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息资源的合理使用问题初探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boy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数字信息合理使用的含义及其必要性,并就如何合理使用数字信息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数字信息资源;使用;探讨
  1 合理使用的含义
  合理使用是指公众为了学习、引用、评论、注释、新闻报道、教学、科学研究、执行公务、陈列、保存版本、免费表演等可以不经版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而使用其作品的权利。
  2 合理使用是数字时代版权法和文化信息交流发展的客观要求
  2.1数字信息与现行版权法中合理使用制度的冲突 数字信息是以0和1两个数字的编码组合来表达各类信息资源,它以数字化方式存储文献资源,用计算机网络传递文献资料,通过虚拟链接提供网上信息服务,彻底改变了传统图书馆对文献信息的传播与利用方式,为实现信息资源的广泛共享创造了条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资源传播的地域界限不复存在。二是阅览文献时的独占性不复存在。人们通过网络阅览文献时不再需要同时占有该文献的载体,使得不同读者在同一时空中可以阅览同一文献,从而消除了印刷型文献所固有的文献载体与文献所包含信息不可分割的矛盾。数字信息在给人快捷、方便的信息服务的同时,也引发出一系列的版权问题。由于我国现行着作权法律的制定是基于传统图书馆中的印刷型文献,从而造成传统版权法中合理使用的规定与数字化信息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冲突。
  2.2数字信息合理使用的必要性 版权人、出版者与使用者、传播者有如天平的两端,版权是中间的支点,二者之间是双赢与双输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从创新的角度说,对版权保护不足和保护过度都会阻碍创新。保护不足,则创新热情将会随创作收入而减少;保护过度,则会使权利过度集中在版权人手中,不仅损害了善意传播者和使用者的正当权益,而且因市场上作品的价格上扬,而有可能挫伤公众对作品使用的积极性,使作品的传播受到阻碍,不利于对前人和别人成果的借鉴,从而使创新成本增加,既影响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必将对版权人的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3 如何合理使用数字信息
  3.1数字信息合理使用的范围
  3.1.1公有领域的数字信息的合理使用
  公有领域信息是指,不受版权法保护的作品可视为进入公有领域,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可以自由使用。具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3.1.1.1不适用版权法保护的作品。世界各国都有将某些作品排除在保护范围之外的制度。我国不适用版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①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它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②时事新闻;③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3.1.1.2已到保护期限的作品。我国版权法对一般作品的作者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实行永久保护,而对作者发表权与复制权、获得报酬等财产权利的保护期限为作者有生之年及死后50年。因此对外国古典作品的翻译、对中国古籍的整理、注释、汇编、复制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进行。
  3.1.2受版权保护的数字信息的合理使用
  对作品非营利目的的使用若符合合理使用原则,则不需版权人授权,也不需支付许可使用费;否则需依法取得版权人授权并支付使用费,若符合法定许可或强制许可制度,则不需版权人授权但需支付费用。受版权保护的数字信息合理使用包括如下形式:
  3.1.2.1法定合理使用制度。我国版权法列举了合理使用的几种情况,以下几种对数字信息的使用属于合理使用: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使用他人已发表过的作品;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过的作品;③为学校课堂教学或科研翻译工作、国家机关执行公务等需要少量复制已发表过的作品,供教学或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也不得损害原作品版权人合法权益;④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⑤对设置或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等。
