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学具教学法”是历经十三年的研究探索而形成的一种开发幼儿多元智能的教学方法体系。该体系
以手、眼、脑并用,教、学、玩合一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开发幼儿多元智能,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的特殊教学方法体系。那么,如何有效的利用学具进行教学呢?
一、学具教学可以手脑并用,寓教于乐
幼儿的智慧起源于主体对客体的操作动作,动作的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组织者,特别是儿童双手操作的精细动作,能够有效地促进脑神经结构的完善和脑功能的发展,因此,引导幼儿动手操作丰富多彩的客体材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主要途径。
“学具教学法”借鉴了著名幼儿教育专家蒙台梭利将理论、方法和学具应用融为一体的研究思路,依据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研究出了序列化的“智能学具组合系列”。
教师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学具,在手脑并用的操作游戏中,学中玩、玩中学,学知识、练思维,有效地克服了幼儿园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幼儿听,教师演示幼儿看,幼儿教育成人化”的弊端,真正地实现了手脑并用,寓教于动,学玩结合,寓教于乐。
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孩子活动的积极性
幼儿阶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并且好动,好游戏,在培养幼儿各种知识能力的训练中,好的游戏情景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集中幼儿注意力,引发幼儿好奇心,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如,我们在对小班孩子进行概括分类能力训练这一活动中,考虑到幼儿思维特点具有具体形象性、分类概括能力差的特点,如果用枯燥、单一的说教让幼儿去理解、操作进行分类的话,那么孩子既弄不懂分类的方法,同时对此次活动也会兴趣全无,无法激励幼儿积极探索的愿望,因此,我们在活动时,以游戏的情节贯穿始终,收效很大。
导入部分,我们以听《运动员进行曲》导入,接着以“动物运动会”的情节展开活动。教师当裁判员宣布比赛项目(飞行比赛,游泳比赛……)及运动员(学具块),幼儿当场地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和分类,进行过程中,教师以游戏口吻调动幼儿,激发孩子更大热情,最后用“给小动物做奖品”,做观察记忆力练习结束活动,整个过程充满了游戏的趣味。
孩子们从玩中自然而又轻松的懂得了分类方法,顺利完成了操作要求,同时发展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玩中学,学中玩,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分类概括能力。
三、重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因为每个孩子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等有所不同,因此,孩子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在学具教学活动中应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要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增强自信。
教学过程中应为不同层次的幼儿设计不同的问题和操作要求,尽量使每个幼儿获得成功体验,对于能力稍差的幼儿,问题的设计应尽量具体,富有启发性,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则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不同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有较正确的回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利于调动孩子三性的发挥。
在操作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对于操作跟不上的或不明白的孩子要及时降低要求或暂换要求,对个别操作有困难的幼儿进行重点指导,给予适时的帮助。有的孩子刚开始实验时,动手能力差,加之不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常常出现顾此失彼,慌忙无序的状况。
另外,教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要及时评价,奖励,强化幼儿的进步,激发幼儿进一步操作、探索的兴趣。如:对孩子一个鼓励肯定的眼神,一句口头称赞的言语,一阵热烈祝贺的掌声等,使孩子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运用学具教学,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伴随着人的不断创造而发展起来的,在如今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更是需要大批富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学具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如在让幼儿进行观察记忆力训练时问:你是怎样记住的?为什么?谁还有不同的记忆方法等?翻转练习时问: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翻得更快些?而不是用直接告诉的方法,而是让幼儿在探索中去创造去发现。用这样一些问题引导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学具教学,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不但掌握了快速反转的技能和基本的操作常规,而且使幼儿的观察记忆能力,分类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均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对学具操作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山西省中阳县城南幼儿园)
以手、眼、脑并用,教、学、玩合一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开发幼儿多元智能,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的特殊教学方法体系。那么,如何有效的利用学具进行教学呢?
一、学具教学可以手脑并用,寓教于乐
幼儿的智慧起源于主体对客体的操作动作,动作的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组织者,特别是儿童双手操作的精细动作,能够有效地促进脑神经结构的完善和脑功能的发展,因此,引导幼儿动手操作丰富多彩的客体材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主要途径。
“学具教学法”借鉴了著名幼儿教育专家蒙台梭利将理论、方法和学具应用融为一体的研究思路,依据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研究出了序列化的“智能学具组合系列”。
教师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学具,在手脑并用的操作游戏中,学中玩、玩中学,学知识、练思维,有效地克服了幼儿园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幼儿听,教师演示幼儿看,幼儿教育成人化”的弊端,真正地实现了手脑并用,寓教于动,学玩结合,寓教于乐。
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孩子活动的积极性
幼儿阶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并且好动,好游戏,在培养幼儿各种知识能力的训练中,好的游戏情景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集中幼儿注意力,引发幼儿好奇心,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如,我们在对小班孩子进行概括分类能力训练这一活动中,考虑到幼儿思维特点具有具体形象性、分类概括能力差的特点,如果用枯燥、单一的说教让幼儿去理解、操作进行分类的话,那么孩子既弄不懂分类的方法,同时对此次活动也会兴趣全无,无法激励幼儿积极探索的愿望,因此,我们在活动时,以游戏的情节贯穿始终,收效很大。
导入部分,我们以听《运动员进行曲》导入,接着以“动物运动会”的情节展开活动。教师当裁判员宣布比赛项目(飞行比赛,游泳比赛……)及运动员(学具块),幼儿当场地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和分类,进行过程中,教师以游戏口吻调动幼儿,激发孩子更大热情,最后用“给小动物做奖品”,做观察记忆力练习结束活动,整个过程充满了游戏的趣味。
孩子们从玩中自然而又轻松的懂得了分类方法,顺利完成了操作要求,同时发展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玩中学,学中玩,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分类概括能力。
三、重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因为每个孩子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等有所不同,因此,孩子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在学具教学活动中应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要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增强自信。
教学过程中应为不同层次的幼儿设计不同的问题和操作要求,尽量使每个幼儿获得成功体验,对于能力稍差的幼儿,问题的设计应尽量具体,富有启发性,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则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不同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有较正确的回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利于调动孩子三性的发挥。
在操作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对于操作跟不上的或不明白的孩子要及时降低要求或暂换要求,对个别操作有困难的幼儿进行重点指导,给予适时的帮助。有的孩子刚开始实验时,动手能力差,加之不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常常出现顾此失彼,慌忙无序的状况。
另外,教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要及时评价,奖励,强化幼儿的进步,激发幼儿进一步操作、探索的兴趣。如:对孩子一个鼓励肯定的眼神,一句口头称赞的言语,一阵热烈祝贺的掌声等,使孩子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运用学具教学,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伴随着人的不断创造而发展起来的,在如今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更是需要大批富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学具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如在让幼儿进行观察记忆力训练时问:你是怎样记住的?为什么?谁还有不同的记忆方法等?翻转练习时问: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翻得更快些?而不是用直接告诉的方法,而是让幼儿在探索中去创造去发现。用这样一些问题引导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学具教学,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不但掌握了快速反转的技能和基本的操作常规,而且使幼儿的观察记忆能力,分类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均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对学具操作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山西省中阳县城南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