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记者:求救无人理会,以为要死了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mydm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三个黑衣人围住我,看到我的证件上写着《纽约时报》后变得非常生气。他们把我摔倒在地,想抢走我的相机。我开始大声呼救。”终于,警察来了。然而,“警察不相信我是摄影记者,拔出枪,对准我大喊,让我双手双膝着地。”
  当地时间1月6日,数百名抗议者聚集在美国国会大厦外示威,以支持美国总统特朗普,向正在进行的国会联席会议施压。该会议将揭晓美国“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国会竞选”结果,新一届政府的总统席位及参众两院主导权最终在此尘埃落定。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部分暴力示威者冲进国会大厦,导致副总统彭斯和国会议员紧急撤离,当天大选结果认证程序被迫暂停。
  据悉,这是国会大厦自1812年战争中遭到英国人袭击以后的第一次遇袭。1月7日,两名《纽约时报》国会记者“惊魂未定”,撰文回忆了当时的混乱场景和当时经历。
  先后被示威者和警察“盯上”,“我觉得我可能要死了”
   据摄影记者伊琳·沙夫描述:“下楼看到抗议者已经冲到参议院议事厅门外时,我很震惊。在我拍了一堆照片后,暴徒硬闯进门。突然,我被两三个‘黑衣人’围住,他们要求知道我为谁工作。他们抓住我的记者证,看见我的证件上写着《纽约时报》后变得非常生气。他们把我摔倒在地,想抢走我的相机。我开始尽我所能大声呼救。但没有人来,他们只是看着。这一刻,我觉得我可能要死了,没有人会阻止他们。幸好,他们抢走我的一台相机、打碎了另一台相机镜头后就跑了。为了避免再受攻击,我把相机藏了起来,并开始用手机拍摄。我听到旁边有人说:‘这将是一场内战革命的开始。’此时,国会警察开始使用胡椒喷雾和催泪瓦斯对付‘黑衣人’。我知道我得找一个地方躲起来。但我不知道我能去哪儿,因为我的国会证件没了。”
   “之后,警察发现了我。我告诉他们,我是摄影记者,我的通行证被偷了,但他们不相信。他们拔出槍,对准我大喊,让我双手双膝着地。当我躺在地上时,另外两名摄影记者走进大厅,大喊:‘她是记者!’警察随后告诉我们,现在离开不安全,并帮我们找了一个房间躲避。”
  “这太可怕了”
   《纽约时报》国会记者范多斯讲述了参议院事发时的境况。
   据范多斯回忆:“参议院议事厅有点儿不对劲。我站在媒体席上,看见副总统彭斯刚刚没进行任何解释就冲了出去。接着,一名警察跑到大厅中央吼道:‘我们确实有紧急情况。’官员和门口的守卫跑来跑去,砰的一声关上了那些巨大的木门。一阵阵惊慌的喊叫声传来,要求参议员们再往房间里走一点儿。犹他州共和党参议员罗姆尼愤怒地摊开双手,大喊:‘伙计们,这就是你们得到的结果。’而被他喊住的十几名共和党同事,当时正在国会认证大选结果会议上挑战拜登的胜利。现在一切议程都暂停了,我只有10秒来决定,是跑出去还是一起锁在里面。我留下了,并决定无论接下来示威者发生什么,都要盯住我来报道的参议员们。”随后,范多斯给同事发短信说:“参议院被封锁了,这太可怕了。”
   “参议员克罗布彻说‘可能有人开了枪’后,房间里一片寂静,外面警报狂响。突然,国会大厦的警察开始驱赶议员,让他们从后门出去。‘那我们呢?’我附近的人喊道。于是,警察大声叫喊着让我们去地下室。我冲过去抓起笔记本电脑,和几名记者跑下媒体席。一名警察挡住了通往国会大厦游客中心的两扇门。游客中心是在“9·11”恐怖袭击后建成的,有点儿像地下堡垒,但也被攻破。往左看,一群参议员正进入连接国会大厦园区的狭窄地道。其中包括78岁的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他得过小儿麻痹症,几乎由安保人员抬着走。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的助理,也抓紧了舒默脖子后的西装。”范多斯说。
  “国会大厦清场后,我们沿原路返回。工作人员捧着两个红木盒子,里面装着选举人团的文件。后来,当我独自走在寂静得可怕的国会大厦,研究被示威者遗弃的‘攻占遗迹’时发现,华丽的瓷砖地上还覆盖着灭火器和胡椒喷雾的残留粉末,窗户被打碎,长椅翻倒在地,饮料洒落各处。”范多斯说。
  200多年来首次被攻破
   据美国华盛顿警方透露,这次事件中,已有4人死亡。其中1人死于枪击,3人死于紧急病症。此外,警方已经逮捕了52名示威者。
   这起事件在美国社会引发巨大震动,各界纷纷对此暴行表示谴责。
  美国全美制造商协会要求美国高级官员立刻免除特朗普的总统职务(截至本刊发稿,特朗普美国总统任期仍未结束)。另外,30多名美国商界领袖向共和党施压,表示将考虑不再给那些反对拜登当选的共和党议员捐款。
   在国会大厦200多年来首次被攻破后,至少十几个国家的领导人、外交官员,联合国、欧盟等多个国际组织官员,均表示对华盛顿发生的状况深感震惊,同时一致谴责暴力行径,呼吁和平、有序地移交权力。
   (《环球时报》等)
其他文献
前后在周恩来、邓颖超身边工作31年,高振普见证了周总理夫妇的简朴生活和崇高风范。2021年1月初,高振普在接受专访时,讲述了他在总理身边工作的日子,具体谈到了他在担任周恩来警卫期间的工作细节和一些感悟。  2021年1月8日,是周恩来逝世45周年纪念日。近日,记者获悉,由周恩来卫士、中央警卫局原副局长高振普著作的《周恩来卫士回忆录(视频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前后在周恩来、邓颖超身边工作
