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引领,突出特色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e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简要论述了技师学院开展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并重点介绍了淄博市技师学院开展校企合作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
  关键词:校企合作 技师学院 工学结合 订单式培养
  校企合作是技师学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加深校企合作,提高技术水平,促进学生就业,已得到职业类院校的普遍认同。自1958年建校以来,笔者学院始终坚持走贴近企业市场办学,突出技能特色的教育之路,这使学院与企业一直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校企合作是学院始终坚持的办学理念,也是学院不断探索创新的永恒主题。
  一、充分认识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技师学院的教学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能人才,所以必须与企业生产紧密相连。校企合作为学院提供了更好的实习教学条件和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教学与生产相结合,不仅弥补了学院教学的不足,更增强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促进了学生就业。技师学院进行校企合作,可以有效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推进学生就业,因此必须持续深入地推进校企合作。
  二、笔者学院校企合作的基本做法
  1.建立校企协作委员会,制定相关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全面推进校企合作提供组织和机制保障
  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不仅是为了打破招生和就业安置的瓶颈。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层转型,随着企业与学院关系的不断深化,校企协作委员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市内外已有百余家企业加入委员会。校企合作的客观需要,催生了校企协作委员会,委员会成立后,又助推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开展。
  2.校企合作,企业助推学校教育
  (1)企业需求指导专业发展。在校企协作委员会的指导和统筹下,各个系部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聘请相关行业的专家、高技能技术人员等为委员会成员。聘请重点企业的负责人、高技能技术人员等作为技能理论结合的课程改革专家,制订各专业教学计划;邀请大中小型企业专家及高技能人员参与专业建设,共同确定理论与技能的教学大纲、计划,并共同开发教材和学材,共同建设一体化大师学习工作站;在与各行业、企业合作时,了解各行业、企业对不同工种员工的创新能力要求和技能综合要求,为学院专业建设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专家指导委员会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一体化教学课程,积极参与在招专业建设,谋划将招专业建设,确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实施方案教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校企共评学生素质,提高职业素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来构建学生评价体系,在学业、思想考核基础上融入了企业对学生职业技能及职业素质的考核评价。通过定期召开校企座谈会,学生就业管理部门定期反馈企业岗位要求等形式,将企业的具体要求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从培养适用人才为企业服务的角度细化学生行为规范,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同时邀请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考评。学院也会对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以此来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招生就业指导处和各系合作,各系再安排各相关教师对学生的职业素质、适应岗位情况及实习能力等进行综合回访调查。
  (3)实施“双百工程”,校企互设师资培训基地。近几年来,学院在各学年及暑假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理论专业教师和实习专业教师去相关单位进行前沿技术的学习,到工人中间进行一线实践,学习企业管理的过程,丰富教师的头脑,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从2015年开始,学院组织实施了“百名教师进企业,百名企业家进校园”的“双百工程”,逐步建立起以学院为中心向企业辐射的办学网络,节省了投资,提高了各专业教师的实习操作水平;并充分借用企业的“软实力”和“硬实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技能水平等得到充分提高。
  3.三种形式共同培养技能人才
  (1)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及时了解企业用工信息,以解决企业用工之需为目标,学院与各用人单位签订符合各单位情况的订单协议书,按照企业的用人要求及职工所应具备的个人技术要求,与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对学生实施量身定制培养。实施订单培养的班级采取冠名制管理,很多专业课程由企业相关技术人员讲授,使学生了解企业的文化,专业实习内容也在企业的相关场地进行教授。整个培养过程按照企业要求,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学生的培养与企业的用人实现无缝对接。先后与10余家企业合作定向委培班,形成了系系有订单的良好局面,生源需求达1200余人。
  (2)工学结合,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为了保证学生适应企业,学院就近选择市内多家具备一定技术力量的企业作为学生校外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基地成为学生了解企业、学院,以及企业加强学生培养的前沿阵地,也使学生能够快速提高适应岗位的能力。根据学生专业、工种和技能掌握的实际情况,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学院每学期安排在校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两个月或更长时间的工学结合实习,校企双方派专人进行技术指导,既使学生得到了锻炼,也能够使学生获得一定工资,还为企业降低了一部分生产成本、完成了一些生产任务。在学生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目前,学院已与市内外近百家企业形成了长期固定的合作,并在多家企业挂牌成立了校外实训基地。
  (3)积极推行后置订单。“后置订单” 是一种新型校企合作人才培育模式,它能很好地解决以往“订单教育”存在的矛盾。“后置订单”即对入校以后学生开展的订单(原则上为一半学制后),可根据企业需要增设课程;可开设企业文化课,使企业文化进课堂,成为企业冠名班,并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领导任课,从而使学生培养更具有针对性,更能贴近企业实际。
  4.校企合作,助力企业发展
  (1)智力支持,积极开展职工培训。学院利用教学设备和师资开展在职职工培训,送教上门,助力企业职工技能层次的提升,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校企合作办学,共同培养技师。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人才、设备优势,学院先后与多家公司签订协议,建立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双方共同培养技师,企业直接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选派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指导,并结合生产承担部分技能实训任务。
  (3)产教结合,参与企业技术改革与创新。学院发挥教学科研相结合的优势,研究企业产品生产工艺,并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目前已为企业完成多项技术改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丰富合作内涵,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
