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双语是社会现象,是民族接触和语言接触的结果,同时在当代社会中,双语也是一个教育问题。双语或多语是指在多民族聚居的区域里有些人从小就习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同时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交际。在蒙汉双语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循认知法的教学规则,重视对学生的双语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使学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再学好汉语,成为蒙汉兼通的双语人才。
【关键词】
蒙汉 双语教学 认知法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517(2014)01—0069—02
双语是社会现象,是民族接触和语言接触的结果,同时在当代社会中,双语也是一个教育问题。双语或多语是指在多民族聚居的区域里有些人从小就习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同时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交际。第一语言学习者学习本民族的语言,在天然的语言环境中自然状态下不自觉地获得语言,不仅家庭、父母而且整个社会都为此提供了极其丰富,以交际为目的的语言输入。他们在进入学校学习时已经具备了一定量的听说读写能力,他们生于斯长于斯,耳濡目染,也比较容易掌握。第一语言是生活、工作及交际的必然需要,以及对本民族语言文化的热爱和兴趣。第二语言是指一个人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学到的语言,多数要经过学校教育和课堂教育学习获得。所以蒙古族学生的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范畴。我们内蒙古自治区是蒙汉兄弟民族长期聚居,蒙古族学生从小就有了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也从小就习得蒙汉两种语言,形成了独特的蒙汉双语现象。有很多学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都开设了蒙汉双语教学。
一、认知教学法的产生与发展
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也叫“认知-符号法”。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这种教学法是作为听说法的对立面而产生的。20世纪60年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各个领域的激烈竞争,要求大量能够直接进行国际间科技文化交流的高水平人才,以培养口语能力为主的听说法已不适应这种形势发展的需要,外语教学界要求用新的方法代替听说法的呼声越来越高。此时,美国的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基础理论学科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就为创立新的外语教学法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这种背景下,认知法便应运而生。
语言学基础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他提出一个“语言习得机制”假说来解释语言学习过程,区分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心理学基础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发现学习论等。
认知法在双语教学中发挥学生智力得到作用,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理解发现掌握语言规则,并能从听、说、读、写方面全面地、创造性地运用蒙语和汉语,并且肯定了强调语法学习的重要性。
二、认知法在蒙汉双语教学中的表现
认知教学法的主要内容有:强调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原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了针对蒙生的公共基础汉语课程如《大学汉语文》、《汉语口语课》,其宗旨是使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注重提高汉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的实践能力,或采用口语或书面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种语言能力主要包括:第二语言汉语的语音、语义(词汇)、语法以及语句篇章衔接的知识,对于书面语来说还包括记录汉语的文字方面的知识。双语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教授受教育者正确地、规范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还要教授受教育者恰当地、得体地、有效地、成功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蒙汉双语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可以有效的借鉴和使用认知法,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我们所追求的教学目的。
蒙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因为受到母语的干扰,往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出现一些错误。例如:说话时发音不标准,声调不准确,用词不恰当,语序颠倒,写文章时往往用蒙语去思维,语法上不合乎汉语的语法规范,这些都是双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容忍蒙古族学生的语言错误,以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对待这些错误。
人的认知是一个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蒙生学习汉语是属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如果说母语的语言环境是与生俱来的,那么第二语言的换语言环境是后天的,这种后天的语言接触条件对第二语言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对于那些从小就缺少汉语交流、没有汉语语言环境的学生来说,双语教学是有一定困难的。大多数来自牧区和偏远农村的蒙古族学生,学习汉语时往往怕出现语言和言语应用上的错误。从语法的角度来讲,人们说话写文章时必须遵守语言的结构规律,否则就达不到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例如“我喜欢吃水果”这句话之所以为听读者所理解,就因为它是合乎语法规范的,如果按蒙语语法的顺序说成“我水果吃喜欢”或“水果吃我喜欢”等那就不合乎汉语的语法规范了,出现了语法错误,大家会听不懂。蒙语也好、汉语也好,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规范,对于这样的语法错误问题,我们应该教会学生把蒙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特征掌握好,而后加以区别。蒙语中语法顺序是“主语+宾语+谓语”,而汉语中却是“主语+谓语+宾语”。一定要把这一点理解好,掌握好,学生在使用汉语说话或者写文章时避免出错。
认知教学法的主要内容有:强调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习者以有限的规则创造出交际中所需要的句子。蒙生受到母语语音和所处地区汉语方言语音的双重影响,用普通话表达时,经常出现发音不标准,用词不恰当,表达不流利的现象。比如:“即使”说成“既是”,“捆成”说成“困成”,“飞机”说成“废机”,等等。如果说很长的一段话还会掺杂一些口头禅。比如:“……完了之后……完了之后”, “……那什么……那什么”,有的学生在说话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加一些蒙语中的关联词语“……希德”,“……莺歌的”等。在《汉语口语训练》这门课中,我校的汉语老师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多种多样的训练。例如:演讲会、情景对话、故事会、朗诵会等。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多鼓励他们,让他们建立学习汉语的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汉语的动机和兴趣,即使出现一些错误,也要进行疏导,不要急于纠正错误,对于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指导学生从言语实践中发现规则,并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地活用规则的机会,从而使学生掌握规则。 三、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汉语口语交际水平
