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生鲜农产品易腐易损的特点,基于TOC理论运用“聚焦五步法”,找出供应链中的瓶颈——快速响应。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需求预测,加强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构建供应链物流网络,寻求最佳响应能力,提升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快速响应
1.引言
生鲜农产品作为一类特殊的易腐易损农产品,包括新鲜的果蔬、奶制品、蛋类、肉类,鲜活的水产品和畜禽等六类农产品。在自然常温的环境中,由于生鲜农产品的含水量高、保鲜期短,其产品的属性,包括新鲜度、营养价值、口感等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在采购、装卸、物流、销售等各环节中,容易造成数量损失和鲜活度降低。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生鲜农产品的价值和数量对时间的反应更加敏感,消费者需求波动性增强,时效性、保鲜性是吸引消费者的有效手段,因此对生鲜农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应对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供应链必须以柔性的生产和管理为前提,在保证速度快与成本低的基础下,尽可能提高整个供应链周期中每个环节的快速响应能力,压缩生鲜农产品从加工包装到运输储存及最终配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时间,及时地响应消费者需求以获得竞争优势。
TOC理论(The Theory of Constraint)是以色列物理学家、企业管理大师Dr·Eliyahum·Goldratt基于他早期的优化生产技术(Optim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OPT)上發展创立起来的。约束理论率先提出从企业全局的效率和利益角度出发,识别企业中的瓶颈环节,然后运用逻辑化、系统化的思维流程,使瓶颈产能最大化,从而使企业各环节同步、整体改善的生产运作管理方法[1]。目前,国内外对TOC理论以及TOC在生产运作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是对于约束理论在快速响应中的运用研究不多,本文将TOC理论引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识别物流配送中的制约因素并加以突破,从而提高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竞争力。
2.基于TOC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快速响应总体思路
生鲜农产品物流系统快速响应可降低库存量,加快库存周转率,保证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生鲜农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中,通常都会出现瓶颈,进而影响供应链整体的协调运作。运用TOC管理方法构建一个从快速响应出发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及时发现瓶颈,打破最薄弱环节,并对该环节进行充分利用,以平衡其他资源,最大化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基于TOC理论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快速响应可归纳为:分析整个供应链各环节,找出影响快速响应的制约因素,即物流配送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然后消除这些制约因素,从而提高供应链效率。依照TOC聚焦五步法:第一步是识别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存在的约束,根据瓶颈识别算法,找出系统中存在的最大约束; 第二步是最大限度地挖尽瓶颈和利用制约因素,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第三步是使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其他活动服务于第二步中提出的各种措施,只有其他活动的配合,才有供应链效率的提高;第四步是打破瓶颈,此时系统也发生了变化,原有的瓶颈已不再是企业的瓶颈;第五步是重返第一步,重新识别新的约束,持续改进。TOC理论最终就是要寻求顾客需求与企业能力的最佳配合, 对约束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 其余的环节相继地与这一环节同步。
3.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
生鲜农产品从田间采摘到运输配送至消费者手中,耗费的时间越长,新鲜度越低,其新鲜度决定了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好坏和价值高低。这里的新鲜度包含两种:一是随着流通时间的延长,缺失水分、活性降低,只是看起来不新鲜;二是随着温度、环境的变化,大范围损坏,发生腐烂变质。综上所述,为了描述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本文定义一个随着运输配送时间变化的反映生鲜农产品质量的新鲜度因子θ, 0≤θ≤1。假设不考虑生产商田间采摘的过程,生产商打包装车时的生鲜农产品新鲜度为1,在运输配送途中随时间的增加而递减,直至生鲜农产品全部腐烂, 生命结束, 新鲜度降为0。生鲜农产品新鲜度函数为 ,其中T是生鲜农产品的有效生命周期,t为生鲜农产品从生产商到分销商至零售商的流通时间,且 。对生鲜农产品新鲜度函数关于流通时间求偏导:
, ,由图1看出,新鲜度因子θ是随着流通时间的延长而加速递减函数。
3.1找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存在的瓶颈
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快速响应有利有弊,在成本投入较高后才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如图2所示,当响应不足 ( deficiency in response) 时,则不能达到快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水平,企业虽然只投入较少的成本却失去了更多的机会和利润;若响应过度 ( surplus in response),即响应能力超过恰当水平, 企业利润增加的同时会带来了成本激增的问题。因此,本文解决的就是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瓶颈问题——快速响应,探讨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响应能力,寻找最佳响应能力以避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响应不足和过度。
