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远离父母妻子儿女,远离繁华都市,长年奋斗在极其寒冷艰苦的山顶。他们何以坚守在大山上,他们的喜怒哀乐书写着怎样的闪光人生?作为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调研实践团的一员,我和团员们一起来到长白山,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监测站的同志同工同勤、同吃同住,零距离体验了一种鲜为人知的工作环境,感受到在高寒中的灼热赤诚。
在我国东北的吉林省东部,有一个著名的山脉——长白山。这里气候万千,植被纷呈。长白山上的天池更是一个美丽的湖泊,千百年来,天池流传着很多神奇的传说。天池的形成,经历了地质年代的无数次轰轰烈烈。火山喷发后,融雪和降雨汇入火山坑,留下这个宝石一样斑斓的湖泊。长白山天池是全球2000年来喷发规模最大的火山之一,同时也是一座最具潜在喷发危险性的活火山。
为了监测火山,对未来的喷发灾害事件做出预报,中国地震局和吉林省政府共同投资建设了长白山天池火山监测站,因此必须有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与监测站常年厮守,日夜工作生活在这大山顶上,把青春年华牢牢镌刻在这大山顶上。形变组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武成智已经在这里整整工作了14个年头。
武成智是形变组负责人,主要负责观测地壳变形。监测站的许多仪器安装在山洞里,通过研究仪器数据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地震前兆。由于降雨和人为干扰会影响仪器数据,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手段来进行监测,包括形变、测震、流体和地球化学监测等,这就要求监测站的工作人员必须都是多面手。
在监测站,每一名监测人员都不仅要熟练做好本职业务,还要掌握所有的相关业务。武成智通过工作实践和刻苦钻研,2009年评上了高级工程师。那时他就公开发表了论文十余篇,其中EI收录一篇,作为主要章节作者参与编写专著一部,内容包括地震、火山、流体化学、防震减灾法等多个方面,在业务研究上取得了多项成果。
美的距离
审美需要距离。天池虽美,但对常年坚守的监测工作者来说,这里地理气候环境恶劣,经常会遇到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有时候甚至有生命危险。山洞里的仪器,有时需要调试、标定和检测维修。从监测站里到山洞的距离只有两百多米,但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要去一趟却是相当困难。山顶的冬季长达9个月,积雪漫山,而在短暂的夏季,也是暴雨连绵。在冬季,沿途的积雪达到两米多深,整个人都能陷进去。监测站为安全起见,在路上设置了一排铁杆作为路标,最高的有2米。可是一场大雪过后,有的根本看不见了,有的只能看到铁杆头上的一个点了,监测人员常有掉到雪坑中的情况。有一次,监测站副站长单独出去检测,在途中掉到雪坑里,喊“救命”喊了半小时,可是周围没有人。雪埋到他的颈部,怎么也扑腾不上来,当时温度在零下40度,身体快冻僵了,体力也消耗差不多了,死亡近在咫尺,他想这次是死定了。幸好同事发觉他去了那么久还不回来,就去寻找,在茫茫雪地上听见了微弱的喊声,他才得以生还。
在山顶工作,冬天室内温度在零上20多度,室外最低在零下40度,温差有60多度。山上的监测站是个二层小楼,雪大的时候一层周围就会被积雪堆满,武成智他们经常从二层窗户跳出去清除积雪。
监测站第二任站长刚来接任时是五月份,这在北方应该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可在长白山的山顶,监测站一层仍然完全被雪封着,他只能从二层窗户爬进去安排工作。等六月份雪化了,站长再次来到山上监测站,进后院一看,“呀,这后面咋还有一个房子呢?”
