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参加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笔者需要准备一堂录像课。在和教研组的同事们商议之后,我们觉得应该借这次机会做一次全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尝试用一节听说课来帮助高中学生学习如何欣赏浅显的英文诗歌,争取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资源的整合以及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
经过两周的精心备课,在最后的录像时,原定录制45分钟的课,因为在最后的谈话环节里,学生们以澎湃的热情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而延续到78分钟,才不得不停止。
下课了,看到还有学生遗憾地放下一直举着的手,下课后还在座位上拿着印有诗歌的讲义热烈地交流着不愿离去……笔者也是心潮起伏,感慨良多!
一、 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
这节学习欣赏诗歌的听说课的课堂设计主线其实也比较平实,即:帮助学生发现英文诗歌的特点→学习找出诗歌的韵律和表达的情感→学会按照诗歌的分类快速寻找自己喜欢的诗歌→欣赏几首有代表性的诗歌→表达对它们的理解。
可是为什么这节课能如此吸引学生?笔者认为归功于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持续制造悬念。
悬念之一在开始。笔者把整节课比喻为一次花园里的诗歌欣赏游——A garden tour。在上课一开始就利用不完整的课题“A Garden of...”来设置一个悬念:What are we really going to see in this secret garden? Do you want to find out the secret now? Follow me, please. 然后引导学生一道去开始神秘的花园之旅。在接下来的引入环节里跟唱英文歌Right Here Waiting时,又让学生猜测歌名和演唱者。
悬念之二在课中。笔者在和学生们欣赏完英文歌后,趁热打铁又抛出一首唐诗——《静夜思》的英文翻译版让学生安静地默读诗句,品味诗中含义和意境,猜测是哪一位诗人写的哪一首诗歌。学生们专注地读着,猜着,冥想着,然后表情豁然开朗,先后喊着:“《静夜思》。”
当课件上出现李白一袭白衫,背手举头,在夜色中遥望当空一轮明亮的圆月时,大家也齐声低呼,仿佛为诗人长叹。
悬念之三在高潮。在学习完英文诗歌押韵特点后,笔者拿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英文版继续猜测活动。同学们猜出诗歌和诗人后,朗读和欣赏优美的诗句。有一位女同学竟然提出为大家背诵,原来她一直喜爱这首英文版的《再别康桥》,那熟悉程度和朗读水平令同学们咋舌惊诧,掌声连连。因为出现了课堂高潮,在接下来赏读美国诗人罗伯特·佛罗斯特的《雪尘》和在王菲歌声背景中赏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同学们兴致盎然,气氛热烈。
悬念之四在尾声。在进入到课堂的尾声时,笔者向同学们展示了一扇门,让大家猜猜门里面有些什么,进门之后又能够看到什么。笔者把今天的花园赏诗之旅当作打开了一扇门, 一扇通向更加广阔美丽的英文诗歌乃至英语语言世界之门。今天的旅程到此既是结束,又是另一段学习旅程的开始。
二、 反思和启示
这堂英文诗歌听说课的尝试不仅仅有丰厚的回报,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反思和启示。
1.高中学生逐渐丰富广博的知识和文化视野对教师的专业积淀和知识更新带来了挑战。
因为上课时间和所尝试的教学内容有冲突,我们选择高一的学生来上本来应该是高二教材才使用的教学内容。可是在最后半开放的谈话环节里,学生们的精彩发言所展现出来的对英文诗歌的理解之多、之深、之广以及对国际流行音乐文化和文学知识的旁征博引,却让笔者惊异而后汗颜。
刘享洋同学在谈对Dust of Snow——by Robert Froster,即美国诗人罗伯特·佛罗斯特的《雪尘》的理解时顺便朗诵自己在小组讨论时即兴写下的诗句。
何锦昭同学谈《再别康桥》(英文版)的优美别离意境时背诵自己最喜爱的一段(因讲义版面不够笔者恰好把那一段删除了)。
2.以情激趣,引导学生说真话、表真情,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的深刻理解,升华对生活的理解及情感,这最终也是对外语教学的崇高意境的追求。
顾恩遥同学在理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动情地回忆起和父母度过的难忘岁月。
