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癌症日发表《关于身体活动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议》说,每周从事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可减少乳腺癌和结肠癌的风险。
什么叫做中等强度运动呢?为什么减少癌症发生需要中等强度运动呢?高强度运动和低强度运动为何不可呢?请运动专家来为我们一一讲解。
研究发现,经常运动的人与运动少的人比较,其冠心病的发病率低,与年龄相关的器官机能减退较慢,寿命较长;运动量越大其生理效应越好,但随着运动量的增加,发生损伤甚至猝死的风险也相应增加。因此,应该进行科学运动,即用科学的方法指导人们进行有利于健康的运动,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由运动引起的不良事件。同时体育运动可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促进心理健康。
中等强度运动指的是运动适度
适度运动能延缓随年龄增长而带来的生理机能衰退,对防止出现早衰颇有裨益。适度运动持之以恒地进行,可加速体内脂肪、糖和蛋白质的分解,提高心肺功能,减少外周血液循环的阻力,从而减轻心脏工作的负担,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延长机体各脏器的工作寿命。可刺激产生较多的体内免疫辅助剂,使免疫系统功能增强,从而起到抵抗病毒、细菌感染和抑制并杀死体内突变癌瘤细胞的作用。能促进人体内释放一种“欣快物质”,使人心情愉悦,精神振奋。
德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近日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散步等适度运动可以令小鼠长出新的大脑神经细胞。这一结果表明,坚持锻炼与降低患神经变性疾病的风险有关,老年人经常锻炼,可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等神经紊乱疾病的风险。
美国运动生理学家莫尔豪斯认为,“运动应当在顺乎自然和圆形平面(指一种平缓的而非陡然的过程)的方式下进行。”运动量由小到大,动作由简单到复杂,讲究舒适自然,循序渐进。比如跑步,刚开始练跑时要跑得慢些、距离短些,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再逐渐增加跑步的速度和距离。
适度运动对身体最好。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适度运动对人体至少有以下好处:1能延缓随年龄增长而带来的生理机能衰退,对防止出现早衰颇有裨益;2持之以恒的适度运动,可加速体内脂肪、糖和蛋白质的分解,提高心肺功能,减少外用血液循环的阻力,从而减轻心脏工作的负担,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延长机体各脏器的工作寿命;3适度运动可刺激产生较多的体内免疫辅助剂,使免疫功能加强,从而起到抵抗病毒、细菌的感染和抑制并杀死体内突变癌细胞的作用;4适度运动最能促进人体内释放一种欣快物质-内啡,该物质可使人心情愉悦,精神振奋,心绪高涨,这对消除负性情绪,怡情养性很有益处,可大大提高生命、生活的质量。
高强度运动会导致寿命缩短
过度的运动却使儿茶酚胺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t细胞受体因“饱和”而功能锐减,同时还可反馈性地使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减少,并抑制b淋巴细胞的生物活性,降低免疫功能。因此,超负荷运动后人体极易疲劳,甚至加重已患疾病的病情。过度运动显然对身体不利。也有很多人只在有时间或有心情时才偶尔做运动。这种偶尔为之的“运动”,对健康更是无益,它很容易破坏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甚至还会加重器官的磨损,导致寿命缩短。 因此有专家建议,宜将“生命在于运动”倡导语改为“生命在于适度运动”。
实验研究表明,运动可使机体新陈代谢加快,使体内耗氧量急剧增加,产生大量活性氧,这是一种促使人体衰老的物质,同时,运动激烈或超量,也会加剧某些器官的磨损和一些生理功能的失调,导致一些脏器的损伤,以致生命进程缩短,从而出现早衰或早逝。德、美诸国生理学家新近的研究也发现,过多过度的运动,会使体内各器官供血供氧失去平衡,将导致大脑早衰,扰乱内分泌系统,损坏人体免疫机制。 特别是像短程赛跑这类在瞬间爆发的剧烈运动,由于肌肉的需氧急剧增加,使得大脑、肝脏等内脏器官的血管应激收缩,以便将血液挤出供四肢肌肉之用,而这些脏器却在剧烈运动过程中处于缺氧状态,这对健康甚为有害。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不仅迫使四肢肌肉与大脑和五脏六腑争氧,还会促使人的新陈代谢长期处于旺盛状态,缩短了人体细胞分裂的周期,加速机体器官组织的磨损与衰老,从而导致生命的早逝。
发明增氧健身法这个词的健美大师肯库珀说:运动似乎有一个收益递减的极限,一旦超过了这个极限,免疫系统就会受到损害,并丧失抵御各种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疾病的能力。因为大量训练可能会抑制白血球生长,而白血球则是防止疾病的第一道防线。
运动过度的表现包括:1、肌肉持续酸痛;2、疲劳精力不继;3、沮丧;4、急性伤害,例如膝盖扭伤;5、运动成效没有进展,甚至下滑;6、难以入睡;7、紧张不安;8、食欲不振;9、不顾生病或受伤,仍旧进行健身;10、生活步调完全以运动为中心,忽略对家庭与朋友的承诺;11、错过运动时间时,会出现非理性的愤怒与罪恶感;12、持续出汗或大量出汗;13、感冒这类小病不断,这是因为免疫系统衰弱而引发的。当出现以上表现时你就要考虑是否运动过度了。
低强度运动会导致运动缺乏