在普通话的语音系统的教学中,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强化训练,如普通话的声母及其训练,普通话的韵母及其训练,声调、语流音变、儿化及其训练。内蒙古汉语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可以分为三个不同区域,即东部方言区、西部方言区、阿拉善方言区。为了在汉语口语交际中避免蒙古族学生受到方言语音的负迁移的影响,还设置了内蒙古东部方言的语音辨正及训练、内蒙古西部方言的语音辨正及训练、内蒙古阿拉善方言的语音辩正及训练。在这些口语训练中及时改正错误的发音,以免影响正常的交际。
利用认知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教与学的预期效果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还可以用多媒体软件。多媒体软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运用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与学的效果。教师运用多媒体软件应充分利用当代认知心理学原理,根据学生接受心理,运用生动新颖的刺激物,采用富于变化动感的画面,使学生通过多种感觉器官,做到眼到耳到心到,感知深切,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抽象思维和理性思考。
蒙汉双语教学作为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有认知过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统一在其中。否则,人们常言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失去了理论依据。在教学这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由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构成,其中师生间存在着两条交织在一起的信息交流回路:知识信息交流回路和情感信息交流回路。二者相互影响,彼此依存,从不同的侧面共同作用于教学过程。知识回路中的信息是教学内容,信息载体是教学形式;教师鼓励双语思维,提出相关的前沿知识,让学生学会用母语和第二语言思考和解决问题,课堂上师生互动,课后学生自学。
总之,在蒙汉双语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循认知法的教学规则,重视对学生的双语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使学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再学好汉语,成为蒙汉兼通的双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齐户扬,陈昌来.应用语言学纲要[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2003.
[3] 朱志平.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概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 袁华.现代汉语[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5] 茯苓花.汉语口语训练[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2.
双语是社会现象,是民族接触和语言接触的结果,同时在当代社会中,双语也是一个教育问题。双语或多语是指在多民族聚居的区域里有些人从小就习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同时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交际。在蒙汉双语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循认知法的教学规则,重视对学生的双语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使学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再学好汉语,成为蒙汉兼通的双语人才。
【关键词】
蒙汉 双语教学 认知法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517(2014)01—0069—02
双语是社会现象,是民族接触和语言接触的结果,同时在当代社会中,双语也是一个教育问题。双语或多语是指在多民族聚居的区域里有些人从小就习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同时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交际。第一语言学习者学习本民族的语言,在天然的语言环境中自然状态下不自觉地获得语言,不仅家庭、父母而且整个社会都为此提供了极其丰富,以交际为目的的语言输入。他们在进入学校学习时已经具备了一定量的听说读写能力,他们生于斯长于斯,耳濡目染,也比较容易掌握。第一语言是生活、工作及交际的必然需要,以及对本民族语言文化的热爱和兴趣。第二语言是指一个人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学到的语言,多数要经过学校教育和课堂教育学习获得。所以蒙古族学生的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范畴。我们内蒙古自治区是蒙汉兄弟民族长期聚居,蒙古族学生从小就有了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也从小就习得蒙汉两种语言,形成了独特的蒙汉双语现象。有很多学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都开设了蒙汉双语教学。
一、认知教学法的产生与发展
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也叫“认知-符号法”。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这种教学法是作为听说法的对立面而产生的。20世纪60年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各个领域的激烈竞争,要求大量能够直接进行国际间科技文化交流的高水平人才,以培养口语能力为主的听说法已不适应这种形势发展的需要,外语教学界要求用新的方法代替听说法的呼声越来越高。此时,美国的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基础理论学科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就为创立新的外语教学法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这种背景下,认知法便应运而生。
语言学基础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他提出一个“语言习得机制”假说来解释语言学习过程,区分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心理学基础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发现学习论等。
认知法在双语教学中发挥学生智力得到作用,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理解发现掌握语言规则,并能从听、说、读、写方面全面地、创造性地运用蒙语和汉语,并且肯定了强调语法学习的重要性。
二、认知法在蒙汉双语教学中的表现
