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林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分析,探讨了影响农林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主要障碍,进一步提出了农林高校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对策。
【关键词】农林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对策
一、农林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一)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宏观政策决定了毕业生就业需求有限
由于处于转型发展的市场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裁员增效、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等原因,使毕业生的就业面变窄。再者,由于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造成对各类人才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专业的设置将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层次。对于农林院校毕业生,由于农林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性,产业化、市场化的程度比较低,农林领域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导致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特别是目前国家对农林业没有进行较大的行业倾斜,农林行业部门的接受能力有限,更加剧了农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二)用人单位的用人机制及对农林高校毕业生的传统认识严重制约着毕业生的就业
由于毕业生就业市场还不够成熟,各用人单位的机构改革、财政包干信用人制度改革等原因,一方面,导致用人单位吸纳毕业生的能力有限。对于农林高校毕业生,其主要渠道是农林领域对口的各级各类事业单位,而这些单位大部分都没有直接录用毕业生的权限,有严格的有人编制限制,必须通过各级政府的人事部门解决,而地方政府为各类基层储备科技人才的主动性不强,制约着毕业生的就业。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对现代农林科技发展情况不甚了解,认为农林行业比较落后,科技含量低,以为学农还是传统意义上的种田、植树,对农林高校毕业生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学生没有什么精深的知识和技能,不能胜任其他领域的工作,导致农林高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被众多用人单位另眼相看,严重制约了毕业生的就业。
(三)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与择业观念的落后影响就业去向
一方面,尽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但是毕业生就业和择业期望却居高不下,保干部名分、有固定编制、保工资待遇、保稳定工作的思想还有很大的市场,不少大学毕业生非大城市、机关事业、高等院校、名牌企业不去,希望去那些名声、工作环境和待遇都好的单位,不愿意到基层单位、到生产第一线去工作。而目前对于农林院校的毕业生来说,那些边远和不发达的中小城市和基层中小单位往往需非常大,于是就出现了“有业不就、无业可就”的现象。另一方面是毕业生择业的主动性不强,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导致就业去向不明确。
(四)新农村建设对农林专业人才的需求为毕业提供了就业平台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现有的农村劳动力制约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这就在客观上需要一些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尤其是农林高校的毕业生进入农村基层。在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如基础教育、科学文化生活、医疗卫生等方面,都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的加入。近几年,国家每年号召和选拔一批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村级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待村官,把高校毕业生推向基层领导班子岗位,不仅改善了基层的干部队伍结构,同时也为农林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二、影响农林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主要障碍
(一)基层单位缺少足够的吸引力
与城市相比,农村基层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相对落后,一引起偏远地区条件相当艰苦,甚至必要的生活设施都不完善。很多的农林高校毕业生对于基层所能提供的发展空间和职业前景表示担忧。
(二)激励和保障配套机制不够健全
基层单位在大学毕业生的使用上缺乏科学规划和长远考虑,不少单位还存在用工不规范、不缴纳社会保险等问题。同时在鼓励毕业生服务农村基层的各种政策不统一,导致毕业生在待遇上有明显的差别,只有很少人能解决身份问题,而绝大部分在服务期满了以后,还面临着重新找工作的问题。
(三)毕业生就业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
不少大学生对于基层就业没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科学的规划,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心理较为严重,对基层工作没有信心,耐心。毕业生的这种都市心理加重了职位供给的不平衡,最需要大学生的农村少人问津,留在大城市的毕业生又人满为患。
(四)农林高等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一方面,我国现行的农林高等教育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内容,操作技能十分欠缺,致使毕业生到基层却难以胜任工作,影响了他们在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普通农林高校不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专业设置上与基层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基层紧缺专业的毕业生少,满足不了需要。高等教育中的这种体制性缺陷直接导致了农林类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不足。
三、农林高校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对策分析
(一)大力开展多样化、跟踪式的就业指导工作
