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地方政府创新能够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改善工作环境与服务质量,是政府治理能力提高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各地政府围绕政治改革、行政改革、公共服务领域改革三方面进行政府创新,推动中国政治发展。通过考察、分析“中國地方政府创新奖”近六届的139个入围项目数据,了解我国地方政府创新的领域、地区,提炼出政府创新发展的焦点,并展望今后发展焦点与创新突破点,从而预测我国政治、社会发展趋势。
关键词 地方政府创新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现状数据分析
(一)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领域。
根据资料显示,有47%的被调查者认为公共服务领域的创新数量最多,30%的被调查者选择行政改革领域,22.9%的被调查者选择政治改革领域。另一方面,有36.9%的被调查者认为公共服务的创新为重点,而32.2%和30.9%的被调查者则分别认为应以行政改革、政治改革领域为重点。就近六届地方政府创新领域统计情况来看,在政治改革领域,第一至六届的项目数量分别为10、7、7、5、6、9,总计为53项。在行政改革方面,近几届项目量为4、5、10、7、8、8,总计42项。在公共服务方面,近几届的项目数量为6、7、8、8、17、8,总计53项目。
从统计数据可以得出,目前各地的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和创新稍显落后,主要侧重于对于公共服务、政治改革方面的创新。公共服务成为三大领域改革、创新的重中之重。首先,由于公共服务与民生贴近,是民众重视程度最高的一个领域。其次,由于公共服务的改革见效快,能在较短的时间段内呈现出大的反响,由于政府部门注重绩效,也将偏向于这方面项目的创新。最后,公共服务改革所花费的成本相对较少。综上,公共服务领域的创新成为当前地方政府发展新方向。
(二)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地区集中分析。
就近六届地方政府创新具体省份分布进行分析,地方政府创新数量为1项的为西藏、吉林、内蒙古、宁夏、山西;数量为2项的省份有黑龙江、贵州、安徽、山西、云南、天津、江西;数量为3项的为辽宁、海南、河南、新疆、湖南、湖北;项目为4项的包括福建、重庆;项目数量居于5-6项的为山东、广西。7项以上的为湖北、上海、北京、江苏、广东、四川以及浙江。其中浙江为23项,独占鳌头。四川以14项居于第二。在地区分布上,第一届至第六届东部创新项目分布量为10、12、16、12、19、16项。在中西部地区的分布量为10、7、9、8、11、9项。
由以上数据可得出,东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创新数量远多于西部地区。由分布的具体省份来看,浙江省是地方政府创新入围奖最多的一个省份,共占23个。其次为四川省。二者在创新项目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浙江省多设计行政改革与公共服务方面,且多是与民生问题相联系。而四川省则是围绕民主选择等政治领域创新作出改进。之所以出现不同,原因在于浙江省主要依靠社会公众力量的推进,而四川省主要是政府官员的推动。这两种推动方式也是目前其余省市所采用的,依靠政府官员推动的并不如公众力量推进的更具有发展的空间。目前,各地将逐步以社会公众参与方式推进地方政府创新。
(三)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内容集中度分析。
近六届地方政府创新在东部地区中政治改革占26项,行政改革25项,公共服务38项。而在中西部地区政治改革则只有17项,行政改革17项,公共服务16项。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创新的主要内容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主要侧重于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而中西部地区侧重于政治改革。主要的原因在于所面临的问题不同。中西部地区正是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面临的更多是政治领域的问题,直接的政治创新、改革是最有效的方法。而东部地区由于公民意识的不断壮大,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民众考虑不是政治需求的满足,而是福利水平的提高。
二、地方政府创新主要焦点领域
(一)政治改革领域。
(1)民主决策:在近六届的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民主决策类入围项目共有16个。以第六届为例,其中包括有河南省的“思辩堂”、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的“人民听证制度”等。(2)民主选举:民主选举制度对于政府整个机构的运作,尤其是基层民主选举与民生息息相关。对于这方面的尝试,地方的创新也处于起步。目前入围的项目中包含11个项目,在第六届的改革中并没有该领域的创新。(3)权力监督:目前的贪污腐败事件频发,引致各地针对权力监督的创新不断出台。入围数量总计7项。第六届中包括有辽宁省“民心网”、浙江省“公民导向的综合考评”等。
综上分析,政治改革领域的创新焦点多集中民主决策与选举,而权力监督方面缺乏较少的力度。在前五届的项目中,权力监督仅占4项,在第六届中明显加大了对于权力监督项目重视程度,加入了三项。由于目前的政府官员权力运用存在制度、技术上的漏洞,导致权力滥用现象不断累积并造成社会不良影响。今后权力监督也将成为较大的创新点,比起民主决策与选举,具有更大的拓展空间。
(二)行政改革领域。
(1)行政审批:这方面的创新涉及审批的程序,对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此类的入围项目共有9项。最新提出的包括海南省的“行政审批‘三集中’”、天津市“引入中介组织参与行政审批服务”等。(2)行政管理体制:该项是政府职能发挥的基础,是规范政府行为准则。入围项目有9个。主要包括有北京市“鲁谷社区接到管理体制创新”等。(3)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对行政人员行为控制最有效的一种举措,良好的绩效管理能够更好的为社会提供服务,也能更好的规范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此类项目入围数量为7项。包括四川省“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福建省“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等。
