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应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增强主体意识,培养主体能力。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以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要实现数学教育的育人目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实现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下面,谈一些我的体会。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教师要着力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变“跟我学”为“我要学”,以主人的姿态投入学习。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建立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结构,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巧妙疏导,让他们积极投入学习的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我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在许多方面放权让学生独立去完成,使学生的目标明确了,而且有机会充分地表现自己的学习能力。使学习数学的过程逐步成为学生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活动过程,同時让独立探索成为儿童自主性的强大支点。使他们面向全体,实现有差异的发展。过去那种以相同的目标,同样的速度,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表面上好像是面向了全体学生,实质上很多孩子的聪明才智被埋没,也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可以面对着新问题创造条件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实际出发,开动脑筋去独立尝试解决新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间、师生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可以实现学生有差异地发展,以求共同提高。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预想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反应及将会遇到的困难,提供适合各层次学生都能参与的问题信息。
例如在教梯形面积时,如果由教师做“两个同样的梯形拼一个平行四边形”来讲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学生也能理解接受,但没能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如果直接出示梯形图,让学生尝试计算面积,探寻面积公式,就会发现有许多学生束手无策,原因是他们没有“两个同样的梯形能拼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感性认识。在充分了解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我做了如下设计:①操作。先让学生将两个同样的梯形任意拼摆成各种各样的图形,再要求拼成一个学过的简单图形。“动”是孩子的天性。图形拼摆的操作活动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任意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操作,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积累了生动的表象,为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求奠定基础。②再现。让学生再现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促进知识的迁移、转化,让学生能自觉地运用旧知识去探求梯形面积计算的新知。③尝试。从拼成的图形中不难看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当梯形的上底缩小到0就转化为三角形,因而求面积公式也从“(上底+下底)×高÷2”转化为“底×高÷2”。④互相交流,展示各种不同的思考方法。有的学生将梯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求出了梯形的面积;还有的学生用割补的方法将梯形转化成长方形、三角形、平等四边形等,都找到了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各种不同思考方法的展示交流中,学生们相互得到启发,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方法我们称为“保底不封顶”法。“保底”:即让全体学生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不封顶”:是使各人的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各层次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成功体验。
像上述教法,学生动手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运用旧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获取新知识,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样,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学生既深刻理解,牢固掌握了知识,同时又使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和发展,在学会的过程中达到“会学”的目的。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使学生们充分领会到了自主获取知识的快乐,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数学能力得以迅速提高。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教师要着力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变“跟我学”为“我要学”,以主人的姿态投入学习。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建立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结构,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巧妙疏导,让他们积极投入学习的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我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在许多方面放权让学生独立去完成,使学生的目标明确了,而且有机会充分地表现自己的学习能力。使学习数学的过程逐步成为学生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活动过程,同時让独立探索成为儿童自主性的强大支点。使他们面向全体,实现有差异的发展。过去那种以相同的目标,同样的速度,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表面上好像是面向了全体学生,实质上很多孩子的聪明才智被埋没,也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可以面对着新问题创造条件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实际出发,开动脑筋去独立尝试解决新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间、师生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可以实现学生有差异地发展,以求共同提高。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预想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反应及将会遇到的困难,提供适合各层次学生都能参与的问题信息。
例如在教梯形面积时,如果由教师做“两个同样的梯形拼一个平行四边形”来讲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学生也能理解接受,但没能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如果直接出示梯形图,让学生尝试计算面积,探寻面积公式,就会发现有许多学生束手无策,原因是他们没有“两个同样的梯形能拼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感性认识。在充分了解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我做了如下设计:①操作。先让学生将两个同样的梯形任意拼摆成各种各样的图形,再要求拼成一个学过的简单图形。“动”是孩子的天性。图形拼摆的操作活动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任意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操作,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积累了生动的表象,为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求奠定基础。②再现。让学生再现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促进知识的迁移、转化,让学生能自觉地运用旧知识去探求梯形面积计算的新知。③尝试。从拼成的图形中不难看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当梯形的上底缩小到0就转化为三角形,因而求面积公式也从“(上底+下底)×高÷2”转化为“底×高÷2”。④互相交流,展示各种不同的思考方法。有的学生将梯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求出了梯形的面积;还有的学生用割补的方法将梯形转化成长方形、三角形、平等四边形等,都找到了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各种不同思考方法的展示交流中,学生们相互得到启发,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方法我们称为“保底不封顶”法。“保底”:即让全体学生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不封顶”:是使各人的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各层次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成功体验。
像上述教法,学生动手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运用旧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获取新知识,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样,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学生既深刻理解,牢固掌握了知识,同时又使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和发展,在学会的过程中达到“会学”的目的。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使学生们充分领会到了自主获取知识的快乐,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数学能力得以迅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