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
如今,有种名为“自然结果教育法”的家教方法被人们广泛推崇和运用,其精髓就是用孩子自身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来教育孩子。其实早在18世纪,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就提出:我们可以“通过孩子体验其过失的不良后果,来纠正他们的过失”。“自然结果教育法”正是源于卢梭的这一教育理念。实践证明,适当让孩子承担由其自身行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对他们的成长十分有利,不仅能改变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或习惯,还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规则秩序,增强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学会自律与自我管理,进而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做家长的应该认识到,让孩子自己选择怎么做,自己承担后果,是孩子成长的必由之路,但在实践“自然结果教育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专家的“特别提醒”。
吃一堑方能长一智
(唐女士,33岁,某教育局干部)
我女儿晓夏今年5岁多,在同龄孩子中属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强的那种,比如她很守时,什么事情只要定好了时间,她一般都会遵守,很少磨蹭,有时候要外出或参加什么她感兴趣的活动,她比我们还操心,会催促我们快快起床、早早出发。再比如,女儿有收拾整理东西的好习惯。她的整理箱是并排的6个藤筐,其中有玩具的“家”,有书本的“住处”,有衣服的“房子”等,女儿会把各类物品放到它应该放的地方,而且特别整齐。每次去学画画、练琴,或者出去旅游、参加活动时,要带什么东西她都是自己准备。
我觉得女儿很省心,在别人面前谈起女儿时也很自豪。有人就经常问我:“你女儿自理能力为什么这么强?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养成的?”我很明确地告诉他们:“有句话叫‘水滴石穿’,孩子养成好的习惯,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家长巧妙引导。”我在孩子还比较小的时候,就尝试让孩子体验一些行为的后果,引导孩子从中悟出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就说时间观念吧,起先出门之前她偶尔也会磨蹭,但如果耽误了时间,我就会果断地取消活动或者不带她参加。印象比较深的是女儿3岁那年的一件事,当时我和另外两个朋友家约好了一起到郊外一个石榴园摘石榴,可当我们收拾停当要出门时,女儿却没有动静,而是躲在自己房间里玩她舅舅头一天送给她的喜羊羊玩具。那个玩具不仅会唱歌,还会讲故事,对孩子很有吸引力,加上刚拿来玩,新鲜劲还没过呢,女儿自然爱不释手。我见此情景,就好言好语跟她说:“我们要出门了,回来再玩,耽误了时间赶不上车,就去不了了。”可小家伙连头都不抬,说:“我再玩一下。”等了几分钟我再次劝她:“宝贝,真的不能再玩了,来不及了!”她不动,也没放下玩具的意思,我就跟我妈交代了几句,果断地叫老公赶紧出门。