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教学是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将思政教育渗透在各门课程中,才能真正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职英语是高职学生的必修课,与思政教育互为促进。结合维果茨基理论,从学生的英语学习实际出发,通过实践教学,探讨如何构建高职英语课程思政体系。
[关 键 词] 维果茨基理论;高职英语;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035-03
“十三五”发展期间,世界各国围绕教育和人才培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许多发达国家在通过提高本国大学学术水平的同时,始终坚持培养大学生的高尚品德,把育人作为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会议中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在思政类课程中发挥重要的育人功能的同时,其他的课程都与思政类课程同向同行,才能达到最佳的思政效果,推进“课程思政”的研究,把课程思政效果发挥到最大。高职英语课是高职学生的必修科目,维果茨基以大胆独特的思想,影响并促进艺术、社会、教学等心理学领域的发展,也获得各方面的超越性成果。本课题正是结合维果茨基理论与工作实际,探索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构建,真正发挥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主渠道的教学和育人功能,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构思维果茨基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一)高职英语教育现状——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空乘专业学生为例
笔者所任教的《高职英语》课的学生均为空乘专业的学生,空乘专业是我院的特色专业,但是生源结构复杂,有统招、单考单招,还有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学生的英语水平差距较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偏低。大多数学生会在期末考试、全国英语能力测试和相关的专业英语能力测试考前突击,学习策略不佳,应试的学习动机制约了学生的发展。部分教师采用英语传统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对于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远远达不到标准。而且空乘专业学生在校时间短,一般在第四学期甚至有的学生在第三学期就离校到航空公司实习,各项素质与能力都还没有完全达到要求,不能完全适应公司各方面管理要求。因此,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如何前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
(二)维果茨基理论与教学的联系
20世纪50年代,在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列昂捷夫和鲁利亚一致认为维果茨基理论为科学的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50年代后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讲过:“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中从事认知过程研究的每一位心理学家都应该承认维果茨基著作对自己的巨大影响”[2]。维果茨基(L.Vygotsky,1896-1934)是苏联著名心理学家,他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具有重要价值的观念——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简称ZPD)。“最近发展区”又译为“潜在发展区”,该理论指出了教学与人的发展问题,他认为每位学习者都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或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可能达到(或预期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其中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是指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它是学生在过去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发展和提升所到达的状态,而另一种发展水平则是指学生在比他更有经验的人的帮助下可以到达的发展水平,是一种预计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介于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发展空间就称为最近发展区[3]。维果茨基认为,教学与人的发展是相互影响、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最近发展区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提升的动态变化的区域,完成一个发展水平的提升后,先前那个最近发展区就成了学习者当前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之上发展下一个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指出:“作为交往和它的最系统化的形式便是教学。”[4]支架式教学来自于维果茨基的ZPD理论,实质是在最近发展区内的教学。ZPD理论认为在教育和学习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最近发展区内的支架,通过支架作用学生将会超过现有发展水平到达另一个更高的水平[5]。在支架式教学中,支架只起着辅助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只扮演着“观察者”“倾听者”“咨询者”“促进者”和“支持者的角色,教师为学生提供发展必需的工具和材料,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主要靠自己,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它要求教师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加强业务进修,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使学生能从中获得知识,学到方法,开启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维果茨基理论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中的应用实践
根据上文对维果茨基理论的教学理念的分析,我们将维果茨基理论运用到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上,并且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畅通英语(第三版)中级教程1》中的第六单元(Bon Voyage)第二课的授课过程为例,本次课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对话里的词汇,听懂对话,学会情态动词的用法,进而熟练运用于适当情境中。授课对象是2016级在校空乘专业学生,结合该专业特性,单元内创建与学生专业相契合的情境,将英语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岗位需求结合起来,突出英语教学的人文性和应用价值,教育理念中包括正确世界观的树立,教学目标中包含适当的中外文化差异之间的比较等内容,让学生对英语的产生和使用环境有一个全方位的认知。