3.2最大限度利用瓶颈
生鲜农产品具有较强的易腐易损性,在生鲜农产品从生产地运输到消费者的各环节中,会随着时间的延长持续发生变质,信息共享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瓶颈。因此,提高各环节的快速响应能力压缩流通时间,是增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掌握市场变化趋势、订单详情,提高供应链对消费者需求的响应速度、应变能力和服务水平,第一时间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保持稳定的市场占有率。
3.3所有其他因素迁就上述决定
3.3.1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需求预测
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生鲜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口味,更加青睐鲜活程度高的生鲜农产品,对物流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速响应能力必须以准确的需求预测为基础,否则反应越快、品种越多,库存积压问题也就越严重。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满足消费者随时变化的消费需求,提高对市场环境复杂变化的应对能力必须摆脱落后的管理方式,对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和运作模式做出创新性的变革,实现供应链上下游成员之间跨组织信息集成,使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整体运作达到同步性和一致性,提高供应链系统内部的运作效率。 消费者对于生鲜农产品的需求受到购买意愿和收入水平的影响,企业既要抓住宏观经济形势,预测消费者的支付能力,积极采取措施拉动消费;同时加强农民的市场经济观念和现代物流意识,指导农民关注生鲜农产品的市场动态,拓展思维;还需设计开发体验式APP,形成生产商、零应商、消费者等协同参与的交互式模式,发布当季时令蔬果、牲畜出栏率等数据;通过信息共享和大数据挖掘技术,并广泛收集消费者偏好,快速准确地获取消费者需求信息,及时采集、传递产品信息,使供需无缝对接。从现在的产销环节逐渐向农民生产采摘环节集成,结合自身的经营管理战略和利益目标,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不断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
3.3.2加强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
为提高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快速响应能力,必须加强核心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广泛普及物流信息技术。我国生鲜农产品的发展以个体企业为主,信息化基础和意识都非常薄弱,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应该从自身的战略定位和功能角度考虑,选择合适的信息化路径,综合运用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等技术手段,实现物流标准化、信息化、集成化。
通过使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对生鲜农产品的各环节实施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全程质量跟踪,消费者通过扫描射频标签可以对生鲜农产品进行产地追溯,将实时的物流信息反馈给物流企业和消費者,以便企业应对突发紧急情况快速做出响应。将时间—温度指示器(TTI)安装在生鲜农产品上,能够实时反映出其所黏附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期间的温度变化过程,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控,掌控农产品的新鲜程度。同时,结合全球定位系统(GPS)随时跟踪货运车辆,来解决合理调度车辆、实时监控车辆在途状况及生鲜农产品品质的问题,保障整个物流过程的快速运转。提升农产品物流园区的信息化水平,促进物流信息自动采集、数字化仓储、智能分拣、车辆调度优化、在途监控等关键信息技术的建设与普及,形成应变能力强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通过上述物流信息技术的综合利用,构建物流企业的内部信息网络,满足农民针对种植准备、仓储库存、上市时间、市场价格等全方位的信息需求,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快速响应提供技术支持。
3.3.3构建供应链物流网络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将生产源头、物流企业、零售商、消费者整合,统筹构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快速响应模式,组建成一个高效复杂、满足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物流网络。它使信息资源更加协调化,提升生鲜农产品物流主体组织化、专业化程度,对避免农民生产的风险、增加收入利润、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都具有重大意义,从而实现物流效率最大化。
通过信息共享、资源协同,将大量分散的资源和单个企业的物流网络整合,有效解决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和供应链响应速度过慢的瓶颈。搭建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从价格、渠道、品质与服务等方面入手,结合市场趋势制定营销策略,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响应消费者需求。重点培养与壮大生鲜农产品核心企业、专业养殖农户,朝着“合作社+农户”、“农超对接”和“公司+基地”等模式转变,建立多种模式的物流配送体系,更加灵活快速地响应消费者的需求,如VMI、田间超市直配、自提等补货策略。通过O2O模式实现联动发展,协调线上线下合作机制,增强供应链应对市场变化和不确定性的应变能力。建立少数量、多批次的快速补货机制,缩短补货周期,从而降低库存、流通实体损耗和价值流失。
3.4提升瓶颈的效率
