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基因与现代科学、教育理念的碰撞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6031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一直被国人引为的骄傲,也令世人所瞩目。但近代以后中国的科学技术业已落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问题或许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思维模式及其科学观、教育观,乃至科技、教育等体制存在着某些明显的不足和缺陷。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环境的塑造,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提。
  关键词:思维模式;文化基因;理性;独立思考;创新
  
  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国古国,那么,中国为何不能产生牛顿、爱因斯坦?中国何时才能摘取诺贝尔奖桂冠呢?人们不禁要进一步地追问:中国的文化怎么啦?中国的科学怎么啦?中国的教育又怎么啦?中国的传统文化、思维模式及其科学观、教育观,有许多优秀的东西值得肯定,值得发扬光大。但勿庸讳言,它或许也存在着某些明显的不足和缺陷,值得我们深刻地反思,诊断病灶,查出症结。比如,中国几千年农耕社会遗留的带着儒家传统文化胎记的封闭式、内省型、大一统的思维模式,“六经注我”、“我注六经”、食古不化、“述而不作”的治学方法,“祖宗之法不可变”、“以不变应万变”的处事理念,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它与现代科技创新所要求的开放的理性思维,求异、求新等科学探索精神是不太相适应的,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这些问题,既令人困扰,又令人尴尬,也令人深思。
  
  一、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局限性透视
  
  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科举制盛行了一千多年,但在欧风美雨的荡涤下,它终究于100多年前土崩瓦解。而随之而来的是:大西洋、太平洋彼岸的大学教育制度在中国抢滩登陆;同时,现代科学技术也传入了古老的中国。当我们蓦然回首,不难发现,100多年来,中国的大学教育制度和相应科学机构历经风雨,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遗憾的是,它却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仍不容乐观,令人忧虑。勿庸讳言,囿于几千年的农耕习俗,几千年的小农意识,几千年的自然经济,尤其是加之高度集权的、大一统的、纯而又纯的计划经济模式的深刻影响,铸成了这样的思维定:人们忌讳冒尖,害怕冒尖,反对冒尖,甚至封杀冒尖,谁也不能越雷池一步。从教育机制到科研机制,似乎无不是缺乏竞争活力、创新活力。从助教、讲师到教授,从学士、硕士到博士,似乎无不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问题的症结恐怕在于,传统的教育思想、理念与现代的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或制度之间的碰撞、磨合,长期博弈,旷日持久。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再现代的教育体制或教育制度,恐怕也很难收到其应有的效果。更可悲的是,原本属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创新型的大学教育体制或制度,嫁接到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之后,几经“修理”,最终也炼成了婢女,从而也成了共同充当羁绊我们创造力的“无形之手”。
  中国有一句俗语:“人怕出名猪怕壮”。类似的言辞还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等等。在奇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每一个人必须“夹着尾巴做人”。这乃是小农经济社会和计划经济时代最普遍、最盛行的被扭曲的价值观念、文化心态和思维模式。本来,一个人理应个性鲜明,思想活跃,独立思考,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然而,遗憾的是,恰恰相反,如果这样的话,他却要被视为另类、异常、异端。久而久之,人的个性被压抑,创新意识、创造力被抑制。而这种“文化基因”,这种基因中的病毒,对我们正常的教育→科学→教育→科学循环的细胞,对我们应有的科学创新意识、创造力细胞,均具有一定的杀伤力。尤其是,它对后代的幼小的科学创新基因,更具有巨大的杀伤力。显然,一些传统思维模式的局限性不可低估,其负面影响更不可低估。
  如果说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基因密码或信息起着决定性作用,那么,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历史的文化信息的传承,其作用同样功不可没。文化的继承恰似基因遗传,但文化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即不完全依赖于文化遗传基因,而关键在于创新,在于兼收并蓄,在于多元化,在于杂交优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可是,长期以来,中国的文人和文化,始终有割不断的怀旧情结、寻根情结,言必称传统,即儒家文化传统或传统文化。而儒家传统文化,老祖宗的教条,这种文化的遗传基因或遗传的文化基因,其排他力量太强盛,它似乎总是能以不变应万变,抑或万变不离其宗。自从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文化作为唯一的正统,唯我独尊,一统天下,在中国文化和思想领域占统治地位2000多年。
  直至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们提出“打倒孔家店”,人们开始对儒家文化进行反思。新中国成立后,虽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之说,但批孔反儒却搞了几十年(灾难性的“文化大革命”实际上是“大革文化命”)。近100年时间里,特别是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传统文化进行过多次大讨论。其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这些学者可分几派,一种观点认为儒家文化是我们的国粹,必须坚持,不可动摇;一种观点认为必须发展和创新;也有一种观点持“过时论”。很久以来,中国有一句古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还有近代先贤的一句名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至于那句“师夷长技以制夷”,虽不免有妄自尊大之嫌,但也尴尬地透露出了要学习、借鉴别人长处如“船坚炮利”的意思(尽管似乎不太情愿,但又被逼无奈)。然而,总体说来,在中国传统文化或儒家文化传统视野里,总有这样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管你什么外来文化,统统被我大中华文化给同化。似乎四海之内,唯我独尊。
