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死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论文选取萧红的《生死场》和王安忆的《小鲍庄》两部经典进行比较。基于生死,纵向探寻乡村生活的内核,现当代文学中乡土叙事的精神内涵,领悟乡村的愚昧与人情相交的村落文化,感怀民族心理的沉重与忧伤。
关键词:《生死场》;《小鲍庄》;生;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01
“生死场”这一名称本身就意味着生死轮回,乡村中动物和人关于“生死”的轮回是书的主线。“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几场生死使人印象深刻:老马和青牛的死代表村庄所有牲畜的命运,传染病带来大面积感染和死亡,月英病死,葵花和祖母双双吊死在房梁。牲畜死了,还有新的牲畜不断生长;人死了,活着的人就计算着怎么活下去。在生死场中,人们对于生死麻木不仁。农民只把庄稼看作生命,把孩子当作传宗接代的种子。所以老王婆接生时“把孩子从娘的肚里硬搅出来”也就正常了。萧红为我们呈现了乡村中生与死的触目惊心。掌握孕育大权的产妇仇视一切,和动物一样忍受生育的苦痛。然而受了死罪的产妇代表—五姑姑的姐姐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孩子出世就死掉了。同样,小金枝未满月就惨死父亲手中,二里半的孩子死于流行的传染病。农人们过着原始生活,在生存质量低劣的情况下,生命便如草芥般陨落。对于任意随便的生死不会有人在意和反思,反而会觉得有生死才正常。
《小鲍庄》的主人公同是一群麻木的田地人,他们祖辈本能地承受自然降临在身上的饥饿、洪水、疾病与死亡。古老的农民于麻木之外还看护着传承了几千年的封建与保守。它们以其宏大的气势席卷了社会主义的“小鲍庄时代”。然而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启蒙和生活条件的提高,亦经受着精神的重压。在《小鲍庄》中对死亡的超越是作者通过捞渣向我们展示的轮回的模式。捞渣的生是小鲍庄仁义的生,捞渣的死是小鲍庄仁义的亡。捞渣降生时,鲍五爷的孙子刚好去世,他认定捞渣抓了孙子的替身。作品以迷信证实了捞渣的再生,也因此使捞渣无条件孝顺鲍五爷令人信服。当捞渣生命结束后,这个基督般救赎人类的人使村里受苦的人绝处逢生。洪水疾病与死亡的频繁出现使小鲍庄一代代的生命得以延续。与《生死场》不同的是,其生死轮回中加入了“仁义”等新的精神内核。使生死得到升华,寻根文学得以体现,乡村人的纯洁品质延续在生命中。
两部作品都呈现一种原始的乡村风貌:古老而悲凉的风景中把民族精神的劳苦、顺从、守旧、善良和愚昧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民族的沉睡和生存悲剧及人类的命运悲剧。萧红用“生死场”象征生命的轮回,王安忆用“小鲍庄”象征整个社会的悲剧。“十年前村中的山,山下的小河,而今依旧似十年前,河水静静地在流,山坡随着季节而更换衣裳。大片的村庄生死轮回着和十年前一样。”生死轮回,依旧乾坤,人和牲畜在一代代地更替生死,而村庄并没有太多变化依旧伫立在那里。
写作特色上,《生死场》中萧红对于人和牲畜的描写十分传神,将对于生命的描写细化到马的一举一动。“马静静地停在那里,连尾巴也不甩摆一下,也不去用嘴触触石磙,就连眼睛它也不远看一下,同时它也不怕做什么工。工作的时候,它就安心地开始。一些绳索上身时,它就跟住主人的鞭子。”白描手法尽管剔除了色彩但将生死的表现更加触目惊心。金枝只是成业满足肉欲的工具,她勇敢地走进都市,羞耻和小农思想把她赶回了乡村。在树枝上,发现了人头。作者将生死运于不经意的随手处,却正是因为生死的廉价才更引人深思。萧红没有刻意着墨于人间惨剧,而用白描手法将这种现象赤裸裸地展现,读来使人更觉残忍。写景叙事的结合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在《生死场》中,和抒情的田园风景结合的是女人生产的惨叫。春天花开草盛,景致美好。但生和死却赤裸裸地呈现在人们眼前:众多的产妇开始了刑罚的日子,生死搏斗之后,结果往往是母死子亡,美景变成了惨图。《生死场》更像一首长篇散文诗,多方位描绘了东北农村的风俗,洋溢着沉郁的抒情色彩。