认知教学法的主要内容有:强调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原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了针对蒙生的公共基础汉语课程如《大学汉语文》、《汉语口语课》,其宗旨是使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注重提高汉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的实践能力,或采用口语或书面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种语言能力主要包括:第二语言汉语的语音、语义(词汇)、语法以及语句篇章衔接的知识,对于书面语来说还包括记录汉语的文字方面的知识。双语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教授受教育者正确地、规范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还要教授受教育者恰当地、得体地、有效地、成功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蒙汉双语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可以有效的借鉴和使用认知法,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我们所追求的教学目的。
蒙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因为受到母语的干扰,往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出现一些错误。例如:说话时发音不标准,声调不准确,用词不恰当,语序颠倒,写文章时往往用蒙语去思维,语法上不合乎汉语的语法规范,这些都是双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容忍蒙古族学生的语言错误,以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对待这些错误。
人的认知是一个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蒙生学习汉语是属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如果说母语的语言环境是与生俱来的,那么第二语言的换语言环境是后天的,这种后天的语言接触条件对第二语言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对于那些从小就缺少汉语交流、没有汉语语言环境的学生来说,双语教学是有一定困难的。大多数来自牧区和偏远农村的蒙古族学生,学习汉语时往往怕出现语言和言语应用上的错误。从语法的角度来讲,人们说话写文章时必须遵守语言的结构规律,否则就达不到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例如“我喜欢吃水果”这句话之所以为听读者所理解,就因为它是合乎语法规范的,如果按蒙语语法的顺序说成“我水果吃喜欢”或“水果吃我喜欢”等那就不合乎汉语的语法规范了,出现了语法错误,大家会听不懂。蒙语也好、汉语也好,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规范,对于这样的语法错误问题,我们应该教会学生把蒙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特征掌握好,而后加以区别。蒙语中语法顺序是“主语+宾语+谓语”,而汉语中却是“主语+谓语+宾语”。一定要把这一点理解好,掌握好,学生在使用汉语说话或者写文章时避免出错。
认知教学法的主要内容有:强调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习者以有限的规则创造出交际中所需要的句子。蒙生受到母语语音和所处地区汉语方言语音的双重影响,用普通话表达时,经常出现发音不标准,用词不恰当,表达不流利的现象。比如:“即使”说成“既是”,“捆成”说成“困成”,“飞机”说成“废机”,等等。如果说很长的一段话还会掺杂一些口头禅。比如:“……完了之后……完了之后”, “……那什么……那什么”,有的学生在说话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加一些蒙语中的关联词语“……希德”,“……莺歌的”等。在《汉语口语训练》这门课中,我校的汉语老师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多种多样的训练。例如:演讲会、情景对话、故事会、朗诵会等。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多鼓励他们,让他们建立学习汉语的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汉语的动机和兴趣,即使出现一些错误,也要进行疏导,不要急于纠正错误,对于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指导学生从言语实践中发现规则,并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地活用规则的机会,从而使学生掌握规则。 三、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汉语口语交际水平
在普通话的语音系统的教学中,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强化训练,如普通话的声母及其训练,普通话的韵母及其训练,声调、语流音变、儿化及其训练。内蒙古汉语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可以分为三个不同区域,即东部方言区、西部方言区、阿拉善方言区。为了在汉语口语交际中避免蒙古族学生受到方言语音的负迁移的影响,还设置了内蒙古东部方言的语音辨正及训练、内蒙古西部方言的语音辨正及训练、内蒙古阿拉善方言的语音辩正及训练。在这些口语训练中及时改正错误的发音,以免影响正常的交际。
利用认知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教与学的预期效果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还可以用多媒体软件。多媒体软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运用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与学的效果。教师运用多媒体软件应充分利用当代认知心理学原理,根据学生接受心理,运用生动新颖的刺激物,采用富于变化动感的画面,使学生通过多种感觉器官,做到眼到耳到心到,感知深切,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抽象思维和理性思考。
蒙汉双语教学作为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有认知过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统一在其中。否则,人们常言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失去了理论依据。在教学这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由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构成,其中师生间存在着两条交织在一起的信息交流回路:知识信息交流回路和情感信息交流回路。二者相互影响,彼此依存,从不同的侧面共同作用于教学过程。知识回路中的信息是教学内容,信息载体是教学形式;教师鼓励双语思维,提出相关的前沿知识,让学生学会用母语和第二语言思考和解决问题,课堂上师生互动,课后学生自学。
总之,在蒙汉双语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循认知法的教学规则,重视对学生的双语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使学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再学好汉语,成为蒙汉兼通的双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齐户扬,陈昌来.应用语言学纲要[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2003.
[3] 朱志平.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概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 袁华.现代汉语[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5] 茯苓花.汉语口语训练[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