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政与外交:日俄战争前后的东北胡匪问题

来源 :湖北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8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匪,亦称马贼,是近代中国东北的一大祸患。19至20世纪之交,清廷的治匪政策呈现出由“剿”到“抚”的变化趋势。特别是甲午、庚子以后,随着日、俄两国的相继侵入,胡匪问题遂由一个单纯的内政问题一变而为牵涉各方的外交问题。此一转变,在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期间达至高潮。战后,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深入东北各地。而对胡匪的剿抚与治理,遂成为其经营东北、发展势力的重要内容。审视日俄战争前后的东北胡匪问题,为理解清季内政、外交政策演变以及近代中国权势结构转型提供了独特视角。
其他文献
本研究基于政策文本分析描绘了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我国应急管理的政策图景,回顾和反思了应急管理制度变革与形塑过程,旨在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
目的探讨肌醇需求酶1(inositol requiring enzyme 1,IRE1)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只成年SD大鼠,分成假手
依据治理理论,“放管服”改革要求与大学“去行政化”改革实践在理论内涵上相互契合。基于此,“放管服”背景下大学“去行政化”改革的内容框架应遵循一种内生外促、内外兼修
对地理特征的认知塑造一个国家的海洋安全思维。印尼具有“群岛特征”(陆地分散、海上邻国多和海域广阔)和“海权特征”(海上战略位置、良港和重要航道、海洋资源)两组地理特
在研究同盟分化的议程中,关于“楔子战略”的类型化研究很多,但是关于不同类型“楔子战略”背后差异化的因果机制及其传导过程的研究却很少。“从属侧施压”是“进攻性楔子战
作为对华海上竞争的工具,美国在南海的“灰色地带行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模糊性,其中包括《公约》下军事活动界定的标准不明。事实上,海上军事活动的
目的构建法尼基二磷酸法尼基转移酶1(farnesyl diphosphate farnesyl transferase 1,FDFT1)基因重组质粒并在人胚肾上皮细胞(293T)验证质粒表达。方法设计FDFT1基因引物并经
菲律宾国内各政治集团对菲律宾南海政策的制定产生程度不一的影响。基于维护本国利益的国家本位意识和立场,菲律宾各政治集团在南海问题上的共识有:坚持菲律宾所占据的南海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