快速响应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获利能力和服务质量带来了明显的改善,如:销售额增加、库存降低、损耗减少、消费者满意度提高。设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响应收益函数为R=f(QRC),响应成本函数为C=f(QRC),净利润函数为P(QRC)=R-C。根据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益递减法则,若不断加大对快速响应能力的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边际响应成本随着响应能力的递增而递增,边际响应收益随着响应能力的递增而递减,所带来的利润就会下降。如图3所示,当边际响应成本等于边际响应收益时,即为最佳响应能力。
3.5 重返第一步, 别让惰性成了瓶颈, 即持续改善
约束理论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通过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分析,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应尽可能的缩短物流时间,保持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提高快速响应能力,根据TOC五步法,总结出以上基于TOC理论的快速响应机制,如图4所示。
4.总结
本文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入手,分析系统中存在的最大瓶颈,运用TOC理论对其快速响应能力提出有效解决措施,加大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共享程度,寻求最佳响应能力,减少物流在途时间,将物流成本降到最低,增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只是就TOC对快速响应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如快速响应能力的因素构成及评价指标;如何协调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利益分配;怎样合理布局网点,优化资源配置,使物流企业集散功能强大,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柔性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Goldratt E M, Cox J. The Goal: A Process of Ongoing Improvement[J]. Measuring Business Excellence, 1992, 56(5):351-355.
[2]李季芳. 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思考[J]. 中国流通经济, 2007, 21(01):17-19.
[3]徐良培, 李淑华, 陶建平. 基于时间竞争的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运营模式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09期(9):2320-2324.
[4]崔南方, 易林华. 基于TOC理论的分销系统库存控制模型[J]. 工业工程, 2008, 第2期(2):133-137.
[5]周云霞, 刘敏. 生产物流中的瓶颈辨识研究[J]. 物流科技, 2005, 28(8):11-15.
作者简介:朱清清(1992.7),女,武汉轻工大学,430023,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快速响应
1.引言
生鲜农产品作为一类特殊的易腐易损农产品,包括新鲜的果蔬、奶制品、蛋类、肉类,鲜活的水产品和畜禽等六类农产品。在自然常温的环境中,由于生鲜农产品的含水量高、保鲜期短,其产品的属性,包括新鲜度、营养价值、口感等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在采购、装卸、物流、销售等各环节中,容易造成数量损失和鲜活度降低。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生鲜农产品的价值和数量对时间的反应更加敏感,消费者需求波动性增强,时效性、保鲜性是吸引消费者的有效手段,因此对生鲜农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应对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供应链必须以柔性的生产和管理为前提,在保证速度快与成本低的基础下,尽可能提高整个供应链周期中每个环节的快速响应能力,压缩生鲜农产品从加工包装到运输储存及最终配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时间,及时地响应消费者需求以获得竞争优势。
TOC理论(The Theory of Constraint)是以色列物理学家、企业管理大师Dr·Eliyahum·Goldratt基于他早期的优化生产技术(Optim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OPT)上發展创立起来的。约束理论率先提出从企业全局的效率和利益角度出发,识别企业中的瓶颈环节,然后运用逻辑化、系统化的思维流程,使瓶颈产能最大化,从而使企业各环节同步、整体改善的生产运作管理方法[1]。目前,国内外对TOC理论以及TOC在生产运作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是对于约束理论在快速响应中的运用研究不多,本文将TOC理论引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识别物流配送中的制约因素并加以突破,从而提高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竞争力。
2.基于TOC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快速响应总体思路
