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我读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时,“无中生有”这个词一下子跃入我的脑海,挥之不去。那一刻我对这个词的理解与词典中解释的意思完全不同。托尔斯泰极其简陋的坟墓与他伟大的人格形成的强烈反差,剧烈震撼了我。使我对“无中生有”这个词有了新的诠释:看似表面的“无”,实际却拥有着一个丰富的、难以企及的精神世界。
“有”,不一定拥有;“无”,并不是没有。看似表面的“无”,却征服了一座人类感情的大山。托尔斯泰极其简陋的坟墓和让人敬仰的伟大人格对“无中生有”这个词语做了另一种诠释,也更让我对他肃然起敬。
关键词:无中生有 简陋 伟大 震撼 精神财富
“无中生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把本来不存在的事说成确有其事,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一直以来,“无中生有”被帖上了贬义词的标签。
当我读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时,“无中生有”这个词一下子跃入我的脑海,挥之不去。那一刻我对这个词的理解与词典中解释的意思完全不同。托尔斯泰极其简陋的坟墓与他伟大的人格形成的强烈反差,剧烈震撼了我。使我对“无中生有”这个词有了新的诠释:看似表面的“无”,实际却拥有着一个丰富的、难以企及的精神世界。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评价托尔斯泰,那就是伟大。俄国著名小说家柯罗连科在悼念托尔斯泰的文章中称他为现代人类的巨人,说神话里的巨人把山堆积在山上,而托尔斯泰则移动了沙皇和征服者所不能移动的人类感情的大山。
是的,托尔斯泰的人格是伟大的。托尔斯泰出生在俄国的一个贵族家庭,并承袭爵位,享受着令人羡慕的物质生活。很多人都会认为,托尔斯泰一定满足于这种生活状态。恰恰相反,托尔斯泰并没有为他高贵的出身而自豪,并没有因为享受这种令人羡慕的的物质生活而窃喜。这些被他视作是一种耻辱,使他不安和痛苦。因为十九世纪在俄国、在世界上的角角落落里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生活在贫困之中,他不能也不敢安于享受。他会为雅斯纳雅的一个寡妇无法过冬而担心不已;他会因看到村里的人在早晨只能吃一个干巴巴的土豆而心痛异常;他把属于自己的财物分给需要的人,他噙着泪面对遭受火灾的人们,愧对自己对他们的帮助太少。在他晚年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一个想法一直折磨着他,让他寝食难安。那就是不可再在“周围是一片赤贫”的情况下,过“可耻的奢侈生活”了。
托尔斯泰对文学的贡献是巨大的。他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以自己的累累巨著奉献给世人,为世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巨大的文学成就给他带来了极高的社会名誉和社会地位。与他对物质生活的态度一样,这些对他来说不是享受,而是精神枷锁,以至于他用一生与之抗争。他希望自己能像平民一样,浇水种地,安静地生活,但种种压力使他不能如愿。倔强的他以82岁的高龄毅然离家出走,最后病逝于一个小火车站——一代文学巨人托尔斯泰就像一个无名士兵、一个不为人知的流浪汉一样悄悄地离开了人世。
与他高贵的出身和巨大的文学成就相反,他的坟墓却极其简陋,简陋的难以令人置信。按照人们的心理定势来看,他的坟墓应该是奢华的,应该和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一样。他完全有资格拥有这样的坟墓,让世人去瞻仰他,表达对他的敬意。如果你以这样的想像走进托尔斯泰的庄园去寻找他的坟墓,你会一无所获。就像俊青所说:“我置身于托尔斯泰的庄园里,向前走了很久,都没有发现。当翻译在我身后喊了一声‘到了’时,我环顾四周,仍没有看到。直到翻译指给我看时,我才看到,托尔斯泰的坟墓只是一个小小的、微微隆起的长方形土丘而已!而我刚从这坟墓前走过,竟没有发现它!”这座世间最美的坟墓,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没有墓志铭,甚至连托尔斯泰的名字都没有。这位生前被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静静地躺在他生前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安眠于他所追求的幸福所在。
