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法西斯十二年浩劫的结果,“废墟文学”应运而生,首先结出硕果的是短篇小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和进入五十年代以后,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变化,使这一体裁的创作面临新的课题,有了新的发展。这里选译的六个短篇,就创作年代来说,从五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初,也正是西德所谓“经济奇迹”崛起的时期;就作家而论,与《世界文学》曾经先后介绍过的亨利希·伯尔和西格弗里德·棱茨一样,都具有不同的代表性,但对我国读者还是第一次介绍。施努雷的《事迹》注重情节和隐喻,它的主题是对战争的追悔。一个前军事法庭顾问战后重操律师旧业,业务兴旺,他以遗忘代替悔恨,而一个当年的士兵谴责了他的良心。在五十年代后期,旧事重提,无疑增添了反“复旧”的新意。社会道德问题是西德作家关注的题材之一。卡施尼茨在《克里斯蒂纳》中,让一个家庭主妇出场,为她丈夫和自己一次明哲保身、见死不救的行为辩解,丑态百出,整个作品则由此收到了谴责的效果。冯·德·格林是工人作家,代表写真实的报告文学那一派,他的《速记稿》是世态炎凉、社会道德下降的现场记录。由以上三篇作品可以看出,在当代西德文学创作中,现实主义的线索并未中断。就是在西德,格拉斯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作家,他的《左撇子》是阿登纳时期的作品。这位作家的小说的基调,或可说是愤世嫉俗。在他的笔下,社会是病态的,世界是疯狂的,你看不到真善美,只见到假恶丑,而“左撇子”便是要在这绝望之中寻求一个新的开端。严斯的《关于哈廷顿的报道》,则暗讽社会的疯狂。里希特的《卡茨溪畔的战斗》,系政治性幽默小品。寓讽刺于荒诞,是这几篇的共同手法。冈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1927—),生于坦泽(今波兰格但斯克),战后当过石匠和雕刻匠,曾在杜塞尔多夫和西柏林艺术学院学习,因其长篇小说《铁皮鼓》(1959)而得名;除创作诗歌、戏剧外,他著有小说《猫和鼠》(1961)、《狗的岁月》(1963)和《鲽鱼》(1977)等;现居西柏林。马克斯·冯·德·格林(Max von der Grün,1926—),生于拜罗伊特,战后当过建筑工人和十三年矿工,是工人文学团体多特蒙德“六一社”的发起人之一;主要作品有长篇《双重黑夜下的人》(1962)、《鬼火与火》(1963)、《坎坷人生》(1973)及短篇集多种;现居多特蒙德。瓦尔特·严斯(Walter Jens,1923—),生于汉堡;1956年起为蒂宾根大学古典哲学教授;著有长篇小说《不——被告的世界》(1950)和《迈斯特先生——关于一部长篇小说的对话)(1963)等。玛丽·路易斯·卡施尼茨(Marie Luise Kaschnitz,1901—1974),女作家,战后居住在法兰克福和罗马;著有诗集《死神舞蹈与当今的诗》(1947)、《永恒的城》(1952)、《你的沉默——我的声音》(1962),短篇集《胖孩子》(1952)、《长长的影子》(1960)等。汉斯·维尔纳·里希特(Hans Werner Richter,1908—),生于乌塞道姆岛上的班辛;西德著名文学团体“四七社”的主持人;著有长篇小说《他们从上帝的手中落下》(1951)、《利努斯·弗莱克或丧失尊严》(1959)及讽刺集《友好环境中的人们》(1966)等;现居慕尼黑和西柏林。沃尔夫迪特里希·施努雷(Wolfdietrich Schnurre,1920—),生于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现居西柏林;著有长篇小说《当父亲的胡子还红的时候》(1958)及短篇小说集多种。——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