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与光是建筑夜景营造中两个不可分离的部分,二者互为依托,共同构成建筑夜景。灯光并不是建筑建成后的添加物或修饰物,而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建筑不仅是光表现的载体,更是光表现的平台。本文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阐释了夜景照明在表现建筑理念方面的重要作用。分别从灯光对建筑形体、材质、表皮和空间氛围等几个方面的表现,诠释了建筑夜景的营造理念,希望给建筑设计的过程提供一些必要的思考。
关键词:夜景照明 建筑设计 灯光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一个成功的夜景照明设计不仅需要有一个精彩的建筑设计,还需要照明设计需要建筑师和照明师密切配合。建筑与照明相得益彰,才会产生好的建筑夜景作品。
笔者在文中将从建筑设计的角度,通过对一些优秀建筑作品的夜景分析,从几个方面诠释了建筑夜景的营造理念,希望能给建筑设计的过程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2.灯光对建筑的表现
建筑需要借助光为媒介进行表达,在白天,建筑的形象、空间和内涵等借由自然光的照射而实现;到了夜晚,灯光则以明暗、色彩、动静等独有语言对建筑所承载的元素和内容进行诠释,来再现或重塑建筑物。在这个层面上来讲,建筑是表现的主题,灯光是表现建筑的媒介和手段,灯光通过对建筑形体、材质、表皮和氛围等因素的表现来实现对建筑设计理念和特色的表达。
2.1 对建筑形体的表现
在建筑夜景照明中,常常通过使用泛光或内透光等将建筑的立面全部照亮,使人们能清晰的感受到建筑的体量特征。在天津博物馆的夜景照明中,内透光从大面积的玻璃中射出,整个建筑晶莹剔透,犹如夜空下匍匐在水面上展翅欲飞的天鹅,体量感比白天更加明显,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理念。在表现建筑体量的同时,内透光还将大跨度建筑内部的结构构件生动地刻画出来,体现了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结构逻辑和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在大型建筑中表现建筑的结构构件,除采用内透光照明外,也常采用在外露结构上直接布灯的方式,将结构体系用灯光直接勾勒出来。由Laservision照明设计公司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室外照明,共组合了716盏智能灯,分别布在建筑的踏步桁架、外露结构、楼梯间和屋顶建筑维护设备等处,表现了该建筑将结构外露的设计特色。
采用泛光照明通常将建筑表面的元素全部照亮,获得一个发光的面。在这个发光的面上,人们可以清晰地观赏到建筑表层的各类细部元素。这种方式在传统建筑的夜景照明中比较常
用,对表现建筑细部构件、色彩、图案和线角方面十分有效。细部构造精美的现代建筑中,也常采用这种方式。这些元素的表现增加建筑的耐读性与趣味性,并获得建筑近距离观赏的视觉生动性。
2.2 对建筑材质的表现
泛光投射在建筑表面上发生反射,不仅对建筑的体量和各种构件有所强调,而且能充分表现建筑表面材料的质感和肌理。不同的材料,对泛光照射会有不同的表现。
一般地, 被照建筑立面由于各部位墙壁材料不同, 凸凹变化不同, 甚至周围亮度条件不同, 在用光时, 要使不同部位的照度或亮度有所区别, 投光照明的照度大小取决于被照面的质感、颜色、反射系数及它周围环境的明暗程度。泛光投射更适合表现那些反射率低,质感较粗糙的表面,对于光滑反射率高的材质则不适用。
图1 COCON KARASUMA
那些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则更适合用内透光的穿透来表现。这些漫射的光线,传达了材料不同的物质特性,简单的、平面化的建筑形体因而有了细微而丰富的差异,透明、半透明的材料通过光线传达出不同的质感。由日本建筑师隈研吾设计的京都四条乌丸COCON KARASUMA,外观简洁洗练,采用布满云纹的浅绿色玻璃幕墙,风格独特但并不突兀。白天,树的倒影映射在玻璃上,夜晚,从建筑中投射出的光则将这一独特的设计展示于夜幕之下,别具一格。(图1)
2.3对建筑表皮的表现
20世纪90年代,许多当代建筑师开始把材料及其建构当作了设计的起点,表皮的分层构造使各种想得到的材料和构造方式很容易被重叠在其它建筑表皮层上,建筑在选择、表达材料与构造设计上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建筑表皮。而光投射在不同的表皮上所形成的特殊效果,无疑是建筑表皮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图2 国家体育馆夜景
国家体育馆“鸟巢”的形象完美纯净,表皮即为建筑的结构,立面与结构达到了完美的统一。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了网络状的构架,就像树枝编织的鸟巢。夜间使用时,内透光照亮建筑外皮灰色矿质般的钢网,内部土红色看台比日间更加鲜艳夺目,暗合了老北京城的传统色调(图2)。
