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语网络新词附带文化义而带给其英译一定的困难,通过梳理不同类型的网络新词的特点,如“词族”网络新词或“热点”传播的网络新词,基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采用直译法以及意译法分别对译从而使网络新词中的文化义得以呈现。
【关键词】网络新词;对等;直译;意译
一、引言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上涌现了大量新词,这些词汇以其传播速度之快、影响范围较大的特点流行于各大网络平台,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来自不同地域的网民通过网络这个高效、便捷的传播媒介,将时下流行的网络新词在互联网之外的真实世界快速传播,使其被更多人熟悉并使用。语言是社会和文化的产物,在大数据时代,网络新词的兴起推动了现代汉语的发展,并为之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语料,从最初崭露互联网到新闻、媒体的大范围传播,网络新词不在局限于“虚拟世界”,一跃而上走进了大众的生活,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网、新华网曾多次引用网络新词,从体内爆发的“洪荒之力”,点燃了不少人心中的“小宇宙”、而“新四大发明”,更是带火了“秒杀”、“刷脸”、“抢红包”和“高铁游”,此外,从“APEC蓝”来之不易,成为环保重要目标,到“工匠精神”热度不减,一系列好举措接连出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亦是文化的传播者,网络新词的传播有助于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准确译出网络新词中隐含的文化内涵对促进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翻译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实践和研究领域。
近十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和维度对网络新词进行了深入研究。梁林歆、许明武借助语料库对中国日报英文版中搜集到的近500个网络流行语进行了结构层面和社会心理层面的剖析,并提供了对应的翻译策略;张沉香、张翔等学者从语言能量观的视角,认为网络新词作为语言在网络环境中的一种变体,其在构词和词语重组的过程中会衍生出新的意义并获得新的能量,并从语言能量转换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网络新词的翻译策略;傅福音、章梵基于全球化语境,认为网络新词隐含的文化的翻译应考虑到文化发展的同质化和多样化,翻译时可采取“以目的语为目标”的归化策略和“保留原语语言特色”的异化策略;贾辉从语用综观论的角度出发,认为译者应该应用特定的语言环境来阐释网络新词的丰富内涵,使译文符合人们的认知结构、顺应当时的社会语境并注重中外文化的衔接。
本文基于奈达功能对等论,结合网络新词隐含的文化底蕴,试图将汉语网络新词的英译策略分为直译和意译,以期为网络新词的英译研究提供具体的翻译策略。
二、网络新词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信仰和实践的总和”,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部分,实现了社会信仰的传播及社会成员的交流。网络新词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文体,也承载了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并反映了其工作、生活和交往模式。正如某些语篇类型的流行可以反映文化的走向,例如抒情诗在拉丁美洲远比在美国更为流行,网络文体的流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新鲜事物的追求和在紧张工作学习的压力下释放自我的本能。2009年起,大蒜、绿豆、棉花、生姜等农作物产品价格飙升轮番上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西南干旱以及北方倒春寒影响了农产品的收成,一系列农产品产量的下降导致各大城市供不应求,市民争相购买,导致大蒜等农作物价格高于鸡蛋、猪肉的价格,淘宝上出现“炒蒜团”,将大蒜价格炒至一斤10元,网络上涌现出了诸如“蒜(算)你狠”、“豆(逗)你玩”、“棉花掌”、“姜(将)你军”等一系列词汇,谐音的使用打破了一成不变的语言模式,借用谐音字易达到一语双关的效果,相较于正式文体更易突出其隐含的意义,且满足语言的经济原则。从上述现象来看,网络语言在特定领域内有相应的大量的词汇,它们是表示某一文化焦点的重要标志,网络词汇的发展伴随人们对广义的社会文化关注而产生变迁,反映了时下的主流文化及价值观。所有表现在语言与文化关系上的有趣特征,主要是语言使用方式的问题,所有的语言都是开放式体系,所以都存在发展、变化和衰退的潜势。网络新词的产生发展及演变均不能脱离文化的转向,一部分顺应社会文化深得民心的词汇得以保留,而只是出现在某个社会阶段附着于某一社会现象而生的网络热词将会随着某种现象的消失而渐渐被人们遗忘,比如经过“蒜你狠”大蒜价格上涨的高峰期后,大量大蒜滞销,价格由之前的十元一斤跌至一元,网络上随之出现与其对应的新词“蒜你惨”。语言的自我净化功能还淘汰掉了一部分粗俗、不雅观的网络词汇,比如“草泥马”、“砖家”、“滚粗”、“傻逼”这类词汇因为其具有攻击性、侮辱性而被过滤。
