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代科技飞速向前发展、社会经济高速增长、人民观念日益更新的背景下,现场报道在这种情况下突破了传统形式,以其较强的时效性、真实性和极强的现场感,成为业界普遍运用的报道形式。面对这种情况,参与现场报道的记者不但要具备一名普通记者所应具备的基本业务素质,而且要具备极强的现场驾驭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不畏艰险的意志力等等更高层次的素质。
关键词:现场报道;记者素质;现场采访
“现场报道就是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手持话筒将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向观众做口头叙述,同时通过镜头展示现场动态和环境。”①它是由记者“采摄合一”向“采摄分离”的重大发展,记者直接走到镜头前进行采访,这必然是最富有电视特点的一种报道形式。
《新闻调查》节目的主持人王志说:“在现场你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伪装,也没有任何捷径可行,只有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用自己的神情去把握,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否则就是失败的开始。”由于现场报道的时间紧,现场感强,“现场报道历历在目的展示,对记者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更高的要求到底是什么?
一、良好的外在条件
这个外在条件首先要求现场报道的记者外形干净利落、和蔼可亲、端庄大方。观众现场看到这样一个形象才能把他所报道的新闻看进去,听进去,才愿意跟随记者走进现场。当年美国著名电视主持人克朗凯特退休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曾就“由谁接任克朗凯特”的问题,在马奇德和丹·拉瑟两个人之间犹豫了很长时间。两个人都很有实力,都做过多年的记者。决策者最后决定启用丹·拉瑟,因为大多数人认为丹·拉瑟更具男子汉魅力,对女性观众更有吸引力,而这些观众正是电视新闻争夺的潜在群体。
外在条件不仅仅是记者的长相和气质的问题,还包括记者与所报道现场环境的融合。比如记者要到建筑工地进行报道,恐怕就不能穿高跟鞋,花衣裙,这样就不能很好的接近和融入现场。湖南电视台《乡村发现》栏目的记者和主持人李兵在“点击中国记者”节目中接受采访时说到:
柴 静:看看这位从泥土中走来的人,欢迎李兵!刚刚走过来的时候,我一直看你的鞋,因为我说你是从泥土中走出来的。
李 兵:没错。
柴 静:但这双鞋看起来很漂亮。
李 兵:这是今天特意换的一双鞋,因为上这个节目不一样啦,我觉得应该好好打扮一下自己,别像平时那样不讲究。
柴 静:你平常到农村去做节目一般穿什么衣服?
李 兵:穿得很普通,很接近老百姓,非常随便的,鞋也是能够跑山路,下田能够不怕脏的。
这个例子就说明好的记者应该会分清环境,认清场合。现场报道时常要有对人物的采访,这就要求记者根据人物的职业,性格等特点进行装扮,增强亲和力和与现场的贴近性。
二、扎实的知识储备
与传统报道相比,现场报道讲求实效性和现场感,很多报道是在新闻事件刚刚结束甚至正在发生的过程中进行的,记者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考虑或者查阅相关资料。因此,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质量高的现场报道,记者要了解被报道事件的主体的相关信息,尽可能多了解有关事件的背景材料和全局情况,准备好极具代表性的问题,避免出现提问不着边,问题被采访者不能回答等状况。
现场记者即兴的言词表达,简短的语言的背后必然是深厚扎实的知识储备,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新闻史上著名的例子是中央电视台香港回归的直播报道中,记者柏杨现场报道末代港督彭定康离开总督府时,说了那句著名的“载着彭定康的汽车转了一圈,又转了一圈”,这话太笼统,语焉不详,卸任总督乘车绕行总督府是历任总督沿袭下来的仪式,记者不明白这个情况,所以只能那么糊里糊涂地说。所以现场报道中记者的知识储备不仅包含新闻专业知识,也包含众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生活知识等等的各个领域。
在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现场报道的时效性要求报道在即刻立即发出,所以记者必须掌握和使用先进设备,学会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保证报道的信息快速及时准确地传达给观众。