(一)认知反馈
上述维果茨基理论下的教学模式中,英语教学上教师承担“支架”的作用,思政上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同行者。维果茨基强调主动学习,在最近发展区内为学生搭建支架,完成支架的攀升和最近发展区的提升。所以教学最佳期是由最近发展区决定的,了解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是教师教学设计中的首要环节。上面的实例中有大量的feedback(教学反馈),教师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划分成各个小模块(最近发展区),每一个模块结束后,及时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设计下一情境,搭建下一“支架”。在情境创建中,教师除了负责支架的搭建,帮助学生完成支架的攀升,还要适时拆除支架,搭建新的支架。在这个教學过程中,教师、学习者、同行之间是复杂的、变动着的依赖关系。 (二)情境為依托
在该模式中,学习任务和思政元素的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始终发挥教师的“支架”作用。教学任务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互动的纽带,教师在选择教学任务时,任务必须贴近学习者的生活与学习,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具体的学习任务,并能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及时调整任务的设计、辅导教材的选择以及教学过程的安排。上述实例的情境设计以岗位需求为主线,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以日常生活情境为依托,培养学生特定环境下的英语语言交际水平,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按照情境的establish(创设)—etudes(预热)—exploration(探索)—excursion(独立探索)的步骤,前后关联,步步攀登。
(三)合作互助
在该模式中教师组织合作学习,思政上师生、生生相互促进。维果茨基认为,一个人通过互动,能完成比他独自一人能完成的任务更多。布朗认为“互动是交际的全部……互动途径本身是学会交际的最有效方法”[6],在互动中,教师和同伴间接相互影响、作用。通过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不同背景、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工协作,合作中让学生体会到小组成员间的关心和帮助,在合作互助、取长补短的过程中获得文化的信念、价值观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积极的师生、生生互动中,学生不断地从教师和同伴中吸取知识,达到下一最近发展区。
三、维果茨基理论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应用的效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笔者对所任教的五个班进行教学效果检验,结合问卷、教师平时观察和学生考试表现,分析后得出以下结果:维果茨基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研究教学成效显著,学生在教学参与度、英语学习兴趣、自我管理、互动合作、和学习策略等方面提升显著,但其实施过程中也发现还有一些困难,如,大班教学背景下,学生英语水平差别大,最近发展区(教学最佳期)因人而异,因此教学设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教学过程中虽有情境的搭建,但企业单位实践机会少,学生仅在想象的情节中去处理相关任务;教学中,英语考级与实际应用难两全。
四、维果茨基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困难及完善的建议
(一)健全师德师风提升体制,完善教师德育培养和考核制度,立德树人,以德立教;对教师加大培训和支持力度,进行德育和教学双项考核,全面提升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二)改革高职英语课的课堂教学,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法;调查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校企合作,增加带学生去企业或者相关单位参观、实践的课时。
(三)研究新的考试形式,除笔试外,加大口试和情景题的比例,通过口语和情景题的考试,考查学生团队协作、与人沟通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做好“摸底”工作,条件允许情况下,同专业不分班级,按照英语水平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学结合考级、考证内容,注重对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考级前适当增加针对性的辅导。
高职英语的内容分三个模块,上课和考试的最终目标都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一是适应大学,二是适应职场,三是适应社会。在这三个模块的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做好中介作用,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法,帮助学生逐步从“学生”向“高素质职业人”转变。
五、总结
维果茨基理论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上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见解,形成了独特的“全人教育”的教学理念,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和支架式理论不仅为学生发展规律提供了依据,还为理论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学科基础,开拓了“课程思政”的新方向。该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最佳教学区里的“支架”,帮助和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使学生重新获得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结合维果茨基理论,通过英语课堂教学主渠道,促使英语教学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学习英语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道德文化修养。运用该理论结合学科教学时,需花费大量的精力在了解学生每一阶段的学习情况上,还需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不断更新知识,教学中适当引入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БургерДж.Психология познания[M].Москва,1977:28-29.
[3]Vygotsky L S.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 MA: MIT Press,1978,18(3):176-203.
[4]Л.С.Выготский.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ая психология[M].Москва:Педагогия—пресс,1991:288-329.
[5]Moll,L&Whitmore&K.Cpntexts for Learning: Socio cultural Dynamics in Children’s Development[J].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1993,87(1):89-102.