期刊
西方对中国的误读从何而来?西方思想家经常用一种“理想类型”或者“两分法”来看待东西方的制度差别,即用两个对立的概念来构建自己的理论。在这种思维下,西方很自然地把自己视为民主,把中国看成专制。他们把自己看成白的,所以别人就是黑的了。  西方为何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及经济发展之路有那么多误读和偏见?在中国崛起以来,这样的感受越来越深。尤其是过去一年,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到中国的一些内部治理事务,再到中美之间
期刊
何清帆讲述了“围猎”的套路:“我经常去北京,在中南海、钓鱼台、人民大会堂这些地方拍个照发朋友圈,分享给公职人员,别人就以为我跟北京有关系……”昆明市两个公安局长便栽在这样的花式“围猎”中。  继今年第一个工作日连打4“虎”后,1月1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再次发力,公布了3起违纪违法处分通报。其中,辽宁省政协原副主席刘国强格外引人注目。这只“东北虎”的特殊性在于,他是首个被指盲目听信“政治骗子”,花
期刊
“靠煤吃煤”、“靠矿吃矿”、“靠油吃油”、“靠行吃行”、“靠药吃药”……“吃相”多种多样,总之就是将公款、公家资源、公共权力,变着法儿塞进自家腰包,公家私家都当成自己家,国有私有都变成自己有,公家地盘变私人领地。  今年上班第一天,青海省原副省长文国栋被“双开”。在他的违纪违法问题里,有一个词引人关注——“靠煤吃煤”。“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本来是形容人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条件,就
期刊
法院固然认定赖小民“具有重大立功表现”,但也指出:“综合其所犯受贿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不足以对其从宽处罚。”这充分说明:以权谋私者,没有免死金牌。  单次受贿超6亿,涉案财物高达17.88亿,这样的贪腐大案该怎么判?1月5日,法院一槌定音:死刑!  当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受贿、贪污、重婚一案进行了公开宣判。法院以数罪
期刊
全球疫情依旧严峻,中国却率先突围。外媒一次次称赞“中国速度”,也一再追问:中国人是怎么做到的?中国战“疫”从不是特定群体的责任,而是一场“全民战争”。举国同心,每个群体都在为了“整体利益最大化”而各尽其责、甚至奉献牺牲。  1月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点赞”了日本导演竹内亮的纪录片——《后疫情时代》。她表示,该片真实记录了中国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今天,我们
期刊
老年人辛苦奔波一辈子,也不过是希望“老有所养”。如今,却因为相信恶人亏得血本无归,对本人和家庭造成了极大的精神伤害。老人沦为“韭菜”,民众对养老机构的不信任感势必增强,社会负担也会随之加大。  如今,入住养老机构已经成为重要的养老方式。民政部数据显示,全国目前共有各类养老机构4.23万个,床位429.1万张,收住老年人214.6万人。然而,近期涉老机构的服务纠纷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记者在北京、长沙、
期刊
75年前的7月15日,闻一多在昆明城内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短短47年的生命走向了终结。这一天,闻一多在明知自己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仍然为惨遭杀害的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拍案而起,说出了愤怒的人们的心声。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这首让中华儿女耳熟能详的歌曲,曾在澳门回归时,打动了无数人。它改编自诗作《七子之歌·澳门》,作者是闻一多。  75年前的7月15日,闻一多
期刊
人们买冬装往往选择较厚的。实际上,相较于厚度,材质的选择往往更重要。衣物纤维间的空气越多、越静止,服装的保暖性越好。比如,在选择羽绒服时,鹅绒绒朵比鸭绒绒朵大,能固定更多的空气,保温性能会得到提升。  “又发寒潮预警了”“冷到视线模糊了”……新年伊始,冷空气就开始组团影响我国,“冷”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翻看衣柜里的冬装,羊毛衫、羽绒服仿佛还是不能抵挡寒意。我们该如何科学穿衣?下面就来为大家深度解析一
期刊
2004年,在一次常规的B超检查中,15岁的周福斌的左肾“未探及回声”。此后,周福斌和家人的生活轨迹也随着左肾的“消失”彻底改变。他们怀疑,肾脏在早年的一次手术中被“偷”。开腹验肾成了周福斌最后的选择,“答案就在我身上。”  2004年,在一次常规的B超检查中,15岁的周福斌的左肾“未探及回声”。此后,周福斌和家人的生活轨迹也随着左肾的“消失”彻底改变。他们怀疑,肾脏在早年的一次手术中被“偷”,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