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MX6Q的低压配电台区智能终端关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9471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满足低压台区应用场景的要求,文章基于i.MX6Q架构进行低压配电台区智能终端设计与实现,但由于i.MX6Q串口数量的局限性,无法满足电力智能终端串口数量的需求.因此,设计了一种基于i.MX6Q架构的串口扩展模块方法来增加串口数量.另外,台区用能信息采集的准确性与智能终端交采模块的实现方法相关,又设计了一种基于i.MX6Q架构的高精度交采模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设计的智能终端串口扩展功能良好,交采模块抗干扰性强、采样精度高.
其他文献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线路短路故障测距定位难的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阻抗测距方法.该方法在传统线路两端电流关系基础上考虑了两端电压高低的影响,通过理论推导和建立仿真模型进行分析;在系统仿真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三相系统电源短路容量和主变压器容量对短路故障阻抗测距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测距方法相比传统阻抗测量方法能明显减小测距误差,误差最大为46 m,最小为19 m;三相系统电源短路容量的变化对阻抗测距误差基本无影响,而主变压器容量的增大会减小测距误差,当变压器容量提升至原容量的1.4倍时,
依据电能质量相关标准要求,提出对铁路系统数据中心工程电能质量指标的预计准则和方法;通过对模拟案例的特性分析计算,分析在非正弦电路中谐波电流对功率因数的影响,得出无功补偿容量和谐波抑制容量需求.
结合国内第一条客专大修改造项目实践,依据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及高铁接触网运行要求,分析了接触网改造过程中系统施工组织、关键工序对高速铁路运营的影响,研究了最大限度降低对运营影响且满足高铁点毕即高质量开通要求的施工组织方法及重点管理措施,为后续高铁大修改造提供借鉴.
时速200 km及以下铁路由于隧道内空间有限,在以往接触网施工中经常出现定位器无法正常安装、绝缘距离不足、零部件侵入受电弓动态包络线等问题,给施工造成很大调整工作量,也给铁路运营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AT供电方式下该类问题更加突出.本文介绍黔张常铁路在AT供电方式下隧道内接触网采取的优化方案,避免了类似问题出现,为后续接触网设计、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电力光纤作为电力业务通道承载介质,其标签管理尤为重要.光纤配线标签通常粘贴在光纤端子处,软体材质容易导致标签堆叠、扭曲,加之光照不均、背景复杂、文本变形和文本方向不一致等干扰及影响因素,使得现有文本检测和识别方法难以正确识别光纤配线标签.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YOLO、PSENet文本检测和DenseNet、Seq2Seq、Attention文本识别与文本纠错技术相结合的光纤配线标签识别方法.通过实验对比,该标签识别方法具有较高的文本识别准确率,研究成果在通信资源数字化管理领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针对通信缺陷下派单时效率较低的问题,文章以优化派单服务响应时间为目的,利用时间约束和路径优化方法设计了通信缺陷智能派单方法.首先,计算各派单服务流程的执行概率,依据执行概率调用与概率相统一的结构,利用调用结构预测派单服务响应频率和响应时间,通过预测值确定派单服务的最早开始和结束时间、最迟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时间余量信息,以此实现对派单流程实现路径的时间约束;然后,针对不满足时间约束的关键流程路径,采取缩短或替换候选路径的方式进行路径优化,实现派单服务响应时间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将通信缺陷智能派单服
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和智慧照明等领域广泛应用.针对电力线独有的通信信道特征进行实时测量和分析,对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推广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了一种一体化信道特征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法,利用在网运行电力线载波通信模组将信道衰减和噪声功率等信道特征的实时测量和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等功能进行高度集成,摆脱了对专用测量设备的依赖.通过现场实验验证,该系统可以有效辅助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进行在线诊断,为改善高速电力线载波本地物联网络通信质量提供有力的支撑.
城市轨道交通正线与车辆基地的供电系统是相对独立的,在出入段线的钢轨绝缘节处,两者通过单向导通装置连接,由于单向导通装置的电气特性,使正线产生的杂散电流对车辆基地周围管线造成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正线对车辆基地杂散电流的影响机理,研究不同钢轨泄漏电阻值下正线对车辆基地杂散电流和钢轨电位的影响.
为推进企业数字化与基层业务同步转型发展,全面提升电网业务质效,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依托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充分挖掘电网业务需求,推进基层业务数字化发展.文章立足电力行业R PA+A I的发展形势,构建适应电力业务发展的“数字员工”智能调度管控平台,通过对企业数字化项目管控、配网巡检、配网调度3个应用场景需求分析,结合R PA自动化技术以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电力行业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开展3个典型场景的架构设计,打破了基层员工面临的业务跨系统、操作易出错、人员投入多、消耗时间长的传统模式,助
目前电网企业盖章采用人工验证信息、人工纸质文件登记,存在印章被盗用、偷盖违规使用及伪造等多重风险,难以追踪溯源.文章对现有印章功能进行整合和更集中的设计,开展红外激光精准盖章、OCR文件智能比对、数字水印、智能存档等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设计开发了一种适用于电网企业用印全场景的面向多传感器融合的物联网智能签章工作台装置和系统,并在某网省公司示范应用.与现有实体印章管控相比,物联网智能签章工作台装置和系统实现用印前可预防、用印中可控制、用印后可追溯,克服了人工验证信息和盖章的缺点,减轻印章管理人员劳动强度,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