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e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是中国社会较为特殊的弱势群体。近几年社会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注这一社会问题,我们相关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上给予更多的关爱,使他们在学生与生活上崭新的发展,让他们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下感受到“爱”的存在,让这些特殊的孩子对中国教育充满信心,让他们对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学习。
  关键词:小学学校;班主任;留守儿童
  近些年,关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一直都是大众最关注的的焦点问题之一。他们本该享受父母疼爱的,怎奈生活所迫,使他们小小年纪就没了父母的陪伴,这会导致他们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上存在一些偏激的思想与行为,我们作为班主任要良好地去引导本班的这些特殊的孩童,使其感受到学校的“爱”,让他们在爱的环境下蓬勃发展。
  一、关于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1.学习上缺少家庭的监管
  在农村的留守儿童之中,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导致在家的时候没有起到很好地监督作用,不能随时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与学习,这样慢慢地下去,孩子们便会习惯了这种无人看管的学习状态,使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提升,会形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习惯,甚至会出现对于自己学习成绩也就表现出越来越无所谓的态度。因此我们相关的班主任必须想出良好地解决措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时常去家访,监督这些孩子们的学习,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在学校的时候要严格地进行管理,让他们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具备一定的自制力,使其全面地发展,这是对小学生们负责,也是对自己教学工作上的负责。
  2.心理上问题比较严重
  农村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在身边,很多时候只能依靠自己,他们的心理上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况且0-16岁的儿童正是性格、品德、情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长时间没有与自己的父母进行沟通,会导致他们之间的隔阂非常地严重,长时间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与关爱,会让他们的心灵产生极度地自卑感,不愿跟任何人交流,部分儿童表现出行为孤僻、情感冷漠、内心封闭等个性特征,甚至有些严重的孩子们情绪会出现极大地波动,行影孤单,心理压力过大,学习动力低迷,甚至自暴自弃,失去自信心,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还会产生一些怨恨自己父母的心理,生而未养,养而不育,导致这些特殊的孩子与父母的隔阂越來越严重,尤其是和父亲的,怨恨父母没有照顾自己,怨恨自己的父母总拿自己与别人比较,怨恨自己的亲朋好友区别对待,这会使留守孩子们的心灵与心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我们相关的班主任要在本班管理教学之中科学合理地制定方针去开导这些特殊的孩童,让这些时常接受不到父母的家庭教育的学生们在学校之中感受到关爱,每周我们班主任会组织这些孩子们去看看心理健康的老师,让老师去开导他们,促其健康全面地发展。
  请让孩子不要那么的孤单,孩子生来就是用来爱的,用爱去融化孩子的心!
  二、班主任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1.做留守儿童的“父母”,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他们对于自己班主任的定位不仅仅是自己的老师,他们也非常渴望能够从班主任的身上享受到父母一般的关爱。因此我们相关的班主任教师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既要教授这些孩子们的文化知识,还要做这些留守孩子们的家长,让他们感受到父母般的疼爱。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之中,与孩子们相互交流,让他们敞开心扉倾听他们内心深处的诉求,面对一些犯了错误的孩子们,班主任要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坚决不用一切暴力的手段来执行,要从他们的心灵上进行开导,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老师是爱他们的,让他们体会到被爱的滋味,要让本班的留守儿童充分地信任自己,认可自己,这样才能使他们崭新的发展,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相应的学习之中,促其全面地发展。
  2.小学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管理制度建设
  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让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针对留守儿童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系列实践活动,对留守儿童实施关爱。我们班主任可在校领导的同意下,为这些留守儿童建立一个“留守儿童之家”的主题活动,做到每三个月举行一次,促使全校的老师对这些孩子进行指导与引导,关爱他们的成长,与孩子加强沟通和交流,从而达到“关爱一个孩子、温暖一个家庭、帮助一批群众、稳定一方社会”的目的,促其发展,借此我校全体教师应该积极投入到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工作之中。
  总而言之,在小学班主任具体的工作之中,要把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针做到科学合理又切合实际的地步,才能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与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使他们感受到学校的爱,使其达到以德育人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小屏,罗艳萍.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研究——基于贵州省5个民族自治县的实证调查[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4(03):11-16.