  其实,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历史局限性。这是因为,人类文化乃是社会实践的反映,它产生于社会实践,也会作用于社会实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社会实践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当然,人类文化必须、也必然的要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我们知道,儒家文化的经典教义,即孔老夫子的《论语》,原创于2 5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农耕社会,且是根据孔老夫子的一些谈话记录汇编而成。显然,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即春秋末期农耕社会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社会实践的儒家文化,恐怕很难用于指导21世纪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的市场经济实践,这也应当是不辩自明的。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虽历经风雨和苦难,但依稀可以发现它的主线却总是由科学技术驱动社会沿着“从锄到犁”的进化方向而不可抗拒地前进的。从农耕社会的刀耕火种发展到工业社会的蒸汽机是这样,由工业社会的内燃机过渡到信息社会的硅片更是如此。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有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应用。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面临“全球化”浪潮,世界科学知识的波涛不断地拍击着古老中国的学术海岸。新的时代、新的实践,呼唤着新的科学理论。尤其是,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呼唤并催生着 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因而,中国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或制度的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
  科学与教育,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姐妹关系。而当前流行的一些应试教育的理念及运作模式,对学生的创造潜能是无形的桎梏。教育的下游是科研,进入科学领域,个性不羁,思想自由,理性思维,标新立异,乃是科学研究和创新的先决条件和基本要素。而没有科学创新,何以能摘取诺贝尔奖之桂冠?僵化的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它与现代教育巨擘、思想巨擘所倡导的培养学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教育理念实在是格格不入的。看来,教育理念、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二、奠定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
  
  现代大学体制及现代科学技术传入中国才100年左右的时间,但“西学东渐”却来势汹涌,一日千里,这与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积淀的“超稳态”知识体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当年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尤其是知识精英所推崇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更与崇尚经典、唯命是从、墨守成规等陈规陋习及其思维方式发生冲突。其实,在一个开放的社会文化系统,各种文化观念的碰撞和冲突也似乎是在所难免的。而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冠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光环下的传统思维模式的变化和创新,乃是一大难题。看来,这里似乎存在某种令人迷惑的、不可思议的思维怪圈。人们一旦面临或困于一片思维的沼泽,尤其是落入窠臼,陷入故步自封、因循守旧、唯我独尊的思维泥潭,那是很难跳出而又必须跳出的。问题是,人们始终觉得纳闷:难道真的“祖宗之法不可变”吗?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眼下的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创建和发展创新型企业,已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而归根结底是科技、管理和人才的竞争。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乃是源头活水。科学技术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智慧的竞争;而人才、智慧的角逐,与制度设计和环境塑造息息相关。而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则为科技创新、为科技企业(包括民营科技企业)创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政策支撑。邓小平曾经指出:“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而如今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必须更进一步地推进理论创新(包括经济学理论创新及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科技创新、企业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创新(包括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或制度创新)以及价值观创新,创造机会均等的公平竞争的环境和土壤。创新环境的塑造,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提。
  教育是科学的基石,大学是塑造人才的摇篮。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两种教育理念的争论和博弈,由来已久。我们知道,素质教育的核心,乃是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即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给他一杆猎枪,而不是给他一只兔子”。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尤其是如此。而“应试教育”则不然,它往往甚至是反其道而行之。二者孰优孰劣,似乎不容争辩。人类社会的知识是不断积淀的结晶,而创新则是给已有知识结构增添激活力的重要元素。无论大学生,还是中学生、小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从小对他们进行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训练,意味着奠定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亦即意味着“给他一杆猎枪”,将使其终身受益。而灌输式、教条式的应试教育,无论主观愿望如何之好,但从客观效果来看,不客气地讲,它几乎全然抑制或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潜能,所培养出的人才多为考试机器,或高分低能的怪才,或现代版的刻舟求剑者,或守株待兔之人。
