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爷爷家的老宅(上)

来源 :童话王国·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老宅里的奇怪声响
  11岁的这年夏天,桑妮乘飞机跨越了半个地球来到太爷爷家过暑假。
  桑妮对这位“中国的太爷爷”没有太多的印象,只知道他生活在地图上一个叫作“嘉兴”的地方。汉字“嘉”好难写,桑妮还是觉得英文更简单。
  太爷爷是桑妮爸爸的爷爷,他满头白发,戴着老花镜,看上去好像肯德基老上校。听说他已经86岁了,每天清晨还能骑着三轮车到镇上吃早点,大家都说他一定能活到100岁。
  太爷爷家的老宅坐落在一条小河的北边,屋后有小池塘,还有大片的桑树林。老宅究竟有多老呢?爸爸告诉桑妮,太爷爷就是在这座老宅里出生的,他们家世代都是教书先生,不过到了爸爸这一代,他就跑到遥远的美国当教书先生了。
  桑妮觉得这老宅超级酷,似乎处处都充满了“东方的神秘感”。不过当时桑妮并不知道,之后的神奇经历将帮助她完成一篇名为《太爷爷家的老宅》的报告,那是约翰逊先生布置的暑假实践作业。
  这段神奇经历开始于一段神秘的声音。
  住在太爷爷家的第一晚,桑妮听到了奇怪的声响,而接下来的几个晚上,那声响总会不期而至。
  “Yang zhi shui,bai shi zao zao……”
  老宅里隐约传来小孩子的读书声,发音很像中文,可其中的含义桑妮却完全不懂。
  “太棒了!说不定这是神秘的东方密码!没准儿我能找出什么宝藏呢!”桑妮把听到的奇怪声音记在本子上,念给太爷爷听,他一定知道许多事!
  “哦,晓得啦。”太爷爷听桑妮念了两遍“密码”,便笑眯眯地从卧室里拿出一本书来。这书看上去古老又古怪——泛黄的纸上,所有的文字都是竖着排列的,而且和桑妮认识的汉字不同,它们的笔画都好多呀!
  太爷爷说,这本书叫《诗经》,是本非常有名的书。他用粗糙的大手推推老花镜:“这是《国风·唐风》里的诗句,侬听听看。”
  “糖蜂?这和加拿大好吃的‘枫糖浆’有什么关系吗……”桑妮心想。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禄,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桑妮听不懂,太爷爷便给她翻译:“这段诗是说,激扬的河水在流淌,水底白色的河石十分鲜明。身穿有红衣领的白衣衫,我跟随你到了沃城。既然见到了君子,我怎能不高兴?……我听说有秘密,不敢告诉别人。”
  “不管是太爷爷还是他的老宅,都好厉害!”桑妮心想。她猜这老宅大概有“录音”的功能,能把以前“私塾”的读书声“记录”下来,如今再“播放”给她听。
  然而桑妮的“重大发现”却没人相信。太爷爷说他年纪大了,耳朵背,听不见“读书声”,而二伯则笑着说桑妮是“美国大片看多了”。
  “哼!你们不信就算了!等我挖掘出真相,吓你们一跳!”此后,桑妮便打定主意,不再对人说起这事。
  2.红领白衣少年的秘密
  老宅南边有条小河。桑妮听爸爸说,他小时候经常在这条河里游泳、捉小鱼。桑妮也想捉小鱼玩,于是太爷爷便用树枝和旧窗纱给她做了个小渔网。桑妮兴致勃勃地带着小渔网去河边捉鱼,可惜小鱼好狡猾,全都从网边溜走了。
  “你想要捉鱼吗?”
  一个陌生的声音响起,桑妮抬起头,只见河对岸站着一个少年。那少年穿着雪白的衬衣,衣领上还系着条鲜红的“围巾”。看起来,他和桑妮的年龄差不多。
  “嗯,可是我捉不到。你能帮我吗?”桑妮希望能借这个机会交到新朋友。
  白衣少年指了指不远处的小石桥说:“你过桥来吧。”
  桑妮走过石桥,跟着少年向河的下游走去。一路上她很想多和对方聊聊天儿,但少年似乎不怎么爱说话。桑妮想起“中国人都是羞涩含蓄的”,便努力压制住自己的兴奋。
  在岸边一处草木茂盛的地方,白衣少年停了下来。河边架着几支长木棍,木棍之间则是一张大渔网。渔网的大部分都沉在水里,看不清里面有没有鱼。
  “我用这个给你捉鱼,你等着。”
  桑妮坐在岸边的草地上,好奇地看着少年捕鱼。果真,不一会儿,少年就捕到了两条手掌那么长的小鱼。他把小鱼放进塑料桶里,送给了桑妮。
  “你就是那个刚来村里的美国人吗?”白衣少年的眼睛很黑,他第一次认真地打量着桑妮,“可你长得跟外国人不一样。”
  “我在美国出生,但我爸妈都是中国人,他们在中国长大,读书时才去了美国。”桑妮很高兴他们之间终于有了话题,“我叫桑妮。你叫什么?我觉得你的围巾很酷!”