[6]Brown H.D.Teaching by Principles[M].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 Hall Regents,1994:241-258.
[关 键 词] 维果茨基理论;高职英语;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035-03
“十三五”发展期间,世界各国围绕教育和人才培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许多发达国家在通过提高本国大学学术水平的同时,始终坚持培养大学生的高尚品德,把育人作为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会议中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在思政类课程中发挥重要的育人功能的同时,其他的课程都与思政类课程同向同行,才能达到最佳的思政效果,推进“课程思政”的研究,把课程思政效果发挥到最大。高职英语课是高职学生的必修科目,维果茨基以大胆独特的思想,影响并促进艺术、社会、教学等心理学领域的发展,也获得各方面的超越性成果。本课题正是结合维果茨基理论与工作实际,探索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构建,真正发挥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主渠道的教学和育人功能,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构思维果茨基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一)高职英语教育现状——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空乘专业学生为例
笔者所任教的《高职英语》课的学生均为空乘专业的学生,空乘专业是我院的特色专业,但是生源结构复杂,有统招、单考单招,还有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学生的英语水平差距较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偏低。大多数学生会在期末考试、全国英语能力测试和相关的专业英语能力测试考前突击,学习策略不佳,应试的学习动机制约了学生的发展。部分教师采用英语传统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对于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远远达不到标准。而且空乘专业学生在校时间短,一般在第四学期甚至有的学生在第三学期就离校到航空公司实习,各项素质与能力都还没有完全达到要求,不能完全适应公司各方面管理要求。因此,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如何前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
(二)维果茨基理论与教学的联系
20世纪50年代,在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列昂捷夫和鲁利亚一致认为维果茨基理论为科学的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50年代后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讲过:“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中从事认知过程研究的每一位心理学家都应该承认维果茨基著作对自己的巨大影响”[2]。维果茨基(L.Vygotsky,1896-1934)是苏联著名心理学家,他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具有重要价值的观念——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简称ZPD)。“最近发展区”又译为“潜在发展区”,该理论指出了教学与人的发展问题,他认为每位学习者都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或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可能达到(或预期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其中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是指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它是学生在过去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发展和提升所到达的状态,而另一种发展水平则是指学生在比他更有经验的人的帮助下可以到达的发展水平,是一种预计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介于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发展空间就称为最近发展区[3]。维果茨基认为,教学与人的发展是相互影响、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最近发展区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提升的动态变化的区域,完成一个发展水平的提升后,先前那个最近发展区就成了学习者当前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之上发展下一个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指出:“作为交往和它的最系统化的形式便是教学。”[4]支架式教学来自于维果茨基的ZPD理论,实质是在最近发展区内的教学。ZPD理论认为在教育和学习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最近发展区内的支架,通过支架作用学生将会超过现有发展水平到达另一个更高的水平[5]。在支架式教学中,支架只起着辅助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只扮演着“观察者”“倾听者”“咨询者”“促进者”和“支持者的角色,教师为学生提供发展必需的工具和材料,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主要靠自己,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它要求教师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加强业务进修,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使学生能从中获得知识,学到方法,开启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维果茨基理论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中的应用实践
根据上文对维果茨基理论的教学理念的分析,我们将维果茨基理论运用到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上,并且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畅通英语(第三版)中级教程1》中的第六单元(Bon Voyage)第二课的授课过程为例,本次课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对话里的词汇,听懂对话,学会情态动词的用法,进而熟练运用于适当情境中。授课对象是2016级在校空乘专业学生,结合该专业特性,单元内创建与学生专业相契合的情境,将英语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岗位需求结合起来,突出英语教学的人文性和应用价值,教育理念中包括正确世界观的树立,教学目标中包含适当的中外文化差异之间的比较等内容,让学生对英语的产生和使用环境有一个全方位的认知。
(一)认知反馈