说到家庭,武成智的笑容中隐藏着深深的愧疚。在武成智新婚的时候,由于站里事情多,他硬是在山顶上连续值守了30天,后来一个晚上,他才有机会下山看望新婚妻子,可第二天早晨五点就又忙着上山了。最揪心的是妻子怀孕的时候,她是高中老师,经常晚上9点多才下班,自己一个人夜里十点多才到家,连口热饭都没有。“那时特别担心,怕她晚上回家在路上摔个跟头,我在山顶上也没有办法。”武成智说,“但是你选择了,就要坚持。”
孔站长的“熏陶”
由于监测工作与外界近乎隔绝的特殊性,监测站的同志朝夕相处,患难与共,像大家庭一样温暖,用武成智的话说,“天天在一起,比战友都亲”。
武成智和孔庆军在一个房间住了14年。孔庆军14年来天天抽烟,不抽烟的武成智也被他熏了14年。其实孔庆军抽烟也是成天在山顶上给憋的。今年孔庆军当了副站长,武成智心想,这下总算解脱了,因为孔庆军有了一个单独的房间。但是武成智高兴得太早了,孔站长还是动不动就往他那儿跑,抽着烟跟他聊个没完。孔站长经常是上山回来,就拽着武成智讲山上山下的事,一讲就是夜里一两点。站长讲困了,武成智却清醒了。还有一次,孔站长从山下一回来,就拉着武成智讲,他实在不想听了,就从二楼回到一楼宿舍,把门关上了。孔站长竟然把门一脚踹开,说:“这么多年了,我跟你说点话你都爱不听,必须听完。”这也是孔站长憋出的毛病。
坚守,是因为热爱
让武成智最有成就感的是,他在37岁就评上了高级工程师。他说:“自己选择的事情,即使遇到再大困难也要坚持,而一个人为什么能够坚持下去,首要的原因是喜欢、热爱。”讲起地震研究,他满怀激情,滔滔不绝。他说,地震研究,中国古代就是领先的,到现在也是世界一流的。许多有成效的地震预报都是中国作出的,这一点世界公认。取得成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地震台站监测人员以及地震方面的研究人员总体上比较稳定,很多人一干就是一辈子,掌握的数据比较全面、系统,预测意见也就比较准确。而由于这个行业比较艰苦和枯燥,国外的研究人员流动性却比较大。
武成智的坚守,是因为他爱上了火山监测和地震研究事业,也深深爱上了寒冷的山顶。他今后的愿望就是在这个岗位上多研究出一些成果,多出些科普性的东西,引导更多人来关注火山监测和地震研究事业,使我国一直保持地震研究的世界领先地位,实现更好发展。
在我国东北的吉林省东部,有一个著名的山脉——长白山。这里气候万千,植被纷呈。长白山上的天池更是一个美丽的湖泊,千百年来,天池流传着很多神奇的传说。天池的形成,经历了地质年代的无数次轰轰烈烈。火山喷发后,融雪和降雨汇入火山坑,留下这个宝石一样斑斓的湖泊。长白山天池是全球2000年来喷发规模最大的火山之一,同时也是一座最具潜在喷发危险性的活火山。
为了监测火山,对未来的喷发灾害事件做出预报,中国地震局和吉林省政府共同投资建设了长白山天池火山监测站,因此必须有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与监测站常年厮守,日夜工作生活在这大山顶上,把青春年华牢牢镌刻在这大山顶上。形变组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武成智已经在这里整整工作了14个年头。
武成智是形变组负责人,主要负责观测地壳变形。监测站的许多仪器安装在山洞里,通过研究仪器数据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地震前兆。由于降雨和人为干扰会影响仪器数据,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手段来进行监测,包括形变、测震、流体和地球化学监测等,这就要求监测站的工作人员必须都是多面手。
在监测站,每一名监测人员都不仅要熟练做好本职业务,还要掌握所有的相关业务。武成智通过工作实践和刻苦钻研,2009年评上了高级工程师。那时他就公开发表了论文十余篇,其中EI收录一篇,作为主要章节作者参与编写专著一部,内容包括地震、火山、流体化学、防震减灾法等多个方面,在业务研究上取得了多项成果。
美的距离