我们生活在21世纪,这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时代。也是人的欲望、贪婪需要强大的定力来克制的时代。然而不少人在物质富足的同时,精神的给养却远远没有跟上。他们在物质、权利的诱惑面前,迷失了自己。原本身上的真善美,渐渐地远离了,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虚伪的曲意迎合,甚至不择手段。这类人在物质方面是奢侈的,但在精神方面却是贫瘠的、可怜的。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人,他们很富有,但仅限于物质方面的富有。他们生活极其奢华,在家住豪宅,出门开豪车,穿着奢华,享受奢侈,整天出入高档餐厅、娱乐场所,一掷千金。这些人活着,除了绞尽脑汁挣钱外,就是吃喝玩乐。外表包装的光鲜靓丽,一张嘴就让人大跌眼镜。财富对他们来说仅仅是享乐,仅仅是炫耀的资本,没有更多的意义。其实他们已经失去了驾驭金钱的能力,变成了金钱的奴隶。除了金钱,他们一无所有。可悲的是他们却全然不知。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盲点。他们拥有财富,却不能让财富用到该用的地方。毁了财富,也毁了自己。
人是高级动物,是有思维能力的,是有思想的。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不能仅仅为了吃喝玩乐。说得不客气些,这些一般动物也会。而我们是高等动物,我们是要创造世界,要创造精神财富的。一个没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人,是很可悲的。如果回到原始社会,这些人还可以理解。因为人类还在进化过程中,做很多事情还没有觉解。就是说这时的人类做事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对他做的事并没有多少思考。只是为满足他的吃喝玩乐这些需求。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21世纪,如果我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原始社会的水平,那我们人类不是在进步,而是又退化了。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虽然托尔斯泰离开了我们,虽然他的坟墓只是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土丘,但这小小的土丘里却包容着一个最伟大的人物。巨大的反差,强烈的震撼,让托尔斯泰赢得了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敬仰。所有来到他墓地的人,都怀着无比的敬意。保护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别的,也唯有人们的敬意。纵然时间在流逝,季节在更替,而托尔斯泰却在人们心中获得了永恒。
“有”,不一定拥有;“无”,并不是没有。看似表面的“无”,却征服了一座人类感情的大山。托尔斯泰极其简陋的坟墓和让人敬仰的伟大人格对“无中生有”这个词语做了另一种诠释,也更让我对他肃然起敬。
参考文献
[1]《世间最美的坟墓》——茨威格
“有”,不一定拥有;“无”,并不是没有。看似表面的“无”,却征服了一座人类感情的大山。托尔斯泰极其简陋的坟墓和让人敬仰的伟大人格对“无中生有”这个词语做了另一种诠释,也更让我对他肃然起敬。
关键词:无中生有 简陋 伟大 震撼 精神财富
“无中生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把本来不存在的事说成确有其事,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一直以来,“无中生有”被帖上了贬义词的标签。
当我读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时,“无中生有”这个词一下子跃入我的脑海,挥之不去。那一刻我对这个词的理解与词典中解释的意思完全不同。托尔斯泰极其简陋的坟墓与他伟大的人格形成的强烈反差,剧烈震撼了我。使我对“无中生有”这个词有了新的诠释:看似表面的“无”,实际却拥有着一个丰富的、难以企及的精神世界。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评价托尔斯泰,那就是伟大。俄国著名小说家柯罗连科在悼念托尔斯泰的文章中称他为现代人类的巨人,说神话里的巨人把山堆积在山上,而托尔斯泰则移动了沙皇和征服者所不能移动的人类感情的大山。
是的,托尔斯泰的人格是伟大的。托尔斯泰出生在俄国的一个贵族家庭,并承袭爵位,享受着令人羡慕的物质生活。很多人都会认为,托尔斯泰一定满足于这种生活状态。恰恰相反,托尔斯泰并没有为他高贵的出身而自豪,并没有因为享受这种令人羡慕的的物质生活而窃喜。这些被他视作是一种耻辱,使他不安和痛苦。因为十九世纪在俄国、在世界上的角角落落里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生活在贫困之中,他不能也不敢安于享受。他会为雅斯纳雅的一个寡妇无法过冬而担心不已;他会因看到村里的人在早晨只能吃一个干巴巴的土豆而心痛异常;他把属于自己的财物分给需要的人,他噙着泪面对遭受火灾的人们,愧对自己对他们的帮助太少。在他晚年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一个想法一直折磨着他,让他寝食难安。那就是不可再在“周围是一片赤贫”的情况下,过“可耻的奢侈生活”了。