综上,此类项目主要是对于政府效率提高有较大的影响。行政审批仍将是今后发展的焦点。中国的审批程序一方面存在程序过于繁杂的弊病,另一方面,不透明度也引起了民众的猜忌。在行政领域,程序的改革与透明度增加将是今后的两大方向。 (三)公共服务领域。
(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是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种,是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以外来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最为突出。针对该现状,近几届的入围项目中共包括23项。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广东省的“外来人口社区融入与发展”项目等。(2)公共安全:公共安全涉及社会的稳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使得公共安全领域受到不断重视。在这个方面入围的项目共4项,第六届中并未涉及到该类项目创新。(3)公益事业:公益事业的作用面较广,对于底层人民的稳定具有决定性作用。目前,公益事业类入围项目共有5项,最新的项目为陕西省“公益服务园”。(4)社区服务:基层服务的改进,将有利于执政党的基础力量稳固与壮大,也有利于体现党政之争宗旨。该项目的入围量共12项。包括有广东省“外来人口社区融入与发展”、北京市“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等。
综上可以得出,公共服务领域的主要改革方向多集中于社会保障,这也将是今后发展的焦点。社会保障类具有天生的优势,由于社会保障与民众利益切身相关,同时由于流动人口、失地农民等社会问题在近日不断凸显,使得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再次显现。公共安全、公益事业、社区服务项目也将有一定量的增长,但焦点仍将是社会保障改革。
三、地方政府创新未来发展方向的焦点
(一)地方政府创新与公民(包括弱势群体)相切合。
随着制度的不断建立,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众对于地方政府创新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地方政府从人本服务思想出发,出发点与落脚点为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政治改革领域趋向民众参与,行政改革是为方便民众,公共服务创新是基于提高民众生活保障。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将公民参与程度作为评选的六项指标之一,“地方政府创新项目应当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提高政治透明度,使公民对地方事务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另一方面,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成为政府创新中的占有明显优势的项目。首先,救助弱势群体,是道德底线的一个体现,是社会公平的维护。其次,对于相关部门而言,弱势群体的救助技能体现自身政治责任,同时也能社会稳定。弱势群体的项目也在逐年增加,弱势群体的项目占优胜奖的比例由第一届的20%逐步上升到第六届的45%。由创新基点出发,社会各界力量的介入才是政府不断创新的源泉。
(二)创新领域由政治改革与行政改革逐步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
地方政府的创新逐步从以政治、行政改革为主,转向以公共服务改革为主,政治与行政改革为辅发展。究其发展领域的转变,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政治与行政领域的改革成效难以快速显现。政治与行政领域的创新的显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民主参与政策修订,成果只有在政策实施并及时反馈后才能得到相應的调整。政治领域的改革相对抽象,实施与修改更加不易。而地方政府在绩效考核的现实情境下,更注重直接效果,从而创新领域将更多的集中于有明显效果的公共服务领域。第二,政治与行政领域的改革成本较高,需要前期的政策成本支出过多,造成地方政府偏好于公共服务领域的创新,以降低当地的成本支出,同时又获取相应的政绩。第三,由于政治与行政领域的改革涉及到利益格局的调动,难以协调各方的利益,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前格局,导致政治上的不稳定。而公共服务领域的创新,使得政府与公众都能够从中受益。
(三)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政府的创新更多的借助于科学技术,在某些领域,例如公共服务的社会保障自动化设备等,细微的技术性调整都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技术的创新必须在制度保证的前提下才能开展。同时,由于中国属于技术后发国家,参考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制度与技术,可以缩短制度创新的时间,同时降低创新的成本。
(四)弱势部门创新成焦点。
政府稳定的政治架构与特性决定了政府创新的难度。但由于各级政府部门之间仍然存有一定的诟病,无法达成完整的一体。部门之间力量的不均衡和差异性使得政府内部存在分化,从而为政府创新提供了新突破口。弱势部门主要包括有拥有法定权力却没有使得功能得到全面利用的部门,如环保部门,林木部门等。另一方面则是以服务为主的政府部门,如工会、妇联等。由于这些部门通常掌握的是软权力,不具有真正的权力,由此缺乏创新的动力。在第六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中,国家林业局提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家气象局则提出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等系列项目,都体现出了弱势部门的后发优势与受重视程度。□
(作者: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大三)
参考文献:
[1]杨雪冬,陈雪莲.政府改革创新的社会条件与发展状态——地方干部的视角.社会科学,2010(2).