  少年告诉桑妮,她可以叫他“召南”,而他脖子上系的不是圍巾,那叫“红领巾”。
  召南似乎对美国很感兴趣,桑妮便给他讲了许多她在美国的趣事。虽然召南不善言谈,但桑妮还是很高兴能交到这个新朋友。
  到了回家时,召南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叮嘱桑妮,让她千万不要向家里人提到他。
  “可以,但是为什么呢?”桑妮觉得奇怪。
  “这是我们的秘密。”召南并没有解释。
  “好吧,我会遵守这个约定。”桑妮笑着承诺道。
  回到家后,桑妮给太爷爷展示了那两条小鱼,但遇到召南的事,她只字未提。当她打算把小鱼放进老宅后的小池塘里时,一个奇妙的念头忽然涌入脑海。
  “扬之水……素衣朱裸……既见君子,云何不乐……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激扬流淌的河水边,白衣红领,见到他真的好开心,我听说有秘密,不敢告诉别人!
  太不可思议了!桑妮差点儿叫出声来!她真的在河边遇到了白衣红领的朋友,而且也确实有个不能告诉别人的秘密!
  她在老宅里听到的那些诗句,居然像预言一样神奇!
  3.不能砍伐的集梨树
  桑妮为自己的新发现激动不已,她立刻跑回家,向太爷爷要了那本古老的《诗经》。   “说不定这书具有古老的东方魔力,被我发现了!”桑妮对这本晦涩难懂的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晚饭后,她躲进卧室,捧着书认认真真地读了起来,希望能再找到点儿“特别”的内容。
  翻到《国风·召南》时,和少年召南的名字一模一样的两个字出现在泛黄的书页上。桑妮迫不及待地读下去,然而不认识的字实在是太多了,她只好求助于太爷爷。
  戴上老花镜,太爷爷抑扬顿挫地慢慢念道:“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
  原来这诗是说,甘棠树枝叶繁茂,不要修剪砍伐,因为召伯曾经住在树下。甘棠树枝叶繁茂,不要修剪破坏,因为召伯曾经在树下休息。
  这首诗在讲一种叫“甘棠”的植物?甘棠和召南又有什么关系?
  桑妮满腹疑惑,她用笔记本电脑上网搜索“甘棠”,得知甘棠又叫“棠梨”,常生长在中国华东、华南温暖潮湿的山坡、沼泽和郊野路旁……看着网上的棠梨树图片,桑妮总觉得眼熟,可到底在哪里见过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做了一晚上光怪陆离的梦,第二天桑妮起床时,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
  桑妮揉着眼睛走到前院压水井前,想用清凉的井水洗个脸,却听到后院传来太爷爷说话的声音。她循声走去,原来是二伯想把池塘边的那棵树砍了,给家里种的梨树做嫁接砧木。
  桑妮的目光落在那棵树上,顿日寸心里一惊,这树和自己昨天在网上看到的棠梨树一模一样!
  “二伯!这是什么树?”桑妮急切地问道。
  二伯的回答让桑妮的心悬到了嗓子眼儿——这正是棠梨树!
  棠梨就是甘棠,那《诗经》上是怎么讲的?“蔽芾甘棠,勿剪勿伐,蔽芾甘棠,勿剪勿败!”
  不能砍坏这树!虽然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但桑妮就是觉得必须阻止二伯。
  怕被大人嘲笑,桑妮没办法将“《诗经》预言”的原委告诉太爷爷和二伯。她灵机一动,说美国学校里的约翰逊先生要大家选一种植物写观察日记,而她选的就是这棵棠梨树。
  “樹被砍了,我的作业就完不成了。”桑妮向太爷爷和二伯撒起了娇。
  二伯收起斧子,无奈地笑道:“好吧好吧,我去别处找砧木,不能让美国老师说我们阿囡回趟中国连作业都完不成。”
  棠梨树总算被留了下来,桑妮高兴极了,同时也充满了期待——不知道这次《诗经》的“预言”又会带来什么神奇的事情呢?心里憋着这些秘密,桑妮急需找人倾诉,于是她满怀着期待来到昨天召南捕鱼的地方。他果真在!
  “召南!快到我家来!我要给你看点儿东西!”桑妮想带召南去看那本《诗经》和屋后的棠梨树,可召南却摇摇头。
  “不行,我不能去你家。”
  “Why(为什么)?!”桑妮急得英文都冒出来了,“为什么不能去我家?我们不是朋友吗?”