老公有点迟疑,但我还是拽上他走了。等女儿发现我们把她撂在了家里,自然是一番哭闹,我妈按我事先嘱咐的点拨她:“是你自己非要玩玩具不出门的,怨不得别人。”晚上回来后,我又特意制造了点效果,三家人一起吃晚饭时,我特意让那两家的孩子给女儿讲怎么爬树摘石榴,怎么在城堡里打仗,在农家吃的地锅鸡有多香,又让女儿在数码相机上看我们拍的照片和录像,把女儿眼馋得直想哭。我趁机教育她:“都是你贪玩,叫你两遍都不出门,才没能去成。以后做什么事都要遵守时间,车、船、飞机都不会等人,别人也没有理由等你。你不遵守时间,耽误的就是你自己的事。”道理她不一定都记得住,但这件事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从那以后再出门她就很少磨蹭了,并渐渐养成了凡事赶早不赶晚的好习惯。
让女儿养成整理物品的习惯我也是通过让她“吃亏”达到目的的——不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丢三落四,倒霉的就是你自己。
记得有个周六的上午,女儿到亲子活动中心的美术班学画,她姥姥负责接送她。下午她在家画画时,到处找不到装画画工具的袋子了,急得直哭,一个劲地说:“我叫姥姥拿的,我真的叫姥姥拿了……”我妈一拍脑袋说:“想起来了,姥姥老糊涂了,准是临走时忘记拿了。”说着就要回去找,我拦住了她,态度鲜明地对女儿说:“不管谁接你,带好画画工具都是你自己的事。你说怎么办?”“那我去拿。可我怎么去呢?”女儿停止了哭泣。那个亲子活动中心坐公交车要三四站路,我说:“妈妈可以陪你到活动中心的大门口,你自己进去找。”到了大门口,她一个人进去了。过了一会儿她垂头丧气地拎着她的袋子出来了:“妈妈,里面只有铅笔、橡皮,油画棒、勾线笔、荧光笔都没有了,怎么办啊?”“你说呢?”我反问她。“我错了,你帮我买吧!”女儿恳求。“不行,这完全是你自己丢三落四造成的。妈妈不能帮你买。”“那我要画画怎么办呢?”她又要哭。我建议她:“你可以用原来用过的油画棒。”“那些颜色少,有的很短了。”“你把几盒拼起来用就可以了。反正妈妈目前不会买新的给你,你要自己想办法。”我态度很坚决。回到家,女儿找出了原来几盒残缺不全的油画棒拼凑成一盒,又从旧文具里找了几支勉强可用的勾线笔、荧光笔。这盒拼凑起来的油画棒,女儿非常珍惜,用了好长时间。最让人欣慰的是,这件事以后女儿很少丢三落四了。
我的体会是,让孩子适度地“后果自负”,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正所谓“吃一堑”方能“长一智”。
让顽皮孩子尝尝“苦果”
(石先生,35岁,机械工程师)
你都想象不出我儿子小军有多顽皮,只要醒着他就不会闲下来,种种捣乱行为,用他妈妈的话说就是:“崩溃啊!”随便举两个例子吧。有天晚上睡觉,我爱人发现床上到处都是沙子一样的东西,就问我:“是不是儿子把你的鞋放在床上了?”我不敢肯定地说:“没有吧?”结果我爱人用刷子一扫,才发现“沙子”是白色的,恍然大悟,原来是儿子把盐倒在了床上。我爱人说她白天炒菜时就发现放盐的调料盒不见了,忙乱中也没多想,就从盐袋里抓了点盐,没想到是儿子调皮捣蛋。装盐的调料盒随后也在我们床底下找到了。
还有一件让我爱人“崩溃”的事。有天晚上她在书房用电脑赶写公司急要的一份策划方案,儿子就在她身边蹭来蹭去。她忙着打字,也没理会儿子,这时电脑却突然黑屏了。“哎呀!”我爱人尖叫起来,“我的东西没存盘啊!都写了一大半了……”那一刻我爱人真是要崩溃了。“黑掉”她劳动成果的,不是电脑故障,而是调皮的儿子,他竟然悄悄把电源拔掉了。文字黑掉就算了,再次开了电脑,我爱人灵感没了,写不下去了,一个劲地抱怨我:“你不是说保证晚上看好儿子吗?就知道看电视。”这件事至今说起来我爱人还感叹:“崩溃啊!”