[2]赵广勇.治理转型、政府创新与参与式治理.浙江大学,2010.
[3]何增科,王海,舒耕德.中国地方治理改革、政治参与和政治合法性初探.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4).
[4]于建嵘.基层政治改革的空间与动力.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 =172951.
[5]毛铖,任晓林,田丽娜.地方政府创新的热点领域与制度化研究.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2).
[6]第一届(2002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优胜奖项目.
http://lib.cqvip.com/qk/81556X/200406/11363489.html.
[7]第二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评选揭晓.
http://edu.wanfangdata.com.cn/ShowManager/MagazineManager/Detail?textTheme=&pId=zgxzgl&resourceId=zgxzgl200404039.
[8]第三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25个入围项目颁布.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51019/01052043683.shtml.
[9]第四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项目揭晓. http://www.cctb.net/zzjg/dds/200801/t20080108_5066.htm.
[10]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项目公告.
http://www.lawinnovation.com/html/xjdt/1497.shtml.
[11]第六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项目揭晓.
http://finance.jrj.com.cn/2011/11/08152511512440.shtml.
关键词 地方政府创新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现状数据分析
(一)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领域。
根据资料显示,有47%的被调查者认为公共服务领域的创新数量最多,30%的被调查者选择行政改革领域,22.9%的被调查者选择政治改革领域。另一方面,有36.9%的被调查者认为公共服务的创新为重点,而32.2%和30.9%的被调查者则分别认为应以行政改革、政治改革领域为重点。就近六届地方政府创新领域统计情况来看,在政治改革领域,第一至六届的项目数量分别为10、7、7、5、6、9,总计为53项。在行政改革方面,近几届项目量为4、5、10、7、8、8,总计42项。在公共服务方面,近几届的项目数量为6、7、8、8、17、8,总计53项目。
从统计数据可以得出,目前各地的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和创新稍显落后,主要侧重于对于公共服务、政治改革方面的创新。公共服务成为三大领域改革、创新的重中之重。首先,由于公共服务与民生贴近,是民众重视程度最高的一个领域。其次,由于公共服务的改革见效快,能在较短的时间段内呈现出大的反响,由于政府部门注重绩效,也将偏向于这方面项目的创新。最后,公共服务改革所花费的成本相对较少。综上,公共服务领域的创新成为当前地方政府发展新方向。
(二)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地区集中分析。
就近六届地方政府创新具体省份分布进行分析,地方政府创新数量为1项的为西藏、吉林、内蒙古、宁夏、山西;数量为2项的省份有黑龙江、贵州、安徽、山西、云南、天津、江西;数量为3项的为辽宁、海南、河南、新疆、湖南、湖北;项目为4项的包括福建、重庆;项目数量居于5-6项的为山东、广西。7项以上的为湖北、上海、北京、江苏、广东、四川以及浙江。其中浙江为23项,独占鳌头。四川以14项居于第二。在地区分布上,第一届至第六届东部创新项目分布量为10、12、16、12、19、16项。在中西部地区的分布量为10、7、9、8、11、9项。
由以上数据可得出,东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创新数量远多于西部地区。由分布的具体省份来看,浙江省是地方政府创新入围奖最多的一个省份,共占23个。其次为四川省。二者在创新项目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浙江省多设计行政改革与公共服务方面,且多是与民生问题相联系。而四川省则是围绕民主选择等政治领域创新作出改进。之所以出现不同,原因在于浙江省主要依靠社会公众力量的推进,而四川省主要是政府官员的推动。这两种推动方式也是目前其余省市所采用的,依靠政府官员推动的并不如公众力量推进的更具有发展的空间。目前,各地将逐步以社会公众参与方式推进地方政府创新。
(三)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内容集中度分析。
近六届地方政府创新在东部地区中政治改革占26项,行政改革25项,公共服务38项。而在中西部地区政治改革则只有17项,行政改革17项,公共服务16项。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创新的主要内容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主要侧重于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而中西部地区侧重于政治改革。主要的原因在于所面临的问题不同。中西部地区正是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面临的更多是政治领域的问题,直接的政治创新、改革是最有效的方法。而东部地区由于公民意识的不断壮大,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民众考虑不是政治需求的满足,而是福利水平的提高。