  3.1.2.2法定许可制度。法定许可是指使用者使用作品不需经版权人许可或同意,只需支付一定数额的法律认为合理的报酬。法定许可公适用于已发表的作品,且不得侵犯版权人的其它各项人身权与财产权;对于未发表的作品,使用者必须事先征得版权人许可。
  3.2数字信息合理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侵权问题
  3.2.1未经许可通过网络传播版权作品的侵权行为
  3.2.1.1将他人作品擅自上网传输以获利。在网络中免费为个人使用的作品,并不等于可以自由使用的作品。如果把他人的作品,把从其它网站上下载的作品,或者从快报刊上扫描下来的作品重新编排制作后在网上传播,借以出售赚钱或者吸引众多访问者和广告商以赚取广告费均属侵权行为。
  3.2.1.2将版权作品放在免费网址上,以供浏览、使用,但如果未经许可,且不属于合理使用,这种行为侵犯了版权人的公开陈列权。在个人网址上使用和复制他人作品,必须得到版权人的允许,将受版权保护的作品送入网络服务器,即使未做任何改动,也犯有间接侵权,因为这样做会为他人浏览和复制版权作品提供方便。
  3.2.2破坏技术保护措施的侵权行为 WIPO版权条约草案规定,缔约各方应将任何人经许可从事破坏作品复制件上的技术性保护措施的行为为非法,即数字化作品版权人具有禁止未经许可对其作品进行解密这种反向行为的法定权利。同时规定,将未经许可的解密及提供从事解密等反措施行为视为侵权,缔约时,这项保护简略为一句话,即由各成员国自己立法去规定以何种方式禁止反措施和保护权利人。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有效地控制蚜虫发生危害,必须了解掌握其相关知识,掌握蚜虫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关键词:大豆蚜虫;发生规律;预测预报;防治  大豆蚜是大豆的重要害虫,以成虫和若虫集中于植株顶叶、嫩叶和嫩茎上刺吸汁液,严重时布满茎叶,亦可为害嫩荚。受害叶片卷曲皱缩,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分枝及结荚减少,豆粒千粒重降低,苗期发生重时致整株死亡。大发生年若未及时防治,轻则减产20 %~30 %,重
摘 要:文章主要是从红松经济特征及价值出发,对在阔叶林冠下如何进行红松造林进行了技术分析。  关键词:阔叶林冠下;经济价值;造林技术  红松是我国珍贵树种之一,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小兴安岭至长白山一带。由于近几十年来,人类对红松的采伐、开垦,我国大部分的阔叶红松林变成了次生白桦林。因此,长期以来红松造林技术一直收到人们的高度关注。  1 阔叶林冠下红松造林技术  1.1阔叶林冠下
本文对提高新植林木成活率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旨在为提高更新造林苗木的成活率提供技术服务。
“种了20年地,数这几年顺当。”看着满院子金灿灿的玉米棒子,文彬华开心的笑了。去年她种了水稻120亩、大豆200亩、玉米150亩,在黑龙江省双城市周家镇东跃村,她种的地最多。刘彩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是一项能充分发挥边际效应、提高光能及水肥利用率、显著提高产量的栽培技术;实验表明,在同样施肥水平下,大垄双行栽培比常规清种栽培增产7.1%~8.4%;适当增大密度可增
本文从圃地选择、材料准备、苗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各方面论述了杨树扦插造林技术,供广大造林者借鉴。
摘 要:本文阐述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及面对这些问题应采用的切实可行办法。  关键词:常见质量问题;预控方法;具体对策  1 常见质量问题  1.1路基土石方 填筑路基开裂、所选填土土质不符合要求、压实度不足、平整度达不到要求、基底及杂物清理不干净、填挖交界处不均匀沉降等。  1.2水泥砼路面 抗折强度不足、平整度差、构造深度不符合要求等。  1.3沥青砼路面 推拥、
(辽宁省法库县秀水河子鎮人民政府 110400)现行的水稻超稀植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所带来的益处是,水稻生产区农户得到了高产的收益。近年来,我们也发现在推广水稻超稀植栽培技术的具体环节上,仍然还存在着由于选择品种不合理、育苗床种子播种量多、秧苗素质差:田间管理不科学、个别技术粗糙而导致未能充分发挥此项技术优势的现象,亟待我们解决和改正。1 水稻超稀植栽培技术的特点1.1 秧本田比例大旱育稀植栽培中,
本文对无公害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农民朋友可以参考。
摘 要:本文介绍了大棚茄子七种病害及六种虫害,针对这些病虫害的切实可行的防治技术。  关键词:大棚茄子;病虫害;防治  1 大棚茄子病虫害种类  1.1病害种类 褐纹病 、黄萎病、绵疫病 、灰霉病、细菌性叶斑病 、褐斑病、菌核病等。  1.2虫害种类 二十八星瓢虫 、白粉虱 、蚜虫 、蓟马、 红蜘蛛、地下害虫等。  2 大棚茄子病虫害防治技术  2.1病害防治技术  2.1.1生态防治 生态防治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