运动缺乏指人们因长时间缺乏足够的运动,身体各方面机能下降,最终危害到身体健康。运动缺乏程度轻的人医学上称之为亚健康人群,重的人则已经发展成疾病,严重威胁健康、生命,如糖尿病、脑血栓、心脏病、癌症等。缺乏运动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在美国,只有22%的成年人经常运动,并且能达到促进健康的运动强度,54%的成年人运动量不足,还有24%的人很少运动。
事实上,缺少运动在所有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都很普遍,即使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类似看电视这样的消遣活动也越来越普及,导致运动缺乏,因此,缺乏运动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问题。运动虽然是很多慢性病在稳定期的辅助治疗方法,但实际上,慢性病患者的运动量较正常人更少。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饮食和运动是其治疗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膳食和运动可以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降糖药物的使用剂量。国外一项包括14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问卷调查显示,38%患者平时的运动强度未达到健身目的,31%的患者很少运动,36%的患者超重,46%的患者肥胖。
缺乏运动是多种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果你是久坐不动的人,同运动积极的人相比,心脏的发病率高30%,高血压发病率高35%,糖尿病发病率高42%,疾病的总体死亡率高3倍。
缺乏运动会使人肌肉松弛、无力,很容易造成运动性损伤。有时仅是一个十分简单的动作,如俯身去捡一支铅笔或是去更换天花板上的一个灯泡,也会令缺乏运动的人“闪”了腰、“拧”了脖子。而且,那些常坐不动、以车代步的人还会由于缺乏运动和应有的锻炼造成颈、肩、背、腰等处局部肌肉、韧带组织的过度劳损,久而久之,就很容易演变、转化为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骨关节疾病。
周琴璐,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运动医学专家。曾任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首届常委、2008奥组会运动营养专家。现任职于卫生部全国相约健康社区行健康教育巡讲团、国家体科所《全国全民健身科普知识巡讲团》、国家教育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推广活动组委会》、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科普大讲堂等。
张铭,任职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什么叫做中等强度运动呢?为什么减少癌症发生需要中等强度运动呢?高强度运动和低强度运动为何不可呢?请运动专家来为我们一一讲解。
研究发现,经常运动的人与运动少的人比较,其冠心病的发病率低,与年龄相关的器官机能减退较慢,寿命较长;运动量越大其生理效应越好,但随着运动量的增加,发生损伤甚至猝死的风险也相应增加。因此,应该进行科学运动,即用科学的方法指导人们进行有利于健康的运动,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由运动引起的不良事件。同时体育运动可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促进心理健康。
中等强度运动指的是运动适度
适度运动能延缓随年龄增长而带来的生理机能衰退,对防止出现早衰颇有裨益。适度运动持之以恒地进行,可加速体内脂肪、糖和蛋白质的分解,提高心肺功能,减少外周血液循环的阻力,从而减轻心脏工作的负担,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延长机体各脏器的工作寿命。可刺激产生较多的体内免疫辅助剂,使免疫系统功能增强,从而起到抵抗病毒、细菌感染和抑制并杀死体内突变癌瘤细胞的作用。能促进人体内释放一种“欣快物质”,使人心情愉悦,精神振奋。
德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近日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散步等适度运动可以令小鼠长出新的大脑神经细胞。这一结果表明,坚持锻炼与降低患神经变性疾病的风险有关,老年人经常锻炼,可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等神经紊乱疾病的风险。
美国运动生理学家莫尔豪斯认为,“运动应当在顺乎自然和圆形平面(指一种平缓的而非陡然的过程)的方式下进行。”运动量由小到大,动作由简单到复杂,讲究舒适自然,循序渐进。比如跑步,刚开始练跑时要跑得慢些、距离短些,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再逐渐增加跑步的速度和距离。
适度运动对身体最好。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适度运动对人体至少有以下好处:1能延缓随年龄增长而带来的生理机能衰退,对防止出现早衰颇有裨益;2持之以恒的适度运动,可加速体内脂肪、糖和蛋白质的分解,提高心肺功能,减少外用血液循环的阻力,从而减轻心脏工作的负担,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延长机体各脏器的工作寿命;3适度运动可刺激产生较多的体内免疫辅助剂,使免疫功能加强,从而起到抵抗病毒、细菌的感染和抑制并杀死体内突变癌细胞的作用;4适度运动最能促进人体内释放一种欣快物质-内啡,该物质可使人心情愉悦,精神振奋,心绪高涨,这对消除负性情绪,怡情养性很有益处,可大大提高生命、生活的质量。