在家里调皮捣蛋,做点让人“崩溃”的事也就罢了,最让人头疼的是在幼儿园儿子也经常干“坏事”,幼儿园老师经常无奈地向我们“投诉”。比如,他们幼儿园在三楼,小军经常喜欢把玩具从三楼往下扔,楼下是茂密的灌木丛,玩具扔下去以后就很难找到。更让老师气恼的是,有些新玩具孩子们还没玩两天,已经被小军摔得七零八落、面目全非。训斥、罚站对他都不起作用,他该扔照扔。
和小伙伴在一起时,小军也经常因为顽皮惹出祸来。有一次,老师让自带剪刀、胶水之类的工具到幼儿园做手工,小军剪纸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突发奇想,把一个小女孩的新书包剪了个口子。小女孩发现后哭闹起来。他倒很会想办法,把一张漂亮的公主贴画贴在了破口上,还洋洋自得地说:“你看,比你以前的还漂亮!”回来后我问他为什么剪了人家的书包,他答:“想试试剪刀快不快。”我批评他:“那也不能剪坏小朋友的东西呀!”他竟不以为然地说:“我都给她粘过贴画了。”我无言以对。
本来我觉得小男孩调皮一点不是大毛病,可小军有时调皮得实在有点过分,幼儿园老师告状多了,我爱人就有点吃不消,说儿子调皮起来花样翻新,她不知道怎么管,要我好好管管。怎么管呢?正巧,我熟悉的一位家长学校的老师给我推荐了“自然结果教育法”。听了他的详细介绍,我觉得这个方法比较可行,适当的时候让孩子因为做错了事吃点“苦果”,或许比简单地批评、惩罚一下更奏效。我决定一试。
小军不是喜欢乱扔玩具吗?当他在家里乱扔时,我就把他乱扔的那些玩具藏起来,让他在一段时间内不能玩这些玩具。他在幼儿园从楼上往下扔玩具,我跟老师讲好了,暂时不让他玩任何玩具,老师跟我说,小军会眼巴巴地看着其他小朋友玩,很不开心。我告诉老师,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就是要让他体会到这样做会使自己不开心。他在幼儿园毁坏了玩具,我跟老师说,要求他带回家修理,我会让他跟我一起修,而且要用看动画片的时间修。如果修不好,我会拿出本来要给他买玩具的钱赔给幼儿园,或者拿几件他最喜欢的玩具送给幼儿园。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儿子渐渐体会到了毁坏玩具的后果很“严重”,慢慢地就学会了克制自己。
对小军的一些调皮行为,我也让他承担不良后果,以加深他的印象,让他从中汲取教训。
有一天,我和我爱人正在厨房做饭,只听“砰”的一声响,跑出来一看,儿子竟把金鱼缸打碎了。我爱人吓得不轻,嘴里喊着“不要动,小心玻璃扎着”,就要冲过去收拾残局。我拽住了她,示意她先等一等,让儿子好好看看现场一片狼藉、金鱼狂跳的“惨状”。最终有3条鱼因“抢救”不及时死掉了,其中就有儿子最喜欢的尾巴上带条长剑的金鱼。儿子目光发呆,流露出不舍和痛苦的表情。他妈妈跟他说,你看这些鱼多可怜,都是因为你淘气把它们的家打碎了。这件事对儿子触动很大,好多天他画画时都会画到鱼,总会画一个大大的、完整的鱼缸。而且,他的调皮也有些收敛,制造事端的频率渐渐降低。我想,在儿子心里,懵懂之中一定有了自责,也有了顾忌。
体验后果,安全第一
(刘教授,男,44岁,学前教育专家)
“自然结果教育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家教方法,但首先我要提醒各位家长的是:“自然结果教育法”只有在绝对保证孩子的安全,其过失后果不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时,才可以使用。如孩子挑食,可以让孩子适当尝尝挨饿的滋味;孩子不好好穿衣服,可以让孩子尝尝受冻的滋味;孩子喜欢赖床,起床磨磨蹭蹭,可以试着不当孩子的小闹钟,让他尝尝迟到被老师批评的滋味……凡此种种,运用“自然结果教育法”都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并帮助孩子克服毛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并不是所有的方面,所有的时候都能用这个方法。