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双导师制”的 制度建设及构建路径探析

来源 :大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enxj86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双导师制”也逐渐开始成熟,成为当前构建的新模型,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使用双导师制度可以优化当前的教育环境,提升教育的效果。因此,在当前的研究生教育中,双导师制度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也是必须实现的目标。但是教育的改革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在“双导师制”建设过程中,需要实现自上而下的建设,才能形成统一的认知体系,进而推动制度的构建、完善。
  关键词:专业学位;双导师制;建设以及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2-0017-03
  一、“双导师制”建设的优势
  (一)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环境制度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需要结合我国当前环境,在教学的过程中,对组织进行协调以及控制,因此在教学之中使用“双导师制”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优化教育制度,可以丰富研究生教育的结构,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双导师制”建设过程中,从而让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指导以及教育,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育结构,让当前的教育模式发生本质性改变,是当前推动教育进步以及发展的主要潮流以及趋势。所以,推动“双导师制”建设,符合当前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环境的需求[1]。
  (二)革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指导模式
  “双导师制”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是人才培养的一种指导模式,起源于美国,基于学生个别差异的特征,制定了师生共同协商的学习计划,导师主要负责监督以及指导工作,属于一种综合性非常强的教学制度。在当前的教学之中,“导师制”虽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明确了导师的权责范围,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以及发展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传统的导师制度,在教學的过程中实施的是一对一的教学,学生研究的领域较为单一,很多时候,学术倾向比较明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双导师制”打破了这样的限制,能够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方向以及学术方向,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反映研究人才与培养社会行业人才的目标需求,从而能够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质量
  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我国教育中较为高端的部分,在我国当前的发展之中,对于实践型的应用人才需求量在不断扩大。实施“双导师制”制度能够有效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培养的过程中,课程设置和社会的关系更加紧密,授课内容和社会需求能够有效结合,培养出的人才在社会上的竞争力逐渐提升,能够满足当前的实际需求。“双导师制”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的革新模式,在实际的使用中,可以解决高校内部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有效调整课程结构,推动研究生教育内部管理制度的革新以及完善。
  二、“双导师制”制度的设计要素分析
  (一)规则性制度
  “双导师制”制度设计需要满足规则性的制度建设,在实际的使用中,对当前的社会人员具有强制性以及可实施性。这就需要“双导师制”制度具备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这样才可以确保当前的制度能够有效实施。在“双导师制”建设过程中,需要有成体系的制度作为指导,保证“双导师制”的建设能够有效完成[2]。想要有效发挥双导师制度的作用,必须梳理政府、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明确导师制度的建设以及相关规定。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可以制定出合理的制度以保证当前的教育能够有效地实施。不仅如此,通过对制度网络的建设,可以有效协调当前教育制度,让“双导师制”能够建立起相关的奖惩制度,使“双导师制”可以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3]。这样提升了“双导师制”制度的规则性,让其能够在当前的专业研究生培养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规范性制度
