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广平上大学时写过一个考试题目,名字叫《罗素的话》,交给了老师鲁迅。鲁迅审稿后批道:“《罗素的话》拟给90分,其中给你5分(抄工5分,末尾的议论2分),其余的85分都给罗素。”意思是,这篇论文讲罗素讲得太多,而发挥自己观点的地方几乎没有。
不愧是鲁迅,说了85分给罗素后,还要加个括号补刀,把实际得分克扣到2分。或许,他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说,我给了你88分的感情分哦。
不过,这也不算什么,自古至今,无论是烂到无敌的试卷,还是妙笔生花的美文,总能激发某些考官的创作欲,让他们写出令人笑喷的评语。
清朝诗人张问陶在莱州主持考试时,出的题目是“伯夷叔齐”。有个考生不知道伯夷、叔齐是两个人的名字,把四个字拆开写了篇文章,共分八个自然段。张问陶于是模仿戏文的语气在试卷上批注:“孤竹君,哭声悲,叫一声‘我的儿子呵!我只知你俩在首阳山上做了饿死鬼,谁知你俩竟被人做成了一味吃不得的大炸八块’。”伯夷、叔齐如果能听到,想必也会哭晕在厕所。
明朝成化年间,考生陈公甫、庄孔畅、章德懋一起进京参加会试。结果发榜的时候,榜单上独独没有陈公甫的名字。大家一起去查卷子,才发现陈公甫的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人各有其等,圣人等其等。”用古文寫文章,生硬的省略容易产生歧义。因此考官在夹批里写道:“若要中进士,还须等一等。”话说得温柔又坚定。
由于文句不通造成考官无法理解意思的情况还不少。
纪晓岚做主考官时,就曾经给一篇难以理解的文章写批语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鸣翠柳,意思是说文章写得像是鸟语,完全不知所云;一行白鹭上青天,意思是不知道你要让我们理解到哪里去,该不是要上天吧?
类似的批语还有“高山滚鼓,扑通扑通”,意思是你让我不懂不懂呀。这也不奇怪,毕竟考试千千万,考生也是各不同。
民国初年,康有为曾到山西主持县长考试,题目是“廉吏民表”。有个考生没读过包拯《乞不用赃吏》中的“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这句话,以为这里的表就是类似excel表之类的东西,写道:“如今真是个盛世啊,世界之表多也,有摄氏表、华氏表,如今又有廉吏民表……”康有为看完哭笑不得,批注道:“题目是廉吏民表,你却扯摄氏表、华氏表,如果我出题《阎锡山论》,你是不是要说‘山西之山多也,有五台山、中条山,如今又有阎锡山………
更奇葩的是,还有威胁老师的学生。有个学生答不出题,就在试卷上题诗一首:“未曾提笔泪涟涟,苦读寒窗十几年;考官若不把我取,回家一命归黄泉!”主考官的回复是:“未曾提笔泪涟涟——不必;苦读寒窗十几年——未必;考官若不把我取——势必;回家一命归黄泉——何必!”
清代的《坚瓠戊集》里也记载着一个故事,某次考试题目语出《论语·卫灵公》,要考生围绕“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写篇文章。有个秀才写道:“一代一代又一代。”这是地地道道的白话文,形同儿戏了。因此考官李宗师批道“二等二等再二等”,把该考生定为六等。
按照明清的“六等黜陟法”,这个秀才回到乡里也当不成秀才了。所以说,考试有风险,考生须谨慎!
当然,如果遇到好的文章,主考官也是不吝笔墨,极力夸赞,完全不顾考生可能会产生骄傲情绪的事实。康熙年间一位姓李的考官赞叹某考生的文章“深刺题髓,而出以清俊,正如殿内五龙,每夜欲生风雨”,可见爱极了这篇文章。
有的考官甚至会在批语里表明,考生之所以能被录取,自己是出过力的。元朝湖广乡试第13名聂炳的卷子上,考官彭士奇批道:“……一同经考者殊不满意,余见其组织题意已密,亟从史拔擢,以备一经之选。”其中无不包含着自己发掘到人才的欣喜。
还有一位姓彭的考官夸奖考生的文章写得好,把其他人的文章都比作虫子的嗡嗡声:“盖腰鼓百面,以破蟋蟀之鸣、苍蝇之声者也。”不过这位考生最后只得了第18名,不知道排在他前面的那些考生看了这句评语该做何感想。
还有更厉害的,梁启超当考生时曾收到过著名的情诗评语。梁启超参加会试时,考官李文田很欣赏他,而其他考官不喜欢他。李文田力争,被其他考官说是“广东人护着广东人”,李文田只好悻悻罢手,并在试卷上引用了张籍的“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这句诗作为批语。
要知道,张籍这首诗以女人自居,是下级说给上级听的,可见李文田对梁启超的欣赏程度。
除了花式吐槽、极尽赞美,主考官的评语有时也透着无奈,甚至直接影响考生能否被录取。
清朝时,主考官特别注重考生的书法,龚自珍当考生时就吃过这样的亏。他的字书写潦草,因此只在会试里取得了三甲十九名的成绩。龚自珍很生气,把女儿、老婆、小妾、婢女统统叫来,让她们练字,而且只练科举考试用的馆阁体。从此之后,只要谈到科举,他就理直气壮地对朋友说:“吾家妇人无一不可入翰林。”
这种事情在清朝简直不胜枚举,以至于一位考官看完字迹潦草的试卷后,忍不住批道:“汝文佳而字体模糊,耗我半夜心力始能辨晰……”你的字这么潦草,是要累死我的节奏啊!清末名臣张謇在考试时就被考官张之万评为“干枯,无福泽,其人必老迈,不宜为多士之魁”。意思是,你的字这么干枯,想必人也很老,不如回家颐享天年吧!
