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神经干预对心房恢复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nl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心脏自主神经干预对心房恢复性质的影响.方法 正常成年杂种犬10只,开胸后将多极电生理导管缝置于肺静脉、左右心耳和左右心房处,应用Ag-AgCl电极记录标测部位单相动作电位,在基础状态和颈部迷走神经刺激条件下构建标测部位恢复曲线,分别对标测部位进行快速电刺激,记录心房颤动(房颤)诱发时的起搏周长和持续时间.心脏自主神经节(GP)消融后重复上述步骤.结果 GP消融前迷走神经刺激同基础状态相比显著缩短动作电位时限(APD),降低恢复曲线最大斜率(Smax),抑制APD电交替,但房颤容易发生(P<0.05).GP消融后,APD较消融前显著延长,恢复曲线Smax增大,APD电交替提前,但房颤不易诱发(P<0.05);GP消融后迷走神经刺激效应明显减弱.GP消融前迷走神经刺激能显著增加APD恢复曲线Smax离散度(0.5±0.2对0.3±0.1,P<0.05),而GP消融能显著降低APD恢复曲线Smax离散度(0.2±0.1对0.3±0.1,P<0.05).结论 恢复曲线的斜率并不能完全解释房颤的诱发和维持,心房APD电交替可能对房颤的诱发并无预测作用,恢复性质的离散可能是诱发房颤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在全世界心脏科同仁的不懈努力下,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研究取得长足进步。2009年发表的CRT研究论文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是历年来最高的。一些临床试验样本境大、设计严谨、分析可靠,为临床上一些重要的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证据。另外有些研究虽然样本量小,但思路创新性十足,探讨的问题异常新颖,同样非常精彩。本文对2009年CRT研究进展作一回顾。
话题的由来早期复极综合征(ead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ER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电图现象,其定义是至少两个连续导联的J点抬高≥0.1mV,且QRS波和ST段之间的锐利转折消失,而代之一段平滑移行曲线或者一个直立小波(J波)。虽然Brugada综合征符合上述定义,
目的 评价心电图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患者VV间期优化中的作用.方法 入选30例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CRT患者(男27例,女3例),年龄42 ~79(63.3±10.6)岁.植入1个月后,分别程控为单独右心室起搏和单独左心室起搏,记录体表心电图.左心室起搏时,记录胸前导联从起搏信号到QRS波起始部假δ波结束之间的间期(T1);右心室起搏时,记录胸前导联从起搏信号到QRS波开始改变之间
摘 要:目前,国内高质量人才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突显,高等教育体系无法培养大量高质量、高素质人才。实施通识教育可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培育高质量、高素质人才。通识教育是“外来”理念,需要对其加以改造,以适应国内的教育环境。研究发现,师生共识是通识教育本土化理念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师生共识具体包括大课程观的共识、师生互动共识、通识教育共识,师生达成共识有利于通识教育相关政策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通识教育
期刊
(1)按主题词汉语拼音顺序排列;(2)以英文为首的词列在相应英文字母节中,居中文主题词之后;(3)以其他文字或数字为首的词从其后的中文顺序。
由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圣犹达医疗用品(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技术临床应用高级培训班将于2011年7月8日、7月22日、8月6日分别在合肥、兰州、天津等地举办,欢迎相关学科临床医生和技术人员参加。
前言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据Framingham研究提示[1],人群患病率为0.5%左右,且随年龄增长其患病率增高;6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患病率可达6%;而8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患病率高达8.8%[2];国内研究提示[3],我国房颤总患病率为0.77%.该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患者女,14岁,因反复晕厥10年人院。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晕厥,于多家医院就诊,均诊断为“癫痫”,口服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仍时有发作,尤以活动、情绪激动易诱发。晕厥发作前感心慌、胸闷,随后意识丧失,摔倒在地,伴大小便失禁。大约持续2~3mim自行转醒。无肢体抽搐及活动障碍,
心脏冉同步治疗(CRT)是最近10余年心力衰竭治疗的最大进展之一。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心力衰竭患者接受CRT植入并因此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刺激对心力衰竭兔跨室壁离散度的影响。方法用阿霉素制作兔心力衰竭模型,采用单相动作电位(MAP)记录技术分别记录10只正常兔和9只心力衰竭兔左心室心肌内、中、外膜3层的MAP,分别于刺激前、后记录MAP,测量90%的动作电位时限(MAPD90),分析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的变化。结果在迷走神经刺激前,心力衰竭组与正常组比较,MAPD90有所缩短,TDR则明显增大(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