  社会规则是覆盖范围非常大的一个内容,在“双导师制”的社会规范要求之中,也需要相关的社会规则进行约束,这就是职业道德以及基本的荣辱观。作为一种人才培养制度,同时也作为教育的管理制度,“双导师制”涉及政府、高校、企业以及学生等多个方面。因此,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让整体发展能够符合当前需求,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必须从不同的主体出发,对各方面的需求进行调配,统筹分配各方面的利益,进而提升教育的效果,更好地培养专人才[4]。规范性的要求应该是由多方面要素构成的,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需求。从政府以及高校的角度来说,当前的“双导师制”规范建设,需要让公共教育受到管理以及监督,“双导师制”主要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端人才,更好地建设社会风气以及推动社会的发展。在教育以及政府单位的需求里,培养人才是“双导师制”的根本目标,因此高校需要对导师做出详细的要求,确保导师能够符合当前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要求,在教学的时候,能够遵循基础的职业道德修养,严格自身的荣誉感以及社会认同,这样的导师才可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双导师制”制度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以社会公共道德为基础,让学生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利益提升,这是企业的追求目标,也是企业认为“双导师制”应该发挥的作用。
  (三)文化方面的认知制度
  文化是指导人们实践的思想来源,在当前的教育中,高校需要对学生的文化认知制度进行建设,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遵循当前社会的期望,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在当前的建设过程中,进行培养文化认知的制度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高校需要不断强化培养的观念,让中国文化深入学生的认知,有效强化学生的认同感,明确双导师结构的价值以及意义,更好地推动双导师制度的良好运作。
  三、“双导师制”构建的路径选择
  (一)平衡各方的利益,协调各方的关系
  “双导师制”建设中,主要的利益方有学校、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等几个方面,需要协调这些方面的利益,进而有效推动双导师制度的实施,在政府部门之中,应该协调“双导师制”制度以及法律法规的制定,使之能够在规定的范围内实施,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人才素养。学校方面,应该通过学校规章制度建设,让“双导师制”具有强制性和可实施性,让“双导师制”发挥真正的价值和作用。企业方面,需要做好自身人员和高校内部的交流工作,让高校能够培养出适应企业的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制定“双导师制”实施的规范和机制
  为了保证“双导师制”制度能够有效地实施,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导师选择制度,在选择导师的时候,必须严格审核导师是否具备符合要求的学历以及职称资格,确保导师的知识结构以及知识内容符合当前的选择需求。导师的遴选应该突出导师在专业行业之中的权威性,进而有效提升导师的水平和质量[5]。其次要建立合理的考核以及评价机制,在考核以及评价的过程中,导师应该着重对学生的成绩水平以及研究成果进行评价,这样,才可以对学生学习情况做出全面分析,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优秀表现也要纳入考察的范围之内,保证考察的结果准确性,提升考察效果。最后要建立对导师考核制度,导师的考核针对的是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考核之中需要将导师培养出的人才的质量和水平纳入绩效之中。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提升制度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让改革工作能够达到预定的标准。
  (三)建立完善的文化认知体系
  文化认知层面的制度建设,从本质上就是对文化认同以及意义框架的构建,因此,在当前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将整个教育领域置于社会文化之中,认知的形成具备长期性以及缓慢前进的特征。所以,在当前的研究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首先制定完善的学术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机制,在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形成育人为本的理念,这样导师在从事学术研究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论文进行指导,让学生产生文化认同。其次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协同政府、高校以及企业共同营造相关的文化氛围,只有有效培养协同文化建设,才能提升学生的文化认知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双导师制”构建的过程中,学校必须和企业、政府建立紧密联系,从制度建设、培养重点、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入手,提升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让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參考文献:
  [1] 钱荷英,赵国栋. 在本科教育中引入双导师制度的探讨——以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为例[J]. 投资与合作,2021(01):153-154.
  [2] 李修伟,梁亚萍,董辉,等. “双导师”制度下农业院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20(43):310-311.
  [3] 王莹,刘国城. 基于产学合作的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 对外经贸,2021(02):147-152.
  [4] 唐宝利. 双导师制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1):175+177.
  [5] 侯廷平. 浅谈“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研究生培养[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01):1-3.
