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与"一分为三"有关的几个学术问题

来源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023144553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象形态中确实存在“一分为三”,但仅凭这一点就用“一分为三”补充甚至取代对立统一规律,根据不足。“一分为三”不是矛盾的形式,而是联系的形式。“中介”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有着普遍的意义,但矛盾中没有独立于对立双方的中介。用“一分为三”、“一分为二”等对辩证法的一些观点作通俗说明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必须注意其局限性。 There is indeed “one divides into three” in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phenomenon, but only by this point we can use “one divides into three” to supplement or even replace the law of unity of opposites, based on the insufficiency. “Divide one into three” is not a contradictory form, but a form of association. As an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category, “intermediary” has universal meanings, but there is no intermediary in the contradictions that is independent of the two opposing parties. It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make some generalizations of some points of view of dialectics, such as “dividing one into three” and “dividing one into two,” but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its limitations.
其他文献
哥德尔(Kurt Godel)自1959年起开始系统研读胡塞尔(Edmund Husserl)哲学并曾给予高度评价,晚年他还向逻辑学家们推荐胡塞尔的著作.本文试图从新近公布的哥德尔手稿所提供的线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包括需要、劳动、社会性、自由自觉性四个组成部分。但我国的旧哲学教材为了将历史描绘成纯粹的客观过程,有意无意地疏忽“需要”与“自由自觉性”这两
我们对古今儒家 ,只是在理论上作一些区别 ,对儒家要分清一与多、在朝与在野、古与今 ,我们不反对真正的儒家 ,而且还尊敬他们。只反对一些依赖权势或“愚而自用”的伪儒家—
自我意识是人类独有的高级心理机能,它何时起源,因何而起源,这是心理学、哲学、人类学,也是其他众多学科热切关注的问题。近年来,进化心理学家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
中国古典美学比较突出地体现着东方式的思维方式 ,包括中和思维、类比思维、整体思维、圆形思维等。研究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方式说到底仍是为了发掘其现代意义 ,为建设现代美
本文以人文研究的知识学转型为核心 ,系统论述 :1 人文研究向知识学转型的必要性 ;2 知识学考察与传统思想史研究的分野 ;3 知识学研究的两条道路 ;4 可能的选择与路径 Th
“以儒诠经”(或曰“以儒释经”)是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史上一个值得注意的重大文化现象,其实质是刘智和他同时代的一些回族穆斯林学者受当时时空环境的特殊复杂因素所迫,为了宣教、
中国古代治河思想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应用于实践的典范。中国古代治河思想主张“其尽人事,不诿天数”,在顺其水性的基础上重视主体的作用;提出从动态上把握河流,黄淮运统筹治
本文主要从维特根斯坦所论及的七个日常语言命题出发 ,用浅显的方法描述了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不同时期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描绘了维特根斯坦语言观的逻辑色彩和修辞色彩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全球经济交往体系 ,其主要表现是人的经济交往范围的扩大 ,其结果是各民族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与融合。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 ,这种冲击与融合能够促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