而《小鲍庄》多是描写神话传说,通过对神话意象洪水、蛇、七等的渲染,展现类似上古洪荒时期的災难。鲧禹治水的故事点明小鲍庄的来历。小鲍庄的祖先是大禹的后代,因治水失败,来到最低洼处繁衍子嗣,由此形成小鲍庄。书中有两条线,一是村庄遭到洪灾,捞渣为照顾孤寡老人牺牲。二是将小鲍庄的故事置于历史长河中,为其中的人物赋予传统文化的色彩,借用神话传说和典型意向,使之具有深刻的宿命感和强烈的亲切感和特殊的神秘感。神话模式的运用,增添了小说的现实讽刺意义,而且超越了普通农村题材的思想内容,成为一个探讨人类命运等一系列永恒主题的作品。
反讽手法在《小鲍庄》中运用得十分巧妙。捞渣生前的仁义之举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好处,也没有因此受到别人的嘉奖,但等到小英雄去世之后,因牵扯到众人的利益,却意外地受到了众人的吹捧。随着他形象越来越高大,人们对于他的感恩已经大大被实际利益掩盖,人们从内心并没有将他当作圣人,而当作“少年鬼”来对待。这种反讽,是通过作品中相互矛盾的话语和捞渣生前死后人们的举动描写实现的。作者一边用正史话语建构仁义精神的中国形象,一边又用野史话语或民间话语进行了解构,形成了叙述本身相互对抗的矛盾和紧张关系。
参考文献:
[1]萧红.萧红全集[M].——生死场,凤凰出版社,2010.
[2]余晓莲.解读《小鲍庄》——在“仁义”与“仁义”之间[J].今日湖北理论,2007,2(2).
[3]颜祥林:《死亡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胡风:《<生死场>读后记》,载《萧红全集》[M].哈尔滨出版社2000.
关键词:《生死场》;《小鲍庄》;生;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01
“生死场”这一名称本身就意味着生死轮回,乡村中动物和人关于“生死”的轮回是书的主线。“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几场生死使人印象深刻:老马和青牛的死代表村庄所有牲畜的命运,传染病带来大面积感染和死亡,月英病死,葵花和祖母双双吊死在房梁。牲畜死了,还有新的牲畜不断生长;人死了,活着的人就计算着怎么活下去。在生死场中,人们对于生死麻木不仁。农民只把庄稼看作生命,把孩子当作传宗接代的种子。所以老王婆接生时“把孩子从娘的肚里硬搅出来”也就正常了。萧红为我们呈现了乡村中生与死的触目惊心。掌握孕育大权的产妇仇视一切,和动物一样忍受生育的苦痛。然而受了死罪的产妇代表—五姑姑的姐姐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孩子出世就死掉了。同样,小金枝未满月就惨死父亲手中,二里半的孩子死于流行的传染病。农人们过着原始生活,在生存质量低劣的情况下,生命便如草芥般陨落。对于任意随便的生死不会有人在意和反思,反而会觉得有生死才正常。
《小鲍庄》的主人公同是一群麻木的田地人,他们祖辈本能地承受自然降临在身上的饥饿、洪水、疾病与死亡。古老的农民于麻木之外还看护着传承了几千年的封建与保守。它们以其宏大的气势席卷了社会主义的“小鲍庄时代”。然而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启蒙和生活条件的提高,亦经受着精神的重压。在《小鲍庄》中对死亡的超越是作者通过捞渣向我们展示的轮回的模式。捞渣的生是小鲍庄仁义的生,捞渣的死是小鲍庄仁义的亡。捞渣降生时,鲍五爷的孙子刚好去世,他认定捞渣抓了孙子的替身。作品以迷信证实了捞渣的再生,也因此使捞渣无条件孝顺鲍五爷令人信服。当捞渣生命结束后,这个基督般救赎人类的人使村里受苦的人绝处逢生。洪水疾病与死亡的频繁出现使小鲍庄一代代的生命得以延续。与《生死场》不同的是,其生死轮回中加入了“仁义”等新的精神内核。使生死得到升华,寻根文学得以体现,乡村人的纯洁品质延续在生命中。
