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乡村的两种绅士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C21102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英国人的个性,很少有地方比乡村教堂更为合适。我曾在一友人家度过数周,他就住在一所乡村教堂附近,那教堂的外观颇令人浮想联翩,那是古老时代留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古怪物事之一——就是这些物事令英国的风貌别具魅力。它坐落于某个有许多古老家族的村落中,许多贵族世世代代的遗骸都埋葬于此,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纪念碑包裹着内墙,穿窗而入的阳光昏昏然照射着诸多饰于彩色玻璃上的徽章。教堂各处都有骑士与名门闺秀的坟墓,做工精美,旁边还有着色的大理石塑像。
  到这个教堂参加礼拜的有各色人等,贵族们坐在一排排豪华包厢里,胳膊扶于门上,包厢里有靠垫,还有镀金的祈祷书;村民与农人坐满后排座位和风琴边的楼座;而穷人则被安置在过道的长凳上。
  一个貌似虔诚的肥胖牧师主持仪式,他在教堂附近有一舒适住所,有权在附近所有人家做客,并极其热衷于乡村猎狐活动。但见长的年岁与舒适的生活,使他只能看着猎犬出击,分享猎餐罢了。
  在这样一位牧师的引导下,我觉得在此时此地是无法静心祈祷的,于是便专心于对周围人的端详。
  在英国,我仍是异乡人,对其上流社会的风尚依然好奇。我发现,通常愈是公认有资格受人尊敬的家族愈不骄矜。我特别注意到一个例子,那是一个高等贵族家庭,有几个儿女,他们的外表朴素谦逊,一般乘简朴的马车来教堂,也经常步行。年轻的小姐会停下来与农夫交谈,亲吻孩子们,倾听农人们微不足道的故事。她们神情开朗,肤色白皙,措辞极为得体,坦率而欢乐,迷人又亲切。她们的兄弟高大挺拔,衣着入时,式样简单,整洁而合体,没有任何怪异浮华之处。他们的举止都轻松自然,显得高贵、优雅,此种气质植根于其在成长中从未因受到压制而感觉自卑的灵魂。他们有一种高贵健康的胆识,使其从不惧与人接触交流,无论对方多么卑贱。只有虚假的骄傲才病态而敏感,在与人交往中畏畏缩缩。我乐于欣赏他们与农夫谈论乡间的话题,或者英国绅士尤为喜爱的田间运动时的方式,在此种交谈中,一方并不傲慢无礼,另一方也不卑躬屈膝,你只能从农夫惯常的敬意中看到阶层的不同。
  与之相反,当地还有一个富有的市民——他积聚了大量财富,从附近的破落贵族手中购置了良田美宅,竭力想表现出世袭土地领主的风格与尊严。他的家人每次去教堂都如同王室出巡,趾高气扬地乘坐饰有纹章的马车隆隆而至。马具上但凡有空,无不铺满纹饰,闪着银光。一个头戴满是花边的三角帽,密集的亚麻色假发发卷紧挨玫瑰色脸庞的肥胖车夫坐在车前,身旁卧着只毛发光滑的丹麦狗。两个脚夫身着华丽的制服,手捧巨大的花束和金头节杖,懒洋洋地紧随其后。马车随长长的弹簧起伏不定,别具独特的威严。马儿嚼着嚼子,脖颈高拱,眼神也似乎比别的马匹更显骄傲,或许是因为其受到主人家庭气息感染,或许是因为它的缰绳被拉得比一般马儿更紧。
  这绝妙的游行队伍抵达教堂门口时的景象真令人羡慕:在一处墙角转弯处,它制造出了非凡的效果,鞭子甩出脆响,勒紧的马儿一片混乱,马具熠熠生辉,车轮碾过砂砾,闪闪发光。这是车夫备感成功与荣耀的时刻。他时而驱赶,时而勒紧,直至马儿焦躁地口吐白沫,昂首阔步地奋蹄疾走,步步踢起砾石。一群正安详漫步前往教堂的村民急忙闪向两边,于茫然中钦羡不已,目瞪口呆。一到门口,马儿被猛地勒住,马车骤然停下,车夫差点闪了腰。
  这雄心勃勃的公民的两个儿子我可不能忘记。他们乘坐一辆浮华的轻便马车来教堂,侍从骑着马翩翩相随;他们极其时尚,服饰卖弄,他们自来自往,对近旁的每个人都斜眼而视,好像在估摸着自己权利受尊重的程度。他们彼此之间也从不交谈,只是偶尔交换几个语焉不详的字眼。为了遵从时尚的变迁,他们连走路姿势也极为做作,完全失去了悠闲与随意。尽管他们为追求时尚煞费苦心,但自然却对莫可名状的优雅予以否认。他们外表庸俗,自大傲慢,惺惺作态,这一切绝非真正的绅士所有。
  我已详细对两个家庭作了描绘,因为我视之为在此国家时常见到的两种范例——谦逊的伟大和傲慢的渺小。我对贵族并不尊敬,除非其具有灵魂的高贵;但如我所说,任何国家都有人为的等级存在,最高阶层总是最为礼貌,最为谦逊者。确信其自身地位者,极少会侵犯他人;而粗俗的张扬者则令人再厌恶不过,他们总以为羞辱别人便可抬高自身。
  因为我已将两个家庭作了对比,也就难免注意到他们在教堂的行为。贵族家庭安静而严肃,全神贯注。他们并非对宗教狂热,只是对神圣的事物与场所心怀敬意,这与良好的教养息息相关。而另一家则恰恰相反,焦躁不安,窃窃私语。他们只是关注华丽服饰,显示出毫无价值的野心——成为乡村聚会中的焦点。
  仪式结束时,我好奇地观察大家的离去。当天风和日丽,年轻的贵族们穿过田野步行回家,一路上和乡人聊着天。另一家则如来时那样气势宏大,辔鞯鲜明的马车停在门口,鞭声嘹亮,蹄声清脆,马具耀眼。马儿奋蹄前行,村民们再次退避两旁。车轮下卷起团团烟尘。这意气扬扬的一家旁若无人,旋风般地消失在众人视线之外。
其他文献
你是否会在夜色中斗胆敲开80多个陌生人家的房门?你是否会用一年时间争取一个“加入”黑社会的机会?你是否会爬上一座没有电梯的40层高楼俯瞰一段被时代抛弃的繁华?你是否会钻入地底寻找几十年前的风云往事?  这些正是散布在世界各地的都市冒险家们在做的事。  和大自然的秘境相比,都市其实存在更多冒险、探秘的可能性,而且不必付出生命的代价。在一段看似轻松的小小旅程中,能感受到身处“文明中心”的种种趣味与痛楚