三、较强的现场驾驭力
新闻现场是无法预先控制好的,突发事件经常发生,有很强的不可控和无法预知性,正如CBS的负责人威廉·伦纳德所诘问:“当你正在现场报道时,面临真刀真枪——比如选举、年会、太空发射以及向总统遇刺之类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事情而你根本无从准备时,你能机智的即兴解说得头头是道吗?”②现场的驾驭能力主要包含以下的方面:
1、敏锐的现场观察与判断能力。
现场新闻形形色色,情景纷繁复杂,人物、事件以及空间关系瞬息万变,报道的时间和容量都有限制。在现场如何把握突出主要事件和主要人物,采访谁,用哪段声音,什么画面都需要记者敏锐的观察和判断力。即使是预知事件的报道,也有可能会出现与预知条件不符或者变化的情况,对于突发事件,这种变化会更为复杂,全靠记者现场的观察、判断和取舍。而这一切,又必须是在瞬间完成的。CBS的丹·拉瑟除了风度魅力之外,在新闻报道方面的出众之处还在于现场报道,即席发挥,无论新闻事件多复杂,他都能以特有的简洁、迅速的报道方式,抓起麦克风进行报道。他在回忆里根遇刺事件报道时说:“我走进大楼几秒钟后,就直接口播了这条新闻,当时根本没有文字稿。”③可见他的判断力和处理能力之强。
2、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不能独立于发现能力自己存在的,也就是说,有魅力的表达同样来源于敏锐的捕捉和机智的发现。在现场采访的口头能力中,首先要求记者用流利的标准的语言,对于各个国家的记者来讲,报道必须使用标准语言。在使用标准语言的传播过程中又不能像在播音,记者要做到发音规范,贴近观众。其次,短时间内传递大信息量对记者的现场表达技巧也有较高要求。快速组织语言,并且清晰条理的向观众展示现场。必须把握好现场主题和现场细节,使用朴实无华、通俗易懂的口语,简练平实,不要太书面化,尽量避免使用产生歧义的多音字,不用让人颇费思量的高深术语。
3、艺术灵活的现场采访能力
现场报道中经常会进行现场采访,由于采访过程公开化,记者必须根据被采访的对象的身份,设置问题进行提问。中央电视台现场报道《无法掩盖的罪恶》中,记者为了证明日军侵华撤离时留下了数量惊人的毒气弹这一无法掩盖的事实时,现场采访搬运工刘利爱,记者问:“您那个小队是负责运输的吗?”“运了多长时间呢?”“天天运?”“一天能运几趟?”这些问题非常简短,也很容易回答,即使是一个文化水平有限,接受采访经验不丰富的人也能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完成现场采访,记者的提问方式也很重要。一般单刀直入,直奔主题,达到自己的目的。下面是2007年两会召开后,《新闻会客厅》做了一期特别节目,主持人对两会报道中的记者的一段采访。
主持人:部长们很配合吗?
任永蔚:基本上大多数都很配合的,只不过部长不会把他们的脚步放慢,所以我们要追着。
主持人:要走,一边走一边说。
……
……
主持人:围上了以后,怎么能保证你的话筒伸过去,你怎么能保证他回答你的问题?
任永蔚:往往都是我是第一个冲上去的,所以我要把住这种先机,在我冲上去之后,后面有很多的记者也会围上来,这时候我要占住这个先机,我要不断地问,把我的问题都问出去,环环相扣,我觉得满意了我可以撤退下来,他们再接着问。
现场报道中对于配合的采访对象的采访尚且如此,倘若是不配合的对象,记者就需要更多的提问技巧和方式,可以迂回作战,保证采访进行。
4、快速机智的现场反应能力
现场报道要求记者的反应速度要快,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将现场的不可控因素可能对报道的影响降到最低点,甚至可以“掩盖”过去,使得报道继续进行。中央电视台记者白岩松在香港回归72小时现场直播报道中表现出了极强的现场反应能力。1997年6月30日,白岩松在深圳皇岗口岸报道驻港部队入港进程,事先准备的解说在几分钟内说完,而驻港部队尚未跨过界限,此时等待的几分钟成为尴尬的空白时间,此时,白岩松突然想起自己登上口岸办公楼的情形,迅速反应,做了解说:“我们右前方的那栋白楼,就是小平同志当年眺望香港的地方。现在这栋楼里还挂着他视察口岸的巨幅照片……今晚,当驻港部队跨过这条 ‘界线’在所有为部队送行的人群中,我们相信,肯定还有一位老人深情目光的注视!”这段解说详实而富有情感,丝毫不像即兴之作,反映了记者极强的应变能力。
四、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