嘉靖十一年(1532年),考生林大钦的文章由于不符合写作规范,引起了考官的争议。都御史对这份试卷不甚欣赏,评道:“安有答案无冒语者?”大学士张孚敬却认为,此卷虽不完全符合格式,然而文字明快,建议给皇上看看。没想到,明世宗很喜欢这份卷子,当即赐诗一首:“林姓富贵胜中华,三状四眼六探花。五会七解八宰府,九尚十世作行家。”就这样,没按照题目要求答卷的林大钦22岁就当上了状元。
康熙对考生李蟠的评语也很大度。李蟠参加会试时,怕自己饿坏,带了三十多个馒头、十几个鸡蛋进了考场。在考试那天,他吃掉了这些够普通人吃一个星期的食物。也就是说,别人主要是去答题,他主要是去吃,结果到了考试结束的时间,他的题目还没答完。
最后主考官看了考卷,感觉题目答得不错,可惜超时了。多亏康熙赏识他,下旨道:“李蟠乃苦心之士,而国家正在用人之际,得一士胜置一军,对其仍按章擢录。”
还有的考生自己给自己写评语,这恐怕是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例。
有一年,唐朝考官杜黄裳请考生尹枢主持考试。尹枢选了不少人,考生都心悦诚服。最后,还差一个状元没选。尹枢哈哈一笑,说:“状元非老夫不可。”其他人也都同意。就这样,尹枢成了历史上唯一把自己评为状元的考生——这真是“有权不用非君子”。
当时的考试虽残酷,但这些考试评语,或犀利或幽默,无不表达着主考官对考生的爱恨交织,让考生从中获得一些裨益。如果要评选古代的段子手,考官必须被投一票!
编辑/夏涵
不愧是鲁迅,说了85分给罗素后,还要加个括号补刀,把实际得分克扣到2分。或许,他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说,我给了你88分的感情分哦。
不过,这也不算什么,自古至今,无论是烂到无敌的试卷,还是妙笔生花的美文,总能激发某些考官的创作欲,让他们写出令人笑喷的评语。
清朝诗人张问陶在莱州主持考试时,出的题目是“伯夷叔齐”。有个考生不知道伯夷、叔齐是两个人的名字,把四个字拆开写了篇文章,共分八个自然段。张问陶于是模仿戏文的语气在试卷上批注:“孤竹君,哭声悲,叫一声‘我的儿子呵!我只知你俩在首阳山上做了饿死鬼,谁知你俩竟被人做成了一味吃不得的大炸八块’。”伯夷、叔齐如果能听到,想必也会哭晕在厕所。
明朝成化年间,考生陈公甫、庄孔畅、章德懋一起进京参加会试。结果发榜的时候,榜单上独独没有陈公甫的名字。大家一起去查卷子,才发现陈公甫的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人各有其等,圣人等其等。”用古文寫文章,生硬的省略容易产生歧义。因此考官在夹批里写道:“若要中进士,还须等一等。”话说得温柔又坚定。
由于文句不通造成考官无法理解意思的情况还不少。
纪晓岚做主考官时,就曾经给一篇难以理解的文章写批语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鸣翠柳,意思是说文章写得像是鸟语,完全不知所云;一行白鹭上青天,意思是不知道你要让我们理解到哪里去,该不是要上天吧?
类似的批语还有“高山滚鼓,扑通扑通”,意思是你让我不懂不懂呀。这也不奇怪,毕竟考试千千万,考生也是各不同。
民国初年,康有为曾到山西主持县长考试,题目是“廉吏民表”。有个考生没读过包拯《乞不用赃吏》中的“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这句话,以为这里的表就是类似excel表之类的东西,写道:“如今真是个盛世啊,世界之表多也,有摄氏表、华氏表,如今又有廉吏民表……”康有为看完哭笑不得,批注道:“题目是廉吏民表,你却扯摄氏表、华氏表,如果我出题《阎锡山论》,你是不是要说‘山西之山多也,有五台山、中条山,如今又有阎锡山………
更奇葩的是,还有威胁老师的学生。有个学生答不出题,就在试卷上题诗一首:“未曾提笔泪涟涟,苦读寒窗十几年;考官若不把我取,回家一命归黄泉!”主考官的回复是:“未曾提笔泪涟涟——不必;苦读寒窗十几年——未必;考官若不把我取——势必;回家一命归黄泉——何必!”