  现代大学办学的宗旨,乃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科学精神、理性精神、批判精神、学术精神和创新精神等,乃是现代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当然,人文精神、艺术精神等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说,现代大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据一项资料介绍,作为科学巨匠的爱因斯坦,他对教育也有着独到而深邃的见解。他对扼杀个性和创造性的学校教育深恶痛绝,曾多次指出:“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而不是有用的机器或工具。
  而这里,还有一点必须指出:中国人的智商之高,是举世公认的。也就是说,中国科学家、学者的个人禀赋并不逊色。美籍华人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李远哲等先生的获奖便是例证。中国中学生每年在国际数理化奥林匹克赛中频频夺冠,更令世人瞩目。而个人智商以外的种种因素的差距,或许乃是影响我们摘取诺贝尔奖桂冠的无形障碍。另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是:泱泱大国,竟然再也出不了蔡元培、胡适、梅贻琦、竺可祯似的大学校长了!
  
  三、究竟是谁扼杀了我们的科学创造力
  
  在半个世纪前,英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李约瑟提出了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发生在中国?”这个问题被称为“李约瑟难题”。对此,他有。_。些很著名的观点:近代科学之所以没有在中国产生,一是中国没有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二是中国人太讲究实用,一些发现滞留在了经验阶段:三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八股文扼杀了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致,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第一追求。遗憾的是,这种影响至今似乎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国的社会之中,强烈的官本位意识对科学和创新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一点几乎是有目共睹的。不难发现,“中国本土为什么没人拿到诺贝尔奖”的问题,与上述“李约瑟难题”可谓是如出一辙,颇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深入研究。
  我们知道,现代科学技术传入中国只不过100年左右的时间,现代大学体制引进中国也只不过100年左右的光景。正如有人指出,在我国官本位体制的影响下,高校也是官场。官场存在的病症,高校几乎应有尽有。“官场病”在高校的最终结果是学术精神的沦丧。作为学者必备的基本素养,被官场规则消磨得所剩无几:至于学者的道德良知、社会责任,更是被官场染缸改变了颜色。些许剩下的一点,也被大量的“学术泡沫”和“学术垃圾”所淹没、所遮蔽,以至于做学问到底要不要良知这样不言而喻的道理,竟然也能成为值得“争鸣”的问题。本应为净土的高校染上了官场病,中学、小学乃至幼儿园等净土,又何尝未染上这无所不在的官场病呢?据报道,某小学竟让全班学生都当上班干部,每人给弄一个官衔。顺便提及,在我们的佛门,不是也被封有处级掌门吗?既然学术和教育都不幸染上了“官场病”,那么,学术腐败、教育腐败也就在所难免。
  历代中国的主流文化暨文人或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乃是及第,金榜题名,“学而优则仕”,压根儿是官本位。这也就是说,“学而优则仕”乃是中国历代文人或知识分子的必由之路。而要知道,在古代的官场,它的潜规则就是:你要向上爬,就得扭曲甚至不惜放弃个性、才华和人格。历代官场都是等级森严,官大一级压死人,你即便再有才华,下级必须服从上级。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你必须夹着尾巴做人,甚至必须阿谀奉承,除非你不想干了,告老还乡,与世无争,悠然自得。官场是不容你有什么独立思考、科学理性的,更是不容你有什么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那么,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谁扼杀了我们的科学创造力?究其根源,官本位意识尤其是官本位体制,或许乃是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的克星。当然,时过境迁,今非昔比,当代中国的官场及官员与封建时代不可同日而语。然而,这种几千年“遗传”的官本位意识和官本位体制,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和莘莘学子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它对“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发生在中国?”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它对中国本土学者摘取诺贝尔奖桂冠的负面影响更是不可忽视的。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没有什么东西(包括精神的、物质的和制度的)是一成不变的。“地心说”曾长期统治人类,但它终究还是被“日心说”所取代。过去的许多谁也不能越雷池一步的理论禁区,被一一突破。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力推动下,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展、都在变化。科学技术是一种原动力。现代科技的创新和进步,日益改变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那么,中国人的诺贝尔奖之梦,何时才能梦想成真呢?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时间表的问题。它需要假以时日,但必须跳出传统思维模式的怪圈,打破思维定,并寻求新的创造性思维之源,构建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且尚须营造更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当然,它也需要中国知识分子和莘莘学子及国人的脚踏实地地工作,更需要创造能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茁壮成长的环境和土壤。
其他文献