在进行现场报道前,要对自己有自信心,暗暗激励自己,同时也不能盲目自信,一定要使自己冷静、沉着,要多想些困难,多告诫自己,不能有任何疏忽与大意。要以客观平静的心态完成自己带领观众经理现场的任务,决不能夹带自己的私人情感。在报道中遇到挫折情况也不能产生疲倦,厌战情绪,否则可能因一时的惰性,而得不到完整的、真实的记载。王志认为心理素质对于记者是很重要的:“第一,对待一件事情要有足够的热情,第二,对待一件事情要有足够的理智和冷静。有人问我,你进ICU怕不怕?怕不怕,这实际是一个心理层面的问题,面对非典我会想我应该怎么正确对待我有这种心理准备,有这种心理承受能力,这也是一个心理调节的过程。不光是面对非典,到任何场合去采访,都需要这种心理素质。”④
五、不畏艰险的意志力
记者是世界上十大危险职业之一,现场报道的现场性特点让参与报道的记者经常会处于危险中。如战地报道、突发性灾难事故的报道和批评揭露型的报道等,新闻记者随时有可能面临着生命的危险。现场报道要求记者一定要不怕艰险,才能在现场带来真实地感觉。“那是另外一个时空,你每天都会听到枪炮的呼啸声,听到导弹轰炸声,你满眼看到的就是废墟、死亡和恐惧。但是如果一个新闻发生了,你不在那里,你会感到很羞愧。受伤不受伤,有没有生命危险你会放在后边考虑。”28岁的战地记者周轶君这样说,可见,作为一名现场报道的记者不畏艰险是必备的素质。
伴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现场报道需要记者集“采、编、播、评”于一体,对于记者素质的要求不仅仅是某一项技能的熟练,而是对报道记者各个方面综合素质的更高要求。
注释:
① 引自赵淑平著,电视新闻采访.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6 .146
② 引自[美] 特德·怀特等.广播电视新闻的采制方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142
③ 引自姚文华.记者素质与成名.新华出版社,1990.73
④ 王志.《浅谈对新闻人物访谈栏目<面对面>的把握》载《电视研究》2003年第8期
参考文献:
[1] 赵淑平.电视新闻采访[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
[2] 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3] [美] 麦尔文·曼切尔.新闻报道与写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1.
关键词:现场报道;记者素质;现场采访
“现场报道就是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手持话筒将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向观众做口头叙述,同时通过镜头展示现场动态和环境。”①它是由记者“采摄合一”向“采摄分离”的重大发展,记者直接走到镜头前进行采访,这必然是最富有电视特点的一种报道形式。
《新闻调查》节目的主持人王志说:“在现场你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伪装,也没有任何捷径可行,只有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用自己的神情去把握,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否则就是失败的开始。”由于现场报道的时间紧,现场感强,“现场报道历历在目的展示,对记者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更高的要求到底是什么?
一、良好的外在条件
这个外在条件首先要求现场报道的记者外形干净利落、和蔼可亲、端庄大方。观众现场看到这样一个形象才能把他所报道的新闻看进去,听进去,才愿意跟随记者走进现场。当年美国著名电视主持人克朗凯特退休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曾就“由谁接任克朗凯特”的问题,在马奇德和丹·拉瑟两个人之间犹豫了很长时间。两个人都很有实力,都做过多年的记者。决策者最后决定启用丹·拉瑟,因为大多数人认为丹·拉瑟更具男子汉魅力,对女性观众更有吸引力,而这些观众正是电视新闻争夺的潜在群体。
外在条件不仅仅是记者的长相和气质的问题,还包括记者与所报道现场环境的融合。比如记者要到建筑工地进行报道,恐怕就不能穿高跟鞋,花衣裙,这样就不能很好的接近和融入现场。湖南电视台《乡村发现》栏目的记者和主持人李兵在“点击中国记者”节目中接受采访时说到:
柴 静:看看这位从泥土中走来的人,欢迎李兵!刚刚走过来的时候,我一直看你的鞋,因为我说你是从泥土中走出来的。
李 兵:没错。
柴 静:但这双鞋看起来很漂亮。
李 兵:这是今天特意换的一双鞋,因为上这个节目不一样啦,我觉得应该好好打扮一下自己,别像平时那样不讲究。
柴 静:你平常到农村去做节目一般穿什么衣服?