托尔斯泰对文学的贡献是巨大的。他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以自己的累累巨著奉献给世人,为世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巨大的文学成就给他带来了极高的社会名誉和社会地位。与他对物质生活的态度一样,这些对他来说不是享受,而是精神枷锁,以至于他用一生与之抗争。他希望自己能像平民一样,浇水种地,安静地生活,但种种压力使他不能如愿。倔强的他以82岁的高龄毅然离家出走,最后病逝于一个小火车站——一代文学巨人托尔斯泰就像一个无名士兵、一个不为人知的流浪汉一样悄悄地离开了人世。
与他高贵的出身和巨大的文学成就相反,他的坟墓却极其简陋,简陋的难以令人置信。按照人们的心理定势来看,他的坟墓应该是奢华的,应该和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一样。他完全有资格拥有这样的坟墓,让世人去瞻仰他,表达对他的敬意。如果你以这样的想像走进托尔斯泰的庄园去寻找他的坟墓,你会一无所获。就像俊青所说:“我置身于托尔斯泰的庄园里,向前走了很久,都没有发现。当翻译在我身后喊了一声‘到了’时,我环顾四周,仍没有看到。直到翻译指给我看时,我才看到,托尔斯泰的坟墓只是一个小小的、微微隆起的长方形土丘而已!而我刚从这坟墓前走过,竟没有发现它!”这座世间最美的坟墓,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没有墓志铭,甚至连托尔斯泰的名字都没有。这位生前被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静静地躺在他生前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安眠于他所追求的幸福所在。
我们生活在21世纪,这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时代。也是人的欲望、贪婪需要强大的定力来克制的时代。然而不少人在物质富足的同时,精神的给养却远远没有跟上。他们在物质、权利的诱惑面前,迷失了自己。原本身上的真善美,渐渐地远离了,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虚伪的曲意迎合,甚至不择手段。这类人在物质方面是奢侈的,但在精神方面却是贫瘠的、可怜的。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人,他们很富有,但仅限于物质方面的富有。他们生活极其奢华,在家住豪宅,出门开豪车,穿着奢华,享受奢侈,整天出入高档餐厅、娱乐场所,一掷千金。这些人活着,除了绞尽脑汁挣钱外,就是吃喝玩乐。外表包装的光鲜靓丽,一张嘴就让人大跌眼镜。财富对他们来说仅仅是享乐,仅仅是炫耀的资本,没有更多的意义。其实他们已经失去了驾驭金钱的能力,变成了金钱的奴隶。除了金钱,他们一无所有。可悲的是他们却全然不知。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盲点。他们拥有财富,却不能让财富用到该用的地方。毁了财富,也毁了自己。
人是高级动物,是有思维能力的,是有思想的。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不能仅仅为了吃喝玩乐。说得不客气些,这些一般动物也会。而我们是高等动物,我们是要创造世界,要创造精神财富的。一个没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人,是很可悲的。如果回到原始社会,这些人还可以理解。因为人类还在进化过程中,做很多事情还没有觉解。就是说这时的人类做事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对他做的事并没有多少思考。只是为满足他的吃喝玩乐这些需求。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21世纪,如果我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原始社会的水平,那我们人类不是在进步,而是又退化了。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虽然托尔斯泰离开了我们,虽然他的坟墓只是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土丘,但这小小的土丘里却包容着一个最伟大的人物。巨大的反差,强烈的震撼,让托尔斯泰赢得了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敬仰。所有来到他墓地的人,都怀着无比的敬意。保护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别的,也唯有人们的敬意。纵然时间在流逝,季节在更替,而托尔斯泰却在人们心中获得了永恒。
“有”,不一定拥有;“无”,并不是没有。看似表面的“无”,却征服了一座人类感情的大山。托尔斯泰极其简陋的坟墓和让人敬仰的伟大人格对“无中生有”这个词语做了另一种诠释,也更让我对他肃然起敬。
参考文献
[1]《世间最美的坟墓》——茨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