汉语网络新词就其形成原因主要归因于线上(网络)与线下(社会)的交互传播,而语言的传播亦是文化的传播,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得以具体表现的形式,两种不同民族语言的交流,实质上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网络新词承载的文化底蕴记录了当前社会热点事件及现象,而网络新词流行的背后必然受到社会力量的推动,通过语言的模因效应,网络新词的传播由一个宿主(网民)传播到其他宿主(网民),随之传播的还有隐藏于词语背后促成某一社会热点事件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准确翻译网络新词的文化底蕴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语言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一定的推动力。从语言能量学的视角看,准确翻译网络新词的文化底蕴能保留原文的语言能量,并使译文散发出更大的能量,使得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网络新词在语言的不断进化过程中保存下来,为现代汉语增添更多更鲜活的研究材料,同时也从侧面证明了文化的可译性。
三、基于功能对等的网络新词翻译策略
传统的翻译对等是语言各个成分间的对等,主要涉及词语、句子、篇章、句法和修辞技巧的对等,因而译文通常不具备可读性,基于上述层面对等的译文在传达原文意义同时忽略了译文读者对翻译的可接受程度以及语言之间文化的转换。翻译的本质是交流,纵然纽马克主张翻译应按照文本分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但偏“科技文献”的语义翻译也诚然逃不出“交流”的本质,故一般来说,最好还是用“功能对等”来讨论译文的适度范围,因为从来就没有完全對等的译文,功能对等将原文以最自然的方式解码,并将原文包含的文化底蕴“化为己有”,好比对于不喜亲吻礼的民族来说“give one another a hearty handshake all around”较“give one another with a holy kiss”更容易被接受。 根据奈达功能对等,译者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译文应忠实于原文。忠实原文就要弄清楚原文的基本含义,尽可能采用明白达意的语言及最贴近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第二,译文应努力再现原文的文化内涵。翻译网络新词时,译者应充分认识原语的文化特色与内涵,这就需要译者把握好原语的文化信息及译语表述的准确性。基于此,本文试图为汉语网络新词的翻译研究提供具体的翻译策略,主要包括直译法和意译法。
1.直译法。不同于其字面意思,“直译法”不是“死译”也不是“读不懂”,或是说“看起来很吃力”,直译是不失原文的语气与文情,确切的翻译过来的译法,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网络新词或涵盖在同一原型范畴框架下的网络新词可以采用直译法。比如“X奴”的英译,“奴文化”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的奴隶制社会,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奴文化”已渗透到人们的意识形态中,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格。纵观中西方历史,“奴”的意识形态存在许多共性,均可以用来指“受到剥削和压迫而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其衍生词“房奴”、“车奴”、“卡奴”、“孩奴”均源自“奴”的修辞义,英语中“slave”有一项解释为“work excessively hard”,刚好满足“奴”的比喻义,即“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拼命为之奋斗”,因而将上述词汇直译为“mortgage slave”、“car slave”、“card slave”、“child slave”,既实现了译文的功能对等又保留了“奴”的文化底蕴。“X体”指具有相似语言风格和体裁的一类表达,比如“赵本山体”、“梨花体”、“淘宝体”、“甄嬛体”、“元芳体”等,在《现代汉语辞典》中,“体”有“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之意,即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如诗歌、散文、小说等,由于“体”的网络语义指向与文学作品的“体裁”一词相同,故可将“体”直译为“genre”,与之搭配的词汇则可以采用音译的方式译出以保留词汇特有的文化内涵,如将“淘宝体”译为“Taobaogenre”、“甄嬛体”译为“Zhenhuan genre”等。
