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匹克球运动是一項有趣的项目,它融合了网球、乒乓球和羽毛球项目中的一些元素。在我国尚属起步和推广阶段,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轻)是较早将匹克球运动引入课程教学的高校,本文以广轻匹克球的开展为例,从匹克球运动的项目特点及推广价值出发,分析和论证匹克球运动在高校发展的可行性,以期在高校推广这一新兴项目,推动匹克球运动的发展。
匹克球运动(Pickleball)起源至今已有55年的历史。它融合了网球、乒乓球和羽毛球项目中的一些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持拍类隔网运动项目。根据美国匹克球协会(USAPA)2020年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匹克球的起源地——美国,2015-2018年,参与者年平均增长率为9.7%,2019年为330万参与者,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已有420万人常年参与该项运动,获得最大增长幅度。该项目近些年逐渐被引入世界各地,参与人口逐年增长。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轻)是我国较早将匹克球运动引入到课程教学的高校。广轻匹克球场地于2018年在南海校区建成,共8片。面向大一新生开设匹克球选项课,场地所承担的教学任务逐年增加,从最初的6个班,发展到近20个班的授课任务。师资力量方面,有两位教师获得国际匹克球教练协会(IPTPA)二级水平认证,五位获得一级水平认证。(国际匹克球教练协会是致力于认证匹克球专业教学人员并提升其教学水平的国际匹克球运动的权威组织)。除了正常教学任务,还分别成立了学生和教工的匹克球协会,定期组织协会活动。自场地建成以来,课外时间面向师生开放,大家的参与热情高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匹克球选项班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中国知网等渠道查阅搜集有关持拍类隔网项目的运动推广等资料文献,通过国外网站搜集了解国外匹克球运动相关的文献资料和信息,经过对比分析,为匹克球运动在高校推广的可行性提供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一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以调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匹克球运动的认知程度和参与意愿,最终回收问卷394份,其中有效问卷390份,回收率为97%。
1.2.3 访谈法
通过对广东省高校同行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在高校推广匹克球运动的意向。
2 高校推广匹克球运动的可行性分析
2.1 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逐年下降,需要开展多样化的运动项目,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于网游、刷手机,户外运动严重匮乏。匹克球是一项集趣味性、社交性和竞争性于一体的运动项目,适合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参与。将匹克球运动引入高校校园,可以丰富大学课外体育的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对选修过匹克球项目的学生进行调查,95%的学生觉得该项目很有趣,90%的学生愿意将它作为课余体育锻炼的项目。
2.2 匹克球项目特点决定了其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匹克球运动它是一项对初学者非常友好而且进阶空间大的有氧运动,集普适性、趣味性、竞争性、安全性、社交性、经济性于一身,非常适合在大学校园中开展。
2.2.1 普适性
持拍类隔网对抗项目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经过几年课堂实践,匹克球运动更容易被学生所掌握。例如:匹克球的握拍大多采用网球的大陆式握拍,也类似于乒乓球的横拍握法。在击球的技术动作方面,也可以找到其他持拍类项目的影子,因此对于以前从事持拍隔网对抗项目的学生,很容易将所掌握的技战术迁移到匹克球运动中。
2.2.2 趣味性
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运动锻炼,并养成习惯,一定是因为他在所从事的项目中体验到乐趣。隔网项目规则规定失误即失分(失权),比赛双方都要努力比对方多一拍将球打过网,比赛中要在短时间内应对瞬息万变的来球,一旦打出精彩回合,双方都能体验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匹克球的回合数量更多。
2.2.3 竞争性
虽然匹克球容易入门,但是其高水平比赛的激烈程度不亚于任何隔网项目。国际匹克球教练协会(IPTPA)技术水平评估体系,将选手按水平从2.0到4.5进行分级。这种分级制度能让选手对自己的技术水平有清楚的认知,可以与自己水平相近的对手进行比赛,有效地增加了比赛的竞争性。随着比赛经验的积累和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不同水平的选手都能在自己原有水平基础上,晋升到更高级别,享受竞争的乐趣。
