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艺术天分最高的皇帝

来源 :民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q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徽宗赵佶或许是中国帝王中艺术天分最高的皇帝。如果没有坐上皇帝宝座的话,他可能会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当完美甚至伟大的艺术家。至少在中国书法史和中国美术史上,他都会享有无可争辩的崇高地位。
  这位皇帝独创的“瘦金体”书法独步天下,据说直到今天也没有人能够超越;这种“瘦金体”书法,挺拔秀丽、飘逸犀利,即便是完全不懂书法的人,看过后也会感觉极佳。他的楷书作品《芳依翠萼诗帖》亦堪称楷书杰作,其笔法犀利道劲,铁画银钩。赵佶的草书书法炉火纯青,用大师称呼不算过分,人们甚至认为其水平丝毫不亚于盛唐时期的草书书圣张旭与怀素,可见其功力之深。
  徽宗皇帝与书法家交往的故事,为历代文人骚客津津乐道。比如,他与大书法家米芾的交往就绝非一般。
  在绘画领域,宋徽宗也当之无愧地可以跻身于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大画家之列。他的丹青造诣堪称登峰造极,蔚为大家。据说,龙德宫建成后,徽宗召来各路著名画家作画。作画者都是一时之选,徽宗看后无一句夸赞之辞,偏偏对一位并无名气的新近画家所画的斜枝月季大加赞赏,并特赐该人服绯。当时,只有官居六品方可穿绯色袍服。徽宗的理由是:月季花四时朝暮的花叶均不相同,极其难画;而此人画的是春天正午时分的月季,一丝不差,所以重赏。出自宋徽宗手笔的山水画杰作《雪江归棹图》,意境清奇高远,不同凡俗,一般的山水画作品,根本无法望其项背。
  从现有资料上看,宋徽宗赵佶并不是个纨绔子弟,这从他的勤奋好学、多才多艺与诸多艺术成果上可以看出。而且他也并不昏庸。从他当政之初的情形判断,的确称得上出手不凡,“粲然可观”。当时,他大刀阔斧地整顿朝纲,平反冤狱,贬窜奸佞,提拔贤良,一时问,很有除旧布新的气象。他曾经发布一份诏书,相当谦恭地希望天下人能够畅所欲言地品评朝政,其诚恳平和、推心置腹在历代帝王诏书中十分少见。从这份诏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位青年天子涉世未深的坦诚、带有理想化浪漫气息的良好愿望,读来很是感人。
  宋哲宗在位时,也曾经发布过一份让天下人上书言事的诏书,献言者数以千计。结果,还是搞得人们怨声载道。宋徽宗即位后,为了解除人们的顾虑,索性下令撤消了专门从事罗织的“编类臣僚章疏局”,这显然是一个极为开明、大受欢迎的举措。
  徽宗执政之初,虚怀若谷地听取各种不同意见,相当令人赞叹,且表现得似乎特别喜欢廉洁正直的大臣。宰相张商英劝告他要克勤克俭,防止奢华,不要大兴土木,抑制侥幸取宠的小人。他表示完全接受。有一次,他让人整修升平楼,还特意告诫工头:如果张宰相经过这里,须速把工人们藏到楼里去,不要让他看到。曾经有一个很敢说话的臣子,抨击童贯等宦官胡作非为,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一直谈到暮云四合时分。徽宗饥肠辘辘,饿得受不了了,他站起来边走边说:“今天先到这儿,我饿坏了,找机会再听你说吧。”谁知,这位愣头青上前一把拉住皇帝的衣服,不让他走,以至于把衣服都撕坏了。徽宗大叫道:“有话好好说,我的衣服被你撕碎啦。”这位大臣立即回答:“陛下不惜衣服撕碎,臣子我何惜粉身碎骨报答陛下!”徽宗相当感动,说:“有这样的臣子,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皇帝的侍从过来为他换衣服,他说:“给我好好保留起来,将来用它表彰正直有节操的大臣。”
  徽宗初年,气象万千;青年皇帝,奋发有为。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和无穷希望。这一切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又如何变化得面目全非,走上了完全相反的道路?找来找去,我们相当无奈地发现:只能把这种变化的原因,归结于这位皇帝身上天生的轻佻、艺术家气质和后来蔡京等人的影响。正是这些因素杂糅在一起,彼此强化着发生效力,遂使这位皇帝变成了后来人们心目中的那副模样。
  
  (摘自《历史开卷有疑》)
其他文献
1925年9月,蒋介石以第二次东征军总指挥之职奉广州国民政府之命,讨伐广东军阀、叛逆者陈炯明。因得军心民心,蒋介石可谓屡战屡胜。  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在蒋介石率兵追歼敌军残部之时,蒋部谭曙卿师被敌狙击,且兵败如山倒,溃退后撤。蒋介石得知情况非常着急,即令黄埔生、自己的第四团连长陈赓,疾驰谭师传令:“绝对不准撤退,须拼尽全力反击!”正传令之时,蒋介石亦赶到。然而,令虽行而禁不止,
