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想,对于枕水的乌镇,还有梦中的江南,我应不是偶尔到访的异乡人,也不会是远行觅封的游子,而是最柔软的永恒守护吧。
到达乌镇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了。不似大都市的繁荣与热闹,江南小镇的白昼与黑夜很是分明,在这个时辰,就是摇下车窗也是看不清周边的景色。整个镇子上静谧得仿佛听得到月光洒在古老的青石板上的低语声呢。伴着摇曳的树影,慢慢地踱回房间,沏一壶清新的菊花,在懒散的烟雾中依水而思。静夜时分的江南,没有人,也没有风,只是偶尔会有沾水的凉意有意无意地拂过门窗,提醒着异乡的行者,又一个初冬的足迹正渐行渐近了。
这天上午,我睡了个懒觉,起床拉开窗帘,才发现通往阳台的门竟是可以沿台阶下到河边的。十数米之外,就是成排的乌篷船了。三三两两的船工和游人在水上谈笑着,听不懂当地的方言,只是觉得他们的身形和方言与这客栈、这水面、这阳光是那么地融洽。那一刻,我倚着栏杆,望着远方遐想着,心情难得地轻松起来这梦里的江南,会是前生的场景吧。只是,那时的自己可能不善言辞,只是无端地溯水中的草,绕岸上的树,在欺乃的橹声和迷离的灯影中守望这一片纯粹的天空。命中终须是有水的,所以今生尽管过了长江,却到了淮河就再也不肯走了,并在整整三十九年之后的今日重回了这枕水的人家。
游人开始多了起来,不似昨夜那样的安静,却别有一番热闹的感觉。其实,在古镇发展的进程中,把居民整体迁出而对景区做系统的设计与提升性的建造,确实可以通过科学、艺术,还有商业管理,使其建筑形态和景观形态得以延续,甚至通过博物馆、展示街道和复古性的演出活动,让后来者看到古镇遗风,乃至口头相传的民间声音。然而,我总是固执地认为,乌镇,终须是乌镇入的乌镇。一个没有本土原居民参与的乌镇,其历史是断裂的,其物质形态的环境是没有灵魂的。毕竟,城镇的最初功能是为人的居住服务的。无论旅游者如何喜欢,如何愿意停留,相对于居民而言,我们都是异乡者。
后来听负责乌镇二期开发的相关人员说,正准备让一部分原居民回迁,白天在原住处从事些商业活动,晚上再回不远的新区居住。我觉得有些欣慰,这样才能够让乌镇在本原的意义上活下去。在内心深处,我还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原居民“真实地”,而不是“商业地”或者“表演地”生活在这有水环绕、枕水而居的古镇里。
就这么在镇子里漫无边际地走着,看着,听着,想着:这些个历经数百年的古桥,曾留下多少代人由牙牙学语到垂垂暮年的足迹;三寸金莲馆里的那些双鞋子,又承载着多少女儿怀春的梦想和心酸的记忆;而伫足煮茧、缫丝、织锦的现场,则浮现着美丽与繁华的表象之下又有多少女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啊。是的,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也没有地域能够不经数代人,乃至数十代人持续积淀而声名远播。而他/她们中的绝大多数却息声于历史的最深处了。作为后来者,我在古镇的边缘轻轻地走过,在稍纵即逝的瞬间,透过复活的细节去倾听他/她们渐行渐远的声音,也在前生今生的轮回中放置自己的守望与梦想。
归去时,我径取了一白一黄两个剥开的茧,作为给女儿茵茵的礼物,想告诉她:乌镇,那个枕水人家的温润与繁华,还有历史,以及历史背后的思想。
在其后几周往来广州、杭州、上海和东莞的密集行程中,我依然念着枕水的乌镇,还有,梦中的江南。我想,于她,我应不是偶尔到访的异乡人,也不会是远行觅封的游子,而是最柔软的永恒守护吧。
到达乌镇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了。不似大都市的繁荣与热闹,江南小镇的白昼与黑夜很是分明,在这个时辰,就是摇下车窗也是看不清周边的景色。整个镇子上静谧得仿佛听得到月光洒在古老的青石板上的低语声呢。伴着摇曳的树影,慢慢地踱回房间,沏一壶清新的菊花,在懒散的烟雾中依水而思。静夜时分的江南,没有人,也没有风,只是偶尔会有沾水的凉意有意无意地拂过门窗,提醒着异乡的行者,又一个初冬的足迹正渐行渐近了。
这天上午,我睡了个懒觉,起床拉开窗帘,才发现通往阳台的门竟是可以沿台阶下到河边的。十数米之外,就是成排的乌篷船了。三三两两的船工和游人在水上谈笑着,听不懂当地的方言,只是觉得他们的身形和方言与这客栈、这水面、这阳光是那么地融洽。那一刻,我倚着栏杆,望着远方遐想着,心情难得地轻松起来这梦里的江南,会是前生的场景吧。只是,那时的自己可能不善言辞,只是无端地溯水中的草,绕岸上的树,在欺乃的橹声和迷离的灯影中守望这一片纯粹的天空。命中终须是有水的,所以今生尽管过了长江,却到了淮河就再也不肯走了,并在整整三十九年之后的今日重回了这枕水的人家。
游人开始多了起来,不似昨夜那样的安静,却别有一番热闹的感觉。其实,在古镇发展的进程中,把居民整体迁出而对景区做系统的设计与提升性的建造,确实可以通过科学、艺术,还有商业管理,使其建筑形态和景观形态得以延续,甚至通过博物馆、展示街道和复古性的演出活动,让后来者看到古镇遗风,乃至口头相传的民间声音。然而,我总是固执地认为,乌镇,终须是乌镇入的乌镇。一个没有本土原居民参与的乌镇,其历史是断裂的,其物质形态的环境是没有灵魂的。毕竟,城镇的最初功能是为人的居住服务的。无论旅游者如何喜欢,如何愿意停留,相对于居民而言,我们都是异乡者。
后来听负责乌镇二期开发的相关人员说,正准备让一部分原居民回迁,白天在原住处从事些商业活动,晚上再回不远的新区居住。我觉得有些欣慰,这样才能够让乌镇在本原的意义上活下去。在内心深处,我还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原居民“真实地”,而不是“商业地”或者“表演地”生活在这有水环绕、枕水而居的古镇里。
就这么在镇子里漫无边际地走着,看着,听着,想着:这些个历经数百年的古桥,曾留下多少代人由牙牙学语到垂垂暮年的足迹;三寸金莲馆里的那些双鞋子,又承载着多少女儿怀春的梦想和心酸的记忆;而伫足煮茧、缫丝、织锦的现场,则浮现着美丽与繁华的表象之下又有多少女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啊。是的,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也没有地域能够不经数代人,乃至数十代人持续积淀而声名远播。而他/她们中的绝大多数却息声于历史的最深处了。作为后来者,我在古镇的边缘轻轻地走过,在稍纵即逝的瞬间,透过复活的细节去倾听他/她们渐行渐远的声音,也在前生今生的轮回中放置自己的守望与梦想。
归去时,我径取了一白一黄两个剥开的茧,作为给女儿茵茵的礼物,想告诉她:乌镇,那个枕水人家的温润与繁华,还有历史,以及历史背后的思想。
在其后几周往来广州、杭州、上海和东莞的密集行程中,我依然念着枕水的乌镇,还有,梦中的江南。我想,于她,我应不是偶尔到访的异乡人,也不会是远行觅封的游子,而是最柔软的永恒守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