李 兵:穿得很普通,很接近老百姓,非常随便的,鞋也是能够跑山路,下田能够不怕脏的。
这个例子就说明好的记者应该会分清环境,认清场合。现场报道时常要有对人物的采访,这就要求记者根据人物的职业,性格等特点进行装扮,增强亲和力和与现场的贴近性。
二、扎实的知识储备
与传统报道相比,现场报道讲求实效性和现场感,很多报道是在新闻事件刚刚结束甚至正在发生的过程中进行的,记者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考虑或者查阅相关资料。因此,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质量高的现场报道,记者要了解被报道事件的主体的相关信息,尽可能多了解有关事件的背景材料和全局情况,准备好极具代表性的问题,避免出现提问不着边,问题被采访者不能回答等状况。
现场记者即兴的言词表达,简短的语言的背后必然是深厚扎实的知识储备,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新闻史上著名的例子是中央电视台香港回归的直播报道中,记者柏杨现场报道末代港督彭定康离开总督府时,说了那句著名的“载着彭定康的汽车转了一圈,又转了一圈”,这话太笼统,语焉不详,卸任总督乘车绕行总督府是历任总督沿袭下来的仪式,记者不明白这个情况,所以只能那么糊里糊涂地说。所以现场报道中记者的知识储备不仅包含新闻专业知识,也包含众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生活知识等等的各个领域。
在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现场报道的时效性要求报道在即刻立即发出,所以记者必须掌握和使用先进设备,学会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保证报道的信息快速及时准确地传达给观众。
三、较强的现场驾驭力
新闻现场是无法预先控制好的,突发事件经常发生,有很强的不可控和无法预知性,正如CBS的负责人威廉·伦纳德所诘问:“当你正在现场报道时,面临真刀真枪——比如选举、年会、太空发射以及向总统遇刺之类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事情而你根本无从准备时,你能机智的即兴解说得头头是道吗?”②现场的驾驭能力主要包含以下的方面:
1、敏锐的现场观察与判断能力。
现场新闻形形色色,情景纷繁复杂,人物、事件以及空间关系瞬息万变,报道的时间和容量都有限制。在现场如何把握突出主要事件和主要人物,采访谁,用哪段声音,什么画面都需要记者敏锐的观察和判断力。即使是预知事件的报道,也有可能会出现与预知条件不符或者变化的情况,对于突发事件,这种变化会更为复杂,全靠记者现场的观察、判断和取舍。而这一切,又必须是在瞬间完成的。CBS的丹·拉瑟除了风度魅力之外,在新闻报道方面的出众之处还在于现场报道,即席发挥,无论新闻事件多复杂,他都能以特有的简洁、迅速的报道方式,抓起麦克风进行报道。他在回忆里根遇刺事件报道时说:“我走进大楼几秒钟后,就直接口播了这条新闻,当时根本没有文字稿。”③可见他的判断力和处理能力之强。
2、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不能独立于发现能力自己存在的,也就是说,有魅力的表达同样来源于敏锐的捕捉和机智的发现。在现场采访的口头能力中,首先要求记者用流利的标准的语言,对于各个国家的记者来讲,报道必须使用标准语言。在使用标准语言的传播过程中又不能像在播音,记者要做到发音规范,贴近观众。其次,短时间内传递大信息量对记者的现场表达技巧也有较高要求。快速组织语言,并且清晰条理的向观众展示现场。必须把握好现场主题和现场细节,使用朴实无华、通俗易懂的口语,简练平实,不要太书面化,尽量避免使用产生歧义的多音字,不用让人颇费思量的高深术语。
3、艺术灵活的现场采访能力
现场报道中经常会进行现场采访,由于采访过程公开化,记者必须根据被采访的对象的身份,设置问题进行提问。中央电视台现场报道《无法掩盖的罪恶》中,记者为了证明日军侵华撤离时留下了数量惊人的毒气弹这一无法掩盖的事实时,现场采访搬运工刘利爱,记者问:“您那个小队是负责运输的吗?”“运了多长时间呢?”“天天运?”“一天能运几趟?”这些问题非常简短,也很容易回答,即使是一个文化水平有限,接受采访经验不丰富的人也能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完成现场采访,记者的提问方式也很重要。一般单刀直入,直奔主题,达到自己的目的。下面是2007年两会召开后,《新闻会客厅》做了一期特别节目,主持人对两会报道中的记者的一段采访。
主持人:部长们很配合吗?