  [2]盛芳,宋明爽,康维波.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以泰安市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26(07):167-169+173.
  向晓红,巫山县珠海七星希望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班主任在班级内发挥着统领的作用,管理着班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其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班主任需要探索高效的班级管理策略,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内容进行协调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创建一个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班集体。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友好交流;以身作则  中段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尚小,心理发展不成熟,具有活泼好动和自控能力差的性格特点
期刊
摘要: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有个影响课堂效率的最大弊端。深入研究,就会发现,直到现在,仍然存在这种现象。在课堂学习中完全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忽略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导致了课堂的氛围低沉,学生提不起兴趣。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之下,要求加强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环节,培养师生感情,提高课堂效率。于是衍生出了极为有效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旧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尤为明显,教师教学模式单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实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物质需求基本被满足,于是民众们转而关注子女的教育问题。幼儿时期的教育工作在教学工作占据较大的地位,由于这个时期的学生理解能力向相对不足,我们的教学工作多数是以引导、教育的模式来展开。而对于一个幼儿来说在懵懂時期接收到良好的思维启蒙在将来的学习过程中肯定会占据一定的优势。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在幼儿阶段的教育过程中依旧存在一定的缺
期刊
摘要:支架式教学指的是应当为学习者构建一种对知识理解的概念框架,用于促进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对于刚升入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英语的难度大幅增加,写作要求也更加严格。所以在初一时便要解决学生之间存在的能力差异与应用研究。本文就应用研究和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初一英语写作教学进行设计与实践研究。  关键词:应用研究;支架式教学;初一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研究  一、初一学生存在的写作问题和支架式教学现状 
期刊
摘要 伴随着教育领域改革的不斷推挤,任何教育都开始落实到“培养人”上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数学教育也不例外。在目前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的过程中,将数学文化教育观融入到高中数学教学中,中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本文旨在为高中数学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数学文化;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一、数学文化教育观的概念  数学是一门经典的自然科学,与数学相关的衍生文化就是数学文化,其也是一种科学文化,
期刊
【摘要】陶行知的生活教学思想对幼儿教育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陶行知的“生活既教育”理念中,教育必须要与生活相互结合,让学校成为孩子的生活课堂,从生活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角色游戏是幼儿游戏中最能够反应幼儿对生活的经验与认识,同时促进幼儿生活技能与交流能力成长的游戏,在角色游戏中践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能够更大程度的满足幼儿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期刊
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指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合作精神及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动脑、动口、动手,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应如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呢?结合多年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和谐的师
期刊
摘要:针对我们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并非是仅仅传授语文知识给学生,更为重要的是要将正确的人生道德价值观念以及重要的语文文化素养,通过高中语文这个教学渠道传输给我们的高中生。因为大家都清晰地知道,语文这门学科定需要在文化的基础上才可以形成的,语文是文化最为有效的传载媒体,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其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绝对是功不可没。尤其我们现在正以素质全面实施为前提,注重于新课程标准的全新要求
期刊
摘要:从宏观角度来说,语文課程不仅需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知识,还需及时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让学生参与丰富的文化体验,切实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因此,除了语文教材之外,小学语文教师也要全面整合乡土资源,利用乡土文化去拓展语文学科的教育内容,以便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本文将以高山戏这一非遗文化为例,从组织同主题阅读活动、创设文化体验情境、构建教育合力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参与到非遗
期刊
摘要:生命是每个人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只有拥有生命才能拥有无数的精彩和可能。作为思想、行为的重要基础,一切活动能力的根源,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当中,人们对于生命的理解和研究从未中断过,古人云“万物各得其所,终其年而不夭伤”;“臣闻人之所宝,莫宝于生命”这些都充分表明了生命的重要意义。而在现代教学当中,我们对于生命的认知又有了新的高度和要求,不但要理解生命、珍惜生命更要让生命变
期刊