两部作品都呈现一种原始的乡村风貌:古老而悲凉的风景中把民族精神的劳苦、顺从、守旧、善良和愚昧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民族的沉睡和生存悲剧及人类的命运悲剧。萧红用“生死场”象征生命的轮回,王安忆用“小鲍庄”象征整个社会的悲剧。“十年前村中的山,山下的小河,而今依旧似十年前,河水静静地在流,山坡随着季节而更换衣裳。大片的村庄生死轮回着和十年前一样。”生死轮回,依旧乾坤,人和牲畜在一代代地更替生死,而村庄并没有太多变化依旧伫立在那里。
写作特色上,《生死场》中萧红对于人和牲畜的描写十分传神,将对于生命的描写细化到马的一举一动。“马静静地停在那里,连尾巴也不甩摆一下,也不去用嘴触触石磙,就连眼睛它也不远看一下,同时它也不怕做什么工。工作的时候,它就安心地开始。一些绳索上身时,它就跟住主人的鞭子。”白描手法尽管剔除了色彩但将生死的表现更加触目惊心。金枝只是成业满足肉欲的工具,她勇敢地走进都市,羞耻和小农思想把她赶回了乡村。在树枝上,发现了人头。作者将生死运于不经意的随手处,却正是因为生死的廉价才更引人深思。萧红没有刻意着墨于人间惨剧,而用白描手法将这种现象赤裸裸地展现,读来使人更觉残忍。写景叙事的结合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在《生死场》中,和抒情的田园风景结合的是女人生产的惨叫。春天花开草盛,景致美好。但生和死却赤裸裸地呈现在人们眼前:众多的产妇开始了刑罚的日子,生死搏斗之后,结果往往是母死子亡,美景变成了惨图。《生死场》更像一首长篇散文诗,多方位描绘了东北农村的风俗,洋溢着沉郁的抒情色彩。
而《小鲍庄》多是描写神话传说,通过对神话意象洪水、蛇、七等的渲染,展现类似上古洪荒时期的災难。鲧禹治水的故事点明小鲍庄的来历。小鲍庄的祖先是大禹的后代,因治水失败,来到最低洼处繁衍子嗣,由此形成小鲍庄。书中有两条线,一是村庄遭到洪灾,捞渣为照顾孤寡老人牺牲。二是将小鲍庄的故事置于历史长河中,为其中的人物赋予传统文化的色彩,借用神话传说和典型意向,使之具有深刻的宿命感和强烈的亲切感和特殊的神秘感。神话模式的运用,增添了小说的现实讽刺意义,而且超越了普通农村题材的思想内容,成为一个探讨人类命运等一系列永恒主题的作品。
反讽手法在《小鲍庄》中运用得十分巧妙。捞渣生前的仁义之举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好处,也没有因此受到别人的嘉奖,但等到小英雄去世之后,因牵扯到众人的利益,却意外地受到了众人的吹捧。随着他形象越来越高大,人们对于他的感恩已经大大被实际利益掩盖,人们从内心并没有将他当作圣人,而当作“少年鬼”来对待。这种反讽,是通过作品中相互矛盾的话语和捞渣生前死后人们的举动描写实现的。作者一边用正史话语建构仁义精神的中国形象,一边又用野史话语或民间话语进行了解构,形成了叙述本身相互对抗的矛盾和紧张关系。
参考文献:
[1]萧红.萧红全集[M].——生死场,凤凰出版社,2010.
[2]余晓莲.解读《小鲍庄》——在“仁义”与“仁义”之间[J].今日湖北理论,2007,2(2).
[3]颜祥林:《死亡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胡风:《<生死场>读后记》,载《萧红全集》[M].哈尔滨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