汉语网络新词还承载了独具特色的汉文化底蕴,如“神马都是浮云”中“浮云”一词最早出自于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是“采用不道德不仁义的手段得到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而后有诗人杜甫在其七言律诗《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写道“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浮云”在古代汉语中指“天上的云朵”,云朵飘忽不定,转瞬即逝,故也可比喻“虚无缥缈、毫无意义的事情”,英语俚语“mickey mouse”指毫无意义、浪费时间的事情,与“浮云”的比喻义对等,但衍生到网络用语中的“浮云”其语义指向产生了变化,被网友拿来比喻“很想要得到却得不到的东西”,因此未能体现语言功能层面的对等,且“mickey mouse”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米老鼠”的滑稽形象更不符合“浮云”一词的文化表征,故可采用直译法将其译为“fleeting cloud”,“fleeting”有“短暂的、稍纵即逝”之意,与“cloud”搭配能够较容易的唤起特定语境下人们对“浮云”一词意象的解读,保留了其文化底蕴也实现了原文与译文功能层面的对等。
2.意译法。意译法,区别于直译法,不是根据字面意思进行直接翻译,而是考量目标语与译语存在文化的差异,在译语文化中找不到与之对等的词来翻译而选取与之文化功能类似的词。网络新兴词汇中有些构词如“词族”通常采用直译,而对于某一事件或某一现象并借助于媒体传播的网络新兴词汇并不适合直译,如“白骨精”,无法将之与《西游记》中的“White Bone Demon”真正对应起来,因为该词在原文本中指“妖精”,人美但目的不纯,而现在“借用”此词,其含义有了完全的改变。所以,如果仍然采用直译,会让读者不明其意。这一类词有些本是汉语中已存在的,但由于某一事件的偶然性,使之获得了新的含义,这种新的含义被如今层出不穷的新的情感所吸收,以及模因的驱使,从而有了普遍的“文化义”,而对于具有文化间性的语言的翻译多采用意译法。
“锦鲤”,本是一种极富观赏价值的鲤科动物,深受人们喜爱,其在生物学上对应的译名为“Cyprinuscarpiohaematopter us”,但其由于“支付宝”活动这一事件而产生了“中国锦鲤”的说法,其并不指从日本引入中国而产生了新的品种,而是专门喻指那些运气好的人。如果继续译为上述的学名,其“文化义”不能得到突显,也不能使人理解。可以将其译为lucky dog,一是因为lucky突显了其“文化”性,二是在西方文化中dog与lucky的使用频率较高,与网络流行的“快速性”相融,三是dog与“锦鲤”同属于动物,而且也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四是汉语中也有借用“鲤鱼”的表达,如“鲤鱼跳龙门”,也是指运气颇好,故而从四个不同的方面,采用意译法可以做到原语与译语功能层面的对等。
类似的表达还有“杠精”,用于指不分是非,不问对错,只要对方张口说话,不管在说什么都一定要反对、争论。此词在英语中也无法找到相应的直接对应词,因为“杠”来处于“抬杠”一说,而“抬杠”又源于“抬杠会”这一活动,用于指人抬着轿子进行争论,后来喻指专门喜欢争论的一类人,但是其并不适合用argumentative person进行翻译,因为argumentative从语体方面属于正式语体,其次还含有“生气”的含义,而“杠精”一词并属口头语,而且并无生气含义,所以以此译之无法做到对等。虽然在西方文化中,也出现类似的说法,如《贝奥武夫》,《李尔王》等作品中,在敌对双方开始战役之前,会有互相谩骂(logomachy),后演化为“文字游戏”,与“杠精”中的“杠”有差异,因为“杠”所强调的仅是人与人观点的不一致所导致的争论,具有一定的辩论性,说话者并不一定具有将词语变成“文字游戏”的能力,因而,对等的译法倾向于选择口语化的词汇,而且还需要将“精”所表达的“文化义”予以阐释,故而可以将其译为quarrel-addiction person,quarrel通常指日常的争论,属于口语化的词汇,而addiction本义指“瘾”,与“精”所表达之意对等,所以其意义很容易让读者再现原语所表达的含义。
四、结语
网络新词随着人们对文化的理解辅之以特定的语境条件,再经由多种不同的传播媒介的傳递,使之具有了大众所接受的文化内涵或“文化义”,因而也使其翻译变得“难译”。基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求其“文化义”的对等,对不同类型的网络新词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使之尽量趋同于原文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盛玉雷.让流行语成为正能量的载体[J].青年记者,2018,(18):7.
[2]梁林歆,许明武.基于语料库的网络词汇接受性分析及翻译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2015,28(4):23-26.
[3]张沉香,张翔.语言能量观下的网络新词翻译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17,30(3):22.
[4]傅福英,章梵.全球化语境下网络新词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江西社会科学,2016(5):248-251.
[5]贾辉.语用综观论视域下网络新词的翻译策略[J].青年记者,2016 (17):132-133.
[6]奈达.语言文化与翻译[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 102-106.
[7]刘兵.认知文化机制视角下的网络词汇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20-23.
[8]孙致礼.文化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1):41-42.