这种通过内透光表现建筑表皮的手法在伊东丰雄的建筑作品中也很常见。TOD’S表参道大楼外墙是树形图案的结构体,由300MM厚的混凝土和镶嵌其中的无框玻璃构成。借用了树状结构的合理性和它所具有的独特的因高度而改变的透明与不透明的比例,创造出一种自下而上结构合理性和空间的有趣变化。
2.4 对建筑空间氛围的表现
玛瑞艾塔·米莱特曾简单地说过:“光有一种感动的魅力。”明亮的灯光构建辉煌之势,暗弱的灯光营造静谧之所;动态的灯光活跃气氛,静态的灯光带来安宁。可以说,不同明暗、不同形式、不同色彩、不同运动状态及其不同组合的光,即光的任何表现方式都能在视觉刺
激之外,激起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引起人心理的共鸣和感触。光与人类的情感如此地接近,夜景照明亦不可避免地走向人性化和情感化。光的情感的表达,常常和建筑的场所氛围是一致的,即灯光表现的常常是建筑物形体之上的场所层面的含义。
赫尔佐格&德·梅隆为德国2006 年世界杯设计的安联体育场就是用不同的光色来体现不同的空间氛围的。整个体育场采用充气结构,内部有不同颜色的光,使建筑在不同时间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平时和德国国家队在体育场进行比赛时,整个建筑呈现白色,而体育场的建造者拜仁慕尼黑和慕尼黑1860在体育场进行比赛时,体育场则分别呈现出红色和蓝色。这对于体育场建筑来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创新,它不仅对于体育场的外部视觉空间产生更加丰富的效果,并且对于比赛的球员和球迷来说也是创造好成绩和烘托主场气氛最好的方式。
3.结语
本文虽然将夜景照明对建筑的表现分为以上诸方面,但其实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夜景照明在表现建筑某一方面的同时,也进行着对其它方面的表现。同是,光自身也是一种艺术。灯光在照亮建筑物的同时,也诠释着自身。一个好的夜景照明的作品的产生,首先要求建筑师在方案之初便对此有所构思,在后期实施中还需要与照明设计师密切配合,并不是單独地把灯光作为建筑的装饰和附加物,而是作为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考虑。
参考文献:
[1]迪特里赫·诺伊曼(Dietrich Neumann). 夜幕下的建筑. 世界建筑[J]. 2001(5)
[2]马剑. 再塑建筑美的夜景照明探析. 照明工程学报[J]. 2001(4)
[3]王泉. 论建筑的夜景照明. 建筑学报[J]. 1999(4)
[4]王鹏. 城市建筑物景观照明探究. 南京建筑[J]. 2006(3)
[5]胡华. 建筑夜景的景观营造. 世界建筑[J]. 2006(10)
[6]杨雪蕾. 感受赫尔佐格&德·梅隆事务所的建筑创作. 华中建筑[J]. 2007 (1)
[7]陈志华. 天津博物馆. 城市环境设计[J]. 2004(01)
[8]杨峰. 表皮·媒介·科技——解读德国慕尼黑安联大球场. 世界建筑. 2005(4)
关键词:夜景照明 建筑设计 灯光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一个成功的夜景照明设计不仅需要有一个精彩的建筑设计,还需要照明设计需要建筑师和照明师密切配合。建筑与照明相得益彰,才会产生好的建筑夜景作品。
笔者在文中将从建筑设计的角度,通过对一些优秀建筑作品的夜景分析,从几个方面诠释了建筑夜景的营造理念,希望能给建筑设计的过程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2.灯光对建筑的表现
建筑需要借助光为媒介进行表达,在白天,建筑的形象、空间和内涵等借由自然光的照射而实现;到了夜晚,灯光则以明暗、色彩、动静等独有语言对建筑所承载的元素和内容进行诠释,来再现或重塑建筑物。在这个层面上来讲,建筑是表现的主题,灯光是表现建筑的媒介和手段,灯光通过对建筑形体、材质、表皮和氛围等因素的表现来实现对建筑设计理念和特色的表达。
2.1 对建筑形体的表现
在建筑夜景照明中,常常通过使用泛光或内透光等将建筑的立面全部照亮,使人们能清晰的感受到建筑的体量特征。在天津博物馆的夜景照明中,内透光从大面积的玻璃中射出,整个建筑晶莹剔透,犹如夜空下匍匐在水面上展翅欲飞的天鹅,体量感比白天更加明显,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理念。在表现建筑体量的同时,内透光还将大跨度建筑内部的结构构件生动地刻画出来,体现了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结构逻辑和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在大型建筑中表现建筑的结构构件,除采用内透光照明外,也常采用在外露结构上直接布灯的方式,将结构体系用灯光直接勾勒出来。由Laservision照明设计公司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室外照明,共组合了716盏智能灯,分别布在建筑的踏步桁架、外露结构、楼梯间和屋顶建筑维护设备等处,表现了该建筑将结构外露的设计特色。
采用泛光照明通常将建筑表面的元素全部照亮,获得一个发光的面。在这个发光的面上,人们可以清晰地观赏到建筑表层的各类细部元素。这种方式在传统建筑的夜景照明中比较常