有些家长的做法就不足取,比如在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时,有的家长看到孩子从高处往下蹦,也信奉“自然结果教育法”,让孩子体验被摔的疼痛,很容易导致严重后果;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玩火柴也不予制止,目的是要孩子体验到被烧的疼痛,不仅容易伤到孩子,更有可能引发火灾。诸如此类让孩子自行品尝后果的做法,我觉得都不妥当。一方面,这不安全,会出什么后果有时你掌控不了,很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另一方面,这样做的效果也不见得好,你以为拿剪刀戳一下孩子,拿燃烧的火柴烧一下他的手,孩子就不会再玩剪刀、火柴了吗?其实,孩子的好奇心是很强的,虽然自己被弄疼了,但他们更加想要一探究竟,找出弄疼自己的原因。另外,对于胆小一点的孩子,被剪刀、火柴吓过之后,会产生心理阴影,长大后也可能不敢触碰这些东西。因此,使用这种方法时一定要把握好度。我觉得以温和的手法处理这些安全隐患会更加保险,可借助书籍、游戏、动画片、图片等进行温和的安全教育,孩子容易接受,也不会产生负面后果。
其次,我要提醒家长的是,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这个后果应当与事情本身“有逻辑关系”,也就是说,孩子的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因为小孩子是直观思维,脑子不转弯,跟错误行为没有直接联系的惩罚会让他莫名其妙,常常是屡罚屡犯,越罚越难管教。比如我们楼上有个调皮的男孩,他用妈妈的口红在墙上乱画,妈妈罚他晚上不能看电视,他觉得很委屈。在他的感觉里,是妈妈无缘无故地剥夺了他的一项生活乐趣,只有4岁的他还无法理解这是作为他涂墙的惩罚,因为两件事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但如果罚他擦洗墙壁,他可能就会心服口服。而擦墙的切身体验也会让他牢记,乱涂墙壁之后随之而来的必然是辛苦的劳动。
总之,“自然结果教育法”作为一种行为引导技巧,其潜台词是:孩子有权利自行选择一种行为,有权利犯错,但永远要自己承担行为的后果。让孩子们通过切身体验,自行摸索出可被接受的行为模式,自动远离不利于社会生活的任性行为,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律精神,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使孩子成为一个智商和情商全面发展的人。
〔编辑:冯士军〕
如今,有种名为“自然结果教育法”的家教方法被人们广泛推崇和运用,其精髓就是用孩子自身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来教育孩子。其实早在18世纪,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就提出:我们可以“通过孩子体验其过失的不良后果,来纠正他们的过失”。“自然结果教育法”正是源于卢梭的这一教育理念。实践证明,适当让孩子承担由其自身行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对他们的成长十分有利,不仅能改变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或习惯,还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规则秩序,增强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学会自律与自我管理,进而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做家长的应该认识到,让孩子自己选择怎么做,自己承担后果,是孩子成长的必由之路,但在实践“自然结果教育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专家的“特别提醒”。
吃一堑方能长一智
(唐女士,33岁,某教育局干部)