摘要:化学·情境素材的使用价值在于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提供化学材料和知识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科素养。在新课标指导下以“海水淡化”为例探讨情境素材的构成要素以及开发流程,并将这一素材运用于教学实践。  关键词:情境素材;海水淡化;循环经济;模型认知  文章编号:1008-0546(2020)04-0033-04  中图分类号:G632
由于从小就对自然有一种特别的亲近,我的闲暇时间几乎全部用来探索有趣的动植物。2010年,经过两年多的准备,我和搭档荣昕正式踏上了向往已久的“博物之旅”。3年来,我们几乎走遍了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并为各种动植物拍下了珍贵的“艺术写真”。每次拍摄都是对我们知识储备、户外经验和合作默契的巨大考验,很多时候需要冒着生命的危险,但当我们看到野生动物逐渐放松警惕后流露出的温柔表情,或是难得一见的野生植物绽放出的
摘要: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应该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立足于化学教学实践,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与水平,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使我们的高中化学课堂成为真正的高质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常态课;高效课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4-0077-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
陇南山川地貌构造独特,跋山涉水途中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和熔岩溶洞,足以证明亿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剧烈的地壳运动使海水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高山、深谷、险滩、深湖,隐藏在中国西北腹地。青山枯荣,流水不息,山中的时光却仿佛凝固一般,数千年不曾流转。天巍山上  金镶玉  李师傅深深地踩了一脚刹车,我们跟着一个前倾,才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个急转弯,迎面一辆大货车呼啸而来,我们的车子紧贴着大货轻巧地过了
摘要:从数字化传感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入手,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定油脂皂化反应过程的温度变化曲线,获取皂化反应“剧烈”发生的有力证据,感悟乙醇在皂化反应中的“催化”作用。  关键词:传感技术;课堂教学;油脂;创新实验;乙醇  文章编号:1008-0546(2020)02-0041-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2
对于住在雪地中,日复一日地看着雪的人而言,雪是一本待读的书。风吹时,书页翻动着;角色变动了,角色组合所形成的意象也改变了意义,但是语言依然是相同的。这是一种魅影语言,一种逝去且还会再回返的事物所说的语言。相同的文本已被写在那儿数千年了,虽然我以前没有在此读它,未来的冬日也不会在此读它。这些似乎漫无目的的路、这些小径、这些睡卧处、这些脚印、这些雪地中坚硬、浑圆的小子弹,它们都是有意义的。因为那儿可能
摘要:以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物质的量”的教学为例,联系实际谈如何突破化学概念教学中的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化学概念的过程。  关键词: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5-0038-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5.015  一、设计思想  “物质的量”作为基
易武村到处晾晒着茶叶,村子里有云南最古老的茶厂。艳阳高照,正是那些带有土味、深褐色普洱的晾晒好时节。茶在中国  云、贵、川交界一带是茶的发源地。根据传说正是在这里,倍受尊崇的学者与药草家神农氏,在一片茶叶掉入他杯中的沸水后发现了饮茶的乐趣。为此,我在初次抵达后,便直奔此地六大产茶名山之一的南糯山。南糯山以原生的野生茶树林闻名,我要找的是其中一株据说树龄超过1200年的茶树,但其实这棵被人称为“茶树
归零的生活  内观(Vipassana)是印度最古老的自我观察技巧之一,在长久失传之后,两千五百多年前被释迦牟尼佛重新发现,主张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  在印度的禅修中心,每天静坐11小时是件相当普遍的事。早上4点起床,星辰犹在,每个人都像幽魂一样慢慢飘进大厅。落座,开始观察呼吸——我的禅修老师葛印卡说,每次呼吸都不一样,长短深浅各有不同,有的急促,有的缓慢,有的温暖,有的微凉。盘腿静坐,你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