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多年来,我采访拍摄北京民间艺人百余位,“聚元号”弓箭铺就在其中,后收入民间艺术知性之旅《手艺北京》第一集。一晃6年多过去了,今日的“聚元号”有何变化?我带着这个问题重返弓箭铺,作了追踪拍摄。
从“聚元号”传承人杨福喜先生的电话中得知,铺子已迁至通州农村。一天,我应约而至。杨先生兴奋地向我介绍说,这6年变化太大了!首先是弓箭作坊,三年前搬到此地,租下了整个院子,二层楼,200多平米,既有作坊,又有居室。与原来10平方米的蜗居作坊相比,那可是鸟枪换炮了。人员上,儿子高中毕业后跟他学了徒,另外,还收了两名外省大学生徒弟。如今的“聚元号”,可以说是后继有人,蒸蒸日上。
问及目前弓箭制作、销售情况,杨先生讲,几个徒弟已学了两年,初步掌握了一些制作技艺。虽然离独立制作成品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在一部分工序的制作上比较熟练,已经能助他一臂之力了。因此,在工作效率上有了很大提高,一年下来能做近50张弓和300余根箭,基本能满足源源不断的订货。在销售方面,主要靠预定,其中国外占一半以上。在国内,随着收藏热升温,销售量也在逐年增长。为方便顾客以及弓箭爱好者参观、学习、定货,又在潘家园旧货市场租了一间房作为弓箭展示厅,由夫人田女士在那里做接待工作。每周六他去协助,应答一些来宾的咨询。
最后,杨先生颇有感慨地说,“聚元号”从“文革”险遭灭绝后到90年代的时来运转、兴旺发达,归根到底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生机。特别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经过各方媒体的不断报道,“聚元号”的名声越来越响,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相信全国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这棵“独苗” 会生长得越来越壮。
附
弓箭的历史与“聚元号”弓箭铺之兴衰
弓箭是人类古代发明之一,具有世界性。据说在距今2.5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先民便已经掌握了制造弓箭的技能。我国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有许多射艺的神话故事,诸如“羿射九日”“逢蒙学射”“纪昌学射”“百步穿杨”“一箭双雕”等。商代甲骨文有许多关于狩猎活动的记载,其中包括用弓箭射杀鹿、猪,甚至大象和犀牛。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商朝时期,军队便在战车上射箭,公元前300年左右采用了骑马射箭的方式。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中使用了“伏马弩射”,不久又出现了连弩。随着时代的变迁,弓箭由狩猎到兵器,最后成为体育竞技器械。如今,传统弓箭制造行业已到了濒临失传的境地。
据相关资料记载,“聚元号”弓箭铺诞生于1723年,隶属清宫造办处。1823年道光三年,迁往东四大街,目前铺里仍珍藏着当时纪念“聚元号”建铺百年而制作的一张弓。1910年,杨瑞林以40块大洋盘下“聚元号”成为第8代传人。1945年,其子杨文通随父学艺,成为第9代传人。1956年,杨家成为北京市首批公私合营“第一体育用品合作联社”的成员。1957年,杨瑞林为毛泽东制作了一套弓箭。1966年“文革”爆发,乾隆题写的“聚元号”牌匾被砸毁,后“聚元号”弓箭铺停业。
1988年,杨文通工作之余开始恢复制作传统弓箭,“聚元号”重见天日,杨文通正式向其子杨福喜传授弓箭制作技艺。杨福喜成为第10代传人。2001年全年,只卖出一张弓,“聚元号”处于濒临关张之边缘。2004年,《北京“聚元号”弓箭制作方法调查》一文发表,并开始在网上传播。2005年,全国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聚元号”弓箭成为第一批被列为应予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福喜的父亲杨文通,为了让“聚元号”弓箭铺延续香火,用口传心授的方法,认真地向他传授祖传的制弓箭手艺。
弓箭制作技艺无文字可考,唯一之方式是口传心授。杨福喜便是用此方法将从父亲那里学来的技艺再教给儿子杨焱。当儿子高中毕业之后,被他收入膝下为徒,成为“聚元号”第十一代传人。此图为杨福喜教儿子做弓。
徒弟在弓上画的龙,已与老活相差无几,杨福喜表示满意。
杨福喜手拿的这张弓是“聚元号”建铺百年时(道光三年)为作纪念特制的,现成为杨家的镇宅之宝。
为将弓箭制作技艺发扬光大,杨福喜打破了过去艺不外传的旧习俗,收下外地两位大学生为徒弟,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传授技艺。
既要会做弓箭,又要会射箭,杨福喜在用这个标准授徒。