2.2.4 社交性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诠释着匹克球运动以球会友的真谛。不论在练习还是比赛,参与者都需要与搭档或者对手进行沟通和交流,与搭档互相鼓励、商量战术、扬长避短,与对手切磋球技、相互尊重、共同提高。因此可以将匹克球运动作为平台,参与其中的大学生遵守特定的规则和约定俗成的礼仪,有助于促进他们的个体社会化进程。
2.2.5 安全性
匹克球是一项隔网运动项目,没有身体的对抗,降低了运动损伤的风险。另外,场地小、球速慢,球拍短而轻、易操控也使得参与者不容易受伤。2020年全球暴发新冠疫情,参与匹克球运动让大家能在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的前提下,促进身体健康,增进人际交往,享受运动快乐。
2.2.6 经济性
匹克球运动对场地的要求不高,可以直接使用羽毛球场地,将球网调至合适高度即可。篮球场、网球场或一片平整的空地也可临时布置为匹克球场地,只需要标记各条线和便携式球网。另外球拍比较耐用,而球的损耗也较低,节约了参与运动的经济成本。
3 对高校推广匹克球运动的建议
3.1 场地保证
场地是开展匹克球运动的首要条件。匹克球运动对场地要求不高,可以将利用校园内的羽毛球场或网球场地,一场多用,提高场地的利用率。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现有的场地进行改建,专门建设匹克球场地。另外,仅需一块平整空地,即可进行练习。
3.2 组织保证
成立由大学生组成的校园匹克球协会和俱乐部,由会员进行校园匹克球运动的推广,提高匹克球运动的知晓率,吸引学生参与进来。现身说法、以老带新,形成梯队建设。
3.3 师资保证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匹克球运动技术水平,需要专业教师的进行指导。培养专业的师资力量,尤其在持拍类隔网项目(如网球、乒乓球等)已达到较高水平的教师更容易在匹克球项目中获得快速的进步,优先将他们培训成为专业教练,再去带动校园匹克球运动的开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组织各类匹克球比赛
有计划地组织协会和俱乐部内部成员之间的比赛,采用分级制,制定完善的比赛制度,形成长期而系统的比赛惯例,可以让学生们有明确的比赛目标和提高技能的持续动力,在协会和俱乐部内部形成竞争氛围,促进水平不断提高。为不同运动能力的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体验竞争性比赛的乐趣。组织全校范围的匹克球比赛可以扩大项目的影响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本文系2019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校园推广匹克球运动的可行性研究,课题编号:SK2019-068,项目负责人:穆海斌
(作者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匹克球运动(Pickleball)起源至今已有55年的历史。它融合了网球、乒乓球和羽毛球项目中的一些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持拍类隔网运动项目。根据美国匹克球协会(USAPA)2020年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匹克球的起源地——美国,2015-2018年,参与者年平均增长率为9.7%,2019年为330万参与者,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已有420万人常年参与该项运动,获得最大增长幅度。该项目近些年逐渐被引入世界各地,参与人口逐年增长。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轻)是我国较早将匹克球运动引入到课程教学的高校。广轻匹克球场地于2018年在南海校区建成,共8片。面向大一新生开设匹克球选项课,场地所承担的教学任务逐年增加,从最初的6个班,发展到近20个班的授课任务。师资力量方面,有两位教师获得国际匹克球教练协会(IPTPA)二级水平认证,五位获得一级水平认证。(国际匹克球教练协会是致力于认证匹克球专业教学人员并提升其教学水平的国际匹克球运动的权威组织)。除了正常教学任务,还分别成立了学生和教工的匹克球协会,定期组织协会活动。自场地建成以来,课外时间面向师生开放,大家的参与热情高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匹克球选项班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中国知网等渠道查阅搜集有关持拍类隔网项目的运动推广等资料文献,通过国外网站搜集了解国外匹克球运动相关的文献资料和信息,经过对比分析,为匹克球运动在高校推广的可行性提供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一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以调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匹克球运动的认知程度和参与意愿,最终回收问卷394份,其中有效问卷390份,回收率为97%。
1.2.3 访谈法
通过对广东省高校同行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在高校推广匹克球运动的意向。
2 高校推广匹克球运动的可行性分析
