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各科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学生处于心理、身体上的成长时期,外界的激励与引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激励是激发鼓励,可以是语言、神情、行为上的激励,激励方法也因人而异,教师根据不同学生在课堂上不同的表现,采取合理恰当的方式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释放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以激励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不仅活跃了课堂,还提高了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育教学;激励模式;实践运用
一、小学生、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
小学生一般都生性好动,活泼、可爱、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小学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阶段,他们几乎没有很大的束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做一些事情,而且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他们会显得有超强的耐心、求知欲。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由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发展为抽象的逻辑思维,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通过分析、比较、概括、推理等来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此外,他们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较差,生理上也未发育成熟,但是一般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
小学生难以管束,这就导致了教师采用命令式、过于呆板的教育方式,这样做也是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小学体育教师也应该采取一种变通的教学方式,使体育学习成为一项能够激发他们好奇心、引发学习兴趣的活动,另外,小学体育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他们的承受范围内,合理安排室外体育活动,包括活动地点、活动器械、活动范围……由此可见,小学体育教学要把握适度原则,体育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示,阐述活动规则要尽可能通俗易懂,联系生活实际。
二、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思想落后
对于教育改革,很多教师还没有领会其真正的内在精神,教学思想仍然停留在技能知识的传授层面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强,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体育学科成绩,对小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和个性方面的发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小学生还要面临考试,而体育不是必考的科目,很多学校就会减少体育课的课时,这些都不符合新课改下对体育教学的要求。
(二)体育教学考核和评价标准不科学
体育教学考核的主要评判者是教师,小学生学习情况的判定也基本是由教师来决定的,由此看来,学生的地位是被动的而且经常被忽视。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标准十分单一,学生的身体素质参差不齐,只用成绩来衡量合格与不合格是不合理的,这对学生身体、心理和智力方面的发展都十分不利,对小学生各方面的努力也比较忽视,只是采用固定单一的模式和标准对小学生进行判定,這种模式无法对小学生做出全面科学的评价,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起到负面作用。
(三)课堂教学内容乏味
教师或学校对小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都不够重视,很多小学体育教师往往根据自己对体育教学的经验和专业要求来要求小学生的体育学习,教师会让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练习,在课堂上进行百米赛跑、800米跑或接力赛等项目,但是还有一些教师则采取放羊式教学,让男同学随便踢足球或打篮球,而让女学生打羽毛球或乒乓球等,形成了小学体育课上学生自由活动,教师观看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会让小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会逐渐让小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
三、激励模式在小学体育课堂的应用
(一)激励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眭
现代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不少小学生喜欢玩电子游戏,但长时间玩游戏会导致视力下降,长时间坐着也不利于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可能还会造成肥胖,与此同时,体育需要大量的体力与很好的协调性,这可能会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有些学生体能上存在差距,可能在体育课上会退缩,这就需要体育教师不断鼓励学生,例如:乒乓球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视频,展示我国运动员的风采,我国体育事业的强盛,当运动员走上领奖台的那一刻,通过视觉上的冲击激发学生的荣誉感,教师也可以在现有条件下,提供多种体育器材供学生自由选择,毕竟体育课也是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标,以此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激励模式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体育和竞技是不可分割的,体育运动伴随着竞争,体育竞技场上,任何人的求胜心都很强,如果体育教师恰当把握体育与竞争的联系,就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进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良好的竞争环境利于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甚至能激发学生潜能,并主动参与其中,例如:组织跑步、球类比赛,规定前三名会获得奖励,这种激励模式不仅能激起学生的进取心,营造人人都争当第一的课堂氛围,而且可以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体能,增强他们的体育技能。。
四、激励模式对小学体育的积极作用
(一)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是提高学生认知的重要时期,体育课堂上的各种活动,既是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也是一个拉近学生与教师距离的方式,激励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增进情感,让学生喜欢上教师,喜欢上其他教师的课,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重要方面。