二、地方政府创新主要焦点领域
(一)政治改革领域。
(1)民主决策:在近六届的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民主决策类入围项目共有16个。以第六届为例,其中包括有河南省的“思辩堂”、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的“人民听证制度”等。(2)民主选举:民主选举制度对于政府整个机构的运作,尤其是基层民主选举与民生息息相关。对于这方面的尝试,地方的创新也处于起步。目前入围的项目中包含11个项目,在第六届的改革中并没有该领域的创新。(3)权力监督:目前的贪污腐败事件频发,引致各地针对权力监督的创新不断出台。入围数量总计7项。第六届中包括有辽宁省“民心网”、浙江省“公民导向的综合考评”等。
综上分析,政治改革领域的创新焦点多集中民主决策与选举,而权力监督方面缺乏较少的力度。在前五届的项目中,权力监督仅占4项,在第六届中明显加大了对于权力监督项目重视程度,加入了三项。由于目前的政府官员权力运用存在制度、技术上的漏洞,导致权力滥用现象不断累积并造成社会不良影响。今后权力监督也将成为较大的创新点,比起民主决策与选举,具有更大的拓展空间。
(二)行政改革领域。
(1)行政审批:这方面的创新涉及审批的程序,对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此类的入围项目共有9项。最新提出的包括海南省的“行政审批‘三集中’”、天津市“引入中介组织参与行政审批服务”等。(2)行政管理体制:该项是政府职能发挥的基础,是规范政府行为准则。入围项目有9个。主要包括有北京市“鲁谷社区接到管理体制创新”等。(3)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对行政人员行为控制最有效的一种举措,良好的绩效管理能够更好的为社会提供服务,也能更好的规范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此类项目入围数量为7项。包括四川省“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福建省“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等。
综上,此类项目主要是对于政府效率提高有较大的影响。行政审批仍将是今后发展的焦点。中国的审批程序一方面存在程序过于繁杂的弊病,另一方面,不透明度也引起了民众的猜忌。在行政领域,程序的改革与透明度增加将是今后的两大方向。 (三)公共服务领域。
(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是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种,是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以外来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最为突出。针对该现状,近几届的入围项目中共包括23项。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广东省的“外来人口社区融入与发展”项目等。(2)公共安全:公共安全涉及社会的稳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使得公共安全领域受到不断重视。在这个方面入围的项目共4项,第六届中并未涉及到该类项目创新。(3)公益事业:公益事业的作用面较广,对于底层人民的稳定具有决定性作用。目前,公益事业类入围项目共有5项,最新的项目为陕西省“公益服务园”。(4)社区服务:基层服务的改进,将有利于执政党的基础力量稳固与壮大,也有利于体现党政之争宗旨。该项目的入围量共12项。包括有广东省“外来人口社区融入与发展”、北京市“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等。
综上可以得出,公共服务领域的主要改革方向多集中于社会保障,这也将是今后发展的焦点。社会保障类具有天生的优势,由于社会保障与民众利益切身相关,同时由于流动人口、失地农民等社会问题在近日不断凸显,使得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再次显现。公共安全、公益事业、社区服务项目也将有一定量的增长,但焦点仍将是社会保障改革。
三、地方政府创新未来发展方向的焦点
(一)地方政府创新与公民(包括弱势群体)相切合。
随着制度的不断建立,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众对于地方政府创新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地方政府从人本服务思想出发,出发点与落脚点为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政治改革领域趋向民众参与,行政改革是为方便民众,公共服务创新是基于提高民众生活保障。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将公民参与程度作为评选的六项指标之一,“地方政府创新项目应当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提高政治透明度,使公民对地方事务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另一方面,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成为政府创新中的占有明显优势的项目。首先,救助弱势群体,是道德底线的一个体现,是社会公平的维护。其次,对于相关部门而言,弱势群体的救助技能体现自身政治责任,同时也能社会稳定。弱势群体的项目也在逐年增加,弱势群体的项目占优胜奖的比例由第一届的20%逐步上升到第六届的45%。由创新基点出发,社会各界力量的介入才是政府不断创新的源泉。