[9]奈达.翻译科学探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160.
[10]陈娟.功能对等理论下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探索[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3(1):57-62.
[11]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48-149.
【关键词】网络新词;对等;直译;意译
一、引言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上涌现了大量新词,这些词汇以其传播速度之快、影响范围较大的特点流行于各大网络平台,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来自不同地域的网民通过网络这个高效、便捷的传播媒介,将时下流行的网络新词在互联网之外的真实世界快速传播,使其被更多人熟悉并使用。语言是社会和文化的产物,在大数据时代,网络新词的兴起推动了现代汉语的发展,并为之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语料,从最初崭露互联网到新闻、媒体的大范围传播,网络新词不在局限于“虚拟世界”,一跃而上走进了大众的生活,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网、新华网曾多次引用网络新词,从体内爆发的“洪荒之力”,点燃了不少人心中的“小宇宙”、而“新四大发明”,更是带火了“秒杀”、“刷脸”、“抢红包”和“高铁游”,此外,从“APEC蓝”来之不易,成为环保重要目标,到“工匠精神”热度不减,一系列好举措接连出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亦是文化的传播者,网络新词的传播有助于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准确译出网络新词中隐含的文化内涵对促进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翻译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实践和研究领域。
近十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和维度对网络新词进行了深入研究。梁林歆、许明武借助语料库对中国日报英文版中搜集到的近500个网络流行语进行了结构层面和社会心理层面的剖析,并提供了对应的翻译策略;张沉香、张翔等学者从语言能量观的视角,认为网络新词作为语言在网络环境中的一种变体,其在构词和词语重组的过程中会衍生出新的意义并获得新的能量,并从语言能量转换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网络新词的翻译策略;傅福音、章梵基于全球化语境,认为网络新词隐含的文化的翻译应考虑到文化发展的同质化和多样化,翻译时可采取“以目的语为目标”的归化策略和“保留原语语言特色”的异化策略;贾辉从语用综观论的角度出发,认为译者应该应用特定的语言环境来阐释网络新词的丰富内涵,使译文符合人们的认知结构、顺应当时的社会语境并注重中外文化的衔接。
本文基于奈达功能对等论,结合网络新词隐含的文化底蕴,试图将汉语网络新词的英译策略分为直译和意译,以期为网络新词的英译研究提供具体的翻译策略。
二、网络新词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信仰和实践的总和”,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部分,实现了社会信仰的传播及社会成员的交流。网络新词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文体,也承载了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并反映了其工作、生活和交往模式。正如某些语篇类型的流行可以反映文化的走向,例如抒情诗在拉丁美洲远比在美国更为流行,网络文体的流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新鲜事物的追求和在紧张工作学习的压力下释放自我的本能。2009年起,大蒜、绿豆、棉花、生姜等农作物产品价格飙升轮番上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西南干旱以及北方倒春寒影响了农产品的收成,一系列农产品产量的下降导致各大城市供不应求,市民争相购买,导致大蒜等农作物价格高于鸡蛋、猪肉的价格,淘宝上出现“炒蒜团”,将大蒜价格炒至一斤10元,网络上涌现出了诸如“蒜(算)你狠”、“豆(逗)你玩”、“棉花掌”、“姜(将)你军”等一系列词汇,谐音的使用打破了一成不变的语言模式,借用谐音字易达到一语双关的效果,相较于正式文体更易突出其隐含的意义,且满足语言的经济原则。从上述现象来看,网络语言在特定领域内有相应的大量的词汇,它们是表示某一文化焦点的重要标志,网络词汇的发展伴随人们对广义的社会文化关注而产生变迁,反映了时下的主流文化及价值观。所有表现在语言与文化关系上的有趣特征,主要是语言使用方式的问题,所有的语言都是开放式体系,所以都存在发展、变化和衰退的潜势。网络新词的产生发展及演变均不能脱离文化的转向,一部分顺应社会文化深得民心的词汇得以保留,而只是出现在某个社会阶段附着于某一社会现象而生的网络热词将会随着某种现象的消失而渐渐被人们遗忘,比如经过“蒜你狠”大蒜价格上涨的高峰期后,大量大蒜滞销,价格由之前的十元一斤跌至一元,网络上随之出现与其对应的新词“蒜你惨”。语言的自我净化功能还淘汰掉了一部分粗俗、不雅观的网络词汇,比如“草泥马”、“砖家”、“滚粗”、“傻逼”这类词汇因为其具有攻击性、侮辱性而被过滤。