用,对表现建筑细部构件、色彩、图案和线角方面十分有效。细部构造精美的现代建筑中,也常采用这种方式。这些元素的表现增加建筑的耐读性与趣味性,并获得建筑近距离观赏的视觉生动性。
2.2 对建筑材质的表现
泛光投射在建筑表面上发生反射,不仅对建筑的体量和各种构件有所强调,而且能充分表现建筑表面材料的质感和肌理。不同的材料,对泛光照射会有不同的表现。
一般地, 被照建筑立面由于各部位墙壁材料不同, 凸凹变化不同, 甚至周围亮度条件不同, 在用光时, 要使不同部位的照度或亮度有所区别, 投光照明的照度大小取决于被照面的质感、颜色、反射系数及它周围环境的明暗程度。泛光投射更适合表现那些反射率低,质感较粗糙的表面,对于光滑反射率高的材质则不适用。
图1 COCON KARASUMA
那些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则更适合用内透光的穿透来表现。这些漫射的光线,传达了材料不同的物质特性,简单的、平面化的建筑形体因而有了细微而丰富的差异,透明、半透明的材料通过光线传达出不同的质感。由日本建筑师隈研吾设计的京都四条乌丸COCON KARASUMA,外观简洁洗练,采用布满云纹的浅绿色玻璃幕墙,风格独特但并不突兀。白天,树的倒影映射在玻璃上,夜晚,从建筑中投射出的光则将这一独特的设计展示于夜幕之下,别具一格。(图1)
2.3对建筑表皮的表现
20世纪90年代,许多当代建筑师开始把材料及其建构当作了设计的起点,表皮的分层构造使各种想得到的材料和构造方式很容易被重叠在其它建筑表皮层上,建筑在选择、表达材料与构造设计上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建筑表皮。而光投射在不同的表皮上所形成的特殊效果,无疑是建筑表皮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图2 国家体育馆夜景
国家体育馆“鸟巢”的形象完美纯净,表皮即为建筑的结构,立面与结构达到了完美的统一。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了网络状的构架,就像树枝编织的鸟巢。夜间使用时,内透光照亮建筑外皮灰色矿质般的钢网,内部土红色看台比日间更加鲜艳夺目,暗合了老北京城的传统色调(图2)。
这种通过内透光表现建筑表皮的手法在伊东丰雄的建筑作品中也很常见。TOD’S表参道大楼外墙是树形图案的结构体,由300MM厚的混凝土和镶嵌其中的无框玻璃构成。借用了树状结构的合理性和它所具有的独特的因高度而改变的透明与不透明的比例,创造出一种自下而上结构合理性和空间的有趣变化。
2.4 对建筑空间氛围的表现
玛瑞艾塔·米莱特曾简单地说过:“光有一种感动的魅力。”明亮的灯光构建辉煌之势,暗弱的灯光营造静谧之所;动态的灯光活跃气氛,静态的灯光带来安宁。可以说,不同明暗、不同形式、不同色彩、不同运动状态及其不同组合的光,即光的任何表现方式都能在视觉刺
激之外,激起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引起人心理的共鸣和感触。光与人类的情感如此地接近,夜景照明亦不可避免地走向人性化和情感化。光的情感的表达,常常和建筑的场所氛围是一致的,即灯光表现的常常是建筑物形体之上的场所层面的含义。
赫尔佐格&德·梅隆为德国2006 年世界杯设计的安联体育场就是用不同的光色来体现不同的空间氛围的。整个体育场采用充气结构,内部有不同颜色的光,使建筑在不同时间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平时和德国国家队在体育场进行比赛时,整个建筑呈现白色,而体育场的建造者拜仁慕尼黑和慕尼黑1860在体育场进行比赛时,体育场则分别呈现出红色和蓝色。这对于体育场建筑来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创新,它不仅对于体育场的外部视觉空间产生更加丰富的效果,并且对于比赛的球员和球迷来说也是创造好成绩和烘托主场气氛最好的方式。
3.结语
本文虽然将夜景照明对建筑的表现分为以上诸方面,但其实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夜景照明在表现建筑某一方面的同时,也进行着对其它方面的表现。同是,光自身也是一种艺术。灯光在照亮建筑物的同时,也诠释着自身。一个好的夜景照明的作品的产生,首先要求建筑师在方案之初便对此有所构思,在后期实施中还需要与照明设计师密切配合,并不是單独地把灯光作为建筑的装饰和附加物,而是作为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考虑。
参考文献:
[1]迪特里赫·诺伊曼(Dietrich Neumann). 夜幕下的建筑. 世界建筑[J]. 2001(5)
[2]马剑. 再塑建筑美的夜景照明探析. 照明工程学报[J]. 2001(4)
[3]王泉. 论建筑的夜景照明. 建筑学报[J]. 1999(4)
[4]王鹏. 城市建筑物景观照明探究. 南京建筑[J]. 2006(3)
[5]胡华. 建筑夜景的景观营造. 世界建筑[J]. 2006(10)
[6]杨雪蕾. 感受赫尔佐格&德·梅隆事务所的建筑创作. 华中建筑[J]. 2007 (1)
[7]陈志华. 天津博物馆. 城市环境设计[J]. 2004(01)
[8]杨峰. 表皮·媒介·科技——解读德国慕尼黑安联大球场. 世界建筑. 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