上述维果茨基理论下的教学模式中,英语教学上教师承担“支架”的作用,思政上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同行者。维果茨基强调主动学习,在最近发展区内为学生搭建支架,完成支架的攀升和最近发展区的提升。所以教学最佳期是由最近发展区决定的,了解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是教师教学设计中的首要环节。上面的实例中有大量的feedback(教学反馈),教师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划分成各个小模块(最近发展区),每一个模块结束后,及时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设计下一情境,搭建下一“支架”。在情境创建中,教师除了负责支架的搭建,帮助学生完成支架的攀升,还要适时拆除支架,搭建新的支架。在这个教學过程中,教师、学习者、同行之间是复杂的、变动着的依赖关系。 (二)情境為依托
在该模式中,学习任务和思政元素的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始终发挥教师的“支架”作用。教学任务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互动的纽带,教师在选择教学任务时,任务必须贴近学习者的生活与学习,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具体的学习任务,并能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及时调整任务的设计、辅导教材的选择以及教学过程的安排。上述实例的情境设计以岗位需求为主线,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以日常生活情境为依托,培养学生特定环境下的英语语言交际水平,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按照情境的establish(创设)—etudes(预热)—exploration(探索)—excursion(独立探索)的步骤,前后关联,步步攀登。
(三)合作互助
在该模式中教师组织合作学习,思政上师生、生生相互促进。维果茨基认为,一个人通过互动,能完成比他独自一人能完成的任务更多。布朗认为“互动是交际的全部……互动途径本身是学会交际的最有效方法”[6],在互动中,教师和同伴间接相互影响、作用。通过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不同背景、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工协作,合作中让学生体会到小组成员间的关心和帮助,在合作互助、取长补短的过程中获得文化的信念、价值观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积极的师生、生生互动中,学生不断地从教师和同伴中吸取知识,达到下一最近发展区。
三、维果茨基理论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应用的效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笔者对所任教的五个班进行教学效果检验,结合问卷、教师平时观察和学生考试表现,分析后得出以下结果:维果茨基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研究教学成效显著,学生在教学参与度、英语学习兴趣、自我管理、互动合作、和学习策略等方面提升显著,但其实施过程中也发现还有一些困难,如,大班教学背景下,学生英语水平差别大,最近发展区(教学最佳期)因人而异,因此教学设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教学过程中虽有情境的搭建,但企业单位实践机会少,学生仅在想象的情节中去处理相关任务;教学中,英语考级与实际应用难两全。
四、维果茨基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困难及完善的建议
(一)健全师德师风提升体制,完善教师德育培养和考核制度,立德树人,以德立教;对教师加大培训和支持力度,进行德育和教学双项考核,全面提升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二)改革高职英语课的课堂教学,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法;调查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校企合作,增加带学生去企业或者相关单位参观、实践的课时。
(三)研究新的考试形式,除笔试外,加大口试和情景题的比例,通过口语和情景题的考试,考查学生团队协作、与人沟通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做好“摸底”工作,条件允许情况下,同专业不分班级,按照英语水平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学结合考级、考证内容,注重对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考级前适当增加针对性的辅导。
高职英语的内容分三个模块,上课和考试的最终目标都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一是适应大学,二是适应职场,三是适应社会。在这三个模块的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做好中介作用,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法,帮助学生逐步从“学生”向“高素质职业人”转变。
五、总结
维果茨基理论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上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见解,形成了独特的“全人教育”的教学理念,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和支架式理论不仅为学生发展规律提供了依据,还为理论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学科基础,开拓了“课程思政”的新方向。该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最佳教学区里的“支架”,帮助和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使学生重新获得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结合维果茨基理论,通过英语课堂教学主渠道,促使英语教学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学习英语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道德文化修养。运用该理论结合学科教学时,需花费大量的精力在了解学生每一阶段的学习情况上,还需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不断更新知识,教学中适当引入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БургерДж.Психология познания[M].Москва,1977:28-29.
[3]Vygotsky L S.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 MA: MIT Press,1978,18(3):176-203.
[4]Л.С.Выготский.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ая психология[M].Москва:Педагогия—пресс,1991:288-329.
[5]Moll,L&Whitmore&K.Cpntexts for Learning: Socio cultural Dynamics in Children’s Development[J].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1993,87(1):89-102.
[6]Brown H.D.Teaching by Principles[M].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 Hall Regents,1994:24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