汉语网络新词就其形成原因主要归因于线上(网络)与线下(社会)的交互传播,而语言的传播亦是文化的传播,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得以具体表现的形式,两种不同民族语言的交流,实质上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网络新词承载的文化底蕴记录了当前社会热点事件及现象,而网络新词流行的背后必然受到社会力量的推动,通过语言的模因效应,网络新词的传播由一个宿主(网民)传播到其他宿主(网民),随之传播的还有隐藏于词语背后促成某一社会热点事件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准确翻译网络新词的文化底蕴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语言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一定的推动力。从语言能量学的视角看,准确翻译网络新词的文化底蕴能保留原文的语言能量,并使译文散发出更大的能量,使得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网络新词在语言的不断进化过程中保存下来,为现代汉语增添更多更鲜活的研究材料,同时也从侧面证明了文化的可译性。
三、基于功能对等的网络新词翻译策略
传统的翻译对等是语言各个成分间的对等,主要涉及词语、句子、篇章、句法和修辞技巧的对等,因而译文通常不具备可读性,基于上述层面对等的译文在传达原文意义同时忽略了译文读者对翻译的可接受程度以及语言之间文化的转换。翻译的本质是交流,纵然纽马克主张翻译应按照文本分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但偏“科技文献”的语义翻译也诚然逃不出“交流”的本质,故一般来说,最好还是用“功能对等”来讨论译文的适度范围,因为从来就没有完全對等的译文,功能对等将原文以最自然的方式解码,并将原文包含的文化底蕴“化为己有”,好比对于不喜亲吻礼的民族来说“give one another a hearty handshake all around”较“give one another with a holy kiss”更容易被接受。 根据奈达功能对等,译者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译文应忠实于原文。忠实原文就要弄清楚原文的基本含义,尽可能采用明白达意的语言及最贴近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第二,译文应努力再现原文的文化内涵。翻译网络新词时,译者应充分认识原语的文化特色与内涵,这就需要译者把握好原语的文化信息及译语表述的准确性。基于此,本文试图为汉语网络新词的翻译研究提供具体的翻译策略,主要包括直译法和意译法。
1.直译法。不同于其字面意思,“直译法”不是“死译”也不是“读不懂”,或是说“看起来很吃力”,直译是不失原文的语气与文情,确切的翻译过来的译法,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网络新词或涵盖在同一原型范畴框架下的网络新词可以采用直译法。比如“X奴”的英译,“奴文化”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的奴隶制社会,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奴文化”已渗透到人们的意识形态中,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格。纵观中西方历史,“奴”的意识形态存在许多共性,均可以用来指“受到剥削和压迫而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其衍生词“房奴”、“车奴”、“卡奴”、“孩奴”均源自“奴”的修辞义,英语中“slave”有一项解释为“work excessively hard”,刚好满足“奴”的比喻义,即“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拼命为之奋斗”,因而将上述词汇直译为“mortgage slave”、“car slave”、“card slave”、“child slave”,既实现了译文的功能对等又保留了“奴”的文化底蕴。“X体”指具有相似语言风格和体裁的一类表达,比如“赵本山体”、“梨花体”、“淘宝体”、“甄嬛体”、“元芳体”等,在《现代汉语辞典》中,“体”有“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之意,即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如诗歌、散文、小说等,由于“体”的网络语义指向与文学作品的“体裁”一词相同,故可将“体”直译为“genre”,与之搭配的词汇则可以采用音译的方式译出以保留词汇特有的文化内涵,如将“淘宝体”译为“Taobaogenre”、“甄嬛体”译为“Zhenhuan genre”等。
汉语网络新词还承载了独具特色的汉文化底蕴,如“神马都是浮云”中“浮云”一词最早出自于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是“采用不道德不仁义的手段得到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而后有诗人杜甫在其七言律诗《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写道“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浮云”在古代汉语中指“天上的云朵”,云朵飘忽不定,转瞬即逝,故也可比喻“虚无缥缈、毫无意义的事情”,英语俚语“mickey mouse”指毫无意义、浪费时间的事情,与“浮云”的比喻义对等,但衍生到网络用语中的“浮云”其语义指向产生了变化,被网友拿来比喻“很想要得到却得不到的东西”,因此未能体现语言功能层面的对等,且“mickey mouse”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米老鼠”的滑稽形象更不符合“浮云”一词的文化表征,故可采用直译法将其译为“fleeting cloud”,“fleeting”有“短暂的、稍纵即逝”之意,与“cloud”搭配能够较容易的唤起特定语境下人们对“浮云”一词意象的解读,保留了其文化底蕴也实现了原文与译文功能层面的对等。