  “因为……”阳光洒在召南的白衬衣上,他表情严肃地说,“因为不能让你家人看到我。”
  《太爷爷家的老宅(下)》请见下期
其他文献
编者按:陈云林,1941年12月生,辽宁黑山人。1966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化学系农药专业毕业。1994年起,先后任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主任。中共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2008年6月当选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同时,卸任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职务。2008年11月,陈云林率海协会协商代表团访问台北,成为首位应邀访台的大陆处理
都说吴荷芬是女强人,50多岁,往那儿一站,风头绝对盖过30岁的年轻人。她给人第一感觉是爱笑,笑得真诚灿烂,笑容里写满了自信、干练与永不服输。多年来,从车工、统计员一直到园长兼党支部书记,“干什么就要把它干好”是吴荷芬一直坚守的信条。      天生的强者    吴荷芬天生就是一名强者,兄妹5人中,她排行老三。从小“古灵精怪”的她,把哥哥妹妹使唤得服服帖帖。小学当了3年大队长,初中当了3年班长。初中
三毛说:“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才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固然,有梦想才有坚强的理由,但若是坚守不住心中的梦想,岂不等同于放逐了自己的心灵;反之,若是坚守住了,心灵便有了栖息的地方。  还记得汨罗江畔那位头戴花冠、气宇不凡的诗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他坚定的信念;“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是他昂扬的斗志;“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
你是否见过父母舍不得买一套急缺的地摊西装,却为你花哨的名牌买单?你是否见过父母舍不得吃名贵的菜品,却供你独享山珍海味?你是否见过父母已经捉襟见肘,还为你准备婚款、房款的场景?  作家龙应台说过,如今中国的家长对子女的谋划,是一种金钱谋划,建立在对子女的金钱支出之上。爱子是父母的天性,但不断为子女掏钱并渴望用钱来为子女铺路,真的是在为子女计深远吗?他们留给子女的究竟是金钱,还是制约子女的一把铁钳? 
所谓“微数据”,主要是有别于维托克·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提出“大数据”一词。之所以“微”,一是暂时只能初步以一个教学班为数据点,开展教育评价的实践和探索;二是受限于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暂时无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实现“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当然,笔者最终还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师生和班级参与其中,使各班的各项数据能连成线,形成面,从而成为教育的大数据,发挥实际的效果。
人类一定会面临很多的难以选择、两难甚至多难的境地,而不是简单的“Yes”或“No”  人类思维经过几千年的进化发展,到了现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现代科学训练得养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1 1=2”,必须要把得数告诉别人。但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是有明确得数的,有些是没有的,有些算式后面可能不是等号而是问号或者省略号。从小学到大学,我们的教育应该让大家形成这样的认知,认识到人生中“没有得数”是很正常的
周瑜着急忙慌走进我的房间,开口就说:“孔明兄,我与那曹军水上交战,用什么神器最好?”这问题小儿科,我想都没想道:“用导弹呗。”周瑜一脸茫然:“什么导弹?没听说过。”哦,三国没有导弹。我连忙改口:“自然用弓箭最好。”幸亏我熟读三国呀,知道你周瑜小子要为难我造箭,心里有了底。周瑜说:“对,弓箭最好,先生十天可否造十万支箭?”我不紧不慢地说:“三天就可以了。”等周瑜走后,我便对仆人说:“给我手机,我打电
大家好,我叫宋雨笛,今年 7 岁。我喜欢画画儿,喜欢运动,还喜欢诵读唐诗宋词。我的脑子里总是冒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有时我会把它们画下来,或者用文字记录下来,和朋友们分享。  今天这个故事来自上学路上。我其实也是个小马虎,总要站在 家门口数算一遍,才能保证每样东西都带齐全。于是走着走着,我就开始想象,如 果我忘了带这个东西怎么办,忘了带那个东西怎么办,这样一直想下去,就成了 今天这个故事《马大虎和
2 月 16 日这一天,我目睹了一場没有硝烟的“战争”。  这一天,我下楼锻炼,不经意间抬头一看, 发现树枝上有两只小麻雀正在惬意地晒着太阳。突然,一阵风吹来,一位不速之客打破了这份宁静。这位不速之客长得着实壮实——厚厚的羽毛, 粗而有力的爪子,尾巴处还有撮白毛,甚是特别。我临时给它取了个应景的名字叫“一点白”。与比安基《森林报》中的情景相似,原先那两只麻雀中较强壮的那只,见到这“大胆狂徒”, 立
“798”,这个由北京西北部几个工厂的闲置厂房形成的艺术中心,几年前成为北京的看点,如今落户这里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则成了“798”的地标性建筑。    “中国艺术品仓库”    第一次寻访“尤伦斯”,适逢该中心场地年末对外出租,吃了闭门羹,也算好事多磨,第二次再来,心里的期盼值已然升高许多。  2007年11月5日,“尤伦斯”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是国外基金资助的第一个艺术中心,总面积达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