为配合“质量工程”的实施,深入研究影响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新世纪教学研究所于11月22日至23日在江苏无锡联合举办了2007’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论坛。论坛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和江南大学承办,全国高校的两百余名专家、学者和教学管理人员参加。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她首先肯定了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
期刊
摘要:本文在讨论精品课程特,最的基础上,从环境科学需求着手,理解GIS课程教学。实践证明,GIS科学思想与知识体的完整结合,参照国外大师级教授的课堂教学,是探讨GIS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逐步改善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科学思想;GIS教学;教学评估    大学课程教学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一个人接受什么样的大学教育,直接影响其思维习惯和科学素养的养成。当前,各级教学管理者采取多种激励措施,试
期刊
摘要:在蔡元培由封建官僚向革命派转变的过程中,日语学习和日译西籍的阅读对其了解西学新知和革命思想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他对“和文汉读法”这一有中国特色的日语学习方法的探索甚至早于梁启超。在完成了由日语学徒向教育管理者的转变后,将这种日语“速成”教学法乃至自己的东文观服从和服务于近代大学的功能定位及国家的政治战略,因材施教、因时而教,对今天的日语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蔡元培;东
期刊
摘要:本文认真梳理了北京交通大学建校百年来实践教学传统的形成、传承与发展的历史,对高校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实践教学;百年:传承;发展    实践教学是围绕教育教学活动目的而开展的、学生亲身体验的学习活动,它不仅是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与延伸,更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和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交通大
期刊
摘要:本文在论述地方学院应培养素质高、基础好、知识广、能力强、有个性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基础上,采用树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机械动力大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筑建广博的“科学+人文+艺术”通识课程平台、宽厚的“工程+管理”学科基础课体系、精深的“技术+特色+创新”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配套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实践创新教学体系,形成四面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表明,应用树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拓宽通识教育,务
期刊
摘要:本文在针对性分析基于应用素质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背景以及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现行课程体系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基于学生应用素质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几点相应措施。  关键词:应用素质:培养导向;人力资源管理    自从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源”的概念,半个多世纪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事务性人事管理、专业性人力资源管理和
期刊
一、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内涵    1,大学精神和校风、学风的养成  大学文化包括大学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办学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大学人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核心,是大学之魂;大学精神反映了学校特有的价值取向,呈现了大学的品格,也是影响和指导大学人的基本信念、基本准则。大学校风、学风则是大学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具有自己的、明确的、相
期刊
摘 要:为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需求,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正发生着巨大的改革和变化。人文素质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被提到了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成为工程教育的努力目标。以阶段、平台加模块的工程类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建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任务还很严峻。本文介绍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改革探索。  关键词:工程教育:人文素
期刊
尊敬的吴启迪副部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全国高校教学研究会第二届理事大会暨教学改革研讨会。刚才,吴启迪副部长做了重要讲话,并且向我们第二届理事会的正、副理事长颁发了聘书。我首先由衷地感谢上级领导和各位同仁对我的信任与厚爱,推举我担任第二届研究会的理事长。在此,我代表第二届理事会,向曲钦岳理事长及第一届理事会的各位同事为研究会的创建、发展所做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材料力学”精品课程建设,研讨教师瞄准“顶天立地”目标的含义和做法。笔者称踏踏实实从事教学为“立地”,重视教育教学观念的指导为“顶天”,教师要做到“顶天立地”需要观念上的升华,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从教书匠到教育家的飞跃;用量化的方式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地捕捉教学上的创新点。  关键词:顶天立地;教育观念;课程建设;教学质量    提出教师做“顶天立地”的教育工作者的目标,是从人文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