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来源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20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要找准劳动和教育的结合点,在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保障措施及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系统化设计。以劳动教育必修课、校本课程、学科渗透课程为第一课堂;以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团活动、各类竞赛为第二课堂;以劳动基地、家庭社区和游学研学为第三课堂,将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有机相结合,增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地理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地理实践活动前要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活动内容;活动中要合理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后要及时交流、总结、评价。教师应
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培养做了深入探讨,为初中英语教师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教学提供有效参考,帮助初中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素养和各
吴地文化在我国数千年历史文化当中占据着相当显著的地位,它源于春秋五霸之一的吴国,继而扬名于三国时期的东吴,历来以繁华富庶为世人所瞩目。吴地乐舞有着特别悠久的传统和十分鲜明的特色,是中华舞苑中的瑰宝与璞玉。拂舞作为吴地乐舞的杰出代表,它由最初吴地民间的白凫鸠舞经过改造逐步成为施于宴享的宫廷舞蹈,为东晋及南朝的统治阶级所推崇,迟至武周依然还有确切的记录,存续时间将近四百年。拂舞今天虽已无法得见,但其蕴含的文化、历史及审美价值应为后人品鉴。
语言与思维关系密切,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语文课肩负着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使命,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教师需要结合本学科特点,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