审美需要距离。天池虽美,但对常年坚守的监测工作者来说,这里地理气候环境恶劣,经常会遇到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有时候甚至有生命危险。山洞里的仪器,有时需要调试、标定和检测维修。从监测站里到山洞的距离只有两百多米,但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要去一趟却是相当困难。山顶的冬季长达9个月,积雪漫山,而在短暂的夏季,也是暴雨连绵。在冬季,沿途的积雪达到两米多深,整个人都能陷进去。监测站为安全起见,在路上设置了一排铁杆作为路标,最高的有2米。可是一场大雪过后,有的根本看不见了,有的只能看到铁杆头上的一个点了,监测人员常有掉到雪坑中的情况。有一次,监测站副站长单独出去检测,在途中掉到雪坑里,喊“救命”喊了半小时,可是周围没有人。雪埋到他的颈部,怎么也扑腾不上来,当时温度在零下40度,身体快冻僵了,体力也消耗差不多了,死亡近在咫尺,他想这次是死定了。幸好同事发觉他去了那么久还不回来,就去寻找,在茫茫雪地上听见了微弱的喊声,他才得以生还。
在山顶工作,冬天室内温度在零上20多度,室外最低在零下40度,温差有60多度。山上的监测站是个二层小楼,雪大的时候一层周围就会被积雪堆满,武成智他们经常从二层窗户跳出去清除积雪。
监测站第二任站长刚来接任时是五月份,这在北方应该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可在长白山的山顶,监测站一层仍然完全被雪封着,他只能从二层窗户爬进去安排工作。等六月份雪化了,站长再次来到山上监测站,进后院一看,“呀,这后面咋还有一个房子呢?”
说到家庭,武成智的笑容中隐藏着深深的愧疚。在武成智新婚的时候,由于站里事情多,他硬是在山顶上连续值守了30天,后来一个晚上,他才有机会下山看望新婚妻子,可第二天早晨五点就又忙着上山了。最揪心的是妻子怀孕的时候,她是高中老师,经常晚上9点多才下班,自己一个人夜里十点多才到家,连口热饭都没有。“那时特别担心,怕她晚上回家在路上摔个跟头,我在山顶上也没有办法。”武成智说,“但是你选择了,就要坚持。”
孔站长的“熏陶”
由于监测工作与外界近乎隔绝的特殊性,监测站的同志朝夕相处,患难与共,像大家庭一样温暖,用武成智的话说,“天天在一起,比战友都亲”。
武成智和孔庆军在一个房间住了14年。孔庆军14年来天天抽烟,不抽烟的武成智也被他熏了14年。其实孔庆军抽烟也是成天在山顶上给憋的。今年孔庆军当了副站长,武成智心想,这下总算解脱了,因为孔庆军有了一个单独的房间。但是武成智高兴得太早了,孔站长还是动不动就往他那儿跑,抽着烟跟他聊个没完。孔站长经常是上山回来,就拽着武成智讲山上山下的事,一讲就是夜里一两点。站长讲困了,武成智却清醒了。还有一次,孔站长从山下一回来,就拉着武成智讲,他实在不想听了,就从二楼回到一楼宿舍,把门关上了。孔站长竟然把门一脚踹开,说:“这么多年了,我跟你说点话你都爱不听,必须听完。”这也是孔站长憋出的毛病。
坚守,是因为热爱
让武成智最有成就感的是,他在37岁就评上了高级工程师。他说:“自己选择的事情,即使遇到再大困难也要坚持,而一个人为什么能够坚持下去,首要的原因是喜欢、热爱。”讲起地震研究,他满怀激情,滔滔不绝。他说,地震研究,中国古代就是领先的,到现在也是世界一流的。许多有成效的地震预报都是中国作出的,这一点世界公认。取得成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地震台站监测人员以及地震方面的研究人员总体上比较稳定,很多人一干就是一辈子,掌握的数据比较全面、系统,预测意见也就比较准确。而由于这个行业比较艰苦和枯燥,国外的研究人员流动性却比较大。
武成智的坚守,是因为他爱上了火山监测和地震研究事业,也深深爱上了寒冷的山顶。他今后的愿望就是在这个岗位上多研究出一些成果,多出些科普性的东西,引导更多人来关注火山监测和地震研究事业,使我国一直保持地震研究的世界领先地位,实现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