我女儿晓夏今年5岁多,在同龄孩子中属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强的那种,比如她很守时,什么事情只要定好了时间,她一般都会遵守,很少磨蹭,有时候要外出或参加什么她感兴趣的活动,她比我们还操心,会催促我们快快起床、早早出发。再比如,女儿有收拾整理东西的好习惯。她的整理箱是并排的6个藤筐,其中有玩具的“家”,有书本的“住处”,有衣服的“房子”等,女儿会把各类物品放到它应该放的地方,而且特别整齐。每次去学画画、练琴,或者出去旅游、参加活动时,要带什么东西她都是自己准备。
我觉得女儿很省心,在别人面前谈起女儿时也很自豪。有人就经常问我:“你女儿自理能力为什么这么强?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养成的?”我很明确地告诉他们:“有句话叫‘水滴石穿’,孩子养成好的习惯,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家长巧妙引导。”我在孩子还比较小的时候,就尝试让孩子体验一些行为的后果,引导孩子从中悟出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就说时间观念吧,起先出门之前她偶尔也会磨蹭,但如果耽误了时间,我就会果断地取消活动或者不带她参加。印象比较深的是女儿3岁那年的一件事,当时我和另外两个朋友家约好了一起到郊外一个石榴园摘石榴,可当我们收拾停当要出门时,女儿却没有动静,而是躲在自己房间里玩她舅舅头一天送给她的喜羊羊玩具。那个玩具不仅会唱歌,还会讲故事,对孩子很有吸引力,加上刚拿来玩,新鲜劲还没过呢,女儿自然爱不释手。我见此情景,就好言好语跟她说:“我们要出门了,回来再玩,耽误了时间赶不上车,就去不了了。”可小家伙连头都不抬,说:“我再玩一下。”等了几分钟我再次劝她:“宝贝,真的不能再玩了,来不及了!”她不动,也没放下玩具的意思,我就跟我妈交代了几句,果断地叫老公赶紧出门。老公有点迟疑,但我还是拽上他走了。等女儿发现我们把她撂在了家里,自然是一番哭闹,我妈按我事先嘱咐的点拨她:“是你自己非要玩玩具不出门的,怨不得别人。”晚上回来后,我又特意制造了点效果,三家人一起吃晚饭时,我特意让那两家的孩子给女儿讲怎么爬树摘石榴,怎么在城堡里打仗,在农家吃的地锅鸡有多香,又让女儿在数码相机上看我们拍的照片和录像,把女儿眼馋得直想哭。我趁机教育她:“都是你贪玩,叫你两遍都不出门,才没能去成。以后做什么事都要遵守时间,车、船、飞机都不会等人,别人也没有理由等你。你不遵守时间,耽误的就是你自己的事。”道理她不一定都记得住,但这件事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从那以后再出门她就很少磨蹭了,并渐渐养成了凡事赶早不赶晚的好习惯。
让女儿养成整理物品的习惯我也是通过让她“吃亏”达到目的的——不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丢三落四,倒霉的就是你自己。
记得有个周六的上午,女儿到亲子活动中心的美术班学画,她姥姥负责接送她。下午她在家画画时,到处找不到装画画工具的袋子了,急得直哭,一个劲地说:“我叫姥姥拿的,我真的叫姥姥拿了……”我妈一拍脑袋说:“想起来了,姥姥老糊涂了,准是临走时忘记拿了。”说着就要回去找,我拦住了她,态度鲜明地对女儿说:“不管谁接你,带好画画工具都是你自己的事。你说怎么办?”“那我去拿。可我怎么去呢?”女儿停止了哭泣。那个亲子活动中心坐公交车要三四站路,我说:“妈妈可以陪你到活动中心的大门口,你自己进去找。”到了大门口,她一个人进去了。过了一会儿她垂头丧气地拎着她的袋子出来了:“妈妈,里面只有铅笔、橡皮,油画棒、勾线笔、荧光笔都没有了,怎么办啊?”“你说呢?”我反问她。“我错了,你帮我买吧!”女儿恳求。“不行,这完全是你自己丢三落四造成的。妈妈不能帮你买。”“那我要画画怎么办呢?”她又要哭。我建议她:“你可以用原来用过的油画棒。”“那些颜色少,有的很短了。”“你把几盒拼起来用就可以了。反正妈妈目前不会买新的给你,你要自己想办法。”我态度很坚决。回到家,女儿找出了原来几盒残缺不全的油画棒拼凑成一盒,又从旧文具里找了几支勉强可用的勾线笔、荧光笔。这盒拼凑起来的油画棒,女儿非常珍惜,用了好长时间。最让人欣慰的是,这件事以后女儿很少丢三落四了。