2.意译法。意译法,区别于直译法,不是根据字面意思进行直接翻译,而是考量目标语与译语存在文化的差异,在译语文化中找不到与之对等的词来翻译而选取与之文化功能类似的词。网络新兴词汇中有些构词如“词族”通常采用直译,而对于某一事件或某一现象并借助于媒体传播的网络新兴词汇并不适合直译,如“白骨精”,无法将之与《西游记》中的“White Bone Demon”真正对应起来,因为该词在原文本中指“妖精”,人美但目的不纯,而现在“借用”此词,其含义有了完全的改变。所以,如果仍然采用直译,会让读者不明其意。这一类词有些本是汉语中已存在的,但由于某一事件的偶然性,使之获得了新的含义,这种新的含义被如今层出不穷的新的情感所吸收,以及模因的驱使,从而有了普遍的“文化义”,而对于具有文化间性的语言的翻译多采用意译法。
“锦鲤”,本是一种极富观赏价值的鲤科动物,深受人们喜爱,其在生物学上对应的译名为“Cyprinuscarpiohaematopter us”,但其由于“支付宝”活动这一事件而产生了“中国锦鲤”的说法,其并不指从日本引入中国而产生了新的品种,而是专门喻指那些运气好的人。如果继续译为上述的学名,其“文化义”不能得到突显,也不能使人理解。可以将其译为lucky dog,一是因为lucky突显了其“文化”性,二是在西方文化中dog与lucky的使用频率较高,与网络流行的“快速性”相融,三是dog与“锦鲤”同属于动物,而且也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四是汉语中也有借用“鲤鱼”的表达,如“鲤鱼跳龙门”,也是指运气颇好,故而从四个不同的方面,采用意译法可以做到原语与译语功能层面的对等。
类似的表达还有“杠精”,用于指不分是非,不问对错,只要对方张口说话,不管在说什么都一定要反对、争论。此词在英语中也无法找到相应的直接对应词,因为“杠”来处于“抬杠”一说,而“抬杠”又源于“抬杠会”这一活动,用于指人抬着轿子进行争论,后来喻指专门喜欢争论的一类人,但是其并不适合用argumentative person进行翻译,因为argumentative从语体方面属于正式语体,其次还含有“生气”的含义,而“杠精”一词并属口头语,而且并无生气含义,所以以此译之无法做到对等。虽然在西方文化中,也出现类似的说法,如《贝奥武夫》,《李尔王》等作品中,在敌对双方开始战役之前,会有互相谩骂(logomachy),后演化为“文字游戏”,与“杠精”中的“杠”有差异,因为“杠”所强调的仅是人与人观点的不一致所导致的争论,具有一定的辩论性,说话者并不一定具有将词语变成“文字游戏”的能力,因而,对等的译法倾向于选择口语化的词汇,而且还需要将“精”所表达的“文化义”予以阐释,故而可以将其译为quarrel-addiction person,quarrel通常指日常的争论,属于口语化的词汇,而addiction本义指“瘾”,与“精”所表达之意对等,所以其意义很容易让读者再现原语所表达的含义。
四、结语
网络新词随着人们对文化的理解辅之以特定的语境条件,再经由多种不同的传播媒介的傳递,使之具有了大众所接受的文化内涵或“文化义”,因而也使其翻译变得“难译”。基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求其“文化义”的对等,对不同类型的网络新词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使之尽量趋同于原文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盛玉雷.让流行语成为正能量的载体[J].青年记者,2018,(18):7.
[2]梁林歆,许明武.基于语料库的网络词汇接受性分析及翻译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2015,28(4):23-26.
[3]张沉香,张翔.语言能量观下的网络新词翻译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17,30(3):22.
[4]傅福英,章梵.全球化语境下网络新词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江西社会科学,2016(5):248-251.
[5]贾辉.语用综观论视域下网络新词的翻译策略[J].青年记者,2016 (17):132-133.
[6]奈达.语言文化与翻译[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 102-106.
[7]刘兵.认知文化机制视角下的网络词汇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20-23.
[8]孙致礼.文化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1):41-42.
[9]奈达.翻译科学探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160.
[10]陈娟.功能对等理论下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探索[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3(1):57-62.
[11]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