  十多年来,笔者学院与企业紧密配合,互相扶持,共同发展,建立了亲密的合作关系。今后,校企双方既要巩固过去,又要开拓未来。
  1.入企办学,引厂入校,实现校企共融
  目前,“入企办学”工作成效比较显著。“引厂入校”也已在部分系部专业开展。但如何进一步发挥学院优势,吸引更多企业入校,特别是引入企业生产车间,引入企业生产流水线,真正实现校企共融,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2.组建校企合作型职业教育集团
  在校企共融的基础上,依托校办产业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积极吸纳企业资本、资金和设备,盘活职教资源,形成集教育、生产于一体的办学实体,并按照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促进校企多元合作,进而组建起学校、职教机构、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的职教集团,是校企合作进程中值得深入研究探索的新路和努力方向。
  校企合作任重道远,需继续坚持与企业密切合作的办学理念,主动出击,健全校企合作组织机构,完善校企合作工作考核、评价指标,提高学院为企业服务的能力,拓展校企合作的空间和领域,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做出贡献,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作者单位:淄博市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苏州技师学院创建于1960年,学校占地255亩,设4个专业教学系、1个基础教学部和13个行政处室,开设24个专业,在校生6000多人,教职工320人。学院以“建设省内领先、全国一流技师学院”为目标,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技能人才为宗旨,坚持“多元办学、内涵发展、服务社会、塑造品牌”的办学理念,攻坚克难,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效。学院先后获得“国家首批中等职业教育
这个朝阳可不是北京的朝阳,是辽宁的朝阳。1.25亿年的化石表明,这里是世界上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是第一只鸟起飞的地方。两年前,朝阳市技师学院成为全国职业训练院的28所试点技工院校之一。两年过去了,他们在职业训练院试点过程中有什么体会和亮点呢?为此,记者走进了该院。  “为了谁?服务谁?我们要搞清楚!”  在该院的校园中,停放着一辆大篷车,院长黄涛告诉记者,这是他们服务农民的技能扶贫大篷车,经常开到
【编者按】在太湖南岸、浙江北端,有一所县级职业技术学校,对如何才能使职业教育更加卓有成效地培养出更多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十多年来他们一直没有停止过探索与实践。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他们把技能大赛作为学校发展的“一号工程”来抓,大力加强技能大赛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方面的渗透和引领,摸索出了“金牌引领、促进教改”的职业教育教学新模式,并通过“对标训练”“小导生制”“AB班”“面向人人”等实施路
摘 要: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把控各个教学环节,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重点谈谈实际教学中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使教学评价更客观、更科学、更合理、更实用,进一步推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教学评价 网页制作课程 技工院校  课 题:本文系2018年度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学研究课题评审立项项目(鄂职教学会[
摘 要:如何因地制宜,在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实施技能扶贫,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基于从江县加鸠镇技能扶贫的主要过程,本文对致贫原因、地方经济、技能扶贫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实践,探寻深度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为全国同类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技能脱贫提供必要参考。  关键词:少数民族 深度贫困地区 技能扶贫  课 题:本文系2019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重点课题“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
摘 要: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需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目前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当中也摸索出了一些经验与方法。本文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首先阐述了“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电子商务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电子商务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如何更好地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双创型 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商
摘要:本文以宁波技师学院为例,从课程体系、实训平台、师资队伍、技能大赛和人才需求五个方面,分析了技工院校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对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专业建设 师资队伍 技能大赛 人才需求  一、专业课程体系建立对教学的影响  宁波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学院领导和教师多次深入企业和行业协会进行参观、交流。一套优良的专业课程体系建立对技工院校教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分析、研究和
广东省技师学院为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作部署,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扩大就业发展战略,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计划实施以“推广国家技能大师成才模式,弘扬大国工匠精神腾飞启航”为主题的招生宣传系列活动。  本次主题招生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推广国家技能大师成才模式,弘扬大国工匠精神腾飞启航”。目的是引领并激励年青一代走“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工作请放心”的技能成才之路。  主题招生
在杭州餐饮界,刘国铭、俞斌、张勇都是业内响当当的人物。刘国铭现任杭州酒家总经理,由他改良而来的荷花酥曾做为杭州小吃的代表,出现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俞斌是厨师圈里公认的新锐厨师,他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开创了“江南创意菜”,成为餐饮界创新的标杆人物。张勇是杭州老龙井接待中心副总经理,G20杭州峰会期间,他巧妙演绎,将臭豆腐这种大俗食材搬上大雅之堂,获得某国元首赞赏。  这三人均毕业于杭州第一技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会计课堂教学提供了强大支撑。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化手段运用于高职会计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接着结合赛项实例,探讨了有效的课程教学实施方式和教学方法,最后结合实践经验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做了总结,以期提高高职会计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信息化 会计教学 高职  课 题:本文系2017-2018年度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研究一般立项课题“会计课堂引入微课程辅助教学实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