我的体会是,让孩子适度地“后果自负”,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正所谓“吃一堑”方能“长一智”。
让顽皮孩子尝尝“苦果”
(石先生,35岁,机械工程师)
你都想象不出我儿子小军有多顽皮,只要醒着他就不会闲下来,种种捣乱行为,用他妈妈的话说就是:“崩溃啊!”随便举两个例子吧。有天晚上睡觉,我爱人发现床上到处都是沙子一样的东西,就问我:“是不是儿子把你的鞋放在床上了?”我不敢肯定地说:“没有吧?”结果我爱人用刷子一扫,才发现“沙子”是白色的,恍然大悟,原来是儿子把盐倒在了床上。我爱人说她白天炒菜时就发现放盐的调料盒不见了,忙乱中也没多想,就从盐袋里抓了点盐,没想到是儿子调皮捣蛋。装盐的调料盒随后也在我们床底下找到了。
还有一件让我爱人“崩溃”的事。有天晚上她在书房用电脑赶写公司急要的一份策划方案,儿子就在她身边蹭来蹭去。她忙着打字,也没理会儿子,这时电脑却突然黑屏了。“哎呀!”我爱人尖叫起来,“我的东西没存盘啊!都写了一大半了……”那一刻我爱人真是要崩溃了。“黑掉”她劳动成果的,不是电脑故障,而是调皮的儿子,他竟然悄悄把电源拔掉了。文字黑掉就算了,再次开了电脑,我爱人灵感没了,写不下去了,一个劲地抱怨我:“你不是说保证晚上看好儿子吗?就知道看电视。”这件事至今说起来我爱人还感叹:“崩溃啊!”
在家里调皮捣蛋,做点让人“崩溃”的事也就罢了,最让人头疼的是在幼儿园儿子也经常干“坏事”,幼儿园老师经常无奈地向我们“投诉”。比如,他们幼儿园在三楼,小军经常喜欢把玩具从三楼往下扔,楼下是茂密的灌木丛,玩具扔下去以后就很难找到。更让老师气恼的是,有些新玩具孩子们还没玩两天,已经被小军摔得七零八落、面目全非。训斥、罚站对他都不起作用,他该扔照扔。
和小伙伴在一起时,小军也经常因为顽皮惹出祸来。有一次,老师让自带剪刀、胶水之类的工具到幼儿园做手工,小军剪纸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突发奇想,把一个小女孩的新书包剪了个口子。小女孩发现后哭闹起来。他倒很会想办法,把一张漂亮的公主贴画贴在了破口上,还洋洋自得地说:“你看,比你以前的还漂亮!”回来后我问他为什么剪了人家的书包,他答:“想试试剪刀快不快。”我批评他:“那也不能剪坏小朋友的东西呀!”他竟不以为然地说:“我都给她粘过贴画了。”我无言以对。
本来我觉得小男孩调皮一点不是大毛病,可小军有时调皮得实在有点过分,幼儿园老师告状多了,我爱人就有点吃不消,说儿子调皮起来花样翻新,她不知道怎么管,要我好好管管。怎么管呢?正巧,我熟悉的一位家长学校的老师给我推荐了“自然结果教育法”。听了他的详细介绍,我觉得这个方法比较可行,适当的时候让孩子因为做错了事吃点“苦果”,或许比简单地批评、惩罚一下更奏效。我决定一试。
小军不是喜欢乱扔玩具吗?当他在家里乱扔时,我就把他乱扔的那些玩具藏起来,让他在一段时间内不能玩这些玩具。他在幼儿园从楼上往下扔玩具,我跟老师讲好了,暂时不让他玩任何玩具,老师跟我说,小军会眼巴巴地看着其他小朋友玩,很不开心。我告诉老师,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就是要让他体会到这样做会使自己不开心。他在幼儿园毁坏了玩具,我跟老师说,要求他带回家修理,我会让他跟我一起修,而且要用看动画片的时间修。如果修不好,我会拿出本来要给他买玩具的钱赔给幼儿园,或者拿几件他最喜欢的玩具送给幼儿园。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儿子渐渐体会到了毁坏玩具的后果很“严重”,慢慢地就学会了克制自己。
对小军的一些调皮行为,我也让他承担不良后果,以加深他的印象,让他从中汲取教训。
有一天,我和我爱人正在厨房做饭,只听“砰”的一声响,跑出来一看,儿子竟把金鱼缸打碎了。我爱人吓得不轻,嘴里喊着“不要动,小心玻璃扎着”,就要冲过去收拾残局。我拽住了她,示意她先等一等,让儿子好好看看现场一片狼藉、金鱼狂跳的“惨状”。最终有3条鱼因“抢救”不及时死掉了,其中就有儿子最喜欢的尾巴上带条长剑的金鱼。儿子目光发呆,流露出不舍和痛苦的表情。他妈妈跟他说,你看这些鱼多可怜,都是因为你淘气把它们的家打碎了。这件事对儿子触动很大,好多天他画画时都会画到鱼,总会画一个大大的、完整的鱼缸。而且,他的调皮也有些收敛,制造事端的频率渐渐降低。我想,在儿子心里,懵懂之中一定有了自责,也有了顾忌。