(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小学生处于发育阶段,身体骨骼尚未定型,是增强身体素质的关键时期,小学体育教育旨在通过室内讲授理论知识与室外实践活动相结合,教师运用激励模式教学,因材施教,从而保证学生的实践与学习效果,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的教育改革下,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小学体育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以便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可以坚持不懈。
关键词:体育教学;激励模式;实践运用
一、小学生、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
小学生一般都生性好动,活泼、可爱、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小学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阶段,他们几乎没有很大的束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做一些事情,而且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他们会显得有超强的耐心、求知欲。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由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发展为抽象的逻辑思维,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通过分析、比较、概括、推理等来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此外,他们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较差,生理上也未发育成熟,但是一般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
小学生难以管束,这就导致了教师采用命令式、过于呆板的教育方式,这样做也是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小学体育教师也应该采取一种变通的教学方式,使体育学习成为一项能够激发他们好奇心、引发学习兴趣的活动,另外,小学体育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他们的承受范围内,合理安排室外体育活动,包括活动地点、活动器械、活动范围……由此可见,小学体育教学要把握适度原则,体育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示,阐述活动规则要尽可能通俗易懂,联系生活实际。
二、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思想落后
对于教育改革,很多教师还没有领会其真正的内在精神,教学思想仍然停留在技能知识的传授层面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强,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体育学科成绩,对小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和个性方面的发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小学生还要面临考试,而体育不是必考的科目,很多学校就会减少体育课的课时,这些都不符合新课改下对体育教学的要求。
(二)体育教学考核和评价标准不科学
体育教学考核的主要评判者是教师,小学生学习情况的判定也基本是由教师来决定的,由此看来,学生的地位是被动的而且经常被忽视。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标准十分单一,学生的身体素质参差不齐,只用成绩来衡量合格与不合格是不合理的,这对学生身体、心理和智力方面的发展都十分不利,对小学生各方面的努力也比较忽视,只是采用固定单一的模式和标准对小学生进行判定,這种模式无法对小学生做出全面科学的评价,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起到负面作用。
(三)课堂教学内容乏味
教师或学校对小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都不够重视,很多小学体育教师往往根据自己对体育教学的经验和专业要求来要求小学生的体育学习,教师会让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练习,在课堂上进行百米赛跑、800米跑或接力赛等项目,但是还有一些教师则采取放羊式教学,让男同学随便踢足球或打篮球,而让女学生打羽毛球或乒乓球等,形成了小学体育课上学生自由活动,教师观看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会让小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会逐渐让小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
三、激励模式在小学体育课堂的应用
(一)激励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眭
现代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不少小学生喜欢玩电子游戏,但长时间玩游戏会导致视力下降,长时间坐着也不利于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可能还会造成肥胖,与此同时,体育需要大量的体力与很好的协调性,这可能会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有些学生体能上存在差距,可能在体育课上会退缩,这就需要体育教师不断鼓励学生,例如:乒乓球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视频,展示我国运动员的风采,我国体育事业的强盛,当运动员走上领奖台的那一刻,通过视觉上的冲击激发学生的荣誉感,教师也可以在现有条件下,提供多种体育器材供学生自由选择,毕竟体育课也是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标,以此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激励模式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体育和竞技是不可分割的,体育运动伴随着竞争,体育竞技场上,任何人的求胜心都很强,如果体育教师恰当把握体育与竞争的联系,就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进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良好的竞争环境利于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甚至能激发学生潜能,并主动参与其中,例如:组织跑步、球类比赛,规定前三名会获得奖励,这种激励模式不仅能激起学生的进取心,营造人人都争当第一的课堂氛围,而且可以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体能,增强他们的体育技能。。
四、激励模式对小学体育的积极作用
(一)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是提高学生认知的重要时期,体育课堂上的各种活动,既是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也是一个拉近学生与教师距离的方式,激励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增进情感,让学生喜欢上教师,喜欢上其他教师的课,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重要方面。
(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小学生处于发育阶段,身体骨骼尚未定型,是增强身体素质的关键时期,小学体育教育旨在通过室内讲授理论知识与室外实践活动相结合,教师运用激励模式教学,因材施教,从而保证学生的实践与学习效果,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的教育改革下,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小学体育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以便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可以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