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s352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为中心”“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理念是新课程的要求,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笔者所在学校属于农村自然小班化学校。自2014年起学校实行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四学”课堂教学模式,“四学”模式由“自学”“展学”“固学”“评学”四个环节构成,实施的前提是学生进行有效的“自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有效“自学”呢?笔者结合多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从学生的学习起点、知识间的衔接、学习内驱力、教师的引导提炼等方面谈谈所思所想。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习起点;知识衔接;学习内驱力;引导提炼
  “学为中心”“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理念是新课程的要求,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笔者所在学校属于农村自然小班化学校。自2014年起学校实行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四学”课堂教学模式,“四学”模式由“自学”“展学”“固学”“评学”四个环节构成。“自学”——学生借助学习单进行自主学习,形成初步想法,“展学”——学生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讨论、探索、展示,“固学”——将知识进行巩固、拓展、延伸,“评学”——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相互学习和展示自我的机会,真正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实施“四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前提是学生能进行有效的“自学”,教师应该采取哪些策略提高学生“自学”的有效性呢?什么时候学?学什么?用什么办法学?结合笔者多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 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
  学生的学习起点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原有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师才能设计出能够帮助学生有效自学的学习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可以采用课堂前测、课前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
  如,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笔者采用课堂前测和课前访谈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前测题
  小红用一张纸的12折飞机,小明用同一张纸的14折飞机,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前测情况统计如下表: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课前测试
  前测人数
  34
  计算结果正确的计算结果错误
  画直观图8人
  利用通分20人
  化成小数3人31人91.2%3人8.8%
  通过对前测数据的分析,从计算的结果看,全班近91%的学生可以解决这类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但学生对计算方法是否真正理解呢?接下来笔者对31个计算正确的学生进行访谈。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大部分学生不能清楚的阐述真正的算理,即使是画图解决的学生也是先用2×2算出公分母,再画图解决的。但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的分数进行计算是学生的普遍方法。笔者又进一步问学生:“为什么要化成同分母分数呢?”学生一致回答:“分母一样,分子就可以相加了”。由此可见,学生的困难不是怎么算,而是通分的本质、意义是什么。
  接着再对3名计算错误的学生进行访谈,发现他们的算式是12 14=26,他们认为:“分子加分子,分母加分母就能算出结果了。”这一想法反映出:这部分学生受到整数加减法的影响,没有真正理解分数的本质或意义。通过这样多渠道的了解、分析、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为设计学生的自主学习内容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 聚焦知识的衔接处
  任何新知都是有生长点的,特别是数学学科这个特点显得尤为明显。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知识的产生具有先后顺序,而且是从点到面的知识结构,即先认识基本的知识点,然后再提升、拓展与深化,最后从整体上建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应深入挖掘数学教材,选择关键知识作为学生自学内容的切入点,达到“以点破面”的学习效果。
  如四年级上册《商不变的规律》,这一知识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除法是一位数、两位数除法之后的教学,而且在三年级时学生又研究过“积的变化规律”。所以,为了让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的问题,笔者设计了如下自学内容:
  1. 口算:48÷24= 24÷12= 6÷3= 18÷9=
  2. 观察这些口算,你发现( )在变,( )没变。
  3. 你还能再写几个与口算中商一样的除法算式吗?
  4. 填一填,猜一猜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化时,商才不变?
  (48÷ )÷(24÷ )=2 (48× )÷(24× )=2
  (48÷ )÷(24÷ )=2 (48× )÷(24× )=2
  5.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先让学生明白研究的范围是“除法算式”→“被除数、除数变了,但商却没变”→“猜想被除数和除数如何变化商才不变”→“小组交流总结规律”→师生共同提炼出“商不变的规律”。
  又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计算》时,学生有了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的基础,因此,笔者设计如下自学步骤引导学生:
  1. 请你回忆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中,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什么图形来推导的?把三角形转化为什么图形来推导的?