朱小丹同学读完Always Have a Dream, 联想到自己在繁重的功课和无法排遣的竞争压力下持续失眠的境况,悟出应该以乐观积极、从容不迫的心态去对待以后的学习和生活。笔者和同学们立即用掌声对她的感悟给予鼓励。
当我们在诧异于高中生学了六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英语,却无法流利表达,或者抱怨课堂上没有人大胆举手发言、畅谈见解时,是否考虑过我们选择的教学内容、设计的问题或者启发设问的方式等,是否与学习者的个人经历和实际生活的情感体验有联系?是否能够触发他们的交流和表达的欲望?还有,我们教师和其他同学是否在他们真情流露后及时给予或温和或热烈的共鸣,让那种珍贵的表现欲望转化为坚定的自信心,而不是在模式化的检查或无情的语法错误纠正中消失?其实,新课程标准早已告诉我们科学的观点和做法:一堂充满了师生思想共鸣和真情互动的语言课一定是令人神往和非常难忘的。
一堂课所引起的反思和带来的启示, 昭示着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正是这种珍贵的反思和启示,让我们的教学艺术日臻完善,避免更多的遗憾的产生,从而给自己的教学生涯留下更多难忘的瞬间,让我们的事业幸福感最大化。这是一位从教十八年、经历过职业倦怠和激情失落的中学英语教师的真切感悟。
笔者想用上课最后环节给学生赏析的一首英文诗——《时刻心怀梦想》来结束本文,藉此来和同行们共勉。
Always Have a Dream
Forget about the days when it’s been cloudy,
But don’t forget your hours in the sun.
Forget about the times you’ve been defeated,
But don’t forget the victories you’ve won.
Forget about the misfortunes you’ve encountered,
But don’t forget the times your luck has turned.
Forget about the days when you’ve been lonely,
But don’t forget the friendly smiles you’ve seen.
Forget about the plans that didn’t seem to work out right,
But don’t forget to always have a dream!
真心地感谢这一堂难忘的课!我将铭记的不只是聚光灯下那些激情洋溢的面孔和青春飞扬的气息,还有那一刻我很想流泪的感觉。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经过两周的精心备课,在最后的录像时,原定录制45分钟的课,因为在最后的谈话环节里,学生们以澎湃的热情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而延续到78分钟,才不得不停止。
下课了,看到还有学生遗憾地放下一直举着的手,下课后还在座位上拿着印有诗歌的讲义热烈地交流着不愿离去……笔者也是心潮起伏,感慨良多!
一、 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
这节学习欣赏诗歌的听说课的课堂设计主线其实也比较平实,即:帮助学生发现英文诗歌的特点→学习找出诗歌的韵律和表达的情感→学会按照诗歌的分类快速寻找自己喜欢的诗歌→欣赏几首有代表性的诗歌→表达对它们的理解。
可是为什么这节课能如此吸引学生?笔者认为归功于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持续制造悬念。
悬念之一在开始。笔者把整节课比喻为一次花园里的诗歌欣赏游——A garden tour。在上课一开始就利用不完整的课题“A Garden of...”来设置一个悬念:What are we really going to see in this secret garden? Do you want to find out the secret now? Follow me, please. 然后引导学生一道去开始神秘的花园之旅。在接下来的引入环节里跟唱英文歌Right Here Waiting时,又让学生猜测歌名和演唱者。
悬念之二在课中。笔者在和学生们欣赏完英文歌后,趁热打铁又抛出一首唐诗——《静夜思》的英文翻译版让学生安静地默读诗句,品味诗中含义和意境,猜测是哪一位诗人写的哪一首诗歌。学生们专注地读着,猜着,冥想着,然后表情豁然开朗,先后喊着:“《静夜思》。”
当课件上出现李白一袭白衫,背手举头,在夜色中遥望当空一轮明亮的圆月时,大家也齐声低呼,仿佛为诗人长叹。