画活是制弓的最后一道活。因为父亲杨文通的突然离世,此活杨福喜未能全部学到手。为让画活不再缺失,他在认真地教徒弟。
从“聚元号”传承人杨福喜先生的电话中得知,铺子已迁至通州农村。一天,我应约而至。杨先生兴奋地向我介绍说,这6年变化太大了!首先是弓箭作坊,三年前搬到此地,租下了整个院子,二层楼,200多平米,既有作坊,又有居室。与原来10平方米的蜗居作坊相比,那可是鸟枪换炮了。人员上,儿子高中毕业后跟他学了徒,另外,还收了两名外省大学生徒弟。如今的“聚元号”,可以说是后继有人,蒸蒸日上。
问及目前弓箭制作、销售情况,杨先生讲,几个徒弟已学了两年,初步掌握了一些制作技艺。虽然离独立制作成品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在一部分工序的制作上比较熟练,已经能助他一臂之力了。因此,在工作效率上有了很大提高,一年下来能做近50张弓和300余根箭,基本能满足源源不断的订货。在销售方面,主要靠预定,其中国外占一半以上。在国内,随着收藏热升温,销售量也在逐年增长。为方便顾客以及弓箭爱好者参观、学习、定货,又在潘家园旧货市场租了一间房作为弓箭展示厅,由夫人田女士在那里做接待工作。每周六他去协助,应答一些来宾的咨询。
最后,杨先生颇有感慨地说,“聚元号”从“文革”险遭灭绝后到90年代的时来运转、兴旺发达,归根到底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生机。特别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经过各方媒体的不断报道,“聚元号”的名声越来越响,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相信全国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这棵“独苗” 会生长得越来越壮。
附
弓箭的历史与“聚元号”弓箭铺之兴衰
弓箭是人类古代发明之一,具有世界性。据说在距今2.5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先民便已经掌握了制造弓箭的技能。我国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有许多射艺的神话故事,诸如“羿射九日”“逢蒙学射”“纪昌学射”“百步穿杨”“一箭双雕”等。商代甲骨文有许多关于狩猎活动的记载,其中包括用弓箭射杀鹿、猪,甚至大象和犀牛。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商朝时期,军队便在战车上射箭,公元前300年左右采用了骑马射箭的方式。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中使用了“伏马弩射”,不久又出现了连弩。随着时代的变迁,弓箭由狩猎到兵器,最后成为体育竞技器械。如今,传统弓箭制造行业已到了濒临失传的境地。
据相关资料记载,“聚元号”弓箭铺诞生于1723年,隶属清宫造办处。1823年道光三年,迁往东四大街,目前铺里仍珍藏着当时纪念“聚元号”建铺百年而制作的一张弓。1910年,杨瑞林以40块大洋盘下“聚元号”成为第8代传人。1945年,其子杨文通随父学艺,成为第9代传人。1956年,杨家成为北京市首批公私合营“第一体育用品合作联社”的成员。1957年,杨瑞林为毛泽东制作了一套弓箭。1966年“文革”爆发,乾隆题写的“聚元号”牌匾被砸毁,后“聚元号”弓箭铺停业。
1988年,杨文通工作之余开始恢复制作传统弓箭,“聚元号”重见天日,杨文通正式向其子杨福喜传授弓箭制作技艺。杨福喜成为第10代传人。2001年全年,只卖出一张弓,“聚元号”处于濒临关张之边缘。2004年,《北京“聚元号”弓箭制作方法调查》一文发表,并开始在网上传播。2005年,全国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聚元号”弓箭成为第一批被列为应予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福喜的父亲杨文通,为了让“聚元号”弓箭铺延续香火,用口传心授的方法,认真地向他传授祖传的制弓箭手艺。
弓箭制作技艺无文字可考,唯一之方式是口传心授。杨福喜便是用此方法将从父亲那里学来的技艺再教给儿子杨焱。当儿子高中毕业之后,被他收入膝下为徒,成为“聚元号”第十一代传人。此图为杨福喜教儿子做弓。
徒弟在弓上画的龙,已与老活相差无几,杨福喜表示满意。
杨福喜手拿的这张弓是“聚元号”建铺百年时(道光三年)为作纪念特制的,现成为杨家的镇宅之宝。
为将弓箭制作技艺发扬光大,杨福喜打破了过去艺不外传的旧习俗,收下外地两位大学生为徒弟,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传授技艺。
既要会做弓箭,又要会射箭,杨福喜在用这个标准授徒。
画活是制弓的最后一道活。因为父亲杨文通的突然离世,此活杨福喜未能全部学到手。为让画活不再缺失,他在认真地教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