体验后果,安全第一
(刘教授,男,44岁,学前教育专家)
“自然结果教育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家教方法,但首先我要提醒各位家长的是:“自然结果教育法”只有在绝对保证孩子的安全,其过失后果不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时,才可以使用。如孩子挑食,可以让孩子适当尝尝挨饿的滋味;孩子不好好穿衣服,可以让孩子尝尝受冻的滋味;孩子喜欢赖床,起床磨磨蹭蹭,可以试着不当孩子的小闹钟,让他尝尝迟到被老师批评的滋味……凡此种种,运用“自然结果教育法”都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并帮助孩子克服毛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并不是所有的方面,所有的时候都能用这个方法。有些家长的做法就不足取,比如在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时,有的家长看到孩子从高处往下蹦,也信奉“自然结果教育法”,让孩子体验被摔的疼痛,很容易导致严重后果;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玩火柴也不予制止,目的是要孩子体验到被烧的疼痛,不仅容易伤到孩子,更有可能引发火灾。诸如此类让孩子自行品尝后果的做法,我觉得都不妥当。一方面,这不安全,会出什么后果有时你掌控不了,很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另一方面,这样做的效果也不见得好,你以为拿剪刀戳一下孩子,拿燃烧的火柴烧一下他的手,孩子就不会再玩剪刀、火柴了吗?其实,孩子的好奇心是很强的,虽然自己被弄疼了,但他们更加想要一探究竟,找出弄疼自己的原因。另外,对于胆小一点的孩子,被剪刀、火柴吓过之后,会产生心理阴影,长大后也可能不敢触碰这些东西。因此,使用这种方法时一定要把握好度。我觉得以温和的手法处理这些安全隐患会更加保险,可借助书籍、游戏、动画片、图片等进行温和的安全教育,孩子容易接受,也不会产生负面后果。
其次,我要提醒家长的是,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这个后果应当与事情本身“有逻辑关系”,也就是说,孩子的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因为小孩子是直观思维,脑子不转弯,跟错误行为没有直接联系的惩罚会让他莫名其妙,常常是屡罚屡犯,越罚越难管教。比如我们楼上有个调皮的男孩,他用妈妈的口红在墙上乱画,妈妈罚他晚上不能看电视,他觉得很委屈。在他的感觉里,是妈妈无缘无故地剥夺了他的一项生活乐趣,只有4岁的他还无法理解这是作为他涂墙的惩罚,因为两件事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但如果罚他擦洗墙壁,他可能就会心服口服。而擦墙的切身体验也会让他牢记,乱涂墙壁之后随之而来的必然是辛苦的劳动。
总之,“自然结果教育法”作为一种行为引导技巧,其潜台词是:孩子有权利自行选择一种行为,有权利犯错,但永远要自己承担行为的后果。让孩子们通过切身体验,自行摸索出可被接受的行为模式,自动远离不利于社会生活的任性行为,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律精神,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使孩子成为一个智商和情商全面发展的人。
〔编辑:冯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