生鲜农产品物流系统快速响应可降低库存量,加快库存周转率,保证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生鲜农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中,通常都会出现瓶颈,进而影响供应链整体的协调运作。运用TOC管理方法构建一个从快速响应出发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及时发现瓶颈,打破最薄弱环节,并对该环节进行充分利用,以平衡其他资源,最大化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基于TOC理论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快速响应可归纳为:分析整个供应链各环节,找出影响快速响应的制约因素,即物流配送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然后消除这些制约因素,从而提高供应链效率。依照TOC聚焦五步法:第一步是识别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存在的约束,根据瓶颈识别算法,找出系统中存在的最大约束; 第二步是最大限度地挖尽瓶颈和利用制约因素,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第三步是使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其他活动服务于第二步中提出的各种措施,只有其他活动的配合,才有供应链效率的提高;第四步是打破瓶颈,此时系统也发生了变化,原有的瓶颈已不再是企业的瓶颈;第五步是重返第一步,重新识别新的约束,持续改进。TOC理论最终就是要寻求顾客需求与企业能力的最佳配合, 对约束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 其余的环节相继地与这一环节同步。
3.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
生鲜农产品从田间采摘到运输配送至消费者手中,耗费的时间越长,新鲜度越低,其新鲜度决定了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好坏和价值高低。这里的新鲜度包含两种:一是随着流通时间的延长,缺失水分、活性降低,只是看起来不新鲜;二是随着温度、环境的变化,大范围损坏,发生腐烂变质。综上所述,为了描述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本文定义一个随着运输配送时间变化的反映生鲜农产品质量的新鲜度因子θ, 0≤θ≤1。假设不考虑生产商田间采摘的过程,生产商打包装车时的生鲜农产品新鲜度为1,在运输配送途中随时间的增加而递减,直至生鲜农产品全部腐烂, 生命结束, 新鲜度降为0。生鲜农产品新鲜度函数为 ,其中T是生鲜农产品的有效生命周期,t为生鲜农产品从生产商到分销商至零售商的流通时间,且 。对生鲜农产品新鲜度函数关于流通时间求偏导:
, ,由图1看出,新鲜度因子θ是随着流通时间的延长而加速递减函数。
3.1找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存在的瓶颈
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快速响应有利有弊,在成本投入较高后才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如图2所示,当响应不足 ( deficiency in response) 时,则不能达到快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水平,企业虽然只投入较少的成本却失去了更多的机会和利润;若响应过度 ( surplus in response),即响应能力超过恰当水平, 企业利润增加的同时会带来了成本激增的问题。因此,本文解决的就是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瓶颈问题——快速响应,探讨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响应能力,寻找最佳响应能力以避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响应不足和过度。
3.2最大限度利用瓶颈
生鲜农产品具有较强的易腐易损性,在生鲜农产品从生产地运输到消费者的各环节中,会随着时间的延长持续发生变质,信息共享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瓶颈。因此,提高各环节的快速响应能力压缩流通时间,是增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掌握市场变化趋势、订单详情,提高供应链对消费者需求的响应速度、应变能力和服务水平,第一时间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保持稳定的市场占有率。
3.3所有其他因素迁就上述决定
3.3.1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需求预测
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生鲜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口味,更加青睐鲜活程度高的生鲜农产品,对物流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速响应能力必须以准确的需求预测为基础,否则反应越快、品种越多,库存积压问题也就越严重。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满足消费者随时变化的消费需求,提高对市场环境复杂变化的应对能力必须摆脱落后的管理方式,对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和运作模式做出创新性的变革,实现供应链上下游成员之间跨组织信息集成,使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整体运作达到同步性和一致性,提高供应链系统内部的运作效率。 消费者对于生鲜农产品的需求受到购买意愿和收入水平的影响,企业既要抓住宏观经济形势,预测消费者的支付能力,积极采取措施拉动消费;同时加强农民的市场经济观念和现代物流意识,指导农民关注生鲜农产品的市场动态,拓展思维;还需设计开发体验式APP,形成生产商、零应商、消费者等协同参与的交互式模式,发布当季时令蔬果、牲畜出栏率等数据;通过信息共享和大数据挖掘技术,并广泛收集消费者偏好,快速准确地获取消费者需求信息,及时采集、传递产品信息,使供需无缝对接。从现在的产销环节逐渐向农民生产采摘环节集成,结合自身的经营管理战略和利益目标,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不断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
3.3.2加强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
为提高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快速响应能力,必须加强核心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广泛普及物流信息技术。我国生鲜农产品的发展以个体企业为主,信息化基础和意识都非常薄弱,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应该从自身的战略定位和功能角度考虑,选择合适的信息化路径,综合运用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等技术手段,实现物流标准化、信息化、集成化。