  2. 請你猜想一下梯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是否也能进行转化?把你的方法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共同验证。
  3. 如果想不出办法,可借助学具操作想一想求梯形面积的方法。
  找准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内在知识的衔接点,抓住梯形面积与什么有关这一切入点,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学会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的自学有方向、有方法,而不是盲目的自学。
  三、 着眼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科学有效的驱动问题,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对学习的内在需求,产生自我驱动的求知欲,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正如三年级下册推导《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时,如何点燃学生的自学动力,笔者引入了这样一个问题,“学校走廊上有块窗玻璃破了,需要更换,老师需要去玻璃店裁多大的玻璃装上去呢?”学生会思考长方形玻璃的面积是多少?该如何计算?学生积极情感的生成释放自然会成为自主学习的源泉。
  又如四年级下册学习《优化》一课时,“烙3张饼要几分钟,怎样烙时间最短?”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为此,笔者让学生用圆片代替饼自由选择烙饼的方法,然后比较哪种烙法最省时间。实践后发现有的组需要12分钟,有的组需要9分钟。然后笔者提问:“都是烙3张饼,9分钟比12分钟时间节省在哪了?”这时学生处于学习中的“饥渴”状态,产生学习的需要,强势激发学习内驱力。
  四、 注重引导学生及时提炼
  让学生“自学”,并不是对学生放任不管,学生的“自学”离不开教师的及时引导与提炼。只有当学生学会提炼时,他的思维才会向纵向发展,才会更深入地把握知识的本质,更深刻地体验数学思想的内涵。在学习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一课时,学生通过拼摆边长为一厘米的正方形,探究出了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之后,但还未提炼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时笔者引导学生将数据填入下表,然后分析,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经过提炼使学生的思维水平从浅层走向深层,不再满足一时的所得,思考的问题会越来越有深度。
  总之,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把握。让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能掌握一些数学的思维方法与方式,领悟一些数学思想,让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真正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新峰.小学数学如何实施“先学后教”[J].湖南教育(下),2015(03).
  [2]黄健群.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2(12).
  作者简介:
  徐丽芬,浙江省衢州市,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浮石小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介入方法治疗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HBVR-HC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11年2月85例确诊为HBVR-HCC、没有手术治疗适应证的患者,其中44例
该文采用热分析方法考察了有机硅/酚醛环氧树脂体系的热性能,利用FT-IR分析了该树脂体系的结构,并用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用该树脂体系作为粘接剂制备的粘接固体润滑膜的磨擦学性
摘 要:我们知道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习者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而数学的眼光就是抽象,数学的思维就是推理,数学的语言就是模型。恰恰数学核心素养正是由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六大板块组成,这些核心素养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整体。  关键词:中职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一、 问题的提出 
该文介绍了固体润滑表面技术——渗硫的机理,以及该技术在我厂的应用与探讨。实践证明这一新技术在生产中完全可用,并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摘 要:教材适当安排了“实验与探究”“阅读与思考”“信息技术应用”“观察与猜想”等选学栏目,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相关延伸内容的认识,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和资源;“实验与探究”是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开展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探究能力等都有很好的作用,并从中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
会议
在核心素养下,教师的教学必定是以学生为本位,强调课程即是经验,探寻数学本质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体验,积累学习经验,经历知识的获得、学习能力与情感的培养和提升
学生掌握一些猜测生词词义的方法,对排除阅读中某些生词的干扰,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下面谈几种猜测词义的技巧,供大家参考。 It is necessary for student
摘 要:新课改以来,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为“学”服务,这些理念逐渐成为我们教师的共识。设计一份好的学案,在高效课堂中往往具有核心的地位。本文结合自身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实践,探讨了数学学案的特点、课堂操作步骤,以及围绕学案开展的三种课堂展示方式,为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提供了可能和努力的方向。本文对推进初中数学课堂变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关键词:好学案特点;课堂操作步骤;课堂展示  从去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