(二)创新领域由政治改革与行政改革逐步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
地方政府的创新逐步从以政治、行政改革为主,转向以公共服务改革为主,政治与行政改革为辅发展。究其发展领域的转变,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政治与行政领域的改革成效难以快速显现。政治与行政领域的创新的显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民主参与政策修订,成果只有在政策实施并及时反馈后才能得到相應的调整。政治领域的改革相对抽象,实施与修改更加不易。而地方政府在绩效考核的现实情境下,更注重直接效果,从而创新领域将更多的集中于有明显效果的公共服务领域。第二,政治与行政领域的改革成本较高,需要前期的政策成本支出过多,造成地方政府偏好于公共服务领域的创新,以降低当地的成本支出,同时又获取相应的政绩。第三,由于政治与行政领域的改革涉及到利益格局的调动,难以协调各方的利益,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前格局,导致政治上的不稳定。而公共服务领域的创新,使得政府与公众都能够从中受益。
(三)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政府的创新更多的借助于科学技术,在某些领域,例如公共服务的社会保障自动化设备等,细微的技术性调整都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技术的创新必须在制度保证的前提下才能开展。同时,由于中国属于技术后发国家,参考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制度与技术,可以缩短制度创新的时间,同时降低创新的成本。
(四)弱势部门创新成焦点。
政府稳定的政治架构与特性决定了政府创新的难度。但由于各级政府部门之间仍然存有一定的诟病,无法达成完整的一体。部门之间力量的不均衡和差异性使得政府内部存在分化,从而为政府创新提供了新突破口。弱势部门主要包括有拥有法定权力却没有使得功能得到全面利用的部门,如环保部门,林木部门等。另一方面则是以服务为主的政府部门,如工会、妇联等。由于这些部门通常掌握的是软权力,不具有真正的权力,由此缺乏创新的动力。在第六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中,国家林业局提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家气象局则提出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等系列项目,都体现出了弱势部门的后发优势与受重视程度。□
(作者: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大三)
参考文献:
[1]杨雪冬,陈雪莲.政府改革创新的社会条件与发展状态——地方干部的视角.社会科学,2010(2).
[2]赵广勇.治理转型、政府创新与参与式治理.浙江大学,2010.
[3]何增科,王海,舒耕德.中国地方治理改革、政治参与和政治合法性初探.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4).
[4]于建嵘.基层政治改革的空间与动力.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 =172951.
[5]毛铖,任晓林,田丽娜.地方政府创新的热点领域与制度化研究.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2).
[6]第一届(2002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优胜奖项目.
http://lib.cqvip.com/qk/81556X/200406/11363489.html.
[7]第二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评选揭晓.
http://edu.wanfangdata.com.cn/ShowManager/MagazineManager/Detail?textTheme=&pId=zgxzgl&resourceId=zgxzgl200404039.
[8]第三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25个入围项目颁布.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51019/01052043683.shtml.
[9]第四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项目揭晓. http://www.cctb.net/zzjg/dds/200801/t20080108_5066.htm.
[10]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项目公告.
http://www.lawinnovation.com/html/xjdt/1497.shtml.
[11]第六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项目揭晓.
http://finance.jrj.com.cn/2011/11/081525115124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