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教育在当前社会转型重要时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部分。诚然,在农村极其有限的条件下,创造优良的幼儿教育环境,做好幼儿教育工作目前仍有诸多考验,但广阔天地,善于分析,农村在幼儿教育方面还是有着城镇不可比拟的优厚条件。其中独有的乡土文化在建设组织幼儿园区角活动中都可作为丰富的物料资源,对完善农村幼儿教育更是有着多维度的助力作用。关键在于农村幼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如何运用把握,能否在教育方案中积极利用,从中发挥出创造性、建设性,进一步完善幼儿教育功能。
【关键词】幼儿教育;区角活动;乡土材料
一、关于乡土材料有效运用的思考与策略
我认为,乡土资源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的运用首先应有扎实的理论参照。新《纲要》明确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1]。以此为指导,进行乡土资源运用应着重扩展区域活动,抓住孩子好奇心态,引起孩子关注兴趣,在活动中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
其次,乡土资源需当严格筛选,对于可利用性、周边环境、安全预防等等列入审核要素,切实把握乡土资源利用重点,以完善幼儿教育功能为主,总体应筛选有利于引导、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积极相互作用的资源材料[2]。实际工作中要根据资源材料的趣味性、益智性,扩大利用范围,进行妥善安排。
再者,乡土资源的利用还应争取幼儿家长的支持,实现幼儿教育与幼儿家庭的共同协作。幼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应广泛吸收家长的意见,在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的前提下,争取让他们积极参与,共同搜集乡土材料,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幼儿教育工作。
二、乡土材料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发挥的作用
乡土材料不仅对丰富幼儿园区角活动可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还能赋予幼儿园区角活动良好的教育意义。鹅卵石、竹竿竹枝这些寻常的材料只要稍加引导,在孩子们的丰富想象里即可成为“高楼大厦”、“堤坝大桥”,孩子们在愉快的过程当中,不仅能够锻炼到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还能获得深刻的感悟。陈鹤琴教授曾指出过,孩子自己对于玩具的认识绝不浅陋,一根木棒、一块石头在他们手里往往能有许多奇思妙想的变化。
因此,乡土材料在收集筛选过后,对于幼儿园区角活动组织和建设可以大胆创新,广泛投放。
在幼儿园手工区角中,教师可设置稻草、鹅卵石、树叶、花朵等等自然材料和一定的輔助材料进行手工制作活动,鼓励孩子展开丰富想象,大胆运用。孩子的创造欲望一旦激发,这些普通的材料在他们的丰富想象中皆可出现奇迹,“飞机”、“房屋”乃至于“猫狗动物”都能够活灵活现的出现在孩子们手中。而在这一过程当中,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都能够获得提升,对于发散思维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好处。
这种活动效果在幼儿园美术区也可以发挥出来。在幼儿园美术区角,孩子们利用稻草,花朵制作出一幅幅美丽的版画,在活动中,孩子们能够不断提升美感,教师只要善加引导,对于孩子审美初步形成以及辨别鉴赏能力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帮助。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学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幼儿园美术区角活动中,对孩子审美能力的培养,比起书本单一教学要深刻许多。
教师还可以在幼儿园科技区角投放种子、秧苗,开展种植活动。组织孩子参与浇水、施肥、除草等等植物培育工作,让孩子观察植物生子的过程,探索植物生长的奥妙。作为一个长期活动,可以细分活动计划来保持孩子们兴趣,不断的做计划总结,梳理关键知识和心得感悟。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能够了解阳光、水源和肥料与植物的关系,进而延伸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在活动亲身经历当中,形成植物生长过程与气候气温对植物影响的种种印象,并对制定计划以执行长期目标有了认识,此外,活动还对孩子树立节粮观念有着积极的影响。
说起乡土材料,最容易获取也最容易忽略的泥土其实在幼儿教育中也有许多帮助。在幼儿园建构区角中,教师可利用沙土和水,辅以木片、鹅卵石块等自然材料进行建构活动。易操作性与极大的施展空间和创造条件,对于孩子们充满着无限的魅力,孩子们可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失败,但因泥巴建构材料的易操作性,孩子仍能将手下的工程化整为零,不会因此气馁,汲取失败经验,继续创造出惟妙惟肖的泥巴工程,尽管身体沾满泥灰,孩子们对于“工程”能够极度认真,在活动中保持高涨的兴趣,创造出一座座“高楼城堡”,在这一活动中,不但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与创造思维,还能对孩子物理知识的启蒙有所帮助,而活动的全程投入,又有利于培养孩子注意力,活动过程中失败的经历,又能成为教育孩子不怕失败,汲取教训最好的素材。
三、结语
乡土材料中含有大量自然资源的部分,对于提高孩子认识自然十分有利。在乡土材料的实际运用当中,能提高孩子对自然的认识,显然毋庸置疑,但面对农村幼儿园缺乏社会资源材料的现状,如何能够提升孩子对社会的认识更加必要。所以在乡土材料的运用当中,要勤于思考,善于转化,自然资源在社会当中不仅仅满足观赏把玩的功能,同样在教育过程当中,也要合理将自然资源社会利用融入到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来,例如科技区角、建构区角的幼儿活动,乡土自然材料在幼儿教育过程当中也能够作为工学科学的儿童启蒙。
当然,乡土材料教育运用,完善幼儿教育工作,不仅要教师自身勤于思考,还要幼儿家长多做沟通,共同协作。不仅在乡土材料的收集筛选工作中,幼儿园的区角活动也可以鼓励家长参与,这样,既能够发挥不同的职业专长教育幼儿,又有利于促进幼儿园与家庭对幼儿的共同教育。
除此之外,农村幼儿教师应广泛吸收经验,积极借鉴城市幼教工作做法,吸收长处,弥补不足,完善幼儿园区角建设,创设良好的幼儿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解读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林佩凤.幼儿园材料的时间和研究[M].宁波出版社,2004.