  (荐稿人:陈静,吉林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
其他文献
摘 要:贯通培养是基于工学与人才结合培养的方式,本科院校与职业院校之间进行协同合作,共同对人才进行培养,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以学校贯通培养教育模式为基本前提条件,根据有关实践研究,对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相应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贯通培养;理论;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2-0032-03
摘 要: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高校人才培养,归根结底落实在课程层面。然而,就民族地区高师古代文学现状而言,存在课程边缘化、教材选用不科学、执教者素质参差不齐、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等突出问题。本文认为,重振古代文学基础地位,强化高师古代文学教材的适切性,提升执教者中华传统文化素养,推进古代文学教学信息化,方为新时代高师古代文学改革发展的可行之径。  关键词:高师古代文学;立德树人;现实偏差;反思与
摘 要:国家在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文化“走出去”战略发挥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当前,在国际人才需求和社会人才需求较大的背景下培养外语人才成为重中之重。而在外语人才培养中,俄语翻译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培养俄语翻译人才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特点和创新培养方式,培养出的俄语翻译人才需具备复合型的发展层次和技能素质。本文主要以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为视角来分析俄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以期培养出
为探索同义密码子对RNA G-四联体(rG4)形成的适应效应,利用G4Hunter算法搜寻5类真核生物mRNA蛋白编码区的rG4结构.通过对比天然序列和随机序列,评估rG4结构对同义密码子的选择偏好,分析影响rG4形成的因素,检验基因特定区域rG4结构的选择压力,以揭示rG4在基因调控中的潜在作用.结果表明,在5类真核生物中,rG4结构区内的同义密码子普遍受到促使rG4形成的选择压力.在rG4结构区内的蛋白编码序列倾向于使用富含鸟嘌呤的密码子组合,不倾向于选择富含胞嘧啶的密码子组合.密码子使用偏好、碱基成
为了分析站点的公交可达性对郊区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采用居民出行OD点可达范围内的站点线路数和平均等待时间作为站点可达性指标.基于出行时间与可达范围的相关性,将站点可达性构造为受出行时间约束的分段变量.以中国厦门市集美区为例,建立了包含站点可达性指标的郊区出行方式选择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站点可达性越高,居民选择公交出行的可能性越大.出行方式的选择与家庭属性和个人特征密切相关,早晚高峰和出行距离对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影响不大.郊区和市区之间的出行相比,居民通常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在郊区内出
摘 要:区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是建设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莞香”文化作为东莞非常鲜明的区域文化,如能与东莞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势必会走出一条特色之路。对此,有必要对“莞香”文化融入东莞高职校园文化的现状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莞香文化;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1-0051-03  高职校园
摘 要:“三全育人”即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建设实践教学基地首先要把好专业对口和思政教育两道关卡。本文介绍了“三全育人”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顶层设计目标,以全员学生为对象、以专业全程和行业全链为方向、以全方位育人为目标,紧扣自动化与电气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提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包括:遵循育人规律,开展多维度协同的整体规划;紧抓专业人才培养的“时”“空”特点,“质”“量”并举,配置实践教学资源;理
为了改善驾驶室座椅的隔振性能,提出了基于负刚度结构的工程机械驾驶室座椅悬架系统优化模型.通过设计座椅负刚度悬架结构(NSS),建立了负刚度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基于MATLAB对悬架系统的不同参数及其对动刚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到悬架系统最为理想的配置参数范围;同时提出了NSS优化模型,采用不同方法对振动传递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座椅悬架系统的位移幅值与加速度幅值均明显减小,座椅垂直振动方向的四次功率振动剂量值与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分别下降了86%和87%,座椅有效振幅传递率和悬架系统振动传
摘 要:高职语文课程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教材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和语言组织能力,以语文知识为桥梁,正确认识和理解所处的社会环境,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能够具备独立、完整的人格品质,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体现自身价值。以对话理论为指导的高职语文教育用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与同学、教师、教材、生活等方面进行双向互动,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推动了教育改革的进程。因此,本文主要探索研究对话
针对工件表面小缺陷经常由于数量少且视觉特征不明显而导致的被漏检和错判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utMix和YOLOv3的工件表面小缺陷识别方法CSYOLOv3.使用贝塔分布动态调整的CutMix方法在网络训练时动态扩充训练集中小缺陷的数量;并对YOLOv3网络进行了改进,拆分其浅层大特征图,取部分与预测分支的特征图融合以保留浅层的小缺陷特征;使用加权的改进损失函数对网络进行训练,提高网络对小缺陷的重视程度和识别准确率.该方法在RTX 2060Ti GPU下对512×512像素的缺陷图片进行识别,速度可以达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