悬念之三在高潮。在学习完英文诗歌押韵特点后,笔者拿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英文版继续猜测活动。同学们猜出诗歌和诗人后,朗读和欣赏优美的诗句。有一位女同学竟然提出为大家背诵,原来她一直喜爱这首英文版的《再别康桥》,那熟悉程度和朗读水平令同学们咋舌惊诧,掌声连连。因为出现了课堂高潮,在接下来赏读美国诗人罗伯特·佛罗斯特的《雪尘》和在王菲歌声背景中赏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同学们兴致盎然,气氛热烈。
悬念之四在尾声。在进入到课堂的尾声时,笔者向同学们展示了一扇门,让大家猜猜门里面有些什么,进门之后又能够看到什么。笔者把今天的花园赏诗之旅当作打开了一扇门, 一扇通向更加广阔美丽的英文诗歌乃至英语语言世界之门。今天的旅程到此既是结束,又是另一段学习旅程的开始。
二、 反思和启示
这堂英文诗歌听说课的尝试不仅仅有丰厚的回报,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反思和启示。
1.高中学生逐渐丰富广博的知识和文化视野对教师的专业积淀和知识更新带来了挑战。
因为上课时间和所尝试的教学内容有冲突,我们选择高一的学生来上本来应该是高二教材才使用的教学内容。可是在最后半开放的谈话环节里,学生们的精彩发言所展现出来的对英文诗歌的理解之多、之深、之广以及对国际流行音乐文化和文学知识的旁征博引,却让笔者惊异而后汗颜。
刘享洋同学在谈对Dust of Snow——by Robert Froster,即美国诗人罗伯特·佛罗斯特的《雪尘》的理解时顺便朗诵自己在小组讨论时即兴写下的诗句。
何锦昭同学谈《再别康桥》(英文版)的优美别离意境时背诵自己最喜爱的一段(因讲义版面不够笔者恰好把那一段删除了)。
2.以情激趣,引导学生说真话、表真情,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的深刻理解,升华对生活的理解及情感,这最终也是对外语教学的崇高意境的追求。
顾恩遥同学在理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动情地回忆起和父母度过的难忘岁月。
朱小丹同学读完Always Have a Dream, 联想到自己在繁重的功课和无法排遣的竞争压力下持续失眠的境况,悟出应该以乐观积极、从容不迫的心态去对待以后的学习和生活。笔者和同学们立即用掌声对她的感悟给予鼓励。
当我们在诧异于高中生学了六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英语,却无法流利表达,或者抱怨课堂上没有人大胆举手发言、畅谈见解时,是否考虑过我们选择的教学内容、设计的问题或者启发设问的方式等,是否与学习者的个人经历和实际生活的情感体验有联系?是否能够触发他们的交流和表达的欲望?还有,我们教师和其他同学是否在他们真情流露后及时给予或温和或热烈的共鸣,让那种珍贵的表现欲望转化为坚定的自信心,而不是在模式化的检查或无情的语法错误纠正中消失?其实,新课程标准早已告诉我们科学的观点和做法:一堂充满了师生思想共鸣和真情互动的语言课一定是令人神往和非常难忘的。
一堂课所引起的反思和带来的启示, 昭示着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正是这种珍贵的反思和启示,让我们的教学艺术日臻完善,避免更多的遗憾的产生,从而给自己的教学生涯留下更多难忘的瞬间,让我们的事业幸福感最大化。这是一位从教十八年、经历过职业倦怠和激情失落的中学英语教师的真切感悟。
笔者想用上课最后环节给学生赏析的一首英文诗——《时刻心怀梦想》来结束本文,藉此来和同行们共勉。
Always Have a Dream
Forget about the days when it’s been cloudy,
But don’t forget your hours in the sun.
Forget about the times you’ve been defeated,
But don’t forget the victories you’ve won.
Forget about the misfortunes you’ve encountered,
But don’t forget the times your luck has turned.
Forget about the days when you’ve been lonely,
But don’t forget the friendly smiles you’ve seen.
Forget about the plans that didn’t seem to work out right,
But don’t forget to always have a dream!
真心地感谢这一堂难忘的课!我将铭记的不只是聚光灯下那些激情洋溢的面孔和青春飞扬的气息,还有那一刻我很想流泪的感觉。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