期刊
一、打工仔陈胜    替人做过小工的陈胜和吴广这两个雇农出身的戊卒,在大雨滂沱的穷乡僻壤揭竿而起,以区区九百之众向一个庞大的帝国发起了挑战。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轻举妄为,然而这把火却最终成为燎原之势,它激起了一场连锁式的全国民变。虽然陈胜及其“张楚”政权并没能撼倒秦王朝,但他却喊出了一句足以令后世记取的民权豪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历史将记取,这场推翻秦王朝暴政的翻天覆地的改朝换代是一个普通农民
期刊
20年前,蒋经国在台北去世。今天,蒋经国不曾因时间的流逝而被人淡忘,反声誉日隆。每次民调,对台湾民主、经济、民生等各方面贡献最大的领导人,都是蒋经国。蒋经国执政时期,被认为是台湾历史上社会风气最好、最有希望和活力的时代。  蒋经国曾声称,流着蒋家血的人不再会成为台湾政治领袖人物。但是,他对二儿子蒋孝武的培养路数,一开始就基本是对蒋介石培养他路数的复制。  1976年,口碑不佳,但还算可造之材的蒋孝
期刊
英国作家韩素音在一部有关周恩来的新作中说,他“记忆力很好,任何乐曲旋律或小调,听过一遍就能记住”。的确,周恩来的乐感和对音乐的悟性非常高。  周恩来爱学新歌,人家一句一句地教,他就一句一句地学,不一会就记住了。有的歌曲很长,有时演员也记不清或唱错了,他就大声笑着说:“唱错了!唱错了!”然后自己唱一遍。  1964年,周恩来到天津视察工作。当晚,歌唱家李绮作为天津歌舞团的演员之一参加了欢迎周恩来的演
期刊
一、采诗官:飞翔在民间的蜜蜂    在所有和文化有关的职业中,采诗官是它们中间最古老,同时也是最具有文化品位的一种。这是一个以诗歌的名义走遍天下的工作,采诗官走到民间总是如同蜜蜂飞行在花丛中一样深受欢迎。民间的疾苦往往通过这些民歌的形式直接被周王及其它诸侯所了解。采诗官在属于他的时代里,事实上担当了国家民意调查员、新闻记者和国家诗歌记录者的重任。可惜,我们无法知道这些采诗官的名字,他们已经在历史的
期刊
美国军事历史学家罗格特·威尔科斯近日推出的新书《目标,巴顿》披露,美国二战名将巴顿是遭暗杀身亡的,由于他威胁要披露盟军领导人的失误而惨遭灭口。  巴顿将军于1945年12月去世,他的死是二战的一个长期谜团之一。尽管他在德国曼海姆发生的车祸中受了重伤,但人们当时认为他的恢复情况很好,即将乘飞机回国,不料却伤重不治身亡。威尔科斯在新书称,中情局的前身战略情报局局长多诺万下令曾多次立功受奖的神枪手道格拉
期刊
和所有大才子一样,温庭筠少年时就名声在外,但却一直考试落榜。  温庭筠不但文思敏捷,参加进士考试的时候,温庭筠从来不打草稿,两只手笼在袖子里靠着桌子,一会儿就万事大吉了。  这么大能耐却屡屡中不了进士,就是因为温庭筠考试作弊上了瘾,死活管不住自己。温庭筠作弊不是为了自己,那点题目对他来说跟玩儿一样,他自愿无偿帮助其他考生答卷。  每次进士考试,温庭筠三下五除二就把题目做完,然后顺便把周围考生的卷子
期刊
在四分之三世纪以后的今天看来,1933年《东方杂志》“新年的梦想”专栏是对当时中国知识界的一个很好的社会学调查,很有代表性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动向,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东方杂志》是商务即书馆在1904年创刊的大型综合性学术刊物。1932年8月,商务印书馆聘请胡愈之为主编。承包刊物全部业务。是年11月1日,东方杂志社向全国各界知名人物遍发通启约400余份,题为: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
期刊
1942年8月的陪都重庆,天热得很,坐着就出汗。一个月来,抗战形势有所好转,已分化了的宋氏三姐妹感情有所加深及理解。这一点,善于察言观色的蒋夫人已经看到了。恰巧这时国民政府宣传部的官员们,要索取抗战中三姐妹合影的照片,以配合形势的宣传。囚禁在宋美龄心底的三姐妹圆桌会餐的欲望又从她心底冒腾出来。  宋美龄又一次去探视二姐庆龄时,提出八月十五要团聚的事,宋庆龄爽快地答应了。宋美龄又接连拨通了大姐霭龄、
期刊
丘吉尔像小学生一样恭迎斯大林    斯大林个子不高,约一米六五,双目微眯,不怒自威。对斯大的敬畏,丘吉尔说得很生动:“当斯大林走进大厅,出席雅尔塔会议时,人人都像听到口令一样站了起来。而且奇怪的是,大家都两手贴着裤缝肃立。”有一次,丘吉尔打定主意不起来。可是当斯大林一进门,丘吉尔就像被一股超自然的力量拉了一把,还是像小学生见到严厉的老师一样,身不由己地站了起来……    假元帅吓坏真中尉    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