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素质训练是军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学员迅速適应军校生活的必经阶段,不仅能够提高学员的身体素质、军事素质基础,还能缓解其心理应激反应,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本文探讨了心理素质训练在军事训练中的重要作用,并就加强心理素质训练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心理素质训练;军事训练;作用
由于高职业风险、高压力的军事活动影响,军人必须具备足够的生理、心理素质,以便抵御高压力对其身心的损伤。因此,在军事训练中必须注重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切实提升学员心理健康水平,以便确保军事任务的顺利完成,保障学员的健康发展。
一、心理素质训练
军人的心理素质是建立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之上,以人格作为核心,在个体、军事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稳定、综合的,具有较高挫折耐受力的一种心理品质。
作为人的心理方面较为稳定的特点,心理素质体现为一个人心理发展水平的总和,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先天所具有的素质,这是人类长期发展的综合结果;二是后天所形成的稳定素质,通过后天的教育、自我修养所形成的。因此,心理素质的发展离不开先天的遗传,更离不开后天的实践训练。
二、心理素质训练在军事训练中的作用
在高技术战争背景下,高技术武器的杀伤力、破坏力不断增大,不仅会对物质设施带来破坏,还会对军人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面对各种复杂情景,军人应当具有顽强、果断、机智、冷静的良好心理素质,否则很难取得胜利。因此,各国军队都将心理素质训练纳入军事训练中,以提升部队的战斗力,提高心理素质也开始成为军队建设的重点。对于军校学员而言,加强心理素质培养,不仅是军队训练、军队建设、高技术战争的客观要求,还是提高学员心理活动水平,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积极、主动心理准备,为军队建设夯实基础的基础条件。因此,有必要将心理素质训练纳入军事训练中来。
在军事训练中,加强学员心理素质训练,有助于提升其军事活动能力,确保军事活动的顺利开展,切实提升军事活动的绩效。只有心理素质良好,才能承受高压力、高风险的军事活动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帮助军人克服紧张、焦虑等不利干扰,做出科学的决策。研究显示,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因此,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可以显著提升学员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其孤独情况,帮助其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增强其军队生活适应能力,减轻其忧虑、焦虑等不良情绪。
目前,心理素质训练已经成为军人心理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也是促进军人心理健康、健全其人格,增强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保障。但从当前现状来看,军事训练中该项工作仍相对薄弱,无法保证军事作业的绩效与战斗力,因此,加强学员心理素质训练势在必行。心理素质训练必须全面穿插在军事训练中,密切加强与军事训练的结合,将二者融为一体,这样,军事训练为学员提供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培养其军事技能,提升其军事素质,而心理素质训练能够增强学员素质,实现人与武器、人与战法的有效结合,实现心理素质、军事素质的协调、稳定发展。
三、加强心理素质训练的策略
结合军事训练中心理素质训练的特点,在实际心理素质训练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优势,促进学员心理素质的提升,具体而言,应从如下几点着手:
(一)思维训练
为了更好地面对错综复杂的现代化战争、环境及意外,必须保持敏捷的思维和冷静的头脑,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出科学的决策。在训练过程中,应注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表象思维能力,应通过有意识的讲解动作程序,不断提出问题,启发学员思维,使其主动分析、探研,从而在实训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经过各种技术、动作、战术方法的模仿、训练,使思维表象与实际趋于一致,增强其理解,实现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二)意志训练
训练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员的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所选择的训练方式应对人体生理负荷具有足够的挑战性,这样才能培养其不怕苦、不怕累,坚持,踏实的精神。在军事训练中,应将培养学员的意志品质作为重点,严格根据要求进行训练,精雕细琢,逐步养成。
(三)性格训练
军人应具备良好的性格,尤其是勇敢、果断、谨慎等品格。在训练过程中,品格、性格的训练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可能会引发生理极限,个别项目还存在极大的危险性,例如,400米游泳、障碍、旋梯、滚轮等训练中,需要培养大家不怕困难、果断、大胆、勇于挑战自我的品质,通过训练克服一个个技术难关与主观困难,通过激烈的比赛,树立起不怕竞争、勇于拼搏的意识,能够科学面对失败,积累成功经验。
(四)情绪训练
情绪稳定与否关乎学员训练效率及任务完成情况。所谓稳定的情绪,即确保学员在任何情况都能做到沉着、冷静。在情绪训练中,可以采用放松训练法,可指导学员借助于言语暗示、思维表象、调整呼吸等多种方法,使其放松入静,消除其紧张感,提高其大脑兴奋性,经反复训练之后,学员再遇到该刺激就能够很好地控制自我情绪。
(五)感知觉训练
如今的战争都是高技术战争,所面临的环境十分复杂,因此,必须培养其灵敏的感知觉,能够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面获取各方信息,加强分析和判断,争取最终的胜利。在训练过程中,一方面,要促进学员的身体健康,确保其各方面机能的状态良好,同时,注重提升其反应灵敏性,拓宽其视野,增强其观察能力。
(六)承受力训练
由于作战环境的复杂性,要求军人具备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具备过硬的身体素质。因此,在军事训练中,应将训练场视为战场,借助于恶劣的天气,提高训练的难度、时长,使其消除恐惧,增强对超常刺激的忍耐度。对于心理承受力的培养,可以借助于模拟战争进行训练。
一言以概之,作为军事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心理素质训练需要长期、多方面、多方法进行开展,以便提高其心理素质,在心理素质训练过程中,应坚持“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循序渐进、区别对待”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使各学员心理素质达到较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国愉, 冯正直, 刘云波, 等. 团体心理训练对军医大学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第三军医大学学报[J]. 2011, 28 (18) : 1909 – 1911.