【关键词】幼儿教育;区角活动;乡土材料
一、关于乡土材料有效运用的思考与策略
我认为,乡土资源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的运用首先应有扎实的理论参照。新《纲要》明确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1]。以此为指导,进行乡土资源运用应着重扩展区域活动,抓住孩子好奇心态,引起孩子关注兴趣,在活动中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
其次,乡土资源需当严格筛选,对于可利用性、周边环境、安全预防等等列入审核要素,切实把握乡土资源利用重点,以完善幼儿教育功能为主,总体应筛选有利于引导、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积极相互作用的资源材料[2]。实际工作中要根据资源材料的趣味性、益智性,扩大利用范围,进行妥善安排。
再者,乡土资源的利用还应争取幼儿家长的支持,实现幼儿教育与幼儿家庭的共同协作。幼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应广泛吸收家长的意见,在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的前提下,争取让他们积极参与,共同搜集乡土材料,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幼儿教育工作。
二、乡土材料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发挥的作用
乡土材料不仅对丰富幼儿园区角活动可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还能赋予幼儿园区角活动良好的教育意义。鹅卵石、竹竿竹枝这些寻常的材料只要稍加引导,在孩子们的丰富想象里即可成为“高楼大厦”、“堤坝大桥”,孩子们在愉快的过程当中,不仅能够锻炼到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还能获得深刻的感悟。陈鹤琴教授曾指出过,孩子自己对于玩具的认识绝不浅陋,一根木棒、一块石头在他们手里往往能有许多奇思妙想的变化。
因此,乡土材料在收集筛选过后,对于幼儿园区角活动组织和建设可以大胆创新,广泛投放。
在幼儿园手工区角中,教师可设置稻草、鹅卵石、树叶、花朵等等自然材料和一定的輔助材料进行手工制作活动,鼓励孩子展开丰富想象,大胆运用。孩子的创造欲望一旦激发,这些普通的材料在他们的丰富想象中皆可出现奇迹,“飞机”、“房屋”乃至于“猫狗动物”都能够活灵活现的出现在孩子们手中。而在这一过程当中,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都能够获得提升,对于发散思维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好处。
这种活动效果在幼儿园美术区也可以发挥出来。在幼儿园美术区角,孩子们利用稻草,花朵制作出一幅幅美丽的版画,在活动中,孩子们能够不断提升美感,教师只要善加引导,对于孩子审美初步形成以及辨别鉴赏能力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帮助。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学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幼儿园美术区角活动中,对孩子审美能力的培养,比起书本单一教学要深刻许多。
教师还可以在幼儿园科技区角投放种子、秧苗,开展种植活动。组织孩子参与浇水、施肥、除草等等植物培育工作,让孩子观察植物生子的过程,探索植物生长的奥妙。作为一个长期活动,可以细分活动计划来保持孩子们兴趣,不断的做计划总结,梳理关键知识和心得感悟。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能够了解阳光、水源和肥料与植物的关系,进而延伸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在活动亲身经历当中,形成植物生长过程与气候气温对植物影响的种种印象,并对制定计划以执行长期目标有了认识,此外,活动还对孩子树立节粮观念有着积极的影响。
说起乡土材料,最容易获取也最容易忽略的泥土其实在幼儿教育中也有许多帮助。在幼儿园建构区角中,教师可利用沙土和水,辅以木片、鹅卵石块等自然材料进行建构活动。易操作性与极大的施展空间和创造条件,对于孩子们充满着无限的魅力,孩子们可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失败,但因泥巴建构材料的易操作性,孩子仍能将手下的工程化整为零,不会因此气馁,汲取失败经验,继续创造出惟妙惟肖的泥巴工程,尽管身体沾满泥灰,孩子们对于“工程”能够极度认真,在活动中保持高涨的兴趣,创造出一座座“高楼城堡”,在这一活动中,不但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与创造思维,还能对孩子物理知识的启蒙有所帮助,而活动的全程投入,又有利于培养孩子注意力,活动过程中失败的经历,又能成为教育孩子不怕失败,汲取教训最好的素材。
三、结语
乡土材料中含有大量自然资源的部分,对于提高孩子认识自然十分有利。在乡土材料的实际运用当中,能提高孩子对自然的认识,显然毋庸置疑,但面对农村幼儿园缺乏社会资源材料的现状,如何能够提升孩子对社会的认识更加必要。所以在乡土材料的运用当中,要勤于思考,善于转化,自然资源在社会当中不仅仅满足观赏把玩的功能,同样在教育过程当中,也要合理将自然资源社会利用融入到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来,例如科技区角、建构区角的幼儿活动,乡土自然材料在幼儿教育过程当中也能够作为工学科学的儿童启蒙。
当然,乡土材料教育运用,完善幼儿教育工作,不仅要教师自身勤于思考,还要幼儿家长多做沟通,共同协作。不仅在乡土材料的收集筛选工作中,幼儿园的区角活动也可以鼓励家长参与,这样,既能够发挥不同的职业专长教育幼儿,又有利于促进幼儿园与家庭对幼儿的共同教育。
除此之外,农村幼儿教师应广泛吸收经验,积极借鉴城市幼教工作做法,吸收长处,弥补不足,完善幼儿园区角建设,创设良好的幼儿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解读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林佩凤.幼儿园材料的时间和研究[M].宁波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