任永蔚:基本上大多数都很配合的,只不过部长不会把他们的脚步放慢,所以我们要追着。
主持人:要走,一边走一边说。
……
……
主持人:围上了以后,怎么能保证你的话筒伸过去,你怎么能保证他回答你的问题?
任永蔚:往往都是我是第一个冲上去的,所以我要把住这种先机,在我冲上去之后,后面有很多的记者也会围上来,这时候我要占住这个先机,我要不断地问,把我的问题都问出去,环环相扣,我觉得满意了我可以撤退下来,他们再接着问。
现场报道中对于配合的采访对象的采访尚且如此,倘若是不配合的对象,记者就需要更多的提问技巧和方式,可以迂回作战,保证采访进行。
4、快速机智的现场反应能力
现场报道要求记者的反应速度要快,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将现场的不可控因素可能对报道的影响降到最低点,甚至可以“掩盖”过去,使得报道继续进行。中央电视台记者白岩松在香港回归72小时现场直播报道中表现出了极强的现场反应能力。1997年6月30日,白岩松在深圳皇岗口岸报道驻港部队入港进程,事先准备的解说在几分钟内说完,而驻港部队尚未跨过界限,此时等待的几分钟成为尴尬的空白时间,此时,白岩松突然想起自己登上口岸办公楼的情形,迅速反应,做了解说:“我们右前方的那栋白楼,就是小平同志当年眺望香港的地方。现在这栋楼里还挂着他视察口岸的巨幅照片……今晚,当驻港部队跨过这条 ‘界线’在所有为部队送行的人群中,我们相信,肯定还有一位老人深情目光的注视!”这段解说详实而富有情感,丝毫不像即兴之作,反映了记者极强的应变能力。
四、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
在进行现场报道前,要对自己有自信心,暗暗激励自己,同时也不能盲目自信,一定要使自己冷静、沉着,要多想些困难,多告诫自己,不能有任何疏忽与大意。要以客观平静的心态完成自己带领观众经理现场的任务,决不能夹带自己的私人情感。在报道中遇到挫折情况也不能产生疲倦,厌战情绪,否则可能因一时的惰性,而得不到完整的、真实的记载。王志认为心理素质对于记者是很重要的:“第一,对待一件事情要有足够的热情,第二,对待一件事情要有足够的理智和冷静。有人问我,你进ICU怕不怕?怕不怕,这实际是一个心理层面的问题,面对非典我会想我应该怎么正确对待我有这种心理准备,有这种心理承受能力,这也是一个心理调节的过程。不光是面对非典,到任何场合去采访,都需要这种心理素质。”④
五、不畏艰险的意志力
记者是世界上十大危险职业之一,现场报道的现场性特点让参与报道的记者经常会处于危险中。如战地报道、突发性灾难事故的报道和批评揭露型的报道等,新闻记者随时有可能面临着生命的危险。现场报道要求记者一定要不怕艰险,才能在现场带来真实地感觉。“那是另外一个时空,你每天都会听到枪炮的呼啸声,听到导弹轰炸声,你满眼看到的就是废墟、死亡和恐惧。但是如果一个新闻发生了,你不在那里,你会感到很羞愧。受伤不受伤,有没有生命危险你会放在后边考虑。”28岁的战地记者周轶君这样说,可见,作为一名现场报道的记者不畏艰险是必备的素质。
伴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现场报道需要记者集“采、编、播、评”于一体,对于记者素质的要求不仅仅是某一项技能的熟练,而是对报道记者各个方面综合素质的更高要求。
注释:
① 引自赵淑平著,电视新闻采访.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6 .146
② 引自[美] 特德·怀特等.广播电视新闻的采制方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142
③ 引自姚文华.记者素质与成名.新华出版社,1990.73
④ 王志.《浅谈对新闻人物访谈栏目<面对面>的把握》载《电视研究》2003年第8期
参考文献:
[1] 赵淑平.电视新闻采访[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
[2] 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3] [美] 麦尔文·曼切尔.新闻报道与写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