[2] 程森, 张平. 成功体育教学法对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实验研究[J]. 湖北体育科技, 2012, 22 (04) : 210 - 213.
关键词:心理素质训练;军事训练;作用
由于高职业风险、高压力的军事活动影响,军人必须具备足够的生理、心理素质,以便抵御高压力对其身心的损伤。因此,在军事训练中必须注重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切实提升学员心理健康水平,以便确保军事任务的顺利完成,保障学员的健康发展。
一、心理素质训练
军人的心理素质是建立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之上,以人格作为核心,在个体、军事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稳定、综合的,具有较高挫折耐受力的一种心理品质。
作为人的心理方面较为稳定的特点,心理素质体现为一个人心理发展水平的总和,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先天所具有的素质,这是人类长期发展的综合结果;二是后天所形成的稳定素质,通过后天的教育、自我修养所形成的。因此,心理素质的发展离不开先天的遗传,更离不开后天的实践训练。
二、心理素质训练在军事训练中的作用
在高技术战争背景下,高技术武器的杀伤力、破坏力不断增大,不仅会对物质设施带来破坏,还会对军人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面对各种复杂情景,军人应当具有顽强、果断、机智、冷静的良好心理素质,否则很难取得胜利。因此,各国军队都将心理素质训练纳入军事训练中,以提升部队的战斗力,提高心理素质也开始成为军队建设的重点。对于军校学员而言,加强心理素质培养,不仅是军队训练、军队建设、高技术战争的客观要求,还是提高学员心理活动水平,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积极、主动心理准备,为军队建设夯实基础的基础条件。因此,有必要将心理素质训练纳入军事训练中来。
在军事训练中,加强学员心理素质训练,有助于提升其军事活动能力,确保军事活动的顺利开展,切实提升军事活动的绩效。只有心理素质良好,才能承受高压力、高风险的军事活动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帮助军人克服紧张、焦虑等不利干扰,做出科学的决策。研究显示,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因此,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可以显著提升学员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其孤独情况,帮助其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增强其军队生活适应能力,减轻其忧虑、焦虑等不良情绪。
目前,心理素质训练已经成为军人心理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也是促进军人心理健康、健全其人格,增强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保障。但从当前现状来看,军事训练中该项工作仍相对薄弱,无法保证军事作业的绩效与战斗力,因此,加强学员心理素质训练势在必行。心理素质训练必须全面穿插在军事训练中,密切加强与军事训练的结合,将二者融为一体,这样,军事训练为学员提供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培养其军事技能,提升其军事素质,而心理素质训练能够增强学员素质,实现人与武器、人与战法的有效结合,实现心理素质、军事素质的协调、稳定发展。
三、加强心理素质训练的策略
结合军事训练中心理素质训练的特点,在实际心理素质训练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优势,促进学员心理素质的提升,具体而言,应从如下几点着手:
(一)思维训练
为了更好地面对错综复杂的现代化战争、环境及意外,必须保持敏捷的思维和冷静的头脑,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出科学的决策。在训练过程中,应注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表象思维能力,应通过有意识的讲解动作程序,不断提出问题,启发学员思维,使其主动分析、探研,从而在实训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经过各种技术、动作、战术方法的模仿、训练,使思维表象与实际趋于一致,增强其理解,实现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二)意志训练
训练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员的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所选择的训练方式应对人体生理负荷具有足够的挑战性,这样才能培养其不怕苦、不怕累,坚持,踏实的精神。在军事训练中,应将培养学员的意志品质作为重点,严格根据要求进行训练,精雕细琢,逐步养成。
(三)性格训练
军人应具备良好的性格,尤其是勇敢、果断、谨慎等品格。在训练过程中,品格、性格的训练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可能会引发生理极限,个别项目还存在极大的危险性,例如,400米游泳、障碍、旋梯、滚轮等训练中,需要培养大家不怕困难、果断、大胆、勇于挑战自我的品质,通过训练克服一个个技术难关与主观困难,通过激烈的比赛,树立起不怕竞争、勇于拼搏的意识,能够科学面对失败,积累成功经验。
(四)情绪训练
情绪稳定与否关乎学员训练效率及任务完成情况。所谓稳定的情绪,即确保学员在任何情况都能做到沉着、冷静。在情绪训练中,可以采用放松训练法,可指导学员借助于言语暗示、思维表象、调整呼吸等多种方法,使其放松入静,消除其紧张感,提高其大脑兴奋性,经反复训练之后,学员再遇到该刺激就能够很好地控制自我情绪。
(五)感知觉训练
如今的战争都是高技术战争,所面临的环境十分复杂,因此,必须培养其灵敏的感知觉,能够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面获取各方信息,加强分析和判断,争取最终的胜利。在训练过程中,一方面,要促进学员的身体健康,确保其各方面机能的状态良好,同时,注重提升其反应灵敏性,拓宽其视野,增强其观察能力。
(六)承受力训练
由于作战环境的复杂性,要求军人具备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具备过硬的身体素质。因此,在军事训练中,应将训练场视为战场,借助于恶劣的天气,提高训练的难度、时长,使其消除恐惧,增强对超常刺激的忍耐度。对于心理承受力的培养,可以借助于模拟战争进行训练。
一言以概之,作为军事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心理素质训练需要长期、多方面、多方法进行开展,以便提高其心理素质,在心理素质训练过程中,应坚持“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循序渐进、区别对待”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使各学员心理素质达到较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国愉, 冯正直, 刘云波, 等. 团体心理训练对军医大学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第三军医大学学报[J]. 2011, 28 (18) : 1909 – 1911.
[2] 程森, 张平. 成功体育教学法对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实验研究[J]. 湖北体育科技, 2012, 22 (04) : 210 -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