毕业生只有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与方法及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才能对职业做出正确的评价,同时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正确地做出职业选择。高校应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就业讲座、就业论坛等多样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观念指导、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求职技巧培训。这样,毕业生才能认清当前形势、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目标,在就业的过程中,从而确定合理的期望值,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二)促进就业观念的转变,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当前,农林高校的毕业生应该丢弃传统的择业标准和就业观念,树立就业新观念。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形势下,根据自身的情况降低就业期望值,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积极投身到西部开发的潮流中去。高校以思想教育入手,唤起毕业生“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责任意识。转变毕业生对基层的认识,使毕业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广大群众中的一员,基层是生产劳动最直接的领域,加入到城乡一体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议的过程中去是成才成长的有效途径。将“服务于民”理念融入思想教育中去,促使毕业生树立“来源于民,服务于民”的成长观与就业观。
(三)加强新闻和舆论宣传
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和宣传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生动活泼、切实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及时准备地宣传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各项政策,宣传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和艰苦创业的先进事迹和典型,弘扬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基层就业、乐于奉献的精神。通过正面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导向,扫除毕业生对基层的偏见与狭隘,旗帜鲜明地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为毕业生在基层工作创造条件。
(四)建立基层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高校在已有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基础上,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基层就业相关指导与服务工作。除课程活动外,通过学生社团、协会,开通电话、就业网络论坛、现场咨询等形式,针对毕业生各自不同的特点与需要,开展基层就业咨询和个性服务。将基层就业相关内容融入日常的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中。
(五)加强校企合作,就业基地建设,构建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平台
现今的高校毕业生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高校要主动进出去“推销”毕业生,将用人单位请进来,加强与名地人事主管部门及用人单位的联系,开拓就业市场,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加强校企合作,发挥高校与企业各自资源优势,签订就业基地协议。每年定期派出就业工作走访调研小组,到各地用人单位走访,同时利用各种机会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参观访问,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了解。使毕业生有组织、更方便地到基层就业,避免择业的盲目性。
参考文献
[1]李志,张慧.高校大学生择业标准调查及就业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2]许恒勇,王继文,王彦.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新途径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26).
[3]张立波.影响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9).
【关键词】农林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对策
一、农林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一)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宏观政策决定了毕业生就业需求有限
由于处于转型发展的市场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裁员增效、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等原因,使毕业生的就业面变窄。再者,由于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造成对各类人才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专业的设置将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层次。对于农林院校毕业生,由于农林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性,产业化、市场化的程度比较低,农林领域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导致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特别是目前国家对农林业没有进行较大的行业倾斜,农林行业部门的接受能力有限,更加剧了农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二)用人单位的用人机制及对农林高校毕业生的传统认识严重制约着毕业生的就业
由于毕业生就业市场还不够成熟,各用人单位的机构改革、财政包干信用人制度改革等原因,一方面,导致用人单位吸纳毕业生的能力有限。对于农林高校毕业生,其主要渠道是农林领域对口的各级各类事业单位,而这些单位大部分都没有直接录用毕业生的权限,有严格的有人编制限制,必须通过各级政府的人事部门解决,而地方政府为各类基层储备科技人才的主动性不强,制约着毕业生的就业。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对现代农林科技发展情况不甚了解,认为农林行业比较落后,科技含量低,以为学农还是传统意义上的种田、植树,对农林高校毕业生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学生没有什么精深的知识和技能,不能胜任其他领域的工作,导致农林高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被众多用人单位另眼相看,严重制约了毕业生的就业。
(三)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与择业观念的落后影响就业去向
一方面,尽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但是毕业生就业和择业期望却居高不下,保干部名分、有固定编制、保工资待遇、保稳定工作的思想还有很大的市场,不少大学毕业生非大城市、机关事业、高等院校、名牌企业不去,希望去那些名声、工作环境和待遇都好的单位,不愿意到基层单位、到生产第一线去工作。而目前对于农林院校的毕业生来说,那些边远和不发达的中小城市和基层中小单位往往需非常大,于是就出现了“有业不就、无业可就”的现象。另一方面是毕业生择业的主动性不强,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导致就业去向不明确。
(四)新农村建设对农林专业人才的需求为毕业提供了就业平台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现有的农村劳动力制约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这就在客观上需要一些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尤其是农林高校的毕业生进入农村基层。在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如基础教育、科学文化生活、医疗卫生等方面,都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的加入。近几年,国家每年号召和选拔一批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村级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待村官,把高校毕业生推向基层领导班子岗位,不仅改善了基层的干部队伍结构,同时也为农林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二、影响农林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主要障碍
(一)基层单位缺少足够的吸引力
与城市相比,农村基层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相对落后,一引起偏远地区条件相当艰苦,甚至必要的生活设施都不完善。很多的农林高校毕业生对于基层所能提供的发展空间和职业前景表示担忧。
(二)激励和保障配套机制不够健全
基层单位在大学毕业生的使用上缺乏科学规划和长远考虑,不少单位还存在用工不规范、不缴纳社会保险等问题。同时在鼓励毕业生服务农村基层的各种政策不统一,导致毕业生在待遇上有明显的差别,只有很少人能解决身份问题,而绝大部分在服务期满了以后,还面临着重新找工作的问题。
(三)毕业生就业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
不少大学生对于基层就业没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科学的规划,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心理较为严重,对基层工作没有信心,耐心。毕业生的这种都市心理加重了职位供给的不平衡,最需要大学生的农村少人问津,留在大城市的毕业生又人满为患。
(四)农林高等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一方面,我国现行的农林高等教育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内容,操作技能十分欠缺,致使毕业生到基层却难以胜任工作,影响了他们在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普通农林高校不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专业设置上与基层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基层紧缺专业的毕业生少,满足不了需要。高等教育中的这种体制性缺陷直接导致了农林类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不足。
三、农林高校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对策分析
(一)大力开展多样化、跟踪式的就业指导工作
毕业生只有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与方法及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才能对职业做出正确的评价,同时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正确地做出职业选择。高校应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就业讲座、就业论坛等多样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观念指导、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求职技巧培训。这样,毕业生才能认清当前形势、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目标,在就业的过程中,从而确定合理的期望值,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二)促进就业观念的转变,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当前,农林高校的毕业生应该丢弃传统的择业标准和就业观念,树立就业新观念。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形势下,根据自身的情况降低就业期望值,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积极投身到西部开发的潮流中去。高校以思想教育入手,唤起毕业生“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责任意识。转变毕业生对基层的认识,使毕业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广大群众中的一员,基层是生产劳动最直接的领域,加入到城乡一体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议的过程中去是成才成长的有效途径。将“服务于民”理念融入思想教育中去,促使毕业生树立“来源于民,服务于民”的成长观与就业观。
(三)加强新闻和舆论宣传
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和宣传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生动活泼、切实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及时准备地宣传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各项政策,宣传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和艰苦创业的先进事迹和典型,弘扬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基层就业、乐于奉献的精神。通过正面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导向,扫除毕业生对基层的偏见与狭隘,旗帜鲜明地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为毕业生在基层工作创造条件。
(四)建立基层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高校在已有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基础上,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基层就业相关指导与服务工作。除课程活动外,通过学生社团、协会,开通电话、就业网络论坛、现场咨询等形式,针对毕业生各自不同的特点与需要,开展基层就业咨询和个性服务。将基层就业相关内容融入日常的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中。
(五)加强校企合作,就业基地建设,构建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平台
现今的高校毕业生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高校要主动进出去“推销”毕业生,将用人单位请进来,加强与名地人事主管部门及用人单位的联系,开拓就业市场,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加强校企合作,发挥高校与企业各自资源优势,签订就业基地协议。每年定期派出就业工作走访调研小组,到各地用人单位走访,同时利用各种机会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参观访问,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了解。使毕业生有组织、更方便地到基层就业,避免择业的盲目性。
参考文献
[1]李志,张慧.高校大学生择业标准调查及就业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2]许恒勇,王继文,王彦.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新途径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26).
[3]张立波.影响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