清代的《坚瓠戊集》里也记载着一个故事,某次考试题目语出《论语·卫灵公》,要考生围绕“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写篇文章。有个秀才写道:“一代一代又一代。”这是地地道道的白话文,形同儿戏了。因此考官李宗师批道“二等二等再二等”,把该考生定为六等。
按照明清的“六等黜陟法”,这个秀才回到乡里也当不成秀才了。所以说,考试有风险,考生须谨慎!
当然,如果遇到好的文章,主考官也是不吝笔墨,极力夸赞,完全不顾考生可能会产生骄傲情绪的事实。康熙年间一位姓李的考官赞叹某考生的文章“深刺题髓,而出以清俊,正如殿内五龙,每夜欲生风雨”,可见爱极了这篇文章。
有的考官甚至会在批语里表明,考生之所以能被录取,自己是出过力的。元朝湖广乡试第13名聂炳的卷子上,考官彭士奇批道:“……一同经考者殊不满意,余见其组织题意已密,亟从史拔擢,以备一经之选。”其中无不包含着自己发掘到人才的欣喜。
还有一位姓彭的考官夸奖考生的文章写得好,把其他人的文章都比作虫子的嗡嗡声:“盖腰鼓百面,以破蟋蟀之鸣、苍蝇之声者也。”不过这位考生最后只得了第18名,不知道排在他前面的那些考生看了这句评语该做何感想。
还有更厉害的,梁启超当考生时曾收到过著名的情诗评语。梁启超参加会试时,考官李文田很欣赏他,而其他考官不喜欢他。李文田力争,被其他考官说是“广东人护着广东人”,李文田只好悻悻罢手,并在试卷上引用了张籍的“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这句诗作为批语。
要知道,张籍这首诗以女人自居,是下级说给上级听的,可见李文田对梁启超的欣赏程度。
除了花式吐槽、极尽赞美,主考官的评语有时也透着无奈,甚至直接影响考生能否被录取。
清朝时,主考官特别注重考生的书法,龚自珍当考生时就吃过这样的亏。他的字书写潦草,因此只在会试里取得了三甲十九名的成绩。龚自珍很生气,把女儿、老婆、小妾、婢女统统叫来,让她们练字,而且只练科举考试用的馆阁体。从此之后,只要谈到科举,他就理直气壮地对朋友说:“吾家妇人无一不可入翰林。”
这种事情在清朝简直不胜枚举,以至于一位考官看完字迹潦草的试卷后,忍不住批道:“汝文佳而字体模糊,耗我半夜心力始能辨晰……”你的字这么潦草,是要累死我的节奏啊!清末名臣张謇在考试时就被考官张之万评为“干枯,无福泽,其人必老迈,不宜为多士之魁”。意思是,你的字这么干枯,想必人也很老,不如回家颐享天年吧!
嘉靖十一年(1532年),考生林大钦的文章由于不符合写作规范,引起了考官的争议。都御史对这份试卷不甚欣赏,评道:“安有答案无冒语者?”大学士张孚敬却认为,此卷虽不完全符合格式,然而文字明快,建议给皇上看看。没想到,明世宗很喜欢这份卷子,当即赐诗一首:“林姓富贵胜中华,三状四眼六探花。五会七解八宰府,九尚十世作行家。”就这样,没按照题目要求答卷的林大钦22岁就当上了状元。
康熙对考生李蟠的评语也很大度。李蟠参加会试时,怕自己饿坏,带了三十多个馒头、十几个鸡蛋进了考场。在考试那天,他吃掉了这些够普通人吃一个星期的食物。也就是说,别人主要是去答题,他主要是去吃,结果到了考试结束的时间,他的题目还没答完。
最后主考官看了考卷,感觉题目答得不错,可惜超时了。多亏康熙赏识他,下旨道:“李蟠乃苦心之士,而国家正在用人之际,得一士胜置一军,对其仍按章擢录。”
还有的考生自己给自己写评语,这恐怕是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例。
有一年,唐朝考官杜黄裳请考生尹枢主持考试。尹枢选了不少人,考生都心悦诚服。最后,还差一个状元没选。尹枢哈哈一笑,说:“状元非老夫不可。”其他人也都同意。就这样,尹枢成了历史上唯一把自己评为状元的考生——这真是“有权不用非君子”。
当时的考试虽残酷,但这些考试评语,或犀利或幽默,无不表达着主考官对考生的爱恨交织,让考生从中获得一些裨益。如果要评选古代的段子手,考官必须被投一票!
编辑/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