通过使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对生鲜农产品的各环节实施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全程质量跟踪,消费者通过扫描射频标签可以对生鲜农产品进行产地追溯,将实时的物流信息反馈给物流企业和消費者,以便企业应对突发紧急情况快速做出响应。将时间—温度指示器(TTI)安装在生鲜农产品上,能够实时反映出其所黏附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期间的温度变化过程,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控,掌控农产品的新鲜程度。同时,结合全球定位系统(GPS)随时跟踪货运车辆,来解决合理调度车辆、实时监控车辆在途状况及生鲜农产品品质的问题,保障整个物流过程的快速运转。提升农产品物流园区的信息化水平,促进物流信息自动采集、数字化仓储、智能分拣、车辆调度优化、在途监控等关键信息技术的建设与普及,形成应变能力强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通过上述物流信息技术的综合利用,构建物流企业的内部信息网络,满足农民针对种植准备、仓储库存、上市时间、市场价格等全方位的信息需求,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快速响应提供技术支持。
3.3.3构建供应链物流网络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将生产源头、物流企业、零售商、消费者整合,统筹构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快速响应模式,组建成一个高效复杂、满足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物流网络。它使信息资源更加协调化,提升生鲜农产品物流主体组织化、专业化程度,对避免农民生产的风险、增加收入利润、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都具有重大意义,从而实现物流效率最大化。
通过信息共享、资源协同,将大量分散的资源和单个企业的物流网络整合,有效解决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和供应链响应速度过慢的瓶颈。搭建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从价格、渠道、品质与服务等方面入手,结合市场趋势制定营销策略,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响应消费者需求。重点培养与壮大生鲜农产品核心企业、专业养殖农户,朝着“合作社+农户”、“农超对接”和“公司+基地”等模式转变,建立多种模式的物流配送体系,更加灵活快速地响应消费者的需求,如VMI、田间超市直配、自提等补货策略。通过O2O模式实现联动发展,协调线上线下合作机制,增强供应链应对市场变化和不确定性的应变能力。建立少数量、多批次的快速补货机制,缩短补货周期,从而降低库存、流通实体损耗和价值流失。
3.4提升瓶颈的效率
快速响应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获利能力和服务质量带来了明显的改善,如:销售额增加、库存降低、损耗减少、消费者满意度提高。设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响应收益函数为R=f(QRC),响应成本函数为C=f(QRC),净利润函数为P(QRC)=R-C。根据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益递减法则,若不断加大对快速响应能力的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边际响应成本随着响应能力的递增而递增,边际响应收益随着响应能力的递增而递减,所带来的利润就会下降。如图3所示,当边际响应成本等于边际响应收益时,即为最佳响应能力。
3.5 重返第一步, 别让惰性成了瓶颈, 即持续改善
约束理论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通过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分析,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应尽可能的缩短物流时间,保持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提高快速响应能力,根据TOC五步法,总结出以上基于TOC理论的快速响应机制,如图4所示。
4.总结
本文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入手,分析系统中存在的最大瓶颈,运用TOC理论对其快速响应能力提出有效解决措施,加大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共享程度,寻求最佳响应能力,减少物流在途时间,将物流成本降到最低,增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只是就TOC对快速响应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如快速响应能力的因素构成及评价指标;如何协调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利益分配;怎样合理布局网点,优化资源配置,使物流企业集散功能强大,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柔性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Goldratt E M, Cox J. The Goal: A Process of Ongoing Improvement[J]. Measuring Business Excellence, 1992, 56(5):351-355.
[2]李季芳. 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思考[J]. 中国流通经济, 2007, 21(01):17-19.
[3]徐良培, 李淑华, 陶建平. 基于时间竞争的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运营模式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09期(9):2320-2324.
[4]崔南方, 易林华. 基于TOC理论的分销系统库存控制模型[J]. 工业工程, 2008, 第2期(2):133-137.
[5]周云霞, 刘敏. 生产物流中的瓶颈辨识研究[J]. 物流科技, 2005, 28(8):11-15.
作者简介:朱清清(1992.7),女,武汉轻工大学,430023,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