2.1 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逐年下降,需要开展多样化的运动项目,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于网游、刷手机,户外运动严重匮乏。匹克球是一项集趣味性、社交性和竞争性于一体的运动项目,适合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参与。将匹克球运动引入高校校园,可以丰富大学课外体育的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对选修过匹克球项目的学生进行调查,95%的学生觉得该项目很有趣,90%的学生愿意将它作为课余体育锻炼的项目。
2.2 匹克球项目特点决定了其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匹克球运动它是一项对初学者非常友好而且进阶空间大的有氧运动,集普适性、趣味性、竞争性、安全性、社交性、经济性于一身,非常适合在大学校园中开展。
2.2.1 普适性
持拍类隔网对抗项目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经过几年课堂实践,匹克球运动更容易被学生所掌握。例如:匹克球的握拍大多采用网球的大陆式握拍,也类似于乒乓球的横拍握法。在击球的技术动作方面,也可以找到其他持拍类项目的影子,因此对于以前从事持拍隔网对抗项目的学生,很容易将所掌握的技战术迁移到匹克球运动中。
2.2.2 趣味性
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运动锻炼,并养成习惯,一定是因为他在所从事的项目中体验到乐趣。隔网项目规则规定失误即失分(失权),比赛双方都要努力比对方多一拍将球打过网,比赛中要在短时间内应对瞬息万变的来球,一旦打出精彩回合,双方都能体验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匹克球的回合数量更多。
2.2.3 竞争性
虽然匹克球容易入门,但是其高水平比赛的激烈程度不亚于任何隔网项目。国际匹克球教练协会(IPTPA)技术水平评估体系,将选手按水平从2.0到4.5进行分级。这种分级制度能让选手对自己的技术水平有清楚的认知,可以与自己水平相近的对手进行比赛,有效地增加了比赛的竞争性。随着比赛经验的积累和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不同水平的选手都能在自己原有水平基础上,晋升到更高级别,享受竞争的乐趣。
2.2.4 社交性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诠释着匹克球运动以球会友的真谛。不论在练习还是比赛,参与者都需要与搭档或者对手进行沟通和交流,与搭档互相鼓励、商量战术、扬长避短,与对手切磋球技、相互尊重、共同提高。因此可以将匹克球运动作为平台,参与其中的大学生遵守特定的规则和约定俗成的礼仪,有助于促进他们的个体社会化进程。
2.2.5 安全性
匹克球是一项隔网运动项目,没有身体的对抗,降低了运动损伤的风险。另外,场地小、球速慢,球拍短而轻、易操控也使得参与者不容易受伤。2020年全球暴发新冠疫情,参与匹克球运动让大家能在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的前提下,促进身体健康,增进人际交往,享受运动快乐。
2.2.6 经济性
匹克球运动对场地的要求不高,可以直接使用羽毛球场地,将球网调至合适高度即可。篮球场、网球场或一片平整的空地也可临时布置为匹克球场地,只需要标记各条线和便携式球网。另外球拍比较耐用,而球的损耗也较低,节约了参与运动的经济成本。
3 对高校推广匹克球运动的建议
3.1 场地保证
场地是开展匹克球运动的首要条件。匹克球运动对场地要求不高,可以将利用校园内的羽毛球场或网球场地,一场多用,提高场地的利用率。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现有的场地进行改建,专门建设匹克球场地。另外,仅需一块平整空地,即可进行练习。
3.2 组织保证
成立由大学生组成的校园匹克球协会和俱乐部,由会员进行校园匹克球运动的推广,提高匹克球运动的知晓率,吸引学生参与进来。现身说法、以老带新,形成梯队建设。
3.3 师资保证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匹克球运动技术水平,需要专业教师的进行指导。培养专业的师资力量,尤其在持拍类隔网项目(如网球、乒乓球等)已达到较高水平的教师更容易在匹克球项目中获得快速的进步,优先将他们培训成为专业教练,再去带动校园匹克球运动的开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组织各类匹克球比赛
有计划地组织协会和俱乐部内部成员之间的比赛,采用分级制,制定完善的比赛制度,形成长期而系统的比赛惯例,可以让学生们有明确的比赛目标和提高技能的持续动力,在协会和俱乐部内部形成竞争氛围,促进水平不断提高。为不同运动能力的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体验竞争性比赛的乐趣。组织全校范围的匹克球比赛可以扩大项目的影响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本文系2019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校园推广匹克球运动的可行性研究,课题编号:SK2019-068,项目负责人:穆海斌
(作者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