待”下一个更好的用人单位,而机会也就在这种“等待”的过程中逝去,到最后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要么随便签一家用人单位,要么待业。而过度的自卑,则会蔑视自己,对自己持否定的态度和情感。这种自卑心理形成后,往往会从怀疑自己的能力转变为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在日常社会交往中,他们本身就很少与人交流,自我封闭,不仅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别人难以知晓,甚至连沟通交流的技巧也会日渐衰退。而到就业面试的关键环节,如不能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现出来,不敢展示自己的长处,甚至都不能正常交流,那么哪怕你再优秀,结果也同样令人惋惜。   3自我控制能力的缺乏可能导致就不好业
  完善的自我控制能力既可以对自身的行动进行有效的支配,也能够合理表达自身的情感。反之则会出现异常,导致“自我失控”。从目前现状来看,高校贫困生的“自我失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专业学习自觉性不够,主动性不强。尽管已进入大学,但在学习方式上,有不少学生仍习惯于被动学习,缺乏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意识,自我学习能力欠缺。平时的学习内容仅限于本专业的书本知识,与本专业相关的书本外的知识则很少关注,更别说去学习与本专业“无关”的知识了。缺乏学习的欲望,由此导致他们知识结构单一,知识视野狭窄;另一方面,假期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本应该认真对待,这既是一次难得的走向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又是毕业后能使自己尽快适应社会的一次预演。但绝大多数学生只是抱着“打酱油”的心态,应付差事,实习效果非常差。这种实习充其量也只能是“伪实习”,根本就派不上“用场”。用人单位需要招聘的是“工作能力强”、“有相关实习和工作经历”的毕业生,然而我们的学生的实际表现却让人不敢恭维,他们所提供的服务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其次,就业选择上的一厢情愿,缺乏变通。一个大学生身上不仅寄托了整个家庭的希望,甚至是整个家族的希望,家人不仅希望他能上一个好大学,更希望他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以为家庭增光添彩,这本是人之常情。然而正所谓过犹不及,这些观念致使部分贫困生在择业过程中急功近利,就业期望值过高,有些脱离实际。他们纷纷向往到省会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大企业、机关部门就业,哪怕他们在寻找工作中撞得“头破血流”,也丝毫不能改变他们的决定。而对那些求贤若渴的中西部地区、中小型企业等用人单位,则视而不见,或者说不屑一顾,哪怕那些单位的发展空间再大,机会再多,都无所谓。
  总之,高校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相关各方都应有自己的担当。近些年来,政府出台的利好政策接二连三,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也日渐“阳光”,而作为培养人才的机构,各高校除了在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方面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外,还应帮助大学生确立一个合理的理想自我,既不要满足于现有的状况,又不能对自己要求过高、过于苛刻。高校贫困生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态,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不断完善自我意识,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潘友梅,徐贵权.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的扫描与透视[J].教育探索,2006(8).
  [2]冉苒.大学生的自我意识[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3]桂世权.关于就业压力下完善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7).
  [4]黄继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5]沈金峰.略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教育与职业,2011.
  [6]岳昌君.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2003~2011[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1).
  [7]蒋灿,阮昆良.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2).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中职教育迅速发展,生源的扩招、新专业的开设,化学实验室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发生从量到质的变化。化学实验室教学在中职教育中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搞好化学实验室
我1999年8月毕业于丰宁职教中心幼师专业,自从踏上了教师之旅,我深深的感触到作为一名教师处处要以身作则,处处要为人师表。通过这十一年来的教学生涯更使我真正体会到做班主任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快速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认为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
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人们对于我国教育发展方向更加关注,其中,职高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极其
我和在座的班主任一样,每天都在忙碌着、思索着、改进着、提高着。十几年的班主任经历,使我感受概括为“用情育、用心管、用智引”。
随着近年国家对于动漫产业的关注与扶持以及诸多动漫人士的努力,动漫文化在我国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动漫艺术作为一种独特而具有活力的文化产业,其不仅可以创造出较为可
中职教育在我国教育序列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中职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学科,有利于提高学前专业学生的文学素
当前教师教学评价因观念、制度、技术等不完善而在实践中有时导致冲突的发生,本文试探究冲突的表现、成因,进而寻找对策。  一教师教学评价中冲突的表现及成因  1教学评价的目的与视角的错位与冲突  教学评价的工具性价值和教育性价值是其基本的价值功能,对教学评价价值功能的选择取决于人们不同的立场、视角和态度,它反映出不同价值主体的需要和利益诉求。从管理者的立场和角度上看,教学评价是组织控制、政策决策、绩效
一实践性知识彰显教师的专业特性  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育科学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变革:开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教师也从传统的教育理念和统一的教育教学模式向更加开放和多元化转变。教师职业也更显现出它独有的性质。[1]这些特性具有明显的实践性。  1打下个人人格烙印的教学方式  教师运用渗透着个性特色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对学科知识多重建构。教师不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以
作为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领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两国互相学习融合,韩国不仅民族风俗、饮食习惯等方面与中国相似,在文学方面也深受中国影响。因此本文将对中国文学对韩国文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