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代,新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不再满足于生字词的识读与词句的积累,有了更高的标准,即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旨在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情感,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充分体会语文学习中的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和情感态度,有全新的学习体验,是未来教学的一大趋势。但因为种种原因,如教师思想老旧,学生能力不足,教学目标不明确等因素,阻碍了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亟需优化。基于此,本文以初中语文九年级课程为例,尝试探究学科教学的优化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九年级课程;优化策略
新事物的诞生、发展、壮大是一个过程,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理解与应用也是一个过程,因此对于培育学生综合素养这一新目标、新方向,很多教师还处于茫然无措的状态,不知道如何是好。有的干脆无视这一新目标,沿着老路继续前进,避免出现问题。其实,笔者认为大胆地尝试比恪守旧思想更令人尊重,可能会导致失败。但实践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有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笔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于是朝着新目标进行了一番探究,如下所示:
一、眼界开拓,注意学科间的拓展
虽说各个学科独立教学,但学科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如从语文课程中重点培育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在数学课程中找到施展的舞台;物理现象、美术因素可以用于语文课程中,为教学提供素材,减轻学生理解障碍,建立综合性的知识网。如果教师能够具有大语文观,善于寻找学科间的关系,愿意进行学科间的拓展,一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学习《沁园春·雪》这一首诗歌时,笔者从雪的物理形成原理说起,引出出本课的教学主题,给雪赋予了人文色彩,引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致。再如,学到《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时,笔者从地理学科出发,让学生介绍了湖南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景观,随后引出了岳阳这一城市以及中外驰名的岳阳楼这一人文景观,建立了学科间的联系。學到《我爱这土地》这篇文章时,笔者将语文课程与历史史实联系在了一起,先是帮助学生回忆了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以及付出的惨痛代价,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随后才让学生自读了教材,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作者达成了情感共识。此外,还有道德与法治课程与语文学科的联系,美术课程与语文学科的互动等等,只要教师眼界开拓,敢于尝试就能挖掘出学科与学科之间新的联系,从新的视角看待语文教学工作。
二、回归本质,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具有实用性价值,即能将所学的知识用于生活实际中,优化现实生活,而不是要语文脱离实际,成为“空中楼阁”,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改变旧有的教学观念,加强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或将生活实际引进课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或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一篇文章时,“我”父母变脸的神技揭露了人性恶的一面,那就是为了金钱忽视亲情,而“我”给于勒叔叔的小费恰好是重视亲情,对金钱至上观念的一种反抗。其实,金钱至上观念在当下的社会也有存在: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售假销假;为了金钱出卖自己的灵魂,锒铛入狱;为了钱财,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同学们从文章中看到了生活的影子,印象深刻,感慨颇多。当然,学生也从文本教材中学到了新的人生启示:情感重于金钱。再如,学到《谈读书》《不求甚解》这两篇文章时,学生不单单学到了新的学习方法,还获得了人生启示:做事有方法。
三、尊重学生,尝试贯彻生本理念
课改背景下的一变就是学生重新夺取了课堂主导权,成为了学习的小主人,这一变化迫使教师们不得不承认学生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挖掘学生的潜能,想法设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而笔者认为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贯彻生本理念。即一切为了学生,高度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将学生放在了教学首要位置上。
如,在学习《智取生辰纲》这一篇文章时,笔者从教学活动准备阶段就开始贯彻生本理念,邀请学生加入到备课环节中,与教师一同制定了教学计划、明确了教学目标,设计了教学活动,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培养了师生之间的默契。而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也被合理地采纳,由此设计出了课外阅读活动、影视剧观看活动与自主阅读活动等等。这些活动新颖、有趣,符合学生的口味,又因为这些活动的点子来自学生之口,灌注了大家的心血,因此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致。当然,在践行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是主角,笔者只是负责维护课堂秩序,监督学生的行为,确保教学活动能保质保量地完成。
综上,与小学语文相比,初中语文,尤其是初中九年级的课程难度大,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还要付出耐心与爱心,此外,方法与策略不能少,为此笔者结合实际提出了上述几条建议,以期能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环境,提升教学质量,为教育教学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金洁.有效教学,初中语文教学的新常态——刍议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7(01).