高强度运动会导致寿命缩短
过度的运动却使儿茶酚胺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t细胞受体因“饱和”而功能锐减,同时还可反馈性地使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减少,并抑制b淋巴细胞的生物活性,降低免疫功能。因此,超负荷运动后人体极易疲劳,甚至加重已患疾病的病情。过度运动显然对身体不利。也有很多人只在有时间或有心情时才偶尔做运动。这种偶尔为之的“运动”,对健康更是无益,它很容易破坏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甚至还会加重器官的磨损,导致寿命缩短。 因此有专家建议,宜将“生命在于运动”倡导语改为“生命在于适度运动”。
实验研究表明,运动可使机体新陈代谢加快,使体内耗氧量急剧增加,产生大量活性氧,这是一种促使人体衰老的物质,同时,运动激烈或超量,也会加剧某些器官的磨损和一些生理功能的失调,导致一些脏器的损伤,以致生命进程缩短,从而出现早衰或早逝。德、美诸国生理学家新近的研究也发现,过多过度的运动,会使体内各器官供血供氧失去平衡,将导致大脑早衰,扰乱内分泌系统,损坏人体免疫机制。 特别是像短程赛跑这类在瞬间爆发的剧烈运动,由于肌肉的需氧急剧增加,使得大脑、肝脏等内脏器官的血管应激收缩,以便将血液挤出供四肢肌肉之用,而这些脏器却在剧烈运动过程中处于缺氧状态,这对健康甚为有害。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不仅迫使四肢肌肉与大脑和五脏六腑争氧,还会促使人的新陈代谢长期处于旺盛状态,缩短了人体细胞分裂的周期,加速机体器官组织的磨损与衰老,从而导致生命的早逝。
发明增氧健身法这个词的健美大师肯库珀说:运动似乎有一个收益递减的极限,一旦超过了这个极限,免疫系统就会受到损害,并丧失抵御各种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疾病的能力。因为大量训练可能会抑制白血球生长,而白血球则是防止疾病的第一道防线。
运动过度的表现包括:1、肌肉持续酸痛;2、疲劳精力不继;3、沮丧;4、急性伤害,例如膝盖扭伤;5、运动成效没有进展,甚至下滑;6、难以入睡;7、紧张不安;8、食欲不振;9、不顾生病或受伤,仍旧进行健身;10、生活步调完全以运动为中心,忽略对家庭与朋友的承诺;11、错过运动时间时,会出现非理性的愤怒与罪恶感;12、持续出汗或大量出汗;13、感冒这类小病不断,这是因为免疫系统衰弱而引发的。当出现以上表现时你就要考虑是否运动过度了。
低强度运动会导致运动缺乏
运动缺乏指人们因长时间缺乏足够的运动,身体各方面机能下降,最终危害到身体健康。运动缺乏程度轻的人医学上称之为亚健康人群,重的人则已经发展成疾病,严重威胁健康、生命,如糖尿病、脑血栓、心脏病、癌症等。缺乏运动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在美国,只有22%的成年人经常运动,并且能达到促进健康的运动强度,54%的成年人运动量不足,还有24%的人很少运动。
事实上,缺少运动在所有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都很普遍,即使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类似看电视这样的消遣活动也越来越普及,导致运动缺乏,因此,缺乏运动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问题。运动虽然是很多慢性病在稳定期的辅助治疗方法,但实际上,慢性病患者的运动量较正常人更少。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饮食和运动是其治疗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膳食和运动可以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降糖药物的使用剂量。国外一项包括14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问卷调查显示,38%患者平时的运动强度未达到健身目的,31%的患者很少运动,36%的患者超重,46%的患者肥胖。
缺乏运动是多种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果你是久坐不动的人,同运动积极的人相比,心脏的发病率高30%,高血压发病率高35%,糖尿病发病率高42%,疾病的总体死亡率高3倍。
缺乏运动会使人肌肉松弛、无力,很容易造成运动性损伤。有时仅是一个十分简单的动作,如俯身去捡一支铅笔或是去更换天花板上的一个灯泡,也会令缺乏运动的人“闪”了腰、“拧”了脖子。而且,那些常坐不动、以车代步的人还会由于缺乏运动和应有的锻炼造成颈、肩、背、腰等处局部肌肉、韧带组织的过度劳损,久而久之,就很容易演变、转化为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骨关节疾病。
周琴璐,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运动医学专家。曾任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首届常委、2008奥组会运动营养专家。现任职于卫生部全国相约健康社区行健康教育巡讲团、国家体科所《全国全民健身科普知识巡讲团》、国家教育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推广活动组委会》、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科普大讲堂等。
张铭,任职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