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终生习惯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xing7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让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是最为重要的。正所谓,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只要找到了可以激发出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从以前的“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状态,进而对阅读有了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究竟该如何培养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呢?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见解和方法。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课程标准的实施,关键在教师。如何完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具体要求的数量,而且在阅读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感受,教师是阅读的对话者之一。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能仅局限在课堂,应该向更广阔的天地——课外延伸,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特别是随着科学信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网上社区的开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高速度、高密集的信息和知识的广阔天空。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教师就必须转变概念,提高认识,认识到新课标的要求各年段所达到的阅读量,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数据,而是培养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因而,我们就必须凭借教材,将自主阅读引向课外,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二、创新方式,个性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学校语文教育中要特别重视个性化阅读,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目前在教学中单向思维的现象不在少数,关注点在怎样教的比较多。
  由于学校教育是给学生打下终身学习的基础,承载着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任务,在阅读教学中还不能完全等同于一般的阅读,阅读教学存在着多重对话的关系,如: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教师与编者的对话等,这些都为学生的个体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对话的主人应该是每一个学生个体。因此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一方面是在教师引领、同伴互助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行发现、自主建构起来的阅读体验、阅读方法以及知识体系。
  三、因人而宜,因材施教
  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愚蠢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家庭背景、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等所带来的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必然对学生的阅读活动产生影响,导致即使阅读同一文本也会得出不同的认识和体会,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尊重学生的想法和选择,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发展,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培养探究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喜欢阅读,经常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自我实现的手段。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提倡吃五谷杂粮式的“杂读”,因为“杂读”吸取的营养最全面。学生是有一定的差异的,课堂中学生体会到阅读的方法,课下扩充阅读,这些阅读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对一些能力稍差的同学,适当放宽、降低要求,只要先有一定的量即可。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差异,提出适度而又有层次的阅读目标,即下限目标是每位学生都应完成的任务,上限目标则是让有浓厚的阅读兴趣的、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让他们“吃饱吃好”。
  四、阅读多元化,向课外拓展
  教学是为了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自能作文,不待老师讲”,这是教育的本质要求。课内学到的知识要在课外去巩固,课内培养的能力要在课外得到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还要特别重视课外阅读,教师应该做好指导,如:定期推荐一批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特别要重视推荐经典作品以及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作品,可以指定一批必读书目;定期召开读书会,指导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组织办小报;开展读书竞赛活动、诵读活动;展示读书笔记活动等等,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延伸到课外,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此外还应注意说写结合、读写结合。
  总之,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阅读效果,注重正面引导,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阅读的内容,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让学生与书为友,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诸多方面都有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责任编校:长江)
其他文献
教师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技能三方面的培养教学,打造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中职语文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本文接下来将具体探讨如何采用“新闻主播”进课堂的方式提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我国是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积极将少数民族文化与幼儿教育相融合,是加强幼儿素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本文结合瑶乡本土文化,讨论少数民族文化与幼儿教育融合的重要性,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少数民族文化与幼儿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旨在增强幼儿教育的主题特色,不断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大数据来优化教学,透过信息化资源的合理使用,提升地理课程的教学效益.大数据资源不仅极为丰富,类型也很多,并且可以起到不同的教学辅助效果.地理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主题,明确课程教学的整体目标,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调用大数据资源,辅助知识教学的良好推进.这样的课堂构建方式可以很大程度提升教学实效,并且会让学生产生新的学习感受.
期刊
目前,中职学校多媒体设备设施健全,教学条件已逐步优化,教师普遍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教师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坚持因需施教的原则,以讲授为辅、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形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创新信息化教学模式.文章从信息化背景下中职创新教学模式展开分析,以期为推动中职教育工作发展贡献力量.
初中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中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分值占了中考分数的40%.作文是语文学习的综合运用,也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从某种角度来讲.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衡量他们语言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也是衡量他们思维能力的一个标准.学生只要具备了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有更加严密的语言表达和清晰的逻辑.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鼓励他们多创新、多表达,争取提高学生作文的质感和可读性.
期刊
民间美术是蕴含着我国民间文化的美术作品,将民间美术作品运用在当前的幼儿民间美术教学工作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传承民间文化并培养幼儿的美术素养.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使得当前幼儿教育更加注重对于幼儿想象力的开发,因而将民间艺术应用在幼儿美术教学中也要尽可能通过相应的美术教学活动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能够通过美术学习产生良好的情感,提高自身的艺术审美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优化教学导入,就能够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顺利的接受新的知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重视导入的环节.关于如何进行课堂导入,有一些教师的认知比较片面.rn应用信息技术导入rn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分析一些具象化的内容着手,来理解相应的概念,既而建立知识体系.如果教师能够把学生需要探讨的对象,以具象化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就能给予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当学生对眼前具象化的事物产生兴趣,并且想要探讨与之相关的历史问题时,教师就能够引导学生学习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
期刊
顺德均安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将其引进到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中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通过育人性、发展性、适应性等原则发掘适合幼儿园本土文化资源,通过制定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整合多方优质资源,建构园本特色课程,培养具有本土情怀的、全面发展的儿童.
足球运动,不仅能锻炼人的心智,更能增强幼儿的体质.因其竞技性与娱乐性于一体,幼儿身体的各部分机能都能在足球运动中得到发展.通过足球游戏,教师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意志力、抗挫折能力以及团体合作能力,让幼儿的童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有意义.
陶行知先生创造性地提出了“创造教育”的思想,以培养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绘本剧为儿童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在这里儿童能够获得快乐,感受世界的爱与美.通过绘本剧还能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所以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对教师在绘本剧活动中如何进行提问从而激发幼儿的创造性的探究,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