[2]秦红芹.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3(14).
关键词:初中语文;九年级课程;优化策略
新事物的诞生、发展、壮大是一个过程,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理解与应用也是一个过程,因此对于培育学生综合素养这一新目标、新方向,很多教师还处于茫然无措的状态,不知道如何是好。有的干脆无视这一新目标,沿着老路继续前进,避免出现问题。其实,笔者认为大胆地尝试比恪守旧思想更令人尊重,可能会导致失败。但实践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有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笔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于是朝着新目标进行了一番探究,如下所示:
一、眼界开拓,注意学科间的拓展
虽说各个学科独立教学,但学科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如从语文课程中重点培育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在数学课程中找到施展的舞台;物理现象、美术因素可以用于语文课程中,为教学提供素材,减轻学生理解障碍,建立综合性的知识网。如果教师能够具有大语文观,善于寻找学科间的关系,愿意进行学科间的拓展,一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学习《沁园春·雪》这一首诗歌时,笔者从雪的物理形成原理说起,引出出本课的教学主题,给雪赋予了人文色彩,引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致。再如,学到《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时,笔者从地理学科出发,让学生介绍了湖南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景观,随后引出了岳阳这一城市以及中外驰名的岳阳楼这一人文景观,建立了学科间的联系。學到《我爱这土地》这篇文章时,笔者将语文课程与历史史实联系在了一起,先是帮助学生回忆了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以及付出的惨痛代价,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随后才让学生自读了教材,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作者达成了情感共识。此外,还有道德与法治课程与语文学科的联系,美术课程与语文学科的互动等等,只要教师眼界开拓,敢于尝试就能挖掘出学科与学科之间新的联系,从新的视角看待语文教学工作。
二、回归本质,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具有实用性价值,即能将所学的知识用于生活实际中,优化现实生活,而不是要语文脱离实际,成为“空中楼阁”,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改变旧有的教学观念,加强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或将生活实际引进课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或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一篇文章时,“我”父母变脸的神技揭露了人性恶的一面,那就是为了金钱忽视亲情,而“我”给于勒叔叔的小费恰好是重视亲情,对金钱至上观念的一种反抗。其实,金钱至上观念在当下的社会也有存在: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售假销假;为了金钱出卖自己的灵魂,锒铛入狱;为了钱财,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其极……同学们从文章中看到了生活的影子,印象深刻,感慨颇多。当然,学生也从文本教材中学到了新的人生启示:情感重于金钱。再如,学到《谈读书》《不求甚解》这两篇文章时,学生不单单学到了新的学习方法,还获得了人生启示:做事有方法。
三、尊重学生,尝试贯彻生本理念
课改背景下的一变就是学生重新夺取了课堂主导权,成为了学习的小主人,这一变化迫使教师们不得不承认学生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挖掘学生的潜能,想法设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而笔者认为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贯彻生本理念。即一切为了学生,高度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将学生放在了教学首要位置上。
如,在学习《智取生辰纲》这一篇文章时,笔者从教学活动准备阶段就开始贯彻生本理念,邀请学生加入到备课环节中,与教师一同制定了教学计划、明确了教学目标,设计了教学活动,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培养了师生之间的默契。而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也被合理地采纳,由此设计出了课外阅读活动、影视剧观看活动与自主阅读活动等等。这些活动新颖、有趣,符合学生的口味,又因为这些活动的点子来自学生之口,灌注了大家的心血,因此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致。当然,在践行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是主角,笔者只是负责维护课堂秩序,监督学生的行为,确保教学活动能保质保量地完成。
综上,与小学语文相比,初中语文,尤其是初中九年级的课程难度大,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还要付出耐心与爱心,此外,方法与策略不能少,为此笔者结合实际提出了上述几条建议,以期能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环境,提升教学质量,为教育教学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金洁.有效教学,初中语